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消费的基石,而建立信任的最佳途径是透明。那些能够提供“看得见”“说得清”“信得过”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消费者往往更愿意为其买单。
近日,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象”)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以面饼克重命名的大分量方便面产品——“面饼120克”。这一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方便面行业惯用的命名方式,即使用非量化表述来标识大分量产品。从“并跑”到“领跑”,白象或将推进食品行业进行透明化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在消费者对产品提出更多需求和更高标准的当下,社会需要更多类似于“白象”这样敢于直面消费者审视的品牌,以诚恳与透明,构建起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信任之桥。
至诚透明,率先以克重命名产品
“配料表是否清晰?”“克重是多少?”——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正成为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最常提出的疑问。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物时会仔细查阅成分表、含量说明等信息,并期待企业提供更直观、真实的标签展示。
然而,长期以来,食品快消行业以“加量装”“大食量”等表述传递产品克重信息,消费者感知度较低。为了回应消费者关切,白象“面饼120克”直接将面饼克重作为产品名称,并将其用大字印到包装正面。据悉,白象“面饼120克”是行业内率先直接以面饼克重命名的产品。
这样真诚透明的做法契合了白象一贯坚持的“至诚”理念。白象28年来始终将产品品质视为生命线,严格把控从研发创新到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种以诚信为本、品质与创新为翼的发展模式为白象稳健拓展市场版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消费品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近年来,政府持续推动食品行业透明化。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发布,不允许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的规定备受关注。这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向精准化、透明化迈进。
业内人士分析,新国标或将重塑食品行业竞争格局,以白象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有望凭借透明化建立新的竞争壁垒。
以消费者为本,持续升级破圈
在消费者主权时代,除了用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的至诚,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沟通、互动让消费者深度参与产品共创之中。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发展及消费能力洞察报告》显示,47.1%的消费者关注方便食品的口感,39.7%关注产品性价比,37.8%关注产品品质。中国消费者希望方便食品未来的改良方向包括成分安全无添加剂(51.2%)、口感美味(42.3%)、健康(41.0%)、提高营养价值(40.8%)等。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明确。
而透明化是企业回应消费者需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期,#白象说到做到面饼 120 克上市#冲上微博热搜,引发“方便面吃得饱”“克重标注该不该更醒目”的热议。这反映出消费者话语权的转移——品牌不再是信息主导者,消费者才是“定义标准”的主角。
为了持续赢得消费者信赖,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白象通过“工厂直播”“生产溯源”等方式直观呈现生产流程。这一次,白象又用“面饼120克”的直接表达,完成了一次让消费者“吃得实在”“吃得明白”的情绪链接。
近年来,白象在产品创新上不断抢占先机、火爆出圈。从打造汤好喝老母鸡汤面大单品,到全网热议的香菜面、大辣娇辣条拌面等爆品,几乎每次都精准踩中“需求”与“社交”双重痛点,不断拓展消费场景与消费者圈层。譬如,专为香菜爱好者定制的“香菜面”,便源自与抖音的共创,成为“共鸣共创”的典型成功案例。
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以共鸣共创为特色的产品创新路径,正成为当下消费品品牌新的核心竞争力。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依托全渠道联动模式,白象食品2024年销售额增速已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印证了“以消费者为本”理念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劲动能。
实实在在,引领透明化升级
白象“面饼120克”,将实实在在的克重信息以更清晰透明、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决策速度和精准度。
“实实在在”是白象的价值观,深植于对产品力的极致打磨。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白象已拥有90余条国际一流方便面生产线,207项有效专利,研发和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至诚、消费者至上、产品力的带动下,白象业绩表现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白象不仅销售额同比增速位居行业前列,渠道网点数量也显著增长,尤其在华东与华南区域展现出强劲动销能力。在行业整体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白象以透明促品质、以品质赢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当前,“提振消费”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这无疑给食品行业注入更多信心。通过产品信息的真诚表达与品质的持续打磨,白象正努力推动食品行业向透明化的方向演进,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