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9岁的王女士(化名)向记者反映,她在上海邂逅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邂逅公司”)消费约20万元购买婚介服务,合同未履行完毕,公司却已搬离,退款也成了难事。
王女士提供的合同显示,邂逅公司提供为期一年的婚介服务,匹配对象为14人。补充协议则约定了“结婚返款”,两年内,她若与公司推荐人选成功登记结婚,公司愿意赠与王女士的服务费定额80%,作为贺礼。王女士当时觉得,虽然合同总金额高,但达成“婚返”条件后实际只需支出4万元,“还是可以接受的。”
之后,王女士陆续与10位男子见面,均无进一步进展。2025年6月,她得知邂逅公司原址已人去楼空,联系相关负责人后被告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安排了团队继续服务”。王女士不接受该方案,提出退款,对方表示只能退17152元。
之后,王女士向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投诉。根据其提供的录音,12345答复:经市婚协介入调解,目前该婚介机构已停业,无人出面处理投诉,建议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记者多次联络邂逅公司相关人员,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王女士表示,准备去法院对邂逅公司提起诉讼。
销售人员推荐6小时,消费者当场支付20万元
王女士介绍,2024年11月,她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了一条相亲帖文后,收到一名网友发来的私信,对方自称是“小红书后台牵线红娘,也是线下约会中心的老师”。出于“脱单”需求,她决定线下进一步了解。
2024年11月23日,王女士根据对方提供的地点,来到邂逅公司位于徐汇区漕溪北路的门店,在销售人员约6小时的推荐后,当场签订了一份服务费用为200100元的婚姻介绍服务合同。在支付款项时,王女士用个人账户付款近12.6万元,另有7万多元通过各种名目的消费贷进行支付。
王女士通过多笔消费贷进行支付。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王女士部分支付记录。
“当时销售人员不停地给我看他们的成功案例,给我算例如谈恋爱、结婚各个时间节点,说签‘升级版’的合同可以优惠。在渲染焦虑的同时,还说他们机构有很多男会员条件和我相当匹配,估计见个3-6人就能脱单。慢慢地我就被说得有些上头了。”王女士告诉记者。
合同显示,邂逅公司提供的婚介服务期为2024年11月23日-2025年11月22日,匹配对象人数为14人。除年龄、学历、身高、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外,合同中并未写明匹配对象的详细硬性条件。补充协议则约定了“结婚返款”,“在甲乙(王女士)双方约定的服务期两年内,甲方通过乙方推荐人选最后成功登记结婚的,乙方愿意将甲方支付的服务费定额80%赠与甲方,作为甲方与乙方推荐人选结婚的贺礼。”
王女士告诉记者,其工作年收入大约35万元。虽然合同签订的总金额高,但想到达成“婚返”条件后实际只需支出4万元,“还是可以接受的”。
“来之前我做过心理建设,一开始就是为了拓宽圈子。但销售给我做了套‘恋爱力’测试题,给我解析目前的情况,还承诺送额外的情感课。”王女士称,出于家庭压力、年龄、实际需求等因素,她最终签下了合同及重点会员补充协议。
此后,经机构红娘介绍,王女士陆续与10名男子见面,均无进一步进展。她回忆,机构红娘会事先给双方看彼此的材料,双方都觉得可以,才会约在机构见面半小时,工作人员会简单牵线搭桥。她陆续见了10名男子,其中4名男子在机构见面后,又与她在外面的咖啡馆分别聊了约1小时。“只有两个是线下见过两次面后还能保持联系的。其他的态度都比较敷衍,也有见完面后什么都没说直接把我删了。”她说。
关于相亲对象,王女士回忆,其中一位资料上写着在500强企业工作、收入200万元有房有车的男子,因为网上有其公开的信息,能大致确认其真实性,“还有两位是我在领英上看到过资料,可靠程度高一点。剩下的男嘉宾我就只能听中介介绍,没法验证了。”
婚介机构突然关门,提出可退1.7万余元
2025年4月底,在王女士见完第10名男子后,机构红娘再未推荐合适人选。“之前的节奏基本上是两周约一次见面,但我5月份本身工作忙,机构红娘也没主动联系我。直到6月5日我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邂逅公司原办公地址已人去楼空的视频,我才知道他们在4月底已经跑路了。”王女士告诉记者。
王女士随即联系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称自己已离职,并给王女士提供了其领导周先生的联系方式。之后,王女士从周先生处得知,“公司因为经营出现了问题,暂时没办法运营了。但是服务会继续履行,公司已经安排了团队继续服务。”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周先生声称的安排团队继续服务,是将王女士合同未履行完的部分,交由其他婚介机构继续提供服务。
记者从周先生推荐的婚介机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机构可提供继续服务,但不能与王女士重新签订合同,也无法与邂逅公司及王女士签订三方协议。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是两家老板认识,我们就是出于同行帮忙把你‘接’过来。如果你和邂逅公司有任何合同纠纷,你可以直接去找他们。我们把你在邂逅公司的合同履行完,如果你还有婚介的需求,可以尝试我们的服务。”
王女士表示无法接受此方案,想要退款,被周先生告知他也无法联系到公司老板,仅能按照公司的退款制度给出金额,即17152元,“是总缴费金额扣除已产生的服务费用,再扣除合同中止违约金。”这与王女士心中预期退款金额相去甚远。
王女士与周先生的聊天记录,后者给出的退款方案。
6月中旬,记者来到王女士签订合同的邂逅公司线下门店,此处已变更为一家律所。天眼查显示,上海邂逅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7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今年3月28日,该公司企业类型、投资人(股权)等信息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马海涛变更为方强。5月27日,公司注册地址也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变更至上海市宝山区高逸路。据该婚介机构其他受害人披露,曾前往变更后的地址寻找邂逅公司,但是没有找到。
记者多次拨打合同上的邂逅公司联系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根据王女士提供的周先生电话,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也始终未能接通。此外,该公司工商信息登记电话系空号。
12345答复称该婚介机构无人出面处理投诉
近段时间,王女士尝试通过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方式投诉,根据她提供的录音,12345答复称:经市婚协介入调解,目前该婚介机构已停业,无人出面处理投诉,建议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记者查询到,2024年发布的《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指引》第二十四条显示,征婚者与婚介机构产生争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向婚姻介绍行业协会投诉;(二)请求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申请仲裁委员会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后续,王女士准备去法院对邂逅公司提起诉讼。她告诉记者,在婚介机构的受害者聊天群内看到,光邂逅公司就有其他5名受害者。
另据“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2025年1-3月及3月婚介机构实体门店投诉量前10位名单公布》,上海邂逅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投诉量位列全市第10位。
对于王女士遇到的情况,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梁律师表示,针对婚介类消费纠纷,容易存在消费者本身无法核实见面对象的资料真实性,与婚介机构发生扯皮的情况。如王女士认为婚介机构的服务存在问题,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可以机构提供的服务存在根本瑕疵为由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机构退还款项。同时,由于商家关门无法提供服务,王女士可向法院争取协调退款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