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收藏㉝|姜纬对话萨拉·肯内尔:数字档案的脆弱是我担心的

article/2025/7/6 17:49:51

【编者按】

在中国,摄影收藏还是一件新鲜事。尽管图片已经是人们日常交流的方式,但收藏摄影似乎仍是一件遥远的事。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逐渐活跃,越来越多的人与机构开始意识到了影像的价值:出色的摄影是时代的见证,也具有艺术价值,连接了个人与集体的记忆。

萨拉·肯内尔(Sarah Kennel)博士是弗吉尼亚美术馆首任“亚伦·西斯金德摄影收藏策展人”。她的研究方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19世纪法国摄影、历史摄影工艺、欧洲现代主义以及被忽视的女性摄影师等主题。这篇文章选自2024年9月14日摄影评论家姜纬与其在苏州进行的对谈。围绕摄影收藏,两人谈及的内容涉及独版照片,AI时代对摄影的影响以及美国在摄影收藏方面所做的工作。原文选自《上海摄影》杂志。

艾瑞斯·阿尔贝托的手/ 1929年/爱德华·韦斯顿/明胶银盐

姜纬:摄影术具有与生俱来的复制性,这种复制性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并认可,而摄影作品的独特性又对这种普遍认知作出了回应。这是否意味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年代的摄影师们,其拍摄独特照片的行为是一种不约而同的有意识行为?

萨拉·肯内尔: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艺术家去创作独版作品,很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更多是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探索。他们去探索摄影媒介的边界,处理这些材料的时候,想到的是将这些材料变成物质,媒介的能力带着他们前进。比如像早期的爱德华·史泰钦,包括画意摄影时代那些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拍摄的底片,包括负片都是像绘画一样,他们会对底片做各种各样的处理,达到照片像绘画的效果。发展到后面,辛迪·舍曼的作品用到了非常多的拼贴,也有在照片上进行二次修饰的方法。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对于作品创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不认为做独版作品是他们创作的出发点,反而是想法促成了他们具体的行为,这种行为让他们去操纵材料,应用媒介,最后促成这样的结果。

这些也和他们对摄影史的了解、对化学材料的了解有关,比如莎丽·曼,她的所有作品都是类似于独版的,她就是擅长那种材料。还有一些可能只是在不断地探索一些新的媒介与方法。虽然我们讨论的是独版作品,但它也回应了关于“摄影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个非常不同、长期而丰富的答案。

姜纬:我希望这些想法能够传递给更多的人,摄影一直在被探索和拓展,其作为艺术的独特性正在于此。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不断探索摄影的材料、方法、边界和可能性,这是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萨拉·肯内尔:过去 100 年间,不同摄影师和艺术家的种种实践让大家看到,在大众认同的照片形式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摄影形式,比如说无相机的摄影、物影成像的摄影、玻璃板摄影、湿板摄影、铜板摄影。有一定摄影基础的人可能会对摄影的媒介性、物质材料,以及复制性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产生思考。如今我们每天生产大量数码照片,但有多少会被打印出来?它们在手机里能留存多久?这也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引发了物质性与数码性的对比和冲突,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尤其是将照片打印制作出来的物质性。

马布,新斯科舍 / 1995年/罗伯特·弗兰克/明胶银盐和墨

姜纬: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加人工智能的时代,独特性是不是应该被越来越强调?或者换句话说,是不是独特性变得越来越脆弱了?

萨拉·肯内尔:当我们讨论到脆弱性,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摄影作为物质的脆弱,所有的东西都会化为尘土,这些影像会逐渐变得暗淡,受到光线或者湿度的侵蚀。如果讨论一个更广泛的摄影概念,摄影是不是要面临消亡呢?这个问题从1850年开始就有讨论,那时候摄影才刚刚诞生了十几年。1900 年柯达的布朗尼相机问世,快照的相机被发明出来,许多职业摄影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谁都可以拍照片了。到了 2000 年,胶片和数码之间也有非常多的议论。今天,我并不认为这个讨论已经结束了,艺术领域里,摄影和其他媒介产生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有时确实存在一种对抗性的关系,有的时候也产生出互帮互助的关系,更多时候两个同时存在,所以我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关于AI,我觉得摄影师也在探索和关注关于AI所带来的真实性等问题。我也不担心摄影师不再用相机,或者不再去研究暗房工艺,光线与化学材料,这些都不会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当然现在的数字时代,我觉得特别有挑战性的一方面是历史上的档案要怎么去处理,可能20世纪会有海量的图片的物质性档案,今天我们会产生更多的档案,我们是用数字媒介去存储的,但是我们知道,数字媒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比物质性媒介更加脆弱,或者说更容易消散,这也是我一直在担心的事情。

姜纬:如今摄影越来越方便快捷,人人都可以复制图像,手机、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社交媒体上的复制越来越简便。摄影在内容、物质、工艺和方法上的独特性,摄影师本身也是独特的,这两种独特性是不是同等重要?摄影师作为个体的独一无二,大家都能理解和认同。在摄影创作的方法上,比如说有的是拼贴,有的利用一种化学的物质,有的利用电脑的一些技术,这些不同方法的独特性,是不是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萨拉·肯内尔:你能通过作品看到艺术家的性格特质。我觉得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在物质性层面上的这些操作在今天依然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否认社交媒体和数字材料确实让更多人对摄影产生兴趣,让更多人参与到摄影里面。但是如何去制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越来越少地把他的照片打印出来,更多是在互联网上分享。根据我策展的经验,我见过非常多在网上或者说在屏幕上非常棒的作品,但打印出来在展墙上一塌糊涂,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虽然现在的摄影教育越来越少去强调这种摄影的物质性、材料与工艺,但这些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不能否认通过社交媒体让成千上万人去欣赏摄影、看到摄影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关于摄影的物质性、材料性的教育并不能因为社交媒体而逐渐去丢失其应有的影响力。

哈维尔,纽约 / 1985年 /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 明胶银盐

姜纬:美国艺术界很重视摄影。你担任过好几个美术馆的摄影部的负责人以及策展人。我想请教你,美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在做摄影的展览、研究和收藏这些工作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被美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看重,受到青睐?

萨拉·肯内尔:首先我回应一下我的经历,我有博士的背景,在关于现代主义艺术史的硕士学位,美国的教育体系很长,会在不同的阶段去针对不同的东西。毕业之后,我去了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我当时并没有去负责现代主义的绘画部门,反而去了摄影部门,因为我有一些法语的背景,当时会去接洽一些法国与匈牙利的艺术家。国家美术馆的摄影收藏比较偏向于美国和欧洲,并不是一个全球化的收藏,收藏体系是根据最初建馆的时候收藏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旧照片去展开的,这就定下了收藏的基调,基本上以优质的老照片为主,比较注重历史,斯蒂格利茨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照片收藏在馆里。五年之后,我又去了波士顿的塞勒姆美术馆,馆藏主要偏向于中国和亚洲,与国家美术馆非常不一样,那里的收藏基本上都是通过藏家赠送,或者就是其他地方捐赠过来的非常重要的历史照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的照片比较多。我在那里的工作是如何把这些档案编辑梳理成一个新的展览,最后做了一个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摄影的展览。

我目前在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任职。虽然展馆对于摄影的收藏从 1930 年就开始了,但我其实是馆里第一个专业的摄影策展人。我们博物馆有一个重要的区域性收藏,关注美国的南方以及美国的历史,着重于关于这段历史的视觉话语。当然我们也是提倡多元的、开放的收藏,我们不会像从前那样只关注白人男性的艺术主导地位,更多去看到像非裔美国人、原住民以及其他这样的作品收藏。另外,我们在2019 年也收到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大型作品收藏。我们一方面想去关注地域性,但同时又要展开全球的对话,但这两者之间确实是有些难以平衡。但是,通过非常多的展览团队的组合,已实现了多样性的呈现。另外现在,美国艺术界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大艺术家的个展或许正在逐渐式微,我们会更多探寻历史上未被发现的,或者说籍籍无名的艺术家,尤其是二十世纪70年代之后的创作。

左:赫米娜,2016,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纸上喷墨打印    右:午夜过后,1999,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显色打印

姜纬:我在国外看展览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现场教学的情形。美国的艺术博物馆针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从你的经验来说,在这方面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萨拉·肯内尔:我们其实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合作,会和当地的学校老师联系,比如说艺术课的老师可以来美术馆上课,发起一些导览的活动。我们的教育部门会保证我们每一个展览的活动安排适合全年龄。孩子、成年人、老年人都能够在博物馆里面有所收获。另外,我们博物馆还有一个叫做“美术馆领导训练计划”的旗舰项目,这是个一年的计划,主要面向于初高中生,他们每周或者隔周来馆里,通常围绕当前展览的主题去进行一些活动,甚至策划一些小的展览,让他们成为博物馆里的参与者,甚至是领导者和决策者,做一些播客或媒体宣发。希望这样的经验在他们成年以后也有所受益。

另一个经验是我以前在国家美术馆的时候,馆里把非常多的档案材料,做成了一个全美教育系统都可以进入并且搜索的大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不仅仅针对学艺术的学生,任何学科的人凡是需要任何图片、任何材料,都可以进入到数据库,我觉得这也是美术馆、博物馆应当要做的工作,把这些材料变成一个重要的公共资源。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我所在的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有一个单独的艺术学校,在我们的艺术工作坊里有一个暗房,它开放给大众上课、实践并且学习,人们不仅可以在馆里观看作品,还可以在馆里学习怎样去制作作品,并把这种技术传承或者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吴栋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bbFNkClOln

    相关文章

    摄影收藏㉝|姜纬对话萨拉·肯内尔:数字档案脆弱是我担心的

    【编者按】在中国,摄影收藏还是一件新鲜事。尽管图片已经是人们日常交流的方式,但收藏摄影似乎仍是一件遥远的事。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逐渐活跃,越来越多的人与机构开始意识到了影像的价值:出色的摄影是时代的见证,也具有艺术价值,连接了个人与集体的记忆…

    加沙停火间接谈判7月6日在多哈重启,调解方已通知哈马斯

    卡塔尔首都多哈(资料图)总台记者7月6日从巴勒斯坦方面获悉,负责斡旋加沙地带停火的调解方已通知哈马斯,旨在推动停火协议的间接谈判将于当地时间7月6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新启动。责任编辑:王嘉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针孔摄影“逐日”的摄影师

    从战国墨子发现小孔成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运用,再到数码时代下的逆向潮流,针孔摄影,这一古老的摄影形式,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图像的探索。摄影师陈晓峰是当下针孔摄影的代表人物,7月5日,陈晓峰个展“逐日者”在上海申报馆THE PRESS的2楼对外展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

    戴平辉已任丽水市委副书记

    据浙江丽水市政府官网消息,7月5日,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在丽举行。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吴舜泽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学习教育第二督导组组长钟关华、副组长陈美萍到会指导。市委副书记戴平辉及其他市委常委出席会议。上述消息显示,戴平辉已…

    韩国特检组向法院申请拘留前总统尹锡悦

    尹锡悦(资料图)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6日下午,韩国内乱特检组以妨碍公务、伪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总统尹锡悦。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将在审理后作出是否拘留尹锡悦的决定。责任编辑:王嘉琦图片编辑:施佳慧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聆听地球的心声,梁皓一为“树”写的交响诗首演了

    梁皓一展示《树》中使用的乐器:螺旋钹、鞭子、齿木响板(00:50)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植物园联合委约、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交响诗《树》,7月5日在上海夏季音乐节首演。这部作品探讨了环境危机与人类救赎的命题,成为当晚最受瞩目的新作。青年指挥金郁矿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以充…

    胡塞武装称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以色列机场

    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资料图)当地时间6日上午,也门胡塞武装军方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胡塞武装通过“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对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进行了袭击,并成功命中目标。以色列军方6日凌晨说,成功拦截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据以军…

    云南武定县县长发出邀约:共赴一场“热辣滚烫”的火把之夜

    日前,“武定2025年壮鸡野生菌美食季地方特色美食农特产品推介”及“2025年楚雄彝族火把节武定县分会场系列宣推”活动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和南屏街同步启动,旨在多维度展示武定魅力,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内涵,并为即将到来的火把节活动预热。活动现场。武定县县长沈…

    福建海事局启动Ⅱ级响应防范台风“丹娜丝”,沿海76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2025年7月5日,福建泉州,2025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来临前,泉州湾上空云量增加,夕阳穿透云层。视觉中国 图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6日12时,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位于距离台湾高雄市西偏南方向约190公里,中心位置位于北纬北纬21.9度、东经118.6度,最大风力为12级,强度等…

    少年逐梦星辰,鸿蒙点亮未来!

    少年逐梦星辰,鸿蒙点亮未来!2025年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招募炽热开场!8 月 16 日,让我们一起相约上海青浦区•华为练秋湖研发基地,与华为天才少年思维碰撞,和行业大咖深度交流,更有鸿蒙创新互动体验等你解锁,快来报名,开启一场沉浸式的鸿蒙探索之旅!#第一堂鸿蒙公开…

    西藏定日震后半年:上海援藏在场,灾区“血肉生长”

    在重建中的森嘎村,当地村民给工人倒甜茶。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 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7月1日那天,森嘎村重建项目的工地上涌入了一大批当地村民。他们有人提着暖水壶,挎着一摞纸杯,见到每一位工人都迎上去给他倒一杯甜茶;有人拎着一整袋的小零食,同样逢人就往手上塞…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专家…

    常州以“体育+”破题文体旅融合,请看《浪尖周报》第31期

    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协作与科创协同,澎湃新闻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推出“浪尖计划”。作为“浪尖计划”的子项目之一,《浪尖周报:长三角产业动态》聚焦长三角九大万亿GDP城市最新产业动态,精选128条9城主要报刊一周(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的重要新闻与领导活动资讯,呈现…

    潘建中已任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此前任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据温州肯恩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潘建中已任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潘建中,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潘建中曾任温州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日报编委会成员,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党委委员,温州晚报总编辑,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党委…

    言短意长|有些通报为何和网民感受“温差”较大?

    这篇文章不谈具体个案,只谈普遍现象。近年来,舆论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一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通报了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处置情况等。但相关通报并没有获得网民的广泛认可,反而质疑声不断。涉事单位感到“委屈”,网民也闷了一肚子气,双方“体感温差”较大。这…

    国科大校长与毕业生定下“十年之约”:希望你们带着成就回归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国科大供图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在同学们即将奔赴新的征程之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叮嘱毕业生,要永葆“国家人”的本色、勇担“国家责”的…

    2025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25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7月6日12时35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5亿!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城事·战高温 | 上海:高温“超长待机”,市民戏水享清凉

    2025年7月6日,上海中心气象台8时4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本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5℃,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做好防暑防晒工作。 ​​​2025年7月5日,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游客戏水消暑。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这是今年第14个高温日!高温“超长待机”,不…

    宋代的刺字、文身和簪花

    世界古代各国都有刺字和文身的习俗,先在人身上刺字或图案,再涂以墨汁或其他色素,使之沉着于皮下组织,永不褪落。除刺字、文身而外,宋代还有簪花的习俗。刺字宋代继承前代习俗,在军人和大多数囚犯的面部或其他部位刺字。对于囚犯,是作为刑罚之一,北宋初仅适用于贷死的囚…

    云南宁蒗2025年“火把节”系列活动启幕,泸沽湖畔将办首届集体婚礼

    7月5日至25日,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将举行以“‘宁’静山城‘蒗’漫彝乡”为主题的“火把节”系列活动。据介绍,此次“火把节”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主要活动包括:7月5日至15日,将举办“火把杯”篮球和足球比赛,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7月10日至25日,将开展火把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