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说︱问世间孝为何物

article/2025/4/29 3:51:33

日本的中国思想史专家加地伸行生于1936年,196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加地伸行曾表示,自己的学术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中国人的死的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处理死后事宜),二是经学何以成为中国哲学史的核心,三是中国人为什么是现实的、即物的。为了解答第一个问题,加地的本科毕业论文以“《孝经》的成立”为题。后来,他通过研究江户初期的儒者中江藤树(1608-1648)的《孝经启蒙》,对儒教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意识到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媒介是中国人的语言文字,为此他转而研究古代中国的逻辑学,并于1982年向东北大学(仙台)提交了论文《公孙龙子研究》申请博士学位。

限于主题,本文主要介绍加地伸行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研究,其成果为《孝研究——儒教基础论》(研文出版,2010年)。将问题和成果联系起来,可以得到“死”—“孝”—“儒教”这一连环套。

死与孝

人生而平等是梦想、幻想和理想,但死亡是众生无可逃脱的归宿。这一点古人早就意识到了。《礼记》祭义篇指出:“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对于死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应对和处理方式。这就形成了生死观。那么,儒教是如何应对和处理死的呢?

一般印象是孔子不谈死,其证据是《论语》先进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不过,“未知生,焉知死”究竟如何解读,恐怕难有定论。

抛却这个一般印象,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实际上《论语》多次谈及死亡。单单先进篇就涉及颜渊、子路、孔鲤的死。其中,“未知生,焉知死”这一章之前有五章谈及颜渊的死。作者认为孔子在谈及颜渊之死时的话很不寻常。“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这是对生命短促的无限叹惋。“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一章涉及礼制的问题。面对颜渊之死,孔子发出“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悲鸣,“情动于忠兮哀远逝,念感于心兮恸离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一章,再度涉及葬礼问题。

此外,《论语》雍也篇孔子探望冉伯牛一章,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这些死的事实必然深切地促动孔子,进而不得不思考死的问题。死是一次性的,不可经验的。孔子被困于匡地时,也强烈地意识到“死的现实性”。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

前者说的是师徒在被拘困期间未能相见,一旦脱险,便直言“我以为你死了”,可见孔子对死毫不忌讳。后者则体现了作为“后死者”的孔子的强烈的使命感以及死的危机感。对于孔子,这种种死亡(死的事实和死的可能性)必然意味着对“生”的反省。生与死的对立,使孔子感慨“要是不懂得生,怎么会理解死呢”(未知生,焉知死)。在这里,作者将一般解读为“现在对生尚不清楚,何况死”的陈述句转为条件句(38页)。在现实生活中,孔子必然触及父母的死。《论语》里仁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悦的是父母长寿,忧惧的是父母年寿已高,逐年衰老——“老、病、死”的担忧无时不萦绕于心头。此时此境,死的现实性的意识和孝的意识重合在一起(40页)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儒教设置了一套机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这就是孝。父母健在时,需事之以礼,这里面包含爱和敬两个要素。去世了,需举行葬礼和丧礼,使父母的存在超越现世,抵达永恒。如此,对死亡的不安和恐惧就会逐渐化解,归于平静(40-41页)。更进一步,作者将“生事之以礼”当作道德性的孝,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视为宗教性的孝(81页)。也就是说,孝有两大支柱,其一,在时间上非常久远,可以一直向前追溯,即“祭祀祖先的孝”;其二,是很晚才出现的“子女对父母的孝”(这应该是指每个具体的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于是,孝出现了祭祀祖先的宗教意义和赡养父母的道德意义(129页)。换言之,孝使儒教兼具礼教性(道德性)和宗教性(94页)

儒教是宗教吗

这个问题,有一阵我曾努力琢磨过,但还是无法得出“儒教是宗教”的答案,或者说,我对“儒教是宗教”的说法在思想深处是怀疑的。比如,“中研院”某著名学者写过一篇颇为自得的论文,但他的论证终究让我难以信服。相对而言,加地伸行的讨论简单明快,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尽管他的论证也谈不上尽善尽美。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界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论著。比如任继愈主编的《儒教问题争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李申的《儒学与儒教》(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以及在此期间刊发于《孔子研究》的相关论文——苗润田《牟宗三儒学宗教论研究》(2000年第6期)、蒙培元《儒学是宗教吗?》(2002年第2期)、赵吉惠《儒学二重性: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2002年第4期)、苗润田《儒学宗教论的两种进路——以牟宗三、任继愈为例》(2002年第4期)等。当然,近些年仍不断有学者撰文探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归结到底,认为儒教不是宗教的,大致有四点理由:一、大多数宗教都有信仰对象(教义)、集会场所(教堂或寺院)、信众和信仰的经典,而儒教基本上不具备;二、孔子不像基督耶稣、佛教的如来那样具有绝对性;三、儒教以道德论为中心,缺乏宗教论,比如“未知生,焉知死”往往被视为孔子重视现世、不重视死后世界的证据;四、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一种习俗,只不过是形式上的礼仪。

对此,作者一一作了反驳(103-105页)。首先,儒教的信仰对象是祖灵,家庙或安放木主牌位的房间(或建筑)是集会场所,共通祖灵下的家族成员构成信众,儒教的经典大致相当于其他宗教的经典。其次,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以孔子为教主的信仰集团,但那是特例。无论如何,儒教尊奉对象是自家的祖灵,因此儒教本质上是“家的宗教”。再次,儒教缺乏宗教论这种观点其实是误读了文本。在作者看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然不是不能“事鬼”——孔子肯定要祭祀祖先,慎终追远。“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篇)、“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篇;作者解释为:对神灵要心存敬畏,不要庸俗化),都说明孔子确实是“事鬼神”的,毕竟孔子的信条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篇)。因此,根据文本脉络,“事人”可以理解为处理世俗的人际关系(在世的父母),“事鬼”是祭祀祖先(死后的父母)。

批判儒教非宗教说之余,作者对“宗教”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宗教是对死以及死后的解释”,换言之,处理死,解释死后的状况,是宗教的本质(120页)。根据这个定义,在作者那里,儒教当然且必然是一种宗教。具体而言:

儒教是拥有这样一种生死观的宗教:魂(精神的支配者)魄(肉体的支配者)相交谓之生,死后魂归天、魄入地,处于分裂状态,而后以位牌(神主)的形式使魂魄相交,由此得以复生。(11页)

孝的三重时态

古人对孝的观念和现代人的完全不同。现在一般将孝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对父母、对长辈的爱。然而,古代中国人的孝并不如此。孝和死的观念是密切相联的。

作者认为,为了应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于是产生了宗教。而且,不只是宗教理论,还有支持这种理论的政治势力。譬如,罗马帝国承认基督教,汉帝国承认儒教,这对基督教和儒教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生在世,唯一确凿无疑的是死亡。死首先意味着肉体的崩坏,所以处理遗体是至为要紧的事。在古代,中国一般实行土葬(遗骨残留),印度一般实行火葬(遗骨无存)。这跟两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思想形态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在原始儒家那里,丧礼是与亡魂道别,墓葬是为了保存遗体,祖先祭祀是相信死后还能以某种方式复生,享受子孙的供奉(133-134页)。这里面涉及中国人的身体观和灵魂观。大概自风葬的时代以来,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灵的观念在后来被称为中国人的人群中沉淀下来,祖先崇拜也逐渐普及开来。而这种祖先崇拜的观念正是孝的最初形态。(加地伸行《日本思想史研究——中国思想展开的考究》,研文出版,2015年,185页)

通过丧礼、祭礼,对死亡的不安和恐惧在精神上得到了缓解和消弭。毕竟,自己死后有子孙的祭祀,在某个时刻可以暂时回到令人难忘的现世。另一方面,儒教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此即使自己的肉体死亡、腐败,但子孙后代的存在意味着自己肉身的延续。因此,儒教对婚礼、对生育都极为重视。《礼记》昏义篇:“婚礼,二姓好合,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这表明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男女的私事,而是关乎宗庙和后代的公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则将生育和孝直接挂钩,并具有严重的警示意味。

经过种种礼仪,儒教在精神上、肉体上都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祖先祭祀(过去)、子女对父母的敬爱(现在)、子孙的存在(将来)三者并存,形成“孝”的体系。换一个角度看,祭祀祖先(自己→祖先),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子女→双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子孙→自己·子女→双亲→祖先。生命由此繁衍不息,作者称之为儒教的生命论(217页)

从宗教性到礼教性

孝的重心由宗教性转向礼教性(道德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书中对此的讨论并不充分,条理性也不够,个人感觉有必要更进一步探究。这里尝试稍作梳理。

首先是孔门内部孝思想的演化。作为孝的实践者,孔子对闵子骞激赏有加。而在理论层面,曾子所代表的右派和子张所代表的左派锋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篇)作者认为这是曾子对左派猛烈的批判,意味着与子张等人分道扬镳。“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论语》子张篇)这是将双方的矛盾挑明了,毫无遮掩。

伴随着“吾日三省吾身”的修炼,曾子晚年成了孝的思想家和实践者。而且,曾子有关孝的思想有一个特征,即孝与双亲之死相关联(60、61页)。比如: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篇)

作者认为,孝包含“爱”和“敬”两个要素,其中曾子偏向“爱”。而孝的哲学史运动表现为这两个要素的对立,占主导地位的是基于“敬”的立场的逻辑发展,这意味着曾子一派“爱”的立场遭遇挫折(65页)。这大概是因为“敬”更具外向性、延展性,以敬为媒介,孝有可能转化为超越家族的社会集团的伦理(43页)。换言之,最初的孝的二重性(祭祀祖先的孝,子女对父母的孝)演变为以爱为中心的孝(家族)和以敬为中心的孝(国家、社会),家族在其间发挥了纽带作用(72、175页)。——必须指出,这只是笔者的理解,未必准确。

实际上,上文的讨论已进入第二个层面,即家族(或家庭)内部的道德与社会、国家的道德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孝经》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战国时代,孝的价值出现了阶层化的倾向,如《孝经》里的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等。作者认为,《孝经》是为了化解汉代国家与家族之间紧张关系而出现的,是国家与家族妥协的产物。(加地伸行《日本思想史研究》,188-189页)

昭和、平成时期的东洋史学者板野长八(1905-1993)认为,从战国末年到西汉初期,即封建制解体到郡县制成立的过渡期,其间“父子关系的孝”与“君臣关系的忠”相互对立、难以两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孝经》粉墨登场。可是,作者认为板野所理解的“忠”,以及使“忠”成立的“君”和“臣”等概念不清晰。他强调《孝经》的“忠”和“孝”非但不对立,相反两者是近缘的,都反映了共同体的感情(264页)。也就是说,作者意在维护自己的主张,即儒教中的孝有它的宗教基础,是一种生命论。《孝经》诸侯章的“能保其社稷”,卿大夫章的“能守其宗庙”,士章的“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其共通点在于重视祭祀,尤其是祖先祭祀。接着,书中着重提到孔融、仲长统、郑玄、何休等人基本上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他们都很重视儒教的礼教性,至于礼教性的由来,则语焉不详。其结论是,丧礼、祭祀所体现的宗教性在各家各户化为习俗,成为儒教的根基,但它对社会缺乏直接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与政治相结合,对社会影响很大的礼教性成为思想的中心,如此《孝经》的礼教性最终在东汉时期确立(279页)

另外,作者宣称,儒教的宗教性为其礼教性奠定了基础,换言之,儒教宗教性的研究是儒教礼教性的基础,因此书名题作《孝研究——儒教基础论》(248页)。然而,书中对礼教性和宗教性的关系并没有展开深入的分析,这大约是本书最大的薄弱环节。

无论如何,在汗牛充栋的儒教史论著中,加地伸行此书对儒教的宗教面向的重视和洞察,犹如莽林中新辟的路径,引领读者走向更幽深、更玄妙的儒教腹地。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EDlynxiCIH

    相关文章

    吏亦有道|秦汉的发明家与技术传承

    马钧的才思三国时代,最有智慧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的智慧不光体现在养民、治国、用兵、理财、“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等等事情上,在发明创造方面,诸葛亮也多有成就。据说他“损益连弩”,将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连发弓箭作了调整,实现了单个弩机一次发射十支弩箭的可怕数据。…

    山西10岁男孩遭生母和继父殴打遇害,案件庭审延期

    4月25日上午,临猗“10岁男孩被害案”原定在山西运城中院开庭。当天上午,法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接到通知,该案今天不开庭了,具体改到哪天,他们尚不清楚。随后,家属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遇害男孩父亲张某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法院通知他4月25日开…

    政企研合力,科学监测分析服务消费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服务…

    中信证券:“国家队”未曾减持ETF,应充分相信国家维稳决心

    4月24日,中信证券在题为《A股投资者行为分析系列—“国家队”未曾减持ETF》的研报中指出,2023年10月以来,中央汇金通过增持ETF有效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根据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披露的持有人数据,汇金持有的ETF份额未曾出现环比净减少的情况,…

    我国首次发布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体检”报告,菲炮制言论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

    4月25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等单位及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力量,发布了共同编制的《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青海一只人工繁育秃鹫雏鸟破壳后脱险成活,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4月3日下午,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简称:救护中心,又名西宁野生动物园)迎来历史性突破:一只人工繁育的秃鹫雏鸟成功破壳,秃鹫父母由于缺乏经验,4日傍晚开始出现伤害雏鸟的行为,工作人员紧急取出雏鸟进行抢救和护理,至4月24日脱离危险。此前,国内尚无秃鹫人工繁育…

    全国首个古文学习AI大模型在沪发布,可批阅古文翻译

    4月24日,由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嵌入式深度学习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开发的国内首个古文垂类模型——“李白”古文学习AI大模型发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副校长、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林讲解了“李白”古文学习AI大模型的功能及应用场景。“…

    马上评丨马拉松“方便门”被处罚,是一针清醒剂

    3月2日,苏州马拉松出现不文明行为。4月24日,中国田径协会通报了备受关注的苏州马拉松“方便门”处罚情况:涉事10人禁赛3年。3月2日,2025苏州马拉松开跑。随后有网友爆料,几名跑者正对着苏州实验中学校门小便,相关照片被热传。在不足100米处就有移动厕所的情况下,这种荒唐…

    讲座预告|大国博弈与创新破局:如何激励中国企业创新

    大国博弈与创新破局——21世纪的中国企业创新政策主讲人:张赤东(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时间:2025年4月25日18:30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参与方式: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07(主会场),玉泉路校…

    《2025职场人阅读报告》:超半数会因AI改变阅读方向

    自2019年起,由出版品牌“湛庐文化”提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作为行业指导、多家文化和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起了“职场人阅读调查”,每年进行一次。今年4月23日,“湛庐阅读”发布了基于“职场人阅读调查”数据的《2025职场人阅读报告》,此次参与调查者超过一万人。在过去的一…

    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另类处置不良债权,德州近百亩土地被神奇操作抵押贷款

    处于荒废状态的盛源家具公司。摄影/帅可聪没有前期手续却凭空办理了土地证,山东民企6000万元原价接盘银行不良债权后,牵出背后近百亩土地被通过神奇操作抵押。近日,德州凯元热电有限公司(下称“凯元热电公司”)负责人冯承强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该公司于2016年从华夏银…

    大家聊中国式现代化|郑崇选: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视频来源:文汇报(07:05)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与文汇报社联合出品的《大家聊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短视频今天(4月25日)推出第四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崇选…

    机票搜索热度飙升,透过数据看五一假期旅游热度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交通运输部昨天(24日)表示,针对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可能带来的拥堵,将采取多种举措疏堵保畅。今年五一假期7座及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时间为5月1日0时至5月5日24时。预计五一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6200万辆,跨省车流量与新能源…

    谷歌一季度利润增超四成:云业务利润率上升,宏观环境可能影响广告业务

    尽管面对来自宏观经济环境和反垄断诉讼的多重压力,科技巨头谷歌第一季度营收超出预期,净利润大幅增长。当地时间4月24日美股盘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lphabet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期的89…

    南方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宁习洲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宁习洲 资料图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南方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宁习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眠之夜》上演8年推出特别版,多业态联动形成戏剧经济带

    自2016年上海首演至今,现象级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已经整整在上海驻演8年。这部开创中国沉浸式演艺潮流的作品,迄今总收入超5.6亿元,至今依旧达到平均90%以上的上座率。2025年4月,《不眠之夜》在上海全新改版,推出了全球只此一站的“特别版”,以独特的“双幽灵”体验模…

    中国经济“第一省会”广州,从传统商贸中心到直播电商第一城

    从传统商贸中心到直播电商第一城抖音、小红书、蚂蚁集团,大厂接连在广州开启新动作。4月21日,蚂蚁集团宣布其华南数字运营中心、万里汇跨境贸易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广州;3月31日,抖音集团斥资12.14亿元在广州拿地,将用于建设抖音华南创新基地,此前还在广州成立了注册资本5.3…

    女子隐私被“上墙”莫名遭网暴,网警揪出始作俑者

    “表白墙”原本是进行互动交流和展现记忆青春的平台,却被人利用成为侮辱造谣他人的温床,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近日,甘肃天水公安网安部门查处了一起利用“表白墙”泄露他人信息,公然侮辱他人案件。甘肃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网安大队接刘某报警,称其个人信息被发布…

    昆明一小区电梯突然从40楼降到负4楼,回应:临时断电引起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小区乘电梯时,电梯突然从40楼掉到负4楼,太吓人了,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记者联系该网友获知,事发小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融城春晓,时间是4月22日中午。太突然小区电梯从40楼降到负4楼该网友称,“她在这个小区住了3年了,之前住2栋和…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已任深圳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巢乃鹏已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巢乃鹏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巢乃鹏,男,1972年出生,博士,2002年4月至2019年3月任教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08),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1)。2019年4月,巢乃鹏调至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