类票据:企业间“电子欠条”的兴起、问题与治理

article/2025/7/14 20:29:03

经济活动中,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存在大量贸易活动,有贸易就会有支付结算。而支付结算大部分会有延迟,也就是账期,有账期就会产生应收账款,截至2024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已突破26万亿元。

虽然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中小企业已经在账期压力下饱受“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但大型企业自己也卷得厉害,因此往往并不想即刻付款。

如某著名大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虽有大量对供应商的应付款项,却又不愿动用现金马上支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大型企业自建供应链金融平台——D链供应链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上,制造商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向供应商签发出了超4000亿元电子债权凭证。

供应商收到凭证后,可选择持有到期兑付,也可提前向平台指定的保理机构申请融资。供应商还可以把这个电子凭证当成货币,拆分了以后再支付给它的上级供应商。这种模式缓解了该大型制造企业的付款压力,也变相帮助供应商提前获得了资金,所以就解决了双方的资金困境。

此种类似票据的电子债权凭证诞生于2015年,以“中企云链”为代表。之后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不断发展,形成了类票据市场。凭借其可拆分流转、开放式融资等特性,快速抢占市场。目前全国已有300多家平台开展此类业务,签发规模达到2.5万亿元,累计交易规模突破5万亿元,供应商融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成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传统票据的补充和替代。

什么是类票据?它和票据有什么不同?

如上所述,所谓类票据,其实是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签发的电子债权凭证,本质是企业间的数字化付款承诺。它具有类似商业汇票的支付、结算和融资功能,相当于企业间的一种“电子欠条”。

类票据具备确权性,核心企业在真实贸易背景下承诺到期无条件兑付。类票据具有可拆分性,持票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凭证拆分成不同金额支付给多级供应商,能解决传统票据的“金额错配”难题。此外,类票据具备电子化流转特征,它能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存证与自动通知。

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运作模式分两类:一类是像中企云链“云信”、航空工业“航信”这样的企业系平台,由核心企业自建或委托第三方运营,实现凭证在供应链上的跨级流转;另一类则是银行系平台,如工商银行“工银e信”、平安银行“平安好链”,利用银行的资金优势提供闭环服务。这些平台的供应商确权系统支持多级转让融资,部分解决融资难题。

不过,类票据和真正的票据有本质区别。票据严格遵循《票据法》,具有法定的要式性、无因性等特征;而类票据主要基于《合同法》《民法典》及平台规则,法律属性更接近债权凭证。在属性上,票据是法定的有价证券,代表着一定的权利;类票据则是一种基于特定交易安排的债权确认工具。在流通机制上,票据可以通过背书转让等方式自由流转;但类票据的转让通常需要通知债务人,且流转路径不固定。在监管要求上,票据受到专门的监管规范;类票据则长期未设置专门的监管规则。基于上述原因,上述电子债权凭证只能被称为“类票据”,它不是“票据”。

类票据发挥了什么作用?

尽管有时也被称为“影子票据”,但类票据对实体经济有其创新的启示和附加的价值。

类票据一般由核心企业作为采购方签发给其上游供应商,用于代替现金支付货款。供应商收到类票据后,如选择持有到期,则届时向核心企业提示兑付;如将类票据转让给其他企业用于支付,则结清自身与前手的应收应付款项。供应商还可以将类票据向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保理融资或转让融资,提前获得资金。

在上述流程中,类票据体现了它的三项赋能。对于核心企业来说,这几乎是“零成本”的信用扩张工具。既不需要提供保证金,又免于信息披露义务,还能通过保理业务获得额外收益。对广大供应商而言,类票据让应收账款活起来,它们可用持有的凭证向银行或保理公司融资,虽没从核心企业处得到即期付款,但毕竟能实现提前收款。另外,其特殊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可让供应商获益,应收账款转让后能实现资产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如通过无追索权保理融资,还不计入征信报告,可避免影响供应商的后续融资能力。金融机构同样受益,银行通过保理服务获得高于贷款的收益,非银机构则借此突破票据专营限制,打开供应链金融市场。

类票据有什么问题?

类票据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潜在风险。

首先,是弱监管带来的风险。类票据不属于《票据法》管理对象,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和专项法规,导致其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诸多无序之处。例如,类票据的转让不设“真实贸易背景”约束、贴现不要求“增值税发票”,使得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借此虚构交易,进行套现或套取资金,扰乱市场秩序。

其次,类票据造成信贷征信系统的债务信息逃逸。长期以来,在类票据的无追索权保理机制下,银行保理融资后既不计入融资方(应收账款债权人)企业信贷征信报告,也没计入还款责任方(原始债务人)企业信贷征信报告,导致债务信息在信贷征信系统中“消失不见”。这使得企业的债务状况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反映,不利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把控,也可能促使企业过度融资,加剧债务风险。

再次,类票据也可能诱发道德风险。类票据基于不同供应链购销交易而产生,交易规则和章程因链而异。在无追索权的环境下,容易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每个类票据受让主体可不再重视审核直接前手的代偿付能力,而只追求将类票据支付给任何后手即可解脱自身的应收账款风险。一旦类票据发生到期未获兑付的情形,所有风险都被集中转嫁于最末端持票的中小微企业,使其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等困境,形成类似“击鼓传花”的风险传递。

此外,类票据业务做大后,也造成一定的货币政策传导失灵问题。这些凭证在供应链内部形成“私有货币”,替代法定货币进行支付,融资规模超万亿元的流转交易却游离于M2统计之外,这就像藏在央行调控视野外的“暗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精准性。

最后,从技术的角度看,类票据存在于各个封闭生态的技术平台,各平台互不联通形成“数据孤岛”,持票人融资渠道受限,需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且,平台的技术支持及信息安全手段良莠不齐,一旦产生问题,会给供应链金融带来操作风险。

类票据的治理与未来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最新出台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5〕77号,以下简称“新规”),为持续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类票据”市场正式划定了运行边界。这份于2025年6月15日正式生效的文件,直面过去几年类票据发展中积累的核心矛盾,通过系统性制度重构破解行业顽疾。

新规填补了类票据的监管真空。过去各类平台游离在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既不持牌也不受实质约束,导致整个市场暴露出多重隐患:有些供应链平台实质开展类银行融资业务,利用核心企业信用归集资金,形成难以穿透的影子银行;有些企业通过所谓无追索权安排,使得债务信息脱离征信系统监控;有些电子凭证被层层转让后形成责任断链,所有风险最终由供应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全部承担。

针对这些现象,新规采取穿透式管理逻辑,明确规定类票据平台回归信息服务定位,不得自行开展资金结算与归集。新规要求所有融资业务必须完整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让每一笔债务都可追溯。同时新规强制要求类票据必须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签发,并将付款周期压缩至6个月以内,特定情况最长不超过1年,杜绝虚构交易与长期拖欠。

针对类票据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大企业霸权”问题,新规建立起约束机制。过去核心企业常以延长账期、转移融资成本等方式压缩供应商生存空间。现在政策要求核心企业必须实质分担风险成本,如分摊保理利息;赋予中小供应商对前手的法定追索权,终结了风险转嫁链末端的畸形生态。

同时,新规还要求供应链平台间打通信息孤岛,推动不同系统间的凭证互认,防止持票企业被封闭锁定在单一高成本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并未全盘否定类票据的市场价值,而是引导其向标准化方向转型。政策明确推动类票据平台与上海票交所系统深度对接,利用票交所成熟的票据风控体系承接部分创新功能,如电子凭证可拆分流转等。这种“监管沙盒”式创新,既保持了业务灵活性,又将市场整体纳入《票据法》的保障框架内。

10年来,类票据业务切中大型企业的痛点,依托科技不断创新,快速成长,为我国供应链上的企业间支付闯出了一条新路,改变了传统票据和支付格局。10年来,类票据在弱监管下的“自由”乃至“野蛮”生长将告一段落。当下关于类票据的治理和改进,会逐步把2.5万亿电子凭证带入更规范的领域,让中小企业更易获得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支持。这会是类票据业务的一贯目标,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

[作者薛键为某银行分行行长,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保理福费廷专家组组长,著有《证道: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及保理》一书]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施鋆

    http://news.xdnf.cn/ADopFQyNNj

    相关文章

    永辉超市上半年预亏2.4亿元:调改开业93家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成本费用

    视觉中国 图调改一年后,永辉超市盈利水平仍面临挑战。7月14日晚间,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上年同期为2.8亿元,同比转亏;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3亿元,上年同…

    闻泰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7倍:董事长辞职,董事会引入半导体专业人士

    7月14日,闻泰科技(600745)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亿元到5.8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2.5亿元到4.45亿元,同比增加178%到 317%。闻泰科技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半导体板块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效策略…

    核电“加冕”,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澎湃新闻获悉,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穹顶吊装现场穹顶位于核岛顶部,是核电站第三道安全屏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反应堆厂…

    在City Walk的起源地上海,城市和内容创作者如何互相成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当各式各样的内容填满我们的生活,内容创作者,已然成为互联网世界的重要“贡献者”。如今在上海,内容创作成为一种别样的“潮流”。在上海企业小红书举办的创作者活动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互相交流;在另一个起家于上海的平台B站举办的“百大UP主”活动…

    杭州一小学多名学生一年内出现流鼻血等异常情况,钱塘区教育局:已成立专班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帖称,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有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等身体异常情况,家长猜测与紧邻校舍的一家工厂的排放物有关。7月14日,钱塘区教育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目前已成立工作专班调查此事,并对涉事企业的排放物进行全面检测。杭州市文海…

    在影院看“F1”是什么体验

    正在热映的《F1:狂飙飞车》讲述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竞速传奇。无论是赛车的金属质感、车手的服饰装造,还是各种赛车场面氛围的勾画和沉浸式的试听体验,都需要在一个更好的放映环境中才可以极致地呈现。《F1:狂飙飞车》剧照澎湃新闻记者在国内首家杜比视界+全景声影厅观看了…

    衡阳一男子心肺复苏救女子被网友质疑“袭胸”,当事人:感到寒心

    7月12日,湖南衡阳一名女子突然昏倒在地,面色、手部发白,无脉搏且意识丧失,一名男子跪地持续按压,实施心肺复苏。事后,救人男子却被指有“袭胸”嫌疑,也有网友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救人者盘先生表示,自己的动作已非常注意,双手也是放在胸骨位置按压。他也没想到这…

    北汽蓝谷:规模经济未充分体现,预计上半年净亏至少22亿元

    与华为合作的享界仍未能带动盈利能力提升,北汽蓝谷持续亏损。7月14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汽蓝谷,600733)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亿元到-24.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约为-25.7亿元。预计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

    万达电影: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多5.6亿元,同比增长近四倍

    7月14日,万达电影(002739.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亿元-5.6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约1.13亿元,同比增长340.96%-393.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5亿元-5.1亿元,2024年同期盈利8647万元,…

    一图读懂|2024年上海市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在了哪?

    从全民健身到竞技体育,从场馆建设到青少年培养,都有体彩公益金在背后的付澎湃新闻制作了“数说2024年度上海体彩公益金长图”,带你看看本级体彩公益金都用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哪些方面。澎湃新闻记者 卫瑶 王亦赟 制图7月14日下午,由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办的“‘同行的…

    让心脏病患儿免于反复开胸换机械瓣,专家为其植入“活”的瓣膜

    在儿童心脏外科领域,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植入机械瓣后常面临一道难题:身体不断生长,而金属瓣膜尺寸固定,成为患儿健康成长的隐患。7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近日,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郑景浩团队通过一场高难度的Ross手术(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成功为一名…

    徐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愚蠢”

    在任何时代,启蒙的最大障碍是人类的愚昧和人类自己制造和维持的无知环境条件。在漫长的中世纪,由于将宗教与美德相提并论,再加上最虔诚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宗教教育给了无知者反抗有教养者知识权威的勇气。今天,在进化论教学被取缔的地方依然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样,通…

    江淮汽车上半年预亏约6.8亿元:出口业务下滑,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爬坡期

    受出口业务下滑、高端车处于产能爬坡期等影响,江淮汽车上半年转亏。7月14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600418)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8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2024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实现归…

    从第三空间到万里云端:星巴克品牌价值锚的落点在哪里?

    当一杯醇香的星巴克咖啡遇上万米高空的飞行旅程,会碰撞出怎样的消费新火花?7月14日,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方航空会员体系的全面合作,揭晓了这一答案。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航航空全面合作正式开启当天,星巴克中国宣布,1.6亿有星人(即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将率先开启“啡行…

    马斯克:特斯拉股东将就是否投资xAI投票,但两家公司不会合并

    在马斯克旗下火箭公司SpaceX投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xAI的消息传出后,特斯拉是否参与投资备受关注。当地时间7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X上说,“特斯拉应该投资xAI,不然对散户投资者来说很不公平。”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回复说,“这不由我决定。如果是我说了算,…

    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上海发布12项核心任务

    据“上海药监”微信公众号7月14日消息,《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近日印发。《行动计划》涵盖四个部分,共计十二项核心任务,系统化推进网络治理体系建设。第一部分坚持问题导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包括三项任务:(1)加强网络风险预…

    杨法德履新辽沈银行董事长,此前担任该行行长

    曾任辽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沈银行”)行长的杨法德,其履职去向已获披露。据沈阳市沈河区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幸福沈河”消息,6月24日,沈河区委书记林宇航到辽沈银行走访调研。辽沈银行董事长杨法德、辽沈银行行长吴川对林宇航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法德。…

    中国平安三省工程再发力!重磅推出“享平安”,助力客户轻松畅享“好生活”

    7月13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办“好生活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发布会,重磅发布“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以下简称“享平安”)。作为中国平安“三省工程”的又一创新实践,“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用专业链接资源、整合服务,打造集体育运动、子女教育、文娱…

    城事|首批清华喜报已送达!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开箱盛宴”

    7月13日起,清华大学2025年首批本科录取通知书已陆续飞抵全国各地考生手中。通知书内页延续了标志性的“立体二校门”设计。此前,天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凭借“天大的好消息”妙语双关,已在网络上率先引发热议。一起打开清华大学2025年录取通知书。@丹老师AIGC第一课(00:49…

    20年跑赢百年差距!中国奶业逆袭之路,单产跃居全球领先梯队

    7月13日,2025年第十六届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厦门举行,大会重磅发布《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下文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奶牛单产水平在短短二十年间实现了惊人跨越——从2000年仅为美国同期31.56%的落后状态,到2024年规模牧场单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