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读《史记》|太史公何以“耕牧河山之阳”?

article/2025/7/10 9:14:46

读《史记》,有一些看似平平常常的语句,顺着念下去,朗朗上口,甚至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可到底是什么意思,却很少有人仔细去想;虽然偶然也有人随文做注,强为解说,实际上却根本说不通。后人读到这样的注解,迷迷糊糊地更不敢多想,当然更有可能是根本没有能力去深想,想也想不明白。

于是,这些问题好像就根本不是个问题,大家也一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读了下去。现在我要谈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事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即当司马迁自述其身世时,开口便云: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司马迁所说的“龙门”,是黄河河道上的一处特殊地段,或者说只是一个特殊的横截面。说它特殊,就特殊在黄河在此地以上河段系穿行于山陕峡谷之间,河道狭束,而河水流到此地之后,河面豁然开朗,左有汾河,右有渭河,相继汇入黄河干流,滔滔大河,始尽显波澜壮阔的局面。太史公的家乡,就在龙门附近。在行政上,是隶属于龙门西南黄河右岸的西汉左冯翊夏阳县(《汉书·地理志》上),这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韩城。

先讲清这一点,才能展开太史公“耕牧河山之阳”的问题。在《史记》三家旧注里,只有唐开元年间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对这个“河山之阳”的涵义做了简单的解释:

河之北,山之南也。案:在龙门山南也。

其实比张守节更早,唐初人颜师古就已经这样理解“河山之阳”的问题了(《汉书·司马迁传》唐颜师古注);在张守节之后,则有清人王鸣盛,也依样沿承了这样的说法(王鸣盛《蛾术编》卷四〇《说地》四)。这样的解释,乍看起来,一板一眼地煞有介事,可仔细品咂,却是稀里胡涂,什么也没说清楚。

《史记正义》中讲的“河”,明显是一个专有名词,系即特指黄河,乃以此“河”字对应太史公所说“河山”之“河”。张氏于下文复缀加说明云所谓“山之南”即“在龙门山南也”。这等于特地解释说“河山”之“山”是指龙门山。张氏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此“河山”之“河”乃专有地名,而不是与“山”一样的通名。

张守节以为太史公所耕牧的“河山之阳”是在“河之北,山之南”,这是因为古人在给山水两侧定立阴阳方位时,一向是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或以“水之南、山之北”为阴(许慎《说文解字》阜部),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命名地名和标示方位的通例。据此原理,笼统地看,张氏的解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似乎谁都会这样解释,他也只能这样解释。

问题是若把“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这个原则具体落实到河水和龙门山上,好像就不那么合理了。

如上所述,按照张守节的解释,司马迁“耕牧”的地点,是在黄河的北岸,龙门山的南坡,可龙门附近的夏阳虽然东邻黄河,却并不在黄河的北岸(即使是南距黄河的支流渭河也远达一百六七十里以上),因而无论如何也是没有道理把这里称作“河阳”的。另一方面,所谓龙门山也并不是什么高峰峻岭,只不过是龙门这个黄河横断面上跨河两岸稍高于下游低平开阔地面一些的高地而已(《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张守节《正义》);而且它南面实际面对的只是黄河河道与岸边非常有限的滨河滩地。因而司马迁“耕牧”的“山阳”之地似乎不应该是指这样的地方。再说司马迁为什么对这样一座平平常常的“小山”会不举其名而径以“山”字称之?这也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问题。

总之,像张守节那样用黄河北岸与龙门山南坡来对应太史公所说“河山之阳”,是根本说不通的。

我们从事历史学研究,既要充分重视一般的通例,也需要考虑那些与此有别的特例,不宜简单地一概而论。这就是历史问题的复杂性。现在,既然我们无法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通例来解释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的说法,就应当别辟蹊径,去寻求其他的可能。

检《史记·天官书》,有如下一段记载:

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

“河山以南者中国”这一表述,清楚告诉我们三晋与燕、代两地都在“河山”之南,所以这里所说“河山”就绝不可能是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所理解的那条“河”与那座“山”。

凤凰出版社影印宋刻十四行本《史记》

不过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唐朝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对《史记·天官书》这处“河山”,却做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解释:

河,黄河也;山,华山也。

“河”,还是那条黄河,“山”却改换成了华山。注释古书,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应该随文做注。“河山”的“山”本来就是个通名,具体表述的是哪座山,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会有不同的指向。所以张守节的基本思路是非常合理的。史载“(秦)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史记·秦本纪》);商鞅说秦孝公,亦有语云“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史记·商君列传》)。这里的“河山”就都与张氏所说大体相合(实际上也并非没有别的解释。比如若把这个“山”解作与函谷关并联的崤山,或许就会更为妥切)。问题是在《史记·天官书》中,若把这个“河山”的“山”解作“华山”,那么“自河山以南者中国”那句话就不好解释了。

华山的含义有广狭二解。狭义的华山,即今陕西同名山峰;而广义的华山,在古时是指从今陕西华山直至今河南嵩山以东这很长一大段山脉,或可姑且名之曰“华山山脉”【参见《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五卷下《法华读书记》(十五)之“晋华山在灵宝、阌乡南”条】。两相比较,张守节对《史记·天官书》“河山”二字的解读,显然更适宜于后者,亦即广义的华山。当然若是用狭义的华山来讲,由于还有黄河并称,所表示的地域范围也大致差不了多少。

《史记正义》做出上述解读之后,复进一步清楚阐释云“从华山及黄河以南为中国也”。按照张守节这种解释,三晋之赵国和韩、魏两国的一部分疆域,还有燕、代两地,就都处于这个“河山”以北地区,不能再算作“中国”之地了,这岂不荒唐透顶?既然如此,司马迁又何必先以“及秦并吞三晋、燕、代”来作为“自河山以南者中国”的前提条件?只有“三晋、燕、代”地区都属于“中国”的范围之内,太史公才会先说明至“秦并吞三晋、燕、代”之后,方始呈现“自河山以南者中国”的局面。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思辨逻辑,也是一种很正常的思辨逻辑。

我们再来看《史记·天官书》中讲述“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这个背景,是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以二十八宿体现的填星。这一点需要仔细斟酌上下文义才能领悟)五大行星在春秋时期的天文分野状况。

既然是这样,承此而来的“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云云,当然也是在讲天文分野的情况,而太史公论天文分野,另有一个总体论述,即谓“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须知这“中国”之地十二州,在《天官书》里也有清清楚楚的记载,即:

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觹、参,益 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文中“柳、七星、张,三河”,所讲分野区域相当于“中州”(别详拙文《两汉州制新考》,见拙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与其他十一州相并,合之即所谓“中国”十二州。而在这“中国”十二州当中,即包含上述“三晋、燕、代”区域所在的并州和幽州。明此可知,司马迁所说“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一定要包括秦人新得的“三晋、燕、代”区域在内。

其实只要对《史记·天官书》的行文稍加斟酌,就会很容易看出,司马迁之所以会写出“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这两句话,是因为下文将要展开的天文占验叙述,是“中国”与西北方边裔之地的对比,即谓在秦兼并天下之后,“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文中具体陈述的天文分野内容,就是这两大区域之间的差别。因知张守节对此“河山”的注解与《史记》原意完全不符,“三晋、燕、代”之地必定在“河山以南”无疑。

那么,这个“河”又该是哪条河、这座山又该是哪道山呢?既然“三晋、燕、代”之地是在“河山以南”,我们就从“三晋、燕、代”的北界入手,来一探究竟。

到被秦国吞没之前,“三晋”早已分裂为韩、魏、赵三晋,而在这三国之中,邻接北边的只有赵国。大家请看上面这幅《秦汉时期长城示意图》,图上与阴山并行的那道长城,就是战国时期的赵长城,这也是战国势力在北边所达到的极限;图中黄河南岸、秦汉上郡西侧的长城,则始筑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是秦北边长城。

赵、秦两国在北边修筑的这些长城,就是始皇帝兼并天下之初秦朝的北部边界;换句话说,秦始皇治下的“中国”,就在这条边界线以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之时其北方国境线说:

地……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我理解,这里的“据”字,当作“凭”“靠”“按”“压”义解,讲的是这道界限的起点,即谓秦北边长城起自黄河岸边,然后依傍阴山东行(“并”字做依傍义解),直至辽东。当然实际上主要是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旧有的边塞城垣。这道长城由阴山向东,在南侧依次经过的地区,就是代、燕之地。

这种地理状况告诉我们,《史记·天官书》所说“河山以南”的“河”应当是指阴山西侧的黄河,“山”则只能是指阴山。显而易见,这里实际上是用“河山”二字来代指中原政权的北部国境线。

到秦始皇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之间,蒙恬受命,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出战国以来的长城防线,驱逐匈奴,复在《秦汉时期长城示意图》上的阳山一线修筑长城,这也就是所谓“万里长城”(《史记》之《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这道长城防线虽在秦末一度失守,后来到汉武帝元朔二年又被卫青率军重新收复,因而可以说在秦汉大多数时期它就是北方边防线。汉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谓“先帝举汤武之师,定三垂之难,一面而制敌。匈奴遁逃,因河山以为防,故去沙石咸卤不食之地,故割斗辟之县,弃造阳之地以与胡,省曲塞,㨿河险,守要害”(《盐铁论·地广》),这里所讲的“河山之防”,就应统包有阴山和阳山。当然“河山”的“河”所指具体河段也随之稍有变化,但已无碍大局,毋须赘言了。

《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弘治涂氏江阴栞本《盐铁论》

在明确《史记·天官书》所说“河山”是指秦汉帝国的北部国境线之后,我们再来看此一“河山”之或阴或阳表述的是什么意思。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里本来做有清楚的说明,即:

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

按照正常的逻辑,对上述内容做个简单的替换,结论也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河山以南”即“河山之阳”;反之,“河山以北”便是“河山之阴”。另外,由《史记·天官书》的记载进一步推论,“河山之阳”也就犹如“中国”。

现在,回到本文最初提出的问题上,司马迁在讲述其身世时何以开口便说自己“耕牧河山之阳”?他讲的“河山”就是《史记·天官书》里那个“河山”么?对这后一问,我的回答很简单: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讲到的“河山”,就是《史记·天官书》中那个“河山”。原因,是舍此而外,我找不到他讲“河山之阳”的理据,因而若不如此理解司马迁也就没有这样讲的道理。

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司马迁这话,是在他讲述过司马氏的家世之后说出的。对司马氏的家世,他显然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现在,轮到向读者交代自己生长其间的故里了,他的心态,依然如故,同样骄傲,也同样自豪。他看似平平淡淡地讲出的“迁生龙门”这句话,实则是告诉读者,他出生在一个圣地,即如曹魏人苏林所说,这个龙门,乃“禹所凿龙门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刘宋裴骃《集解》)。司马迁的母亲当然不会把他生在龙门山的石砬子上,只是司马家地近龙门而已。司马迁非要拉扯上龙门,就是想讲他的非凡出身。同样的道理,他讲自己“耕牧河山之阳”,不过是声明自己生活在华夏文明之乡、成长于华夏文明之乡而已,因为跟“河山之阳”人氏相对的乃是“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那都是些蛮夷!

听我这么一讲,许多人一定会发出疑问:司马氏本来就是华夏正宗,“世典周史”(《史记·太史公自序》语),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这里的原因是,一者司马氏后来去周适晋,分散各地,史官之职失去传承,至乃父司马谈始重操旧业;二者司马迁出生的龙门一带,是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上。

龙门一带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司马迁本人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做有清楚的描述。在这里,太史公通观战国秦汉间的经济地理格局,把全国分为“龙门—碣石线”以北区域、江南区域、山东区域和山西区域这四大经济地理区。其中山东区域和山西区域介于“龙门—碣石线”以北区域与江南区域之间,只是一个处于崤山以东、一个处于崤山以西而已(参见史念海先生《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与《秦汉时代的农业区》两文,俱收入先生《河山集》初集)。

在战国秦汉时期,山东、山西这两大区域,是全国的经济的核心区域,也是最为重要的农业区域。一般认为,这里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与此相比,“龙门—碣石线”以北区域出产的物品,则主要是“马、牛、羊、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这些物品,无一不是牧业经济的产物。在这一区域之内,牧业经济的成分显然很大很大。看一看这里出产的“旃裘”,再对比一下“河山之阴”那些“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我们是不是感到两地间的经济生活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

司马迁所划分的经济地理区域告诉我们,虽然地处“中国”境内,但在“龙门—碣石线”以北区域,居民的经济生活形态,其实同“中国”西北那些“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是颇多相近之处的。有什么样的经济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不言而喻,那里的社会文化,同华夏核心区域更会有很大差别。换句话说,是要大大落后于山东、山西这些文化发达地区的,也是很容易被人与“河山之阴”那些“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等同看待的。

更进一步分析,“龙门—碣石线”以南的山东、山西两地,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也有所差异——即山东地区明显高于山西地区。在文化方面,代表中国早期文化精华的诸子学说,就几乎无一不是产生于山东地区。这意味着山西地区的人氏,很容易受到山东之人的轻视。

知悉这些情况,或许我们就能够理解司马迁宣称自己生长于“河山之阳”的必要性了——他试图以此来避免或是减弱读者对他出身的轻视。特别是所谓“龙门—碣石线”在龙门以西,基本上就是关中平原的北缘(别详史念海先生《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与《秦汉时代的农业区》两文),而司马迁故里就紧邻关中平原北部的边缘,“耕牧河山之阳”云云即表明当地也还有相当成分的牧业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太史公宣称身居“河山之阳”,也就等同于在表曝自己出生在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试看司马迁紧接着就炫耀自己“年十岁则诵古文”的受学经历,两相印证,愈加清楚地显露了上述心态。

2022年6月29日记

2022年7月3日改定

    责任编辑:臧继贤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http://news.xdnf.cn/HBZmCShmoT

    相关文章

    认定为闲置土地,恒大汽车广州南沙区43.7万平方米土地被政府收回

    7月9日,澎湃新闻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上发现,其公示了一则《闲置土地认定书》(穗规划资源闲认〔2025〕9号)。该认定书提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分局在前期向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核发《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调查宗地已办理《不动产权证…

    苏州三宗宅地全部底价成交:地块所在区国企拍走两宗

    7月9日,江苏省苏州市本级范围内迎来3宗宅地出让,分别位于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建设用地面积8.3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10万平方米,总起始价15.48亿元。最终,3宗地块均底价成交,成交总额15.48亿元,本次出让地块中,一宗地块的竞得人为外来房企。福建厦门国企建发国…

    上海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启动:向世界发出邀约,送上五大“厚礼”

    7月9日晚,上海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启动,并全球首发浦东旅游形象宣传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启动仪式现场获悉,随着免签“朋友圈”逐渐扩大,2025年上海入境游客、入境消费增长势头强劲。据统计,上半年从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境的免签外籍人员超130万人次,占…

    训练AI的文科生

    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AI训练后,26岁的雨薇发现,除了她自己是艺术专业,身边有不少读文科的同事。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训练和教会AI更像人一样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最近,一个新的岗位出现在雨薇的视野中——AI人文素养训练师。有公司在招聘启事中写道:在追求AI模型在…

    南京百家湖一宅地溢价9.62%成交:出让10年后被收回,21年里经历两次土地性质调整

    7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成交一宗住宅地块,编号为NO.2025G38的江宁区天元中路以南、望河路以东地块。经过33轮竞价,常州本土房企嘉宏集团旗下的常州嘉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7.29亿元的总价竞得,成交楼板价17006元/平方米,溢价率9.62%。土拍网分析表示,板块内在售新房有嘉和华…

    西安航天基地:2024年全年收入113亿余元,债务余额65亿余元符合管理规定

    近日,西安航天基地公布2024年收入情况。2024年,西安航天基地收入合计1133093.34万元,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总计650950万元,且符合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定。航天基地财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航天基地收入合计1,133,093.3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74,260.07万元(税收…

    审核及贷后检查不到位致贷款资金被挪用,农行安康市分行被罚45万元

    7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官网公布安康金融监管分局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康市分行开出的罚单,罚款金额总计45万元。此外,相关责任人也受到警告处罚。安金罚决字〔2025〕1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康市分行因贷款资金支付审核及贷后检查不到…

    李根评《线索与痕迹》|文学的史学之用

    《线索与痕迹:真的、假的、虚构的》,[意] 卡洛金茨堡著,鲁伊译,上海三联书店2025年3月版,478页,118.00元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1939— ,又译为“卡洛金兹伯格”)是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在国内学界,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当属其“微观史学”的相关创见…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会议纪要

    为深入探索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路径,进一步推进海外汉学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7月5日至6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

    “庭审理念现代化及其实践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

    2025年7月4日,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庭审理念现代化及其实践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法律实务与理论界数十位专家学者、法院系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庭审理念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成果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新时代司法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徐志坚评《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及其多重维度》

    《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及其多重维度》,杨庆峰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4月版2025年5月,由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杨庆峰教授领衔的著作《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及其多重维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荣幸地参与了该书写作大纲的讨论,并审读了初稿,收获颇…

    首届晚清民国中国古典诗学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7月4日-6日,“裂变时期的文学与学术:晚清民国中国古典诗学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此次会议由傅宇斌(安徽师范大学)、马大勇(吉林大学)、潘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位学者发起,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韵文学会主办,来自复旦大学、浙…

    亲属勾连、色诱钳制,国安部公布多起公职人员被间谍围猎案例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愈发活跃,他们将我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围猎的目标,精心布局,因人下套。个别公职人员因立场信念缺失、纪律观念弱化、规矩意识松懈等原因,引发失泄密恶果,既折损个人前程,更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

    经济日报:上半年A股新开户1260万户,保护投资者利益没有局外人

    股民查看当日A股收盘行情。视觉中国 资料图上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A股新开户数达165万户,同比增长53%,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整个上半年,A股新开户数达1260万户,同比增长33%。1260万户新开户投资者的选择,是对我国资本市场投下的信任票,这份信任,既源于对我国经济…

    体坛联播|巴黎打爆皇马闯入世俱杯决赛,德约晋级温网半决赛

    巴黎4比0皇马晋级世俱杯决赛北京时间10日凌晨,世俱杯第二场半决赛,巴黎迎来和皇马的强强对话。第6分钟,鲁伊斯率先破门。上半场25分钟内,鲁伊斯梅开二度,登贝莱锦上添花,大巴黎上半场过后就已经3比0锁定胜局,终场前贡萨洛拉莫斯将最终比分锁定为4比0。大巴黎用一场酣畅淋…

    破产法的温度|信用市场与破产政策

    货币是人类社会市场交易得以维系的媒介,但天然具有稀缺性。因此,信用的崛起就成为货币的重要补充。现代经济的常态就是:货币不够,信用来凑。货币与信用共同为市场经济提供着流动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界展开全面反思。美国社会学家布鲁斯G.卡拉瑟斯(Bruce G.…

    前瞻|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任内二度访华:寻求建立澳中“稳定关系”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7月12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7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阿尔巴尼斯总理此访正值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不断改善发展。中方愿同澳方…

    纳指创新高,英伟达盘中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周三,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纳指创新高。Wind截图美东时间7月9日16:00(北京时间7月10日04:00)道指收涨217.54点,报44458.30点,涨幅为0.49%;纳指收涨192.88点,涨幅为0.94%,报20611.34点,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收涨37.74点,报6263.26点,涨幅为0.61%。另外,纳指一…

    中乙联赛北京理工队试图向裁判送礼,被中足联通报处罚

    中足联官网7月9日发布《关于对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队违规违纪的处罚决定》和《关于对中乙联赛北京赛区(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主场)违规违纪的处罚决定》。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铂金想复苏,但年轻人不买账

    谈及铂金,不得不提到卡地亚。19世纪至20世纪初,卡地亚首次把铂金运用到珠宝设计上,这一举动不仅带动了整个欧洲的流行风向,被赞誉为“贵族金属”,也间接引导了全球审美,比如我国。在国内的珠宝首饰界,很长一段时间里,铂金的地位、价格都远在黄金之上。因此还有个高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