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公园》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红场和蓝场,每天上演的具体是哪一场,由观众投票选择,观众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性格、色彩和态度。
5月9日-18日,沉浸式互动舞蹈剧场《尤物公园》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展开驻演,连演8场。
宋欣欣(右)和王姝欢,两人身兼编导和舞者
《尤物公园》由宋欣欣、王姝欢联合编导,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反乌托邦的、彩色的、努力美好的“公园”。
两人相差18岁,合作缘分可以追溯到2021年的《悠悠视界》——在这部素人舞蹈剧场中,宋欣欣让8岁到66岁的素人共舞,其中的三位职业舞者里就有王姝欢,当时她还是大二学生。
“宋欣欣有一个其他编导身上很难看到的品质,她的作品很少关注自己,而是把别人放在舞台中心。这是一位非常有爱的编导。”国舞剧场副总经理陈理说,当宋欣欣提出要做《尤物公园》,他们毫不犹豫支持,为其提供创作资金、排演场地、技术制作等全方位支持。
2024年9月,《尤物公园》首演,收获了许多掌声、泪水与好评。“第一场演完后,第二场迅速售罄,观众反馈非常好。”陈理认为,这部动人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才有了今年的驻演。
演出现场
在全新升级的驻演版中,《尤物公园》拓展了时长体量,打磨了舞蹈表演,还提升了互动性,以期让所有观众走进舞台。
每一个观众,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参与到演出之中。而跟随现场观众反应的不同,每一场演出都可能有不同的走向,成就最独一无二的表演。
比如,现场会设置一些问题,让观众倾诉和分享自己的故事。一位专程从南京赶来的姑娘,分享了自己在艺校的故事——那时,她很讨厌现代舞课,因为老师要求她剪头发,认为她原来的头发不够专业,而她至今都不理解为什么。
“我还在跳舞,我没有放弃。”这位姑娘后来被宋欣欣的演讲所鼓励,可以在舒服和安全的位置,跳自己舒服和安全的舞蹈。演出后的交流中,姑娘也对宋欣欣表达了感谢,“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用你的作品延长了我的舞蹈生命。”
“现代舞是自由的,和梳什么头发、穿什么衣服、是什么身材都没有丝毫关系。”宋欣欣坦言,她也怕这个环节会让观众不舒服,“但我认为,这不是被观看的过程,而是向内问的过程。”她说,观众都带着未知的身份和故事,也增加了随机性,“我们的初衷是设置很多互动,互动就是目的。”
演出现场
“她们和观众的关系,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很舒服。我愿意信任她们,按照她们的指令做。”一位男观众直言,这个舞台很安全,他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给它,“我觉得,《尤物公园》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来、可以做任何事的地方。”
“因为有了观众,《尤物公园》有了生命。”宋欣欣说,自己从来没有和观众这么近过,审视近了,笑声与沉默也近了。
“哪有什么公园呀,有的是身边的人呀。”王姝欢原以为,这个公园会越建越大,其实越建越迷你:小到是一根刺,扎进每一个人的心里,疼疼的;小到是一根毛,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子里,酸酸的。
《尤物公园》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分红场和蓝场,分别串联了不同场景和游览路线,气质很不一样。开场5分钟前,观众、导演、技术人员都不知道会演哪一场,一切都由观众投票决定。
演出现场
《尤物公园》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出品和委约,这也是剧院的首个驻演现代舞。驻演期间,国舞剧场与霸王茶姬的新品“夏梦玫珑”展开文商联动合作,限定夏日快闪、茶姬周边派送等陆续展开。
这部作品也是国舞剧场持续挖掘与扶持青年舞蹈艺术家的一个缩影。目前,国舞剧场的“青年孵化平台”累计孵化并首演了40多位青年艺术家作品,持续掀起舞蹈界的“青春风暴”。
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