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5诺奖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追寻东方文明,追问破碎时代

article/2025/10/23 6:11:55

解读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25

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发布消息,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摘得,获奖理由:“他那震撼人心、富有远见的创作,在灾难与恐惧的时代,重申了艺术的力量。”(“for his compelling and visionary oeuvre that, in the midst of apocalyptic terror, reaffirms the power of art.”)

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表示:“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是一位伟大的史诗作家,他的创作风格贯穿了从卡夫卡到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中欧传统,其特点是荒诞和怪诞。”他形容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散文“已经发展到……流畅的语法,长句、曲折的句子没有句号,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

学者苏珊·桑塔格称这位作家是“匈牙利当代启示录大师”,而作家WG·塞巴尔德则称赞他视野的普世性。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作品仅有少数被翻译成英文。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曾写道,他的书“像稀有货币一样被广泛传播”。

他的中译作品有译林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撒旦探戈》,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3年推出的中短篇小说集《仁慈的关系》、长篇小说《反抗的忧郁》,以及99读书人于今年9月新推出的短篇小说集《世界在前进》。据悉,译林出版社还将推出他的作品《温克海姆男爵返乡》。

试图从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单或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中寻找获奖答案或许是愚蠢之举,但依然可以找寻某些蛛丝马迹,过去十年来,瑞典皇家学院实际上一直非常谨慎地追求性别平等,自2015年以来,共有五位男性和五位女性获奖者,该院一直以最稳妥的方式,通过男女作者轮流获奖来实现这一目标。而2024年韩江获奖之后,这意味着今天又轮到男性获奖了。

该学院也从不讳言,它更看重雄心勃勃、晦涩难懂的诗化作品,而非通俗小说。今年,这个答案就落在了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身上。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出生于匈牙利南部小城久洛市,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是在社会福利系统任职,这样一个家庭既有法律与规则的影子,也有政府系统下普通人的日常。这样的背景对欧洲作家而言并不罕见,但对一个将来写出复杂长句与荒芜世界景观的创作者,这却是必要的文化根基。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少年时期的匈牙利,是一个既压抑又充满矛盾的地方。他后来到赛格德大学学习法律。法律在这里,并非单纯的职业选择,而是一种与权力、结构、规则的关系的早期训练。法律教育教人细致,教人看文本,也让人习惯于制度之外的差异与隐喻。

后来,他还学习匈牙利语言与文学,在布达佩斯的大学完成相关学业。写作与文学批评成为他思考世界的方式,文本成为他逃逸日常制度控制的一种可能性。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眼界逐渐拓展——不仅仅局限于匈牙利,也走向东亚特别是中国、日本等地。这些旅行与驻留逐渐渗透到他的作品中,让他的视野带上了地理的陌生、文化的外来感,以及对“文明”与“荒野”的边界敏锐的关注。

他的第一部重要小说是《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1985)。在这部小说里,他以一个荒废、归属感淡薄的乡村社区为舞台,塑造了一种时间与空间都似乎趋向停滞与崩裂的景象。人在其中既是支离破碎的个体,也像被牵引的幽灵。社会秩序、信仰、人与人的信任关系都破碎。其后,《反抗的忧郁》(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1989)将他的风格和主题推得更深、更广:在一个看似小镇的地方,一个致命的马戏团带来一具死鲸,引发恐慌与变形——人与集体的恐惧、理性的边缘状态、信仰与暴力之间的幽暗张力。

新世纪前后的世界旅行拓宽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美学视野,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旅行经历与对东方文化风景的体验成为了新的写作素材,他曾激动表示,“我被震惊了,那是和我生活过的全然不同的世界。我看到古旧文明的伤痕,也感受到了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不同,中国历史是延续的,而且中国人能感受到延绵不断。”于是,他频繁地来到东方旅行并进行创作,《蒙古的樊笼》(The Prisoner of Urga,1992)源自他在蒙古的经历;《苍穹下的荒废与哀愁》(Ruin and Sorrow Beneath the Heavens,2003)则涉及他的中国之旅。语言风格逐渐带有一种被拉长的节奏,一种近乎仪式性的结构与意识流般的内省。观念上,他似乎越来越关注个体在制度与历史之外的存在状态,以及人类文明在面对时间、荒野、未知和不可控力量时的脆弱性。

到了2008年,他更将自己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孕育出了一部艰涩深奥的作品《下面的西王母》(Seiobo There Below,2008),小说由17个章节(故事/片段)组成,每个章节都用斐波那契数列编号,从1开始一直到2584。这些章节巧妙地将中国道家故事、佛教元素、日本能剧等融合一体,艺术和仪式往往追求美的恒久,但他在书中经常强调这些体验、工艺存在的脆弱性与消逝性。而用斐波那契数列为章节编号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特色,也象征秩序与自然、数学与美在小说里的交织。每一个故事像是在用某种螺旋式推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渐进的累积与对美的更深追问。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以“漂泊”的姿态在世界各地游走,但他始终坚持以匈牙利语进行写作,因为母语有着一份“脆弱的本质”。在最近的作品如《温克海姆男爵返乡》(Baron Wenckheim’s Homecoming,2019)中,他进一步描绘了流亡、归属与时间的交错。主人公从别国逃离,身负债务,试图回到故乡,却发现故乡与故乡印象之间有着深不可测的距离。文学观念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单是社会与制度的批评,而是对家乡、身份、记忆在流离中的重新定义,他暗示了文明存在的裂隙难以弥合,也暗示了希望与悲悯依然存在于世间。

如果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是文字的建筑师,那么他的电影合作者贝拉·塔尔几乎可以看作是他视觉思想的同伴。两人合作始于《撒旦探戈》的电影版,这部电影长达七小时,是黑白影像对时间与空间的极端拉伸。文字在小说中被拉长、被堆叠,影像在电影中被拉长、被延伸——光影中的长镜头与文字中的长句产生共振。

▲ 电影海报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翻拍小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在电影剧本里以及剧本之外与塔尔保持密切合作,参与镜头语言、节奏、光线与空间的设计。电影让他的文字具象化——荒芜的乡村、破败的公共空间、暴雨风雪中的人物、时代废墟。这些在小说中是隐喻或氛围,在电影中成为视觉与听觉的经验。观众被迫忍耐长镜头,就像读者忍受句子的一气呵成,呼吸与停顿、节奏与沉默共同参与体验。影像、声音、光影与语言在此交织。文学与电影彼此映照,他的作品中有“电影气质”,他的电影世界里也有“文学的重量”。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发现,他并不是在一夜之间爆红的作家,而是在多个文化圈、翻译群体、电影界与学术界之中被逐渐体认。2015年,他获得国际布克奖,评委会称赞他的作品具有“令人惊异的句子”,句子之长之复杂,其语调从庄严到荒诞,再到探索性的疏离与绝望。他在匈牙利国内也获得了最高荣耀——科苏特奖,这是匈牙利文学与文化界最重要的国家性奖励之一。

▲ 本报画像(郭天容 绘)

在近年写作里,克拉斯诺霍尔卡伊表示自己的思考并未远离当下,在一次七十岁生日的访谈中他说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严肃文化正在消失,不是它被威胁,而是它不能适应市场法则、无法售卖,被称为无用的文化,已经从地图上消失。”

这句话表明他观察到,文化的商业化、娱乐工业的扩延、媒介碎片化正剥夺人们耐心与深度文化交流的空间。他的书写方式——长句、慢节奏、荒原感——似乎是对这种文化加速与浅表化的一种抵抗。他没有给出简单的道德说教,但他设定了一个立场:在“末日”般的景况中(无论是心理的、社会的还是环境的),艺术不仅是见证,也是一种坚持。

今年诺奖授予他,对匈牙利文学,对翻译文学,以及对当代追求文字深度与光影意象的作者而言,更是一种确认,或者说是一种责任。他的文学声音确实是当代文学中少数能够使读者在混乱与焦虑中停下来、深呼吸、倾听世界的声音。而这样的文学声音,在当下时代,更应承担起新的见证与表达。

关于诺奖提名名单

根据诺奖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每年的提名名单保密期长达50年之久,因此每年博彩公司发布的赔率榜并不具有任何可参考性,网络热搜里所谓的某某作家被提名也是错误说法。例外情况发生在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因评委舞弊丑闻而停颁一次,最终调查显示有评委与博彩公司存在利益关系,多达六次提前泄露了获奖信息。

由此,外界仅能根据官网的提名资料库来查询过往的作家提名信息,目前已公开到了1974年,在百名提名者中,包括索尔·贝娄、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纳博科夫、辛格、米沃什等知名作家,最终埃文德·约翰逊和哈里·马丁森共同分享了这一年的诺奖,而由于他们两位都是诺贝尔委员会的院士而引发外界对该奖公平性的批评。也因为这一信誉危机,导致瑞典在近四十年之后,才迎来另一位诺奖作家——2011年诺奖得主、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 诺奖官网显示的评选过程

诺奖评委之一的艾伦·马特森 (Ellen Mattson)曾在官网访谈中如此讲述评选标准:“世界上到处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你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成为获奖者。很难解释那是什么。我想这是你与生俱来的东西。浪漫主义者称其为神圣的火花。对我来说,这是我在写作中听到的一种声音,我在这位特定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而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此前《巴黎评论》杂志在分析授奖词后认为获奖作家的写作特征涉及到这样一些关键词:理想主义(idealism)、传统(traditions)、当代(contemporary)、伟大的(great)、现实(reality)、现实主义(realism)、宇宙(cosmos)。

关于提名程序,艾伦·马特森介绍说,“我们从一份很长的名单开始,其中有大约220个名字——这些名字来自世界各地。然后我们必须浏览大量的名字,并且需要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专家的帮助。最终,我们列出了大约20个想要角逐今年奖项的名字,我们与这些名字进行了非常彻底的合作,直到我们能够选出5个进入入围名单的名字。这五位候选人是我们委员会和整个学院真正工作开始的地方。委员会阅读了这五位作家的所有作品——阅读、思考你正在阅读的内容、评估并非常清楚地解释你对它们的看法。”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诺奖官网、出版资料

原标题:《解读2025诺奖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追寻东方文明,追问破碎时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的观点或立场,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http://news.xdnf.cn/bqnJYXQYrw

    相关文章

    哈马斯称从调解方得到保证“加沙战争已结束”

    当地时间10月9日晚,哈马斯高级官员、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发表声明宣布达成停火协议。这是各方证实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以来,哈马斯谈判代表团首次公开发声。哈利勒哈亚表示,哈马斯已从包括美国在内的调解方那里获得了保证,“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利勒哈亚在声明中…

    以色列总统会见美方官员,讨论加沙停火协议细节

    当地时间9日晚间,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总统府接待了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与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会晤期间,赫尔佐格与两位美国官员讨论了遣返被扣押人员并结束加沙冲突的协议细节。在与以色列总统会面结束后,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与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加入了正在进行…

    巴勒斯坦总统:正与美国协调在加沙停火协议背景下实施改革

    当地时间10月9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接受以色列第12频道采访时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正在与美国协调其在加沙停火协议背景下实施的改革,并认为国际社会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旨在伤害以色列。他透露,巴方已启动了一项改革,涉及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其中一些改革已经…

    以外长:以色列致力于停火协议,无意“重启战争”

    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9日表示,以色列致力于结束加沙战争的计划,无意“重启战争”。萨尔表示,以色列将首先在政府批准该决定后立即停火,然后哈马斯承诺在72小时内释放被扣押人员。当被问及以色列是否会在被扣押人员释放后全面撤出加沙时,萨尔重申,以色列致力于首先完成被扣押…

    美参议院再次否决两党拨款法案,特朗普威胁削减民主党项目

    当地时间9日,美国共和党提出的结束美国政府停摆的法案未能在参议院获得足够票数,法案未获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表示,鉴于美国国会在重启政府问题上似乎仍陷于僵局,他计划削减一些受民主党欢迎的联邦项目。特朗普称,他们“将进行永久性的削减,而且只会削减民主党的项目…

    辽宁葫芦岛绥中县发生刑事案件,警方通报:嫌犯已被抓获归案

    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公安局10月9日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参议院再次否决民主党版本临时拨款法案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0月9日获悉,美国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在国会参议院的投票中再次未获通过。美参议院下一步将对共和党临时拨款法案进行投票,该法案将为政府提供资金直至11月底。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朗普称将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协议签署仪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月9日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应于下周一(10月13日)或周二(10月14日)获释。特朗普表示,他将设法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仪式。埃及稍早前发表声明称,埃及总统塞西邀请特朗普出席在埃及举行的仪式。白宫方面正紧急协…

    文学花边|获得诺奖3小时,拉斯洛四部中译本下单量已破万册

    一旦有“诺奖”加持,书的销量会有怎样的变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LszlKrasznahorkai)成为新晋诺奖得主。对于他的中文译者、读者、研究者、出版方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

    诺贝尔文学奖丨余泽民:拉斯洛始终沉重悲观,又始终怀抱希望

    “本来我们下周三约好一块儿吃午饭,我估计也黄了。”接通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最主要中文译者余泽民电话时,他刚打开手机,已经收到了上百条留言。余泽民在1991年移居匈牙利,从事文学翻译与创作,在拉斯洛之外,还译介有凯尔泰斯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马洛伊山多尔等匈牙利…

    许航宇已任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此前任职退役军人事务部

    近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领导信息”更新显示,许航宇已任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此前,许航宇长期在退役军人事务部任职。公开资料显示,许航宇,男,汉族,1979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他先后担任过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副主任,烈士纪念…

    哈马斯称将讨论停火协议和未来规划相关细节

    当地时间9日,哈马斯高级官员胡萨姆巴德兰发表讲话称,该组织一直与巴勒斯坦各派别沟通,强调采取联合民族行动以达成统一巴勒斯坦立场的风险和必要性,并在过去几天与各派别、领导人举行会议并交换了意见。他表示,哈马斯提出的最终回应是这些磋商的结果,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谈判…

    云冈石窟来上海“出差”了,第20窟西立佛复原像等重磅展品亮相

    10月9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位于上海滨港商业中心的趣看美术馆启幕。作为上海文旅2025年下半年重量级文博大展项目之一,该展览于10月10日面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3月26日。本次艺术特展由云冈研究院主办,来到海派文化中心区、趣看美术馆,创新打造…

    男子路边停车休息遭野猴入车袭击,警方:勿违规停车,勿投喂

    近日,张先生驾车途经昆明市禄劝县皎平渡镇半新公路(金银坳大桥路段),停车开窗略作休息时,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野猴突然跳进车内对他发起了攻击。张先生瞬间被野猴抓伤、咬伤,所幸伤情不重,及时就医治疗并观察数小时后已无大碍。图源:昆明市禄劝县警方10月9日,澎湃新闻从…

    上海工会夜校秋季班开班:劳模工匠授课,还有“日校课程”

    10月9日晚7点,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总校,烘焙教室里飘着蛋糕的香甜,“上海工匠”干文华在此开启《馥郁时光烘焙工坊》第一课;旁边的教室在讲授《历代玺印鉴赏》,讲桌上摆着的大大小小玺印是授课教师姜思远特地带来的;穿过一间间教室,女子防身术、尤克里里、化妆、串珠等课程…

    拉斯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媒体采访:开心、平静又紧张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以表彰其“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力量”的杰出成就。随后不久,瑞典广播电台(SR, Sveriges Radio)便电话采访到了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拉斯洛卡撒…

    现货白银首次升破5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刷新历史纪录

    10月9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50美元/盎司,为历史首次。截至记者发稿时,现货白银涨势不止,涨幅扩大至3.13%,报50.37美元/盎司,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年内累涨逾70%。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投资者纷纷涌入贵金属寻求避险,不仅将黄金推上40…

    夜读|父母的双手为丰收托底

    “土地不会辜负汗水”,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格言”,但是真正庄稼地里的把式活,则要复杂得多,农民不仅要虔诚地付出汗水,而且还得面对各种阴晴不定、暴雨风霰、虫病倒伏等等。这个中秋,对我的家乡——鲁西南的老乡们来说,可能并不轻松、惬意,甚至有一分煎熬。原来,多日不…

    诺贝尔文学奖丨欧阳江河:拉斯洛是建立文学准则的伟大作家

    拉斯洛游长城“啊?拉斯洛?!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拉斯洛了??我太高兴了!”“拉斯洛太伟大了,他是建立文学准则的人,是建立文学标准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干了回正确的事。给拉斯洛,把诺贝尔文学奖近些年所有的平庸,所有所谓政治正确的东西,全都扳过来了。”电话那头…

    今天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请来四位公众代表,参与审议关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议题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10月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并指出,要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