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025丨专访南开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人工智能未来会变成通识类课程

article/2025/4/28 8:04:16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数学让世界有了定量的概念,计算机让世界是可计算的,如果以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我理解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概念是一个优化的技术,它计算让这个世界怎么做一件事最优,所以它会让这个世界各个角度都能受益。”

2025年初,国内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本科扩招,扩招专业大都包括人工智能专业,这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样,伴随年初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走红,不只引发了对文科存续价值的激烈讨论,人工智能带来的替代性恐慌亦有蔓延。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受访者 供图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数学等课程的发展路径很像,“现在即使是中文系也得学数学,即使是哲学系也得学计算机,将来可能的情况是,人工智能会变成通识类的课程。之所以招这么多的学生,未来可能每个单位都要用人工智能,大概是这样一个趋势。”

“人工智能这个词,一看就容易望文生义,似乎是一个远远超过人脑的无所不能,但简单讲人工智能就是赋能,”赵新说,“对教育来说,还是要坚持固基础,宽专业面的思路。学生掌握牢本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是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常说这个人的思维一看就是干这个的,学生要善于把其他问题映射成本领域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即使AI存在,拥有知识就能教AI得到最好的结果。”

采访中,赵新也谈到,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有过很多波,最近这一波概念非常吸引人,当然就会加上很多人为的想象,但这波是不是真的能让整个社会达到非常理想的状况也说不好。

注意到,南开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的高校之一。当前学院下设:自动化系、智能科学系、智能工程系、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所和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非实体系、所、中心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赵新做了很多年机器人的研究。其当前在南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微纳设计与加工、生物模式形成与组织发育建模等‌‌。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使用AI完成作业和论文是否涉及公平性,老师是否会被AI替代,哪些学科对应的职业可能会被AI颠覆,AI时代如何重构文、理、工科的课程体系等热点问题,赵新在接受专访时也做了回答。

AI正在模糊传统的学科边界

南开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的高校之一,您认为大学在应对科技变革带来的人才培养变化过程中,应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南开是如何应对变化的?

赵新:对于大学来说,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肯定是方向之一,但是更关键的是,现在慢慢出现了学科融合的趋势。类似像人工智能学科的出现,至少会涉及数学、统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甚至还有物理,还有和生物科学相关的,比如认知。类似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发展阶段,一定会出现学科交叉融合。对教育来说,还是要坚持一个固基础,宽专业面的思路。

南开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新一波的智能技术出现之后,在天津市倡议下,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随后又成立了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现在还有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这些学院都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成熟,从数学、自动化、计算机这样一些学科分离出来,在重要性越来越强之后成立的。

当下AI正在模糊传统的学科边界,如何重构文科、理科、工科的课程体系?

赵新:划分学科是为了让一个学科或者专业发展得更好,这是一个目的。

现在学科慢慢又开始了交叉融合。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说,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是整个的,不会因为学科而划分。比如用机器人做克隆,要知道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的技术,它用到的手段可能会涉及生化方面的技术,但做机器人的不会生物,也不会化学,也不会医学,针对克隆技术问题本身包罗万象,可能还会涉及伦理等问题。从动作本身来说,如果描述一个人的动作是数学问题,我们要用这个动作去操作工具和细胞的交互是一个力学问题,那我们把克隆问题投影到我们会的领域就是数学问题和力学问题,如果把数学问题和力学问题解决好,再有其他学科的配合,就可以做出创新性的工作。

想要把一个问题解决好,需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问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我学一个学科,只要听明白其他学科的事,是可以在我的学科上把这个问题有所改进,所以在其他学科不变的情况下,我的总体效果就会变好。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来看,物理变化最简单,化学变化里有物理变化,生物变化里有化学变化,社会变化里包括所有其他,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一个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涉及各个侧面,想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自己擅长的,其他学科大概还能够了解,再加上良好的团队精神,就能实现融合。

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启示?

赵新:我也是通过学习人工智能最新的知识才发现,以我的知识背景来说,人工智能会涉及到我上大学时的三个专业,一个是自动化,就是现在的自动化学科,一个是计算机的软件,一个是计算机的硬件。我就知道,即使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今天,仍然会用到我几十年前上学时三个专业的知识。

但比如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创造出这样的算法,不可能只用这三个专业的知识就能创造出来,所以对于教育来说,还是要有宽一点的知识面,尽管现在专业越分越细。

学生用AI工具完成作业或论文并不涉及公平性

当前出现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学生使用AI工具完成作业或论文时,如何界定学术原创性?

赵新:不仅是作业,包括本科生的论文,本身就不要求创新性,只要明确标注你做出来的东西是在什么帮助之下,就像现在真的创新写论文,也会引用他人,不一定都是创新的事。这是个道德问题,但不涉及学术道德。

我觉得本身这是个抄作业的事,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大化。我们老师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作业都做了,和作业类似的题期末考试考得还不好,就是说明作业没有独立做。实际上,有了AI之后(学生)不独立做作业这件事会表现得更加严重,让老师来判断是否是抄作业更难了。

AI帮助完成作业、写论文是个问题吗?是否会涉及不公平?

赵新: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就像用计算器计算之后,人的口算能力会下降,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事实上只要保证考试的时候没抄,就是公平的。AI作为一个发散思维的工具是很好的,学生和AI 也是互相激发的过程,就像一个新想法做头脑风暴,AI工具也是头脑风暴的一环,是互相影响互相激励。特别像现在的大语言模型,AI基本只是和人说话,不会做什么,用一个很常见的话就是知识的搬运工,是以搜索为主的工具。

我觉得现在对学生用AI工具应该是鼓励的阶段,即使是AI帮助学生找到的答案,起码去用它了比不用好。

照本宣科的老师可能会被AI替代

人工智能技术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有人说,这也导致教师角色出现根本性转变,比如成为AI协同教育设计师,您是如何看待这一转变的?

赵新:这个改变会非常非常大,比如说原来很大一部分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这对大学生还是必要的,但是再往上走,比如对研究生、博士生,就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

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老师就不能只讲书本上已有的。用医学来比喻,病人病毒感染,会有什么症状,发炎会有什么症状,可能都会发烧,但你怎么判断呢?数学也是,老师教一个定义定理,但什么时候用这个定义定理,怎么用。

所以在传统的教育里教和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用一棵知识树做比喻,原来老师讲的都是树上的果实和叶子,很少讲树枝,可能考试也不会涉及树枝,所以学生就不太注意知识的分支、知识的主干,注意的都是果实和叶子。有了AI的工具之后,就可以用AI 做辅助,假如有一个大模型,可以把一门知识的体系、逻辑讲得非常清楚,老师就可能通过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尽可能教给学生一整棵树,而不只是像现在这样传授的只是基本的果实、叶子。

AI发展非常快,老师是否会被替代?

赵新:在当下通过地图找路的问题解决了,但没有地图的时候怎么办。打个比方,有一个人去过一个地方,好像似乎知道路线,又似乎不知道,记忆里看见一个房子该如何拐弯,看见一棵树又该如何拐弯,这个人可能走一趟还可以走过去,但你让他说从哪走到哪可能就说不出来。回到这个问题,这样一些感觉和印象,就是非结构化的知识、经验性的知识老师可能比较有经验。知识不光包括定理定义,还包括定理定义是怎么来的,里面的内在规律。事实是,不太完备的知识要比完备的知识多得多。

同时,我觉得照本宣科的那种(老师)会被替代,因为有人工智能以后,用不着老师来念了。我们说玄奘法师去取经,取回来本身就成为了一个高僧大德,但现在肯定不行,很容易就拿回来了,现在当老师肯定不是取经的那个阶段。老师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这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人工智能会慢慢变成通识类课程

今年很多高校针对人工智能等专业发布扩招公告,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赵新:从学生未来就业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往前倒一点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再往前倒一点就是数学,宏观上看三门学科的发展路径非常像,只是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现在即使是中文系也得学数学,即使是哲学系也得学计算机。可能的情况是,人工智能未来慢慢会变成通识类的课程,这是从讲课的角度来说。

以前比如计算机就只是学计算机的人学,但现在每个人都要用计算机。所以招这么多的学生,将来可能每个单位都要用人工智能,大概是这样一个趋势。

当前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您认为哪些学科对应的职业可能会被AI颠覆,比如翻译、金融分析等是否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赵新:我觉得各种知识都有一个问题,就是高端和低端的问题,低端肯定容易被替代,高端就不容易被替代。比如翻译,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就不容易被替代。同样,和联想、直觉相关的职业也很难被替代。

还有难被替代的就是具有操作性的,AI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它给出的结论并非通过实践得到的,也不是它真的会产生什么东西。所以需要通过操作性、技能性得到相关结果的职业也不容易被替代,但这并不排除未来也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

您认为哪些核心能力需优先培养以应对AI替代性威胁?

赵新:我自己感觉,本学科的知识、本学科的思维方式掌握得比较牢,是核心的竞争力。比如我们平常总说这个人的思维一看就是干这个的,就是这种思维方式是有用的,善于把其他的问题映射成本领域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即使在AI 存在的情况下,你有这个知识,你还知道用最少的例子教AI , 得到最好的结果。

以南开人工智能学院为例,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进实验室跟着老师做科研,大三、大四就可以参加小项目。这些小项目和课本上的知识区别是什么呢,课本上的知识是独立的,往好处说是一个经典,往坏处说是无土的没有根的,把这些知识用到小项目上,相当于这个知识就发酵了,就有用了。再到毕业设计做一个大练习,尽可能把以前的各门课程串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叶子和果实,而是每个叶子和果实之间怎么联结,果实、叶子和树枝怎么联结,树枝和树干怎么联结。

再加上硕士到博士期间的科研训练。硕士、博士和本科有什么区别呢,不管是横向还是竖向,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自己探索,探索最大的、最优的一个结果,学生慢慢就会掌握用学科知识,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AI能否像想象的那样强大还有很多不确定

有人在网上评论,人工智能出现后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您怎么看?

赵新:我自己也这么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有过很多波,是不是这波我说不好,但它确实对人类影响非常大。最近这一波,概念非常吸引人,当然就会加上很多人为的想象,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有非常明确的技术基础。因为它的计算能力太强,超出人的想象,这波是不是真的能让整个社会达到非常理想的状况也说不好。

数学让世界有了定量的概念,计算机让世界是可计算的。如果以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我理解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是一个优化的技术,它帮助世界计算怎么做一件事最优,通过计算找出一个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实际上它是一个流程优化,或者是过程优化,所以它会让这个世界各个角度都能受益。

人工智能这个词,一看就容易望文生义,似乎是一个远远超过人脑的无所不能,但事实就是多了一条大内存,内存大到一定程度不仅能够计算,还能从中找到规律,分析结果,并深度学习。但它的基础还是图灵机,核心还是冯诺伊万架构,所以人工智能是不是能够像人想象的那样(强大),还有很多不确定。

    责任编辑:程真
    图片编辑:蒋立冬

    http://news.xdnf.cn/bZhGIJMSMY

    相关文章

    IPO周报|4月最后2只新股周一申购,今年以来最低价股来了

    五一假期前,本周新股申购迎来小鹏、蔚来的供应商,以及年内发行价最低的新股。澎湃新闻根据Wind及公开信息梳理统计,本周(4月28日至4月30日),有2只新股安排网上申购。申购的新股分别为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泽润新能”,301636)、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级干细胞有助改善生育治疗

    干细胞形态(艺术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通过改变饮食条件,可以培育出更易发育成其他细胞类型的超级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比普通干细胞更具活力,分化能力更强,能更有效地转化为肝脏细胞、皮肤细胞或神经细胞等特化细胞。这项研究的…

    “中国游”带火“中国购”,“即买即退”让外国游客购物更丝滑

    “即买即退”服务此前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试点,这个月开始推广至全国。新增城市筹备情况如何?此前试点的城市效果如何?安徽省池州市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4月8日以来,为了落实“即买即退”新政,当地摸排了全市23家商店、购物点以及26处3A级以上景区,…

    体坛联播|利物浦提前4轮夺冠,安切洛蒂已向皇马更衣室告别

    战胜热刺后,利物浦前锋萨拉赫在场边与球迷合影。5比1大胜热刺,利物浦提前4轮夺冠4月28日,英超第34轮利物浦主场5比1击败热刺,凭借这场胜利,他们提前4轮赢得本赛季英超冠军。第11分钟,索兰克头球帮助热刺反客为主,但随后利物浦的进攻淹没了对手。第16分钟,迪亚斯门前铲射…

    中纪报:五一节前公开通报释放强烈信号,以铁律狠刹歪风邪气

    福建省石狮市纪委监委紧盯违规公款消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深入辖区酒店、餐馆、茶叶店等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辖区某酒店走访了解有关情况。 林志成 摄“五一”将至,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纪委监委坚守节点,对重点场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

    北上广深还是小城之春?“五一”想好去哪玩了吗

    周鲸鱼准备“五一”去泉州看演唱会,知道竞争激烈,她找的帮手多如章鱼触手。全军出击,铩羽而归。不过,即便能抢到票,从她的城市飞往泉州的航班和铁路班次,都已经售空了。4月17日,“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开售,部分热门线路火车票“30分钟抢光”。假期首末,民航的单日客流…

    油电同智,安全超充!从上海车展看中国汽车产业先发优势

    无论是“油电同智”展现出的智能化趋势,还是超快充代表的电动化浪潮,中国汽车产业都展现出“排头雁”的引领姿态。2025年4月2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车展迎来大客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

    暴涨96%!一季度“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还有更多利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亮丽的开年答卷:5.4%的GDP增长率“…

    美媒: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电商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29%

    据美国CNBC网站25日报道,由于进口成本升高,亚马逊商家正在提高多种商品的价格,从纸尿布、冰箱贴到项链等畅销产品。美国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SmartScout追踪了自4月9日以来亚马逊平台上涨价的930种商品,平均涨价幅度达到29%,涵盖服装、珠宝、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

    加拿大今日大选:房价、印度移民和特朗普,年轻人在焦虑什么?

    “一套两居室公寓的租金从我刚来卡尔加里时的1350加元(约合人民币7104元),涨到1950加元(约合人民币10262元),早上出去买了两个冰淇淋,花了我20加元(约合人民币105元)。”30岁的加拿大人朱莉对通货膨胀颇有怨言,“很多时候,来自欠发达国家的移民注意到,他们的整体生…

    上海浦东单价超10万楼盘228套房源开盘当天售罄,4月已有三个新盘“日光”

    上海楼市“小阳春”仍在延续。4月27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新杨思区域的热门项目翡雲悦府线下开盘,首批次228套房源实现“日光”。公开信息显示,翡雲悦府首开共推出228套房源,均为建筑面积约120—140平方米的小高层住宅,过会均价为10.72万元/平方米。项目首开获得939组认购,…

    我的科学观|张峥:AI快速迭代,我们更需学会如何与科技共处

    AI时代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会使用AI,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在脱离AI时,仍然可以跑得更快,看得更远,让慢思考成为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让慢思考变快。在进入亚马逊云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之前,我曾经在大学任教4年。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甚至范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张老照片里蕴含的上海文脉

    一江之隔,两大展览——贝聿铭、陈逸飞的回顾展在上海浦江两岸于4月26日同一天对外开放,这看似一种巧合,但或许并非偶然:贝聿铭(1917-2019)与陈逸飞(1946-2005)艺术设计与创作实践虽分属不同领域,却共同根植于上海,两人的艺术成就深刻诠释了中国文化基因与全球文明的对…

    影子调查|23岁男子驾照拟注销背后的“被精神病”疑云

    时隔一年,云南会泽县23岁小伙宋赫仍在为恢复驾照而四处奔波,他亟需证明自己从未罹患过精神分裂症。2024年4月10日,远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打工的宋赫突然收到一封由昆明市车管所寄送的快递,告知因其身体原因,他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D照)将被注销。后经多方了解才得知,…

    商超展销延长、专区专柜亮相……上海“外贸拓内销”商品与市民见面

    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正在多方助力下,积极寻找新机遇。刚刚过去的一周,上海首批外贸拓内销企业先后落地,优质外贸商品已与市民见面。连日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世纪联华、大润发和环球港等商超均已助力外贸拓内销。试销会延长展销4…

    AI应用大盘点:谁暴涨?谁掉队?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作者 | 王璐编辑 | 魏佳2025年第一季度,AI应用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显示,截至2025年2月,AI原生App活跃用户数达2.4亿,比1月规模几近翻倍。这场热潮的引爆点,源自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年初发布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引发的…

    在差异中建共鸣,《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丛书出版

    五卷本《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日前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丛书出版发布会在福建漳州举行,30多位学者围绕中外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路径与时代趋势展开深入研讨。《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是湖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美国文…

    人民日报头版:上海纵深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春风,拂过东海之滨,激荡申城热土。3月18日,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房主体工程开工。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未来将成为国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月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

    2025上海车展的三个关键词:辅助驾驶、性价比,AI生态

    文/王慧莹编辑/马军今年的上海车展少了几分喧嚣。“车圈顶流”小米创始人雷军和小米YU7的缺席,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虽成为本届车展的焦点人物,却没有了“坐车顶”的故事。车企们的宣传少了些“火药味”,高管们也少了些“串门”,但规模和受关注度是依旧的。官方信息显示,本…

    清华姚班,正走出一支军团

    最近几次交流中,身边投资人不约而同聊起了姚班系。一家base上海的知名VC透露,他们每年定期举办一些聚会,邀请来自高校的院士和教授交流最新技术趋势,其中就包括清华姚期智院士,由此总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姚班孵化的创业项目。尤其AI热潮下,姚班系师生正在成为VC争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