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者说 | 胡泳:一周年

article/2025/9/13 9:45:01

那段时间我经常翻阅一本书,Mayo Clinic研究员乔纳森·格拉夫-拉德福(Jonathan Graff-Radford)和安吉拉·M.伦德(Angela M. Lunde)写的《阿尔茨海默病全书》。它里面有许多安慰照护者的话,比如:

请不要抱有“如果我当时那么做,情况可能会不同或更好”的想法。请相信,自己所做的已是所能做到的最好的,这已经足够了。

还有:

不要逼迫自己向前看而快速结束悲伤的过程。许多人表示,亲人离世后他们需要至少两年时间才能感到“正常”。在这段时间里,对自己好一点。

这些忠告让我想起美国著名医生爱德华·特鲁多(Edward Trudeau)的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原文为“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对阿尔茨海默患者来说,治愈是没有的,帮助是时常的,而安慰是永在的——但安慰是不是都有用就不知道了。

比如,我可能会因为第一则忠告的劝解而稍减内疚之心,对于第二则,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相信。

母亲去世一年了。

我在网络论坛上浏览帖子,看到许多人打听:你第一次周年忌日是怎么纪念的?有过来人说,一周年是最难熬的。因为这一年里,许多特殊的日子,你都要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第一次”度过。

第一个中秋节,第一个无法像以前那样欢庆的老妈生日,第一个元旦、春节、清明,我算都熬过去了。到第一个母亲节,我受不住,写下《没有母亲的母亲节》。从那以后,我一直在想,她去世的周年纪念日会不会很难过。

我看到,还有过来人说,比起第一年,第二年更难熬,因为第二年才是真正经历“第一次”的一年。第一年你被悲伤淹没,其他的都感觉不到。什么都会让你哭,而且没完没了。

这个确实是。在第一年里,一些最随机的事情,比起生日或中秋这样的特殊日子,更能触发幸存者的悲伤。哥哥说,所有电视剧好像都在提去世的爸爸。每一部似乎都是。姐姐暑期回家收拾东西,无意间发现一个大袋子里,有叠得整整齐齐的小袋子,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老妈就是这样啊,什么东西都要弄得整洁干净。而我呢,每次到青岛,望见“陪你路过这个世界”的广告牌,就好像按下一个悲伤的按钮,因为,无论是五四广场的海滨步道,还是奥帆中心的灯塔晚霞,都再也不能推着老妈路过了。

网友说,所有“第二次”发生的事情都更难。这一点我也倾向于相信。我想是因为过了第一年,你刚感觉不那么震惊了,然而所有的事情又会卷土重来,就像是“哦该死,这真的发生了”。第一年就是为了活下去,然后你做到了,但你突然意识到这还没结束……

帖子告诉我:第一年很难。第二年更糟。第八年、第十年……还是一团糟。经过了那么久,我看到还有大量网友走不出来,因为“你只剩下对这件事最终结局的彻底的悲伤”。

专家称,时间应该会让人好过一点,但对我来说,恐怕是,时间越久,我就越想她。我现在已经超级想我妈了,越久没跟她说话就越想。我甚至无法想象两年后会怎样。我觉得“会更容易”这种说法简直是疯了。

越来越难熬的道理在于,第一年是悲伤,第二年往后,是更进一步的悲伤,因为你的愤怒、你的不平开始消退,真正的悲伤开始涌现。现在,我发现,她错过的我生命中的东西越多,我就越意识到我再也没有妈妈了。我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和她去世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她甚至不知道孙辈们工作了,升学了。

一周年,两周年,乃至更长,我害怕时间越久,我越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这确实是个事实,她永远不会再拥抱我,也不会再千叮咛万嘱咐,多吃点,多加衣了。我讨厌这样。

过去一年里,我拔了电话线,因为它不再响起;取消了有线电视,因为老爸不再坐在客厅里。微信朋友圈中,老妈依然处于置顶的位置,排在妻子和孩子之后——最后的三条信息,是电话拨入后,显示“已取消”和“对方无应答”。今年要换新手机,我慌了,因为我意识到,我不会再有关于爸妈的新回忆了。我也再不能和老妈通话了,那曾是我遇到麻烦时唯一能做的事情。

我把我的希望寄托在梦境中。我真的觉得如果我能梦到她,也许会更轻松。

一年来,老妈和老爸时时入梦:梦见老爸,走路健步如飞,还告诉我,吃嘛嘛香。梦见老妈,在一个很多人的聚会上,大家正在忧虑她的健康,她突然出现,显得若无其事,高高兴兴的。我上前一把抱住她,结果还是一团空。

梦到葬礼,不知道是老爸还是老妈的葬礼,梦见的葬礼表明了想再见一面的愿望,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这样说。梦见老妈的面片汤,小时候我们叫“咧大片”,老妈用擀面杖擀好一张薄面皮,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小孩们再把这一条条揪成小块,丢进滚开的大锅里。还梦见我在照料老妈,比如洗完澡,给弯腰驼背的她擦身体乳。

有的时候,梦挺让人高兴,比如梦见老两口一起款待客人,老妈依旧那么热情;有的时候,梦让我感觉凄凉,比如老妈很惨烈地对我说:我也不想离开你们。

由于常常难以入睡,我养成了睡前听微信读书的习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于是手机在枕边就讲了一夜。某天清晨,我5点钟醒来,清晰地听到AI女声念到《焚舟纪》的这一段:“悲哀,多么悲哀,晚秋时节这些烟蒙粉红、烟蒙紫褐的傍晚,悲哀得足以刺穿人心。太阳在层层俗艳的卷云中离开天空,苦痛进入城市,一种最为苦涩的悔憾,……充满无能渴望的时光,无法慰藉的季节。美国人管秋天叫‘Fall’,想着人类的堕落……”

其实更可能的是,“Fall”折射着树叶掉落之意。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害怕亲人忌日所在的月份?我知道人们通常在忌日那天会很难过,但整个月都让我受不了,整个月我都很崩溃。我讨厌九月,甚至不只是九月,而是整个季节。父亲是十月去世的。一到夏天开始转变成秋天,我就陷入一个黑暗的深渊,就连看到秋叶的照片都会哽咽。

甚至九月之前的日子我也害怕。进入六月,我重温妈妈经历的所有创伤。6月7日是医生说妈妈没有太大问题,而且正在好转的日子。6月17日是我在北医三院急诊抢救区外,整整坐了6个小时的日子。8月13日,是老妈二次出院,从积极照护阶段转为生命消耗阶段的日子。我几乎记得所有的细节,真的在追踪她离开的每一秒。就这样,我一天天数着,直到那个日子来临。

一周年忌日的前一天,我给自己安排了两个公开活动,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在忙碌中忘记一切,直到累得睡着。但到了晚上,深深的失落与无力感压在胸口处,压在心脏跳动的地方。我点了蜡烛,把老妈爱听的唱戏机、她最后抱过的毛绒小熊放在一起思念她。我翻出她的照片思念她。在悲伤从缝隙里伸出触手的时候,我知道,我被这个怪兽捉住了。我胸闷,胃疼,某种东西以令人难以忍受的重量笼罩下来,像是要挤出生命的本质。

这时候就连微信读书也不管用了。夜里,我大部分时间在听歌,Ed Sheeran的歌,Eyes Closed

一切都变了,再也不一样

唯一不变的真相是,你已离去

而生活却还在继续

所以我闭着眼舞动

因为无论我望向何处,仍能望见你

更多的是Pink Floyd的歌,Remember a DayWish You Were Here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The Great Gig in the Sky,还有,Sorrow

有一阵不息的风吹过这漫漫长夜

尘埃迷了我的双眼,遮蔽了视线

沉默比言语更响亮

诉说着破碎的诺言

走出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经历痛苦。9月1日的早晨,我去了墓地。

在大自然中有一种治愈的力量,看着草木的生长,周而复始,我觉得这是我跟妈妈/她的回忆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妈妈安眠在长城脚下的群山中,她曾经在北大荒度过大半辈子,现在,重归土地,重归自然。

带着花,带了老妈喜欢的糕点、水果和燕麦奶去祭拜。哥哥为老爸斟了酒,让他陪老妈喝两杯。我在墓碑前,对老妈喃喃自语:

老妈,你走了一年了,随着你的忌日的临近,人进入一种难过又说不出的状态,好像眼前总有一团迷雾。有人说亲人离世后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感到“正常”,其实我永远不知道,我是不是会有“正常”的那一天。

一周年让人难过,但我努力把这一天当作一个纪念你的生活和光明的日子,也是我做我需要做的事情来疗愈的日子。愿你的记忆成为祝福,祝你的孩子们思绪安宁,回忆美好。

说着这些,我大哭了一场。

悲伤会让人变得执拗和愚蠢。妈妈去世后,对我来说最难受的事情之一就是看着世界其他地方继续运转,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人们难道不知道有史以来最棒的妈妈去世了吗?!他们怎么能若无其事地继续生活呢?我知道这完全不理性,然而这种感觉如此真实。

你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母亲。零星的、似乎被压抑的记忆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悲伤感觉就像家。它不会总是压倒性的,吞噬一切的。但它一直都在。藏在一个角落里,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一种气味中,在一种声音中,在一种举止中,在一种景象中……它已经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我的酒窝(来自妈妈)或血型(源出爸爸)。永远,永远都在那里,但很少被注意到。

然而在像9月1日这样的日子里,悲伤以其血腥的、最伤人的形式重新浮现。我不仅为妈妈离去而悲伤,也为她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悲伤。

而且,作为妈妈的主要照顾者,她的离开,就像一块大石头砸下来,让我的整个世界都倾覆了。看护人总是会承受其他人没有的额外创伤。当她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有时真的觉得我是她的父亲,因为她非常脆弱和任性,但我总是支持她,她也总是支持我。可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孤零零的,谁也没有了。我一直想着她,真想拿起电话和她聊聊,渴望听到她的声音。但我知道,她不能和我说话。

悲伤确实有一种改变时间的方式。你问,怎么会感觉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同时又像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呢?这就是悲伤。悲伤可以同时是我的敌人又是我的朋友,甚至成为我永恒的伴侣。

一开始,悲伤是敌人。它试图每天让我灭顶,窒息我。而现在,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一个让我的母亲与我同在的老朋友。仍然有一些日子(比如忌日)悲伤会向我袭来,试图淹没我,我必须努力回到水面。但大多数时候,悲伤让我的母亲不被遗忘,让她变得重要(如果这说得通的话)。当世界为其他人继续前进时,悲伤仍然伴随着我,成为那个永恒的伴侣,因为悲伤是爱付出的代价,或者不如说,悲伤就是无处安放的爱。也许有一天我会准备好放开我永恒的伴侣,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不会再害怕九月,和秋天了——但不是现在……不是今天……

你只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候,才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直到他们去世。他们走后,我努力寻找我在没有父母的世界里的位置,这很艰难。因为,你总是在想,“这是我爸会喜欢的东西”,或者,“妈妈会喜欢聊这个的”。妈妈笑起来最暖心,最让人舒服了。真希望我当时反复告诉她了。

玛雅·安杰卢(Maya Angelou)曾说过:“我了解到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过的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觉如何。”我非常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即使我的记忆最终会褪色,我的妈妈让我感到被爱,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母亲,永远。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只是最终学会了再次生活。我说过,我不相信时间是治愈的良药,其实伤口总是存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保护自己的理智,大脑会用疤痕组织覆盖它们,疼痛感会减轻。

所以,时间不是良药,经历才是,只有经历多了,才会百炼成钢,超越痛苦,获得解脱。而在这之后,每逢所爱之人的忌日,或许你能感受到的就是怀念和爱,还有对生的庆祝。

我希望头顶的乌云,酝酿的雨越来越小。我知道他们也很想我们。

2025年8月31日一稿,9月1日2稿,9月4日改讫

    责任编辑:朱凡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http://news.xdnf.cn/ZFISALIaeE

    相关文章

    无聊与游戏:日间照护病房里的治愈与救赎

    好痛苦“好想消失不见。”“不想活了。”“好累。”“可怕。”“搞不好我会杀了他。”“好痛苦。”心理咨询室中,总是充斥着这些话语。这些话语出现的情境多种多样:有自暴自弃时用来宣泄的,有作为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的,还有从不依赖别人的患者鼓足勇气发出的。因此,我会谨…

    全球顶尖大脑齐聚上海,“50家聪明公司”评选结果揭晓

    EmTech China 2025暨TR50发布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9月12日,EmTech China 2025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家聪明公司”(TR50)发布仪式在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启幕。现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最新评选结果揭晓。自2018年正式落地中国以来,TR50评选先后以“中国…

    “点亮长江”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长江奔涌诵楚韵,盛会再启迎高朋。9月12日晚,“点亮长江”——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出席,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高政,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宣部副秘书…

    体坛联播|字母哥正负值全场最低,希腊无缘欧锦赛决赛

    字母哥陷入对方的重重包围。男篮欧锦赛:希腊68比94不敌土耳其,字母哥正负值全场最低9月13日,在男篮欧锦赛半决赛中,希腊男篮以68比94不敌土耳其男篮,无缘赛事决赛。决赛将在德国队与土耳其队之间展开。此役,希腊男篮当家球星“字母哥”扬尼斯-阿德托昆博遭到土耳其男篮的…

    美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撤销数十万移民身份有效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移民权益倡导者对特朗普政府撤销数十万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移民临时合法身份的诉求。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推翻了联邦地区法官因迪拉塔尔瓦尼(Indira Talwani)的裁决。塔尔瓦尼此前认定,国土安全部长…

    水做的江南

    9月12日,“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系列展”在上海觉群艺术空间启幕,展现了艺术家齐铁偕百余件作品。在他笔下,江南田野、渔舟,春花秋叶,村居流水,诗意盎然。视频:“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系列展”展览现场,齐铁偕谈创作。(01:22)齐铁偕,中国美术家协…

    环球展讯|这些展览带你了解西方艺术史

    秋季来临,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纷纷推出年度最受期待的展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遴选国外各大展馆展览,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点彩派、纳比派、立体派、抽象派,再到存在主义雕塑、观念摄影……带您阅读西方艺术发展史。毕加索戏剧展期:2025年9月17日 - 2026年4月…

    田径世锦赛,冯彬晋级女子铁饼决赛

    中国选手冯彬在资格赛中试投。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9月13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资格赛中,中国选手冯彬第一次试投获得65米52的成绩,晋级决赛。责任编辑:朱轶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CL华星拟与广州市政府等共同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295亿元

    9月12日,TCL科技(000100.SZ)发布公告,公司旗下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于广州市建设一条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8项目”),主要产品涵盖…

    雅图高新冲击北交所IPO:边分红边补流,多家应收账款客户零实缴零参保

    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高新”)IPO于9月1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会审核。9月1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披露的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雅图高新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审议意见显示,请保荐机构根据重要性及审慎性原则,扩展境内及境外子…

    赛艇世锦赛准备就绪:中国队冲刺备战,尊享观赛区成亮点

    9月11日,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赛进入最后10天倒计时,中国赛艇队正式抵达上海开启最后的备战工作。澎湃新闻记者12日下午在上海水上运动中心观看了中国队抵达上海后的首次训练。而位于青浦淀山湖畔的比赛场地也已准备就绪,其中VIP尊享观赛区成为一大亮点。防暑降温成为备战重…

    从外交官到迪士尼高管,加拿大人王凯:都是为中西方搭桥梁

    王凯(Murray King)。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祝颖筠 摄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王凯(Murray King),在中国已经定居了20多年。王凯最初曾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外交官,现任上海迪士尼公共事务与传讯部副总裁。他与中国的缘分,还要追溯到30多年前那段来华旅游的经历,当时他产生…

    马上评|上海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学院,何以勇为AI尖兵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寄予厚望。市委书记陈吉宁12日上午在上海创智学院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砥砺报国之志,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充分发挥“尖兵…

    特朗普称将向孟菲斯市派遣国民警卫队“打击犯罪”

    美国总统特朗普。视觉中国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说,他将派遣国民警卫队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打击犯罪”,并称此举已得到孟菲斯市市长和田纳西州州长的支持。然而,这一表态随即引发当地官员的反对。特朗普当天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孟菲斯市“存在严重问题”,并表示该…

    实探西贝制作罗永浩“同款套餐”:葱香烤鱼用的是保质18个月腌制冷冻鱼

    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关于“预制菜”的口水战仍在持续。事件由罗永浩9月10日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他称和朋友吃了一顿西贝,但“几乎全部都是预制菜”。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这场口水战随后再次升级。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罗永浩作为一…

    观察丨数据困境与模型挑战并存,AI智能体与机器人如何破局

    9月10日-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AI无疑成为本届大会最受关注的焦点。在多个论坛中,行业专家、企业家与投资人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探讨了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算力爆发与模型创新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聚焦物理实体的机器人,还是专注于数字世界的智能…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律师团称将向国际法庭提出上诉

    当地时间9月12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律师团队宣布,鉴于巴西最高法院已宣判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并判处其27年零3个月监禁,他们将向国际法庭提出上诉。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资料图)博索纳罗的律师发表声明称,在深入分析判决书内容后,他们决定采取一切可能的法律途径…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3日05时42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9.02度,东经87.05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将于今天上午10时举行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9月12日回国。今天上午10点,安葬仪式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回顾英雄回家过程(14:42)昨天上午,第十二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搭乘空军运-20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怀抱。桃仙机场举行隆重的迎回仪式迎…

    沪指盘中再创十年新高!当下估值在什么位置?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仓?

    短暂震荡整固后,多头在本周再度发起攻势,沪指于9月12日盘中再度刷新十年新高至3892.74点;深指盘中一度站上13000点,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不过,指数冲高后出现回落走势,截至9月12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12%,报3870.6点;科创50指数涨0.9%,报1338.02点;深证成指跌0.43%,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