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涉企行政执法粗暴任性执法,司法部提出4项“硬实措施”

article/2025/5/22 11:04:11

今天(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现在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粗暴执法、任性执法、机械执法等问题,这次专项行动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方面有什么硬实措施?

对此,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表示,当前,涉企行政执法当中还是存在着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的问题,必须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

一是要把住入口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格的人执法。

二是要把住能力关。要确保执法人员具备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特别是强调要强化场景式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通过培训,解决执法人员能力不足、在执法过程中照搬法条和机械执法等问题。

三是要把住素质关。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行政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

四是要把住责任关。在这次专项行动当中,各个地区和部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违法或不当实施执法活动的执法人员,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一些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粗暴执法这些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法资格,该处分的处分,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及时进行移送。

    责任编辑:伍智超

    http://news.xdnf.cn/AVpaeUgUhq

    相关文章

    复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授程立逝世,捐献遗体做最后贡献

    据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发布的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享局级离休干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7日11时45分在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9岁。程立1927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成…

    敦煌文献中的天文历法

    在数万号敦煌文献中,天文历法虽然只有60余件,却以其独特的形制、丰富的内涵为人瞩目。敦煌历日产生的背景历日行用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权力所及的重要标志。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以前,敦煌地区使用的就一直是唐王朝的历日。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吐蕃军队最后攻占…

    “邬先生安否”:乌思道如何影响清代幕制

    清代民间俗称幕友为“师爷”,是因官员对幕友有如对待师长般的敬意,官员聘用幕友时向其支付的酬劳常称作“修金”或“束修”,而坊间最夸张的幕友修金传闻,来自雍正时期河东总督田文镜幕府的“邬思道”,传闻此人向田文镜要价日修五十两(即岁修一万八千余两),也有言岁修八…

    昆仑万维25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46%,AI业务商业化再上新台阶

    2025年5月22日,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18)发布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 Super Agents),它是基于deep research能力的AI office agents,深度聚焦个人生产力场景,解决通用Agent“通而不精”的痛点。这款产品采用了AI age…

    ​​OpenAI史上最大收购: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公司,由苹果前设计总监创办

    OpenAI想要再造一个Mac?当地时间5月21日,OpenAI宣布将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此次收购也是OpenAI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将为公司建立一个专注于开发AI驱动设备的部门。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

    上海车网互动试点调研:需高效调控充放电,更需车、桩兼容

    通过车网互动,将大量电动汽车化作“移动储能”设施,可解决冬夏用电高峰时段电不够用与用电低谷时电力过剩的供需矛盾,帮电网削峰填谷,提高稳定性。目前上海究竟有多少可供调配的车网互动资源?今年的“迎峰度夏”在即,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在电网侧亟待打通哪些关键节点?…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区长徐杰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挂职,为期一年

    澎湃新闻获悉,按照组织安排,近期,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杰已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挂职一年,挂职期间不再主持区人民政府工作。目前,徐杰已任宁波市江北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数据工作,协助负责投资促进工作,分管区数据服务中心,协助分管区投资促进中心。…

    宜宾屏山警方通报男子在厂房放火:已刑拘,正调查犯罪动机

    针对“宜宾市一家纺织厂起火”的事件,5月22日凌晨,宜宾市屏山县警方公开通报称,放火男子被现场处置民警控制,已刑拘。通报称,5月20日12时许,屏山县发生一起放火案。经查,犯罪嫌疑人文某(男,27岁)于当日上午前往一纺织厂车间点火引发火情,后文某被现场处置民警控制。…

    观察|英国与欧盟加强防务合作,欧洲中程导弹竞赛或加剧

    英国与欧盟召开首次英欧峰会,双方同意取消部分贸易壁垒并加强防务合作,这将对欧洲军力格局和军备竞赛产生深远影响。英国与欧盟在当地时间2月19日举行了自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以来的首次双边峰会。这场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为“历史性时刻”会议的举行,标志着双方在…

    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保护成效显著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目前,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2…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呼吁全体内阁部长辞职

    当地时间5月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呼吁全体内阁部长礼节性辞职,以便在中期选举之后重新调整政府。菲律宾总统府表示,这将给马科斯空间来“评估每个部门的表现并决定谁将继续任职”。马科斯阵营选情未达预期今年5月,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改选国会众议院全部317个席位、参议院…

    小米首款SoC芯片真容今晚揭晓,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5月22日晚7点,小米将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届时包括首款SoC芯片玄戒O1、首款SUV YU7等新品都将亮相。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激烈的产业竞争背景下,这款旗舰机SoC芯片的推出不仅对小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行业一次不小的突破,继华为后,小米成为中国第二家实现旗舰SoC…

    梅花奖“瓷盘”上的梅花是什么来头?

    5月21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15位梅花奖得主正式揭晓。每位获奖者手里都拿了一个瓷制奖牌,仔细端详之后发现图案是数枝红梅——这几枝梅花为何会成为梅花奖奖牌上的图案呢?其实这里头大有讲究。获奖者、舞蹈家朱…

    15位演员获颁中国戏剧梅花奖,5部戏剧获颁曹禺戏剧文学奖

    2025年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图为15名梅花表演奖获奖演员合影。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5月21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

    超3500种动物物种正遭气候变化威胁

    一项新研究表明,超过3500种动物物种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该研究于20日发表在《生物科学》期刊上。领导此项研究的俄勒冈州立大学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普尔预计,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将成为威胁地球动物的第三大主要因素。地球野生动物正面临生存危机,而人类现在正处于这场危机中。…

    武汉武昌区核心区一住宅地块溢价30.59%成交

    5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2025年第七次土地拍卖活动结束,共成交8宗土地,成交土地面积13.1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7.85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10.84亿元。拍卖地块类型涵盖住宅、商服、体育和加油站等用途。本次拍卖活动中,位于武昌区中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的035号住宅地块经7家企…

    凤阳鼓楼修缮疑云:施工方曾允许自然人违规挂靠和转包

    凤阳鼓楼修缮验收一年之后,屋顶瓦面大面积脱落,引发公众质疑。凤阳鼓楼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据凤阳县的消息,此前因为楼宇部分瓦片脱落等问题花费近300万元进行修缮,修缮验收工作于2024年3月完成,距今约14个月的时间。对于外界质疑的修缮工程是否有质量问题,凤阳县文…

    《爱死机》第四季口碑遭遇滑铁卢:狂欢之后,只能模拟狂欢

    21世纪初,两位美国导演大卫芬奇、蒂姆米勒,萌发出了翻拍加拿大导演杰拉德波特顿1981年的R级动画长片《重金属》的想法。这部假想中的、融合朋克与机械元素的动画长片,本由派拉蒙影业制作,但因资金掣肘,延宕10余年之久。最终,Netflix接手这一项目,并将之从动画长片调整为…

    魔都眼|84岁美琪大戏院焕新回归:《SIX》开启中国首演

    2025年5月21日,历经十个月的升级改造,始建于1941年的海派文化地标——美琪大戏院璀璨重启。当晚,作为“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见!”驻演品牌2025年重磅项目,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SIX》在美琪大戏院开启中国首演,首轮8场近万张门票开票当日即告罄,600张乐池票3分钟内售…

    控制这8个因素可消除高血压早亡风险

    图片来源:Pixabay作为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并非不可预防。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控制几个关键风险因素,显著降低甚至消除过早死亡的风险。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精准临床医学》。该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追踪了7万多名高血压患者和22.4万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