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跨国工程师与基础设施的历史追问

article/2025/10/29 6:44:57

20世纪90年代,以入江昭(Akira Iriye)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倡导“国际史”与“跨国史”研究理念。经由徐国琦、吴翎君、王立新等学者的引介,此一学术潮流现在已经深刻影响到中文学界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与外部世界多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大大拓宽了传统政治外交史的研究边界。2025年9月5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学者系列讲座”特邀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吴翎君教授作题为《“跨国工程师、基础设施与日常国家”研究趋势》的学术讲座,请吴教授分享她最近的研究兴趣与成果。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皇甫秋实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陈雁教授、林超超副研究员等数十位师生参与讲座。本文系讲座内容的简要整理稿,全文经吴翎君教授审定。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吴翎君教授分享了她从事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学思历程。吴教授的学术生涯从传统的政治外交史训练起步,博士论文处理美国与北洋时期中国南北两政府的关系,1995年整理成专书《美国与中国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为中心的探讨》在台北出版。吴教授关注到美方因应中国反帝运动的不少撤侨活动是在美孚石油公司的办事处召集,开始对美国在华投资、美资企业如何卷入中国内政等议题产生兴趣,在2001年出版《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1870-1933)》,随后又完成《美国大企业与近代中国的国际化》(2012)、《美国人未竟的中国梦:企业、技术与关系网》(2020)一对“子母书”。随着研究不断进展,吴教授的研究兴趣由“企业、政府和外交”逐步转向“技术”“文化”等超出传统外交史范畴的新议题,也关注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跨国工程师的移动和中外工程师群体之间的跨国网络。吴教授在2024年出版的新书《跨国交织下的帝国命运:近代史》,系应联经出版社50年社庆之邀而写作,也是她“跨国史”学术立场的一次较为系统化的集中表达。

吴翎君:《跨国交织下的帝国命运:近代史》,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版

吴教授提示在场听众,前辈学者刘广京早在1960年代即提出:重新评价近代中美关系史,需要聚焦更广义的美国人(Individual)和群体(Organizations)在中国的活动。商人、传教士、科学家、职业社团、慈善基金会等个人或群体组成的网络,可能要比美国政府的行动更有影响力。如今,伴随着入江昭、徐国琦等学者的专书的译介,青年学子对“跨国史何为”并不陌生,但若真的要讲好一个跨越国家边界的故事(Across、Between),找到一个更高的锚点(Beyond),绝非易事,需要久久为功。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吴教授介绍了她最近的专书写作计划,她的新书《工程化中国:近代基础建设、跨国工程师与日常国家治理》(暂定书名)已经积累六个个案,正在进入收尾阶段。这本书的写作,一方面与吴教授此前的学术积累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国际历史学界对于“跨国工程师”和“基础设施”研究的新趋势。莱比锡大学牵头制作的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数据库(Chinese Engineers Relational Database)为“中国工程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集成;而吴教授本人对晚清德国在华工程师米海厘(Michaelis Herman)的研究,也受益于前青岛德侨威廉·莫扎特(Wihelm Matzat)创立的网站(Tsingtau.org)。这些信息吴教授特别感谢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部白莎(Elisabeth Kaske)教授的热心提供,以及由Thorben Pelzer博士架设的CERD网站。

“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议题,当下业已成国际历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范·拉克(Dirk Van Laak)的研究指出,欧美的“基础设施”概念由19世纪的公共工程(Public Works)逐渐发展为20世纪初期的“社区的生命线”(Lifelines of Community),乃至20世纪末期成为“现代性的量度”(The Measure of Modernity)。这项研究采取“跨国史”视角,虽然其中几乎未有涉及中国的讨论,但其探讨“基础建设演变节点(Nodes)、操作和争论”的研究架构,颇有借鉴意义。

吴教授认为,目前大部分著述特别关注“殖民基础设施”问题,可归并为“帝国模式”的研究。该模式下涉及近现代中国的讨论,可举出杨大庆对于“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的研究以及林志宏对“哈大公路”和日本技术官僚的研究。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者关注到了殖民地本土的特质和经验回馈到帝国统治的问题,皮钦知识(Pidgin-Knowledge)概念的阐释即为一例。这类研究范式更加关注殖民地本土的基层社会、环境和人民如何回应帝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同样遭遇西方殖民帝国的中国近代历史而言,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于跨国工程师和基建问题的讨论,较少以近代中国作为核心场域(近期新加坡籍学者陈颖佳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研究是一个例外)。吴翎君教授的专书不拟继续沿用“帝国模式”,而是希望探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关系,特别是在“基建”议题中纳入“日常国家”(Every State)的视角。吴教授提出,前近代的中国本身缺乏专业化技术,现代公共工程在19世纪末以后由欧美和日本引进中国,这些工程的兴建必须仰赖具有工程领域专业科学知识、驾驭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跨国工程师。工程师来到中国后,为外国在华租界或中国政府建设现代基础设施,旨在创造一种改善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公共福祉。这些新型公共工程大多属于“社会性基础设施”的范畴,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合理性、安全和效率密切相关。跨国工程师推动的技术引进改变了中国的国家治理手段,但无法解决中国在技术条件上的既有限制和社会困境,同时也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中国的政治与技术精英试图摆脱这些潜在风险,开启不仰赖外国技术的努力。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吴翎君教授剖析其对于近代中国“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如何受到英美在华工程师组织影响的研究个案,进一步说明本次演讲的主旨。“标准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近代工厂的高效生产,有赖标准化工业零件相互转化的便利性。“标准化”在世界各国的推动与进展,都来自工程师的努力,中国亦不例外。

1901年,英国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同年英国在华工程师莫理循(Gabriel James Morrison)在上海租界设立了“上海工程会”(The Shanghai Society of Engineers & Architect)。该会发行有英文官方期刊(现藏于徐家汇藏书楼和大英图书馆),并在1905年吸纳第一位华籍会员詹天佑。在沪英籍工程师在协会成立初期已相当重视“标准化”问题,自1914年开始着力推动公共租界的电力标准化议题,希望中国能跟进英国的电压标准,采取50赫兹的交流电频率。英国如此推动中英利益联结,固然可在“帝国/殖民”的框架中加以分析。但吴教授同时观察到,随着中国本土工程师群体的壮大和民族主义的昂扬,在1930至1940年代,上海工程会“推销”的议题亦有变化——此前以宣教师的姿态要求中国跟从英国标准,后来却转向强调工程师的全球责任,将工业标准化视为中国本身国家建设工程的一环,而不仅仅是联系英帝国的贸易通路。

中国走向“标准化”的第二阶段,由美国在华工程师和留美学生共同推动。穆藕初1915至1916年在《中华实业界》持续连载译介泰勒(Fredrick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另有大量在美国学习工程的学生1920年代回国后,加入甫成立的“中美工程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ineers)。该协会与北京政府交通部合作,积极介入了民初中国的“铁路统一”运动。吴教授特别提及,美国著名河工专家费礼门(John R. Freeman)也是该会的荣誉会员,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发现了穆藕初向费礼门请教管理工厂经验的致信和费氏长达40余页的回信。

中美工程师协会在1920-30年代扮演了联结中国与国际工程知识界间桥梁的角色,该会的活跃度在1935年后有所降低,但其会员被大量延揽入南京国民政府,使得工业标准化在一批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落实于国家政策。如同时身兼中美工程师协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会员的吴承洛,自1930年起担任实业部度量局局长,在任期间推动编订中国标准(Chi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与世界各国交换。国际标准化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zing Associations)成立于1926年,就工业标准委员会对标准化的认知和推动来看,应该承认南京政府并未落后于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此外,“标准化”在中国的影响还逐渐从技术与工商管理层面拓展到国家人事管理层面。如曾在美国留学的甘乃光在1934年倡议成立“行政效率研究会”,引入美国公共行政理念,推动现代国家官僚机构合理化的进展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讲座结束前,吴翎君教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波鸿鲁尔大学和埃森杜伊斯堡大学跨校合作的“EAF未来”计划(East Asian Futures: Visions and Realizations on National, Transnational and Global Scales),鼓励有志向的同学踊跃申请、赴德留学。随后听众就“跨国史的内涵与外延”“晚清来华外国人的身份背景”“中美农业技术合作”等问题同吴翎君教授交流,吴教授耐心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特别叮嘱到场同学:今后学者可能还会开拓出更加复杂的跨国史的议题,引发青年学者的跟随,不过新的框架本身并不重要,跨国史的精神在于理解和诠释个人与群体的移动。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gnZrnvKXri

    相关文章

    郑信在洛坤:泰国南部的反叛、和亲与遗腹子

    郑信(Taksin,1734-1782)是泰国(暹罗)历史上的一位华人国王。我在泰国南部的洛坤(Nakhon Sri Thammarat,又译那空是贪玛叻,洛坤是Nakhon的音译)看到了两尊他的雕像、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街(Thanon Taksin)和两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巷(Soi Taksin)。泰国首都曼谷…

    三亚大东海警务室国庆假期很忙:一天帮两名走失儿童找到家长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0月3日从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四支队获悉,红沙海岸派出所会同大东海义警队,在大东海景区“护航”市民游客假日出行游玩,接连开展暖心救助,10月2日就成功帮2名走失儿童与家长团聚,以实际行动守护市民游客安心游、舒心游。10月2日…

    浙江省纪委常委、秘书长章青山已赴宁波市任职

    9月30日下午,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主持宁波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致辞精神,研究宁波市贯彻落实意见。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9月30日播出的《宁波新闻》电视画面显示,此前担任浙江省纪委常委、秘书长的章青山参加了此次会议,坐在宁波…

    专访|突然会被剃寸头,王丹妮:当演员,越来越好玩了

    最近银幕上的王丹妮,带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和观众见面 ——9月3日上映的《营救飞虎》里扛着 4 公斤长枪、留着利落寸头的抗日女兵三家姐,9月19日上映的《临时决斗》里周旋于广告职场、还得站上擂台打泰拳的“可爱反差霸总”林雪。这两个角色堪称 “颠覆性”:一个浸着上世纪…

    23分钟生死时速!重庆高速巡查员紧急救援急病女学生

    2025年9月30日晚,国庆假期前夜。重庆渝长复线与G50合道口车流如织,当大多数人正奔赴家的方向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上演。当天22时40分,渝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长垫管理中心巡查中队王治和李波涛如常在拥堵点疏导交通。突然,一辆大客车传来紧急求助——车内一名20…

    绥芬河火车站出租车不拼车不走?交通局:依法依规严厉处罚

    网友好评截图9月中旬,有群众留言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黑龙江牡丹江绥芬河火车站存在出租车不拼车不走的问题:2025年9月11日下午,我和家人一行三人在绥芬河火车站出站口看到几辆空出租车。准备上车时,却被司机拒载。询问其他司机后才知道,这里普遍实行“拼车”规则…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警报:万州、梁平、开州未来2小时有强降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重庆气象局官方微博@重庆天气 10月3日早上发布的消息了解到,根据重庆市气象台10月3日8时20分发布的强降水警报,预计10月3日8:20-10:20,重庆市梁平区、万州区、开州区降雨将达50~80毫米,并伴有雷电,请注意防范。责任编辑:陈兴王图片编辑:沈…

    武田田评《心智、现代性与疯癫》|社会学家的《物种起源》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美] 里亚格林菲尔德著,祖国霞等译,吴泽映 校,上海三联书店,2025年1月出版,675页,168.00元 里亚格林菲尔德(Liah Greenfeld)一直是个异类。 无论在哈佛大学还是在波士顿大学任教时,她研究的领域都远离她所在圈子的兴…

    德国慕尼黑机场因无人机警报暂时关闭

    慕尼黑机场(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3日,德国慕尼黑机场发布声明表示,由于在10月2日深夜多次发现无人机,德国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自当地时间2日22时18分起限制慕尼黑机场的航班运营,随后该机场全面暂停运营。机场声明称,当晚,慕尼黑机场有17个航班无法起飞,近3000名乘客受到影…

    常德一动物园被吐槽国庆临时涨价,园方:促销价恢复为原价

    10月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称湖南常德动物园国庆临时涨价,真的合理吗?该网友称,一个人涨了40元,本来打算国庆3号去,提前了两天订票,没想到9月30号还是180元,到了10月1号就变成了220元一个人了,真的离谱!对此,有网友跟帖称,“上午犹豫了一下,还是买票了,…

    悬疑推理联合书单|命运脱靶人

    《你的谜题由我作答》[日]纸城境介 著,佳辰 译上海文化出,版社 | 说苑工作室,2025年8月明神凛音,总是窝在心理咨询室的神秘少女,不愿踏入教室,却能一眼看穿所有案件的真相。无论多么复杂的谜题,只要她开口,答案便如天启般降临。然而,她却无法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伊吕…

    全国各地76家观影团共看《志愿军》,观众:国庆节最有意义的安排

    作为国庆档最受关注的新片,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已经蝉联三日电影票房日冠,截至10月2日21时,影片票房已突破2亿元,吸引超500万名观众走进影院。国庆期间,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携手全国76家观影团共同打造跨越山河的大银幕同频观影,并在映后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向…

    第一集|《一笑随歌》:好癫,好喜欢

    帮大家看剧的“第一集”,最近开播的剧集,值不值得入坑?本期评测剧集:李沁、陈哲远主演的古偶剧《一笑随歌》。10月2日在爱奇艺播出的《一笑随歌》,是继《锦月如歌》《与晋长安》之后,今年第三部以女将为主角的古偶剧。刷完前六集,笔者只想大喊一声:选李沁来演第一神射手…

    活着,就是在呼吸吐纳之间拥抱世界

    它处于我们所有经验的核心。它不是一种实体:它不把事物的本质关在自己里面。它也不是经验完成后姗姗来迟的一阵回声。它是一种有节奏、有规律、不知疲倦的运动,是无声的波浪,涌到地平线尽头,再调转返回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上轻拂,在我们的肺里爆开。在树林中呼吸没有它,…

    珍·古道尔博士逝世,她为这个世界点燃希望

    当地时间10月1日,珍古道尔研究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该研究所当日上午获悉,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研究所创始人珍古道尔因自然原因去世,当时她正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美国巡回演讲。 研究所发表声明称:“古道尔博士作为一名动物行为学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科学研究的…

    91岁珍·古道尔去世:人生最后几年里,她谈得最多的是“希望”

    当地时间10月1日,珍古道尔研究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该研究所当日上午获悉,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研究所创始人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因自然原因去世,当时她正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美国巡回演讲。 珍古道尔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她被认为是“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动…

    上艇恰逢国庆中秋双节,游客成了今年观众的主力军

    金秋时节,苏州河的碧波再度为世界赛艇激荡,上海赛艇公开赛接续世界赛艇锦标赛,继续破浪成光。上艇进入第五年,今年的赛事恰逢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假期进行,2日上午开始,乍浦路桥和外白渡桥上就挤满了观赛人群,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假期的缘故,今年的观众人群中很多…

    上艇恰逢国庆中秋双节,今年观众的主力军是游客

    金秋时节,苏州河的碧波再度为世界赛艇激荡,上海赛艇公开赛接续世界赛艇锦标赛,继续破浪成光。上艇进入第五年,今年的赛事恰逢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假期进行,2日上午开始,乍浦路桥和外白渡桥上就挤满了观赛人群,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假期的缘故,今年的观众人群中很多…

    同比大增228%!港股前三季度IPO募资总额1823亿港元,排队企业达277家

    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3家公司在港交所同日鸣锣上市。9月30日,紫金黄金国际、西普尼、博泰车联3家公司齐聚港交所敲锣。敲锣开市后,3家公司股价均高开高走,西普尼早盘甚至一度涨超330%,涨幅达258.11%,报106港元,总市值超过62亿港元。而紫金黄金国际作为港股年内仅次于宁…

    “雪王”要跨界卖鲜啤?蜜雪集团拟斥3亿元拿下“鲜啤福鹿家”53%股权

    现制茶饮巨头蜜雪集团要卖鲜啤了!10月1日晚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蜜雪集团,2097.HK)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增资和股权受让方式,以2.968亿元获得标的公司旗下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共计53%的股权。具体来看公告,董事会宣布,9月30日蜜雪集团拟向标的公司注资2.856亿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