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疆之谋·67|以军称卫星在以伊冲突中表现出色,军事航天能力如何

article/2025/7/7 7:28:48

以军宣称其卫星在对伊朗打击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参考消息网7月3日援引以媒报道,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在最近的以伊冲突爆发前和冲突期间,以色列卫星拍摄了大量伊朗的照片。通过基于对伊朗弹道导弹发射模式和趋势的实时分析,调整以色列空军的实时攻击,卫星能够对打击伊朗起到有效作用。

这则新闻引起了外界对以色列军用卫星和军事航天能力的关注。以色列装备了哪些侦察卫星?性能又是如何?

以卫星对伊朗全境进行持续作战监视

根据报道,全面的天基情报收集系统通过昼夜监视,覆盖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从而生成了超过12000张伊朗领土的卫星图像。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面积约为160万平方公里,而以色列的行动大部分集中在德黑兰地区和伊朗西部,因此需要对伊朗部分地区进行大范围拍摄。

以色列国防部表示,这意味着以色列卫星每天要监视数百个不同的目标。总体而言,以色列卫星每天监视伊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以色列国防部表示,随着以色列在卫星使用的实力、质量和数量上达到新的水平,以色列已从仅仅接收伊朗特定地点的间歇性抓拍图像用于一般分析,转变为能够对伊朗全境诸多地区进行实时、持续的战术和作战监视。

事实证明,通过基于对伊朗弹道导弹发射模式和趋势的实时分析,调整以色列空军的实时攻击,卫星能够对打击伊朗起到有效作用。此外,卫星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即时战损评估报告,使其能够快速确定打击伊朗目标的有效性。卫星还被用来确定对一个目标进行额外空中打击的必要程度。对于复杂而大型的目标,卫星被用来确定需要对此类目标的哪个部分进行再次打击,以避免打击目标已被摧毁的部分。

从以色列媒体报道和国防部公布的信息看,以色列在这次冲突中使用了军用侦察卫星,主要用于对伊朗进行大范围侦察和监视以及毁伤评估。笔者认为,以军侦察监视分为战前侦察和战时侦察,考虑到以伊敌对了几十年,双方肯定会动用包括军用卫星在内的各种手段对对方展开侦察,在战前侦察方面,以军动用本国侦察卫星(应该还会借助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和美国提供的卫星照片)对伊朗境内固定军事目标、核设施、政治目标、经济基础设施进行长期的侦察和监视,搜集伊朗核设施、远程导弹、无人机和防空导弹的部署的相关情报,比如伊朗地下导弹基地的具体位置、洞口位置和机动式导弹部署规律等信息,一旦开战,以军就可以对导弹基地进行钻地打击,力争摧毁基地,如果钻地弹无法完成打击计划,则可以打击导弹基地洞口,让导弹发射车无法驶出地下基地,迟滞伊军的导弹反击行动。

战时侦察则在冲突中动用卫星对伊朗军事目标和装备进行侦察监视,发现高价值目标后立刻反馈给作战部门,作战部门根据战场态势展开军事行动。伊朗装备了大量机动式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和机动式防空导弹,如果没有实时侦察能力,以军认为这些机动式目标(也就是时间敏感目标)是最大的威胁,尤其是机动式弹道导弹,这是伊朗打击以色列境内的主要武器。在这次行动,以色列多次公布猎杀伊朗导弹发射车的视频,不少导弹已经完成燃料加注正处于准备发射状态,以色列之所以能多次打击机动式导弹发射车,以军用卫星应该发挥了不少作用。

以色列在这次冲突中能够占据上风。除了自己的军用卫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军用卫星和军民两用卫星也给予了以色列大量的军事支持。作为世界上装备军用卫星和军民两用卫星最多的国家,美国的导弹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和导航卫星等航天器是以色列军队能够长途奔袭打击伊朗境内目标的重要保障,以色列反导作战也需要美军导弹预警卫星提供早期预警卫星,而且美军也承认使用“萨德”、“爱国者”和海基“宙斯盾”等反导系统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

以色列侦察卫星的发展

这次以色列媒体提到了一款名为“地平线-13”的侦察卫星。这颗卫星在2023年3月投入使用,以色列媒体称,就其监视质量而言,卫星在与伊朗的冲突中也具有显著优势。以色列国防部太空局局长阿维·伯杰曾介绍说:“‘地平线-13’卫星是一颗基于雷达的观测卫星,拥有世界上同类卫星中最先进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全部是以色列研发的成果。”

以色列“地平线-13”雷达侦察卫星进行卫星天线展开测试。

阿维·伯杰所言不虚,这颗卫星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IAI),卫星重量约260公斤,属于雷达侦察卫星,配备了直径约5米的高收纳比轻质空间可展开天线。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及极化方式,具有独特的雷达观测能力,无论天气状况如何都能进行情报收集。根据相关资料,该卫星最高分辨率达到0.5米,260公斤的重量却搭载了大口径雷达天线,而且分辨率还达到了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卫星的水平,要知道,如此高的分辨率的卫星在本世纪初,其卫星重量至少3吨以上,即使现在能达到如此高水平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

以色列很早就意识到航天技术的重要军事价值。在1973年与1982年的第四与第五次中东战争,美国提供的“锁眼”侦察卫星照片为以色列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以色列成立太空局,负责协调和监督国家太空计划,以及进行太空、行星、航空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色列开始研发“杰里科”系列固体弹道导弹,这些火箭技术为后来以色列发展“沙维特”系列运作火箭奠定了技术基础。1988年9月,以色列自主研制的“沙维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地平线-1”,成为全球第八个具备独立发射本国卫星能力的国家。

“沙维特-2”运载火箭由“杰里科-2”导弹发展而来,直径1.35米,起飞质量不超过30吨,6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为0.5吨,可发射一些小型卫星。

“地平线-1”是一颗试验卫星,更多承担运载火箭入轨、卫星在轨测试等任务,1990年,以色列又成功发射了“地平线-2”卫星,这颗卫星依然是试验卫星,主要进行通信测试。1995年,以色列成功发射第一代侦察卫星——“地平线-3”,配备了光学相机,分辨率为1米-2米。在第一代侦察卫星的第二颗卫星——“地平线-4”发射失败后,以色列将重心放在第二代侦察卫星。2002年,第二代光学侦察卫星首星“地平线-5”发射成功,该卫星采用更先进的光学相机,分辨率在0.5米至0.8米之间,后期改进型号达到0.5米。从2002年到2010年,以色列后续又发射了“地平线-6/7/9”等三颗第二代光学侦察卫星。

以色列“地平线”系列光学侦察卫星。

光学侦察卫星配备了可见光相机等光学侦察设备,分辨率较高,但受光照、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因此,以色列拥有光学侦察卫星后开始寻求雷达侦察卫星,而微小卫星和雷达技术的发展又为以色列发展这种卫星成为可能(因为以色列运载火箭只具备发射小型卫星的能力,而且微小卫星的价格比较低)。雷达侦察卫星通常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候侦察,而且还可以识别伪装目标,缺点是分辨率普遍低于光学侦察卫星。两种卫星可以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因此,不少大国都会发射两种类型的成像侦察卫星。

2008年1月,以色列首颗雷达侦察卫星由印度PLSV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采用OPTSAT-3000卫星平台,其核心是一部ELM-2070多成像模式合成孔径雷达,采用3米口径轻量化网状肋天,最大幅宽120公里,最高分辨率1.8米。2014年发射的“地平线-10”是第二代雷达侦察卫星,采用性能大幅提升的改进型ELM-2070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分辨率可能提升至1米左右。前文提到的“地平线-13”是第三代雷达侦察卫星,分辨率提高至0.5米,具备更强的详细侦察能力了,而且卫星设计寿命提高至8年。

在发展雷达侦察卫星的同时,以色列并没有放松光学侦察卫星的发展,2016年开始发射的第三代光学侦察卫星。卫星采用IAI的OPTSAT-3000敏捷成像平台,并配置了一台由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的“木星”(Jupiter)相机,最高分辨率达到0.3米,具有先进的军事监视和侦察能力,其近地点的超高分辨率可提供小型民用车辆、物体和建筑结构的识别,并且进行打击效果评估,为以色列国防军提供战场态势感知和攻击预警(I&W)能力。

为了提升军事航天能力,以色列还组建了专门的部门负责运行以色列侦察卫星的——国防军第9900部队,该部队负责制定卫星运行策略并且提供地理情报。笔者认为,除了本国的天基情报信息,这支部队还会处理美国提供的相关情报,尤其是美国电子侦察卫星侦察的信息。此外,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商业遥感卫星和低轨道通信卫星网,以军早就注意到了其军用用途并加以运用。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GfGuOamKsy

    相关文章

    已致近80人死亡超40人失踪,美国得州洪灾引发三连问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近日洪水肆虐。截至当地时间6日,洪灾已造成至少79人死亡,多人依然下落不明。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他已签署“重大灾难声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已在得州启动紧急状态并提供联邦救助。得州洪水多发,为何这次灾情如此严重?灾区疏散是否及时?谁该…

    400多位两岸学子共聚机器人科技节

    7月4日,第二届平和机器人科技节(Robotics Festival)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金鼎校区举行,本届科技节以“竞胜共荣”为主题,共有来自海峡两岸的400余名中学生参与。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本届机器人科技节嘉年华现场,擎朗智能全球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

    “融梗”无边界,网文成短剧抄袭素材库?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11 “网文已经成了短剧的抄袭素材库了。” 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4亿元,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市场一片火热,但在光鲜之下,众多短剧作品却深陷于各种各样的侵权争议。 比如,前几日哇唧唧哇与晋江就《偷偷藏不住》改编的短…

    这位交警能撸起袖子与外卖员比肤色,也能分析50多万条数据缓拥堵

    2024年12月中旬,被交警倪嘉辉拦下时,逆向行驶的外卖骑手小王失声痛哭。了解到小王是想多送几单、多赚点钱供老家的妹妹上大学,倪嘉辉“递进式”地给小王讲道理。此后,还促成了站点结对和安全宣讲教育,小王所在站点骑手的交通违法率下降了85%。倪嘉辉在外卖站点为骑手开展交…

    新华每日电讯:历史十字路口,世界为何需要“大金砖”

    这是7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外拍摄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标识。 新华社 图当地时间7月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全球目光再次聚焦这一新兴力量。本次会晤以“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为主题,是对…

    上海“大码头”的源头活水,滋养中国演员登上拜罗伊特舞台

    7月4日—6日,上海大剧院上演引进自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次演出由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歌剧由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携手中外歌唱家共同呈现。拜罗伊特音乐节总监、瓦格纳重孙女卡特琳娜瓦格纳表示,许忠和上海…

    人民时评:发展足球事业,呼唤“事业心”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中国球迷没能等来那支心心念念的球队。平心而论,是中国人“玩不转”足球吗?中国男足曾在2002年踏上过世界杯决赛圈的赛场,在2004年获得过亚洲杯亚军,精彩场面年纪稍大的球迷仍历历在目。理性观察,中国的足球氛围不好吗?今年3月,浙江杭州奥体中心涌入…

    你身上最没用的器官,每天还在拼命工作

    原创 丁香医生 丁香医生越努力越落寞…… 这不是胆囊的错,只是时代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生物体的进化速度。曾经是主角的胆囊、胃等器官在今天都离开了舞台中央,带来的麻烦可能比正面价值都大。 欧洲航天局甚至会建议宇航员出发前预先切除胆囊,免得出现胆绞痛难以救治。 平…

    青岛大学一物业工作人员在值班室离世:排除刑案可能,校方成立专班

    @青岛大学 7月7日发布关于一物业工作人员离世情况说明。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加沙停火间接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

    卡塔尔首都多哈(资料图)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6日晚获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开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推动加沙停火进行间接谈判。以方谈判小组不含最高级别官员以色列陆军电台当地时间6日报道称,前往多哈参加加沙停火谈判的以色列谈判小组成员级别较高…

    美国得州:洪水已致67人死亡,进入联邦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2025年7月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救援人员在搜寻被洪水冲走的民众。视觉中国 图新华社休斯敦7月6日消息,美国得克萨斯州地方政府6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得州中部洪灾已造成至少67人死亡,经过两天两夜搜救,克尔县瓜达卢普河畔遭洪水袭击的夏令营营地仍有11名女童和一名辅…

    台风“丹娜丝”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最大风力13级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的中心已于7月7日凌晨0点钟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常州队拿到苏超第一分,进球被取消疑似遭遇误判

    北京时间7月6日晚间,苏超第六轮,淮安队坐镇主场迎战常州队。整场比赛双方均未能打破僵局,最终,常州队队客场0比0战平淮安队,拿到“苏超”首分。本场比赛最具争议的一幕发生在比赛第87分钟,常州队球员传中,淮安门将出击但没能阻止皮球入网。随后裁判判罚常州犯规在先,进…

    沈阳一男子将私家车改为白色警车,与电动车剐碰后被民警识破

    近日,沈阳一男子将私家车改装为一辆警车,不仅安装了假车牌警灯,还有警报器。他驾驶车辆在前往加油站的路上与电动自行车发生剐碰,正在路口执勤的民警发现了猫腻。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因涉嫌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介绍,6月29日13时…

    王赤院士:科研中最动人的华彩,往往诞生于漫长探索后的灵光乍现

    “无论飞得多远,行至何等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却出发的初衷。”7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对毕业生们提到三点期许:一是与祖国同频共振、汇涓滴以成江海;二是胸怀宇宙苍穹、思接千…

    暑期向中小学生开放 ,上海高校博物馆有哪些“宝藏”?

    “这次活动是一场奇妙的中医药文化之旅,让我明白那些藏在《本草纲目》里的草木金石,不仅是治病良方,更是留给我们的文化密码。”7月5日,来自上海的小学生徐同学参加了“传岐黄薪火 增文化自信”第三届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讲解展示活动暨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开幕式,…

    英国与叙利亚重建外交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左)和叙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右)当地时间7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到访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访问期间,拉米与叙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和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分别举行会晤,并宣布英国正式与叙利亚重建外交关系。叙利亚媒体援引英国政府发布…

    上海夏季音乐节|格莱美得主联手金郁矿给未来发出音符情书

    如果要在当下给未来写一封信,你会想要写些什么呢?是对高科技生活场景的无限憧憬?是与某个未达成愿望的彻底和解?还是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输出坚定的信念呢?7月5日晚,格莱美得主“三人时光”重奏组、青年指挥家金郁矿携手上海交响乐团,以“写给未来”之名共同上演:简约…

    舞剧《May B》44年后来到上海,却依旧属于这个时代

    刚刚在6月的阿那亚戏剧节引发巨大反响的闭幕演出《May B》,本周末来到了上海,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出两场。这部法国编舞大师玛姬玛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创作于1981年,历经40余年依然在世界范围久演不衰,被认为是当代舞蹈史教科书级的作品。中国观众对玛姬玛汉并不算熟悉,…

    全国档案查询App上线,已接入2300余家档案馆

    7月6日,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移动端App”正式上线。档案查询App建设是档案部门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工作迈向移动互联新阶段,将为社会公众带来更为高效、便捷查档体验。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自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