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沪九条”的东风,外滩FTC揭牌已有两个月。两个月来,外滩FTC引进了什么样的企业?又给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带来了什么?
9月16日,(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获悉,自2025年7月以来,黄浦区以外滩FTC为核心载体,全面推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建设。目前,集聚区已积极对接300余组MCN机构与内容创作者,吸引23家企业完成注册落地,“政策+空间+生态”的发展格局初步成形。
外滩FTC。记者 李菁 图
加速推出 “黄浦十条”实施细则
“引进只是开始。”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莉表示,“我们联动相关部门和企业服务互联网内容创作机构和个人,实现全过程的双向赋能、服务共赢。”
王莉告诉记者,近期,黄浦区引进了不少互联网内容创作机构,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它们大多数以小红书生态为主,同时也覆盖抖音、视频号、B站等平台;二是其中既有在互联网内容平台上活跃的MCN机构和KOL达人企业,同时也有专门的创作者,如作家、短剧公司等,品类比较丰富。
据王莉介绍,黄浦区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在内容共创方面,提供丰富的文旅商资源,进行优质网络内容的评选并提供政策、资金上的奖励。在活动支持方面,开展各类行业活动和沙龙。此外,还给予流量支持,帮助对接资源,加强各方面的人才服务等。
为破解企业发展痛点,黄浦区在落实上海市“沪九条”基础上,加速推出 “黄浦十条”实施细则,涵盖企业集聚、内容激励、人才保障、金融支持等六大领域,形成“市级政策+区级配套”的政策矩阵。比如,推出针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人才引进服务,通过“专人对接、优先审批”落户服务,精准摸排需求,给予额度优先支持等措施,积极吸引人才落户。其中,知名博主“萧大业”、BANGMEDIA合伙人等顺利通过市级部门审核,将成为“沪九条”的001、002号落户人员。
支持平台类企业推进专项职业能力认定
值得一提的是,黄浦区人社局联合小红书推动“专项职业能力认定”试点,拟将平台备案为社会化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开展“产品种草营销”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填补行业职业认证空白。
“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认定可以说是完善企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互联网内容创作企业是全新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普遍的职业认证标准。”黄浦区人社局副局长裘蓥表示,同时,创业者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也需要职业认同、能力提升和职业认定。为了贯彻落实“沪九条”关于“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的要求,黄浦区对互联网新就业平台的职业认定进行探索,为创作者群体铺就职业发展的新路径。
裘蓥透露,目前,在市、区两级宣传部门和人社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小红书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个阶段项目征集的准备。下一阶段,黄浦区将继续支持平台类企业推进专项职业能力认定,并支持小红书持续探索新的职业认证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新的职业发展路径。
“有点受宠若惊。”谈及上述职业认证探索,大业禧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及“萧大业”账号负责人肖遥直言,“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质代表的是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可和政府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等于说是我们能够纳入到整个的评价体系当中去。”肖遥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有了这个政策之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和新鲜血液有动力加入新媒体行业,“年轻人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前景,即使要跨行业工作,也有一份相应的认可。”
组建外滩FTC楼宇党支部
通过建机制、优政策、强服务、聚资源,黄浦区全面推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建设,“政策+空间+生态”的发展格局已初步成形。
外滩FTC已建立“线上申请+线下接待”双渠道服务模式,在做好外滩FTC现场接待讲解、解答诉求的基础上,推出“FTC+1”小程序,持续完善汇总收集登记信息、提供政策服务、及时发布活动预告、接受预约参访等功能,打通线上服务闭环,每一项举措均以优质内容创作者和MCN机构需求为导向。目前,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500余人。
同时,黄浦区组建了外滩FTC楼宇党支部,打造集党建、群团、行政、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外滩FTC人才之家”,为优质内容创作者一站式配送外滩FTC周边餐饮美食、差旅安居、停车指南、办公载体、文化体育、游览路线等六大类168项服务内容。
依托外滩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商业优势,黄浦区持续打造“活动引流、资源对接、生态共荣”的产业生态。7月以来,集聚区已成功举办“书写申活”“阅见新申活”等网络大V沙龙、“智荟江畔”AI赋能金融科技沙龙、“海创黄浦星侨有约”等活动300余场,吸引马伯庸团队、Mediaplus China等行业知名机构参与,覆盖多个领域。其中,“书写申活”“阅见新申活”活动汇聚一批网络名人与“洋网红”,进一步扩大了集聚区影响力;2025新导演NW修行计划影像展则以“电影+潮流+社交”模式,吸引全国青年创作者集聚,为集聚区注入新鲜活力。
黄浦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将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打造成为上海数字经济的“新地标”、优质内容的“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