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老百姓也越来越关心身边的日子,比如说孩子上学、家人生病等每家每户都会遇到的“家里事”。新疆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记者吴玉蓉提问。中国网 图
9月19日下午,在国新办就《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上述提问时,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表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有效实践,最后都要落在群众身上,都要落在老百姓身上。我们中国共产党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勤奋努力地投入工作,目的就是体现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上。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紧紧围绕各民族安居乐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王纲表示,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指引下,新疆坚持把发展落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用心用情用力地解决各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具体来说,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正在大幅提高。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证实刚才讲到的内容。”王纲说,第一方面,从脱贫攻坚来看。新疆曾经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精准施策,经过接续奋斗,攻克了贫困堡垒。截至2020年底,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新疆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新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第二方面,从就业来看。新疆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岗位供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体系,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益。新疆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正稳步提升。放眼天山南北,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成各族群众的幸福图景。
第三方面,从社会保障看。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新疆将健全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在新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升。
“广大记者应该自己到新疆去,站在新疆老百姓的身边,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看看他们住得怎么样、吃得怎么样、安全感怎么样、获得感怎么样,用你的话筒、眼睛、耳朵以及敏锐的观察去了解。只有了解清楚了,笔下的新疆才是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只有了解清楚了,才知道新疆的老百姓现在到底过得怎么样。”王纲说,“去大美新疆看看吧,去跟活得很幸福的新疆人民多接触吧,真正地去感受新疆吧,把真实的新疆告诉全世界。”
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谈到,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让306.49万人脱贫。新疆的发展变化体现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特别是南疆最有说服力。
“我本人是从南疆出身、成长起来的一名干部。看到今昔对比,南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奇迹。从老百姓的眼神、笑脸和穿衣打扮就可以看出。我曾经在和田地区工作过,那时的和田,马路上水泄不通都是毛驴车,如今毛驴车进了博物馆,家家户户都是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甚至一家还买好几辆小汽车。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感受和体会是发自内心的。曾经到过新疆的,几十年以后再来新疆,看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会感到惊叹。”艾尔肯·吐尼亚孜说,真诚地欢迎媒体朋友们,特别是没有来过新疆的媒体朋友们,到新疆多走一走,多看一看,眼见为实,只有看了以后,才能感受到大美新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