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1岁的油画家杨飞云是中国第三代油画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是中国油画“古典风”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写实油画的标志性人物,获悉,9月22日,“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对外开幕,展出了杨飞云59幅代表性作品,集中呈现艺术家近20年来的艺术探索。
杨飞云《书房》90x120cm 布面油彩 2012年
此次展览呈现了杨飞云20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时间脉络:2000年起延续至今的国内外风景画写生,全国各地、欧洲各国等东西方景象的记录;2007年开启的人物画写生与画室研究,以“近观”视角捕捉普通人生命中的神性微光,从古典式的庄严过渡到对平凡生命的温情观照;2017年重病康复后转向的中国历史画与古圣先贤肖像创作,更让齐白石、武圣关羽等形象成为东西方绘画体系对话的载体。
“看欧洲的经典油画,最迷人的,是暗褐色的底子,浑厚华彩的服饰,衬出人物栩栩如生的生动面庞。在中国大批的仰慕者和研学者中,杨飞云是最突出的一位。他成功地将深褐色系,笼在中国的器具和环境上,罩成一片厚重朴实的生存的周遭。这一周遭不仅与中国人的土地属性丝丝入扣,而且还与人物的服饰一道构成一种油画独有的古典美质。正是在这种美质之中,人物的肖像如灯如炬,闪闪发亮,炯炯有神。”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说。
杨飞云,195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国知名油画艺术家、教育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首任院长。
1978年,杨飞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靳尚谊、詹建俊等油画大家。他承袭西方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与精微质感,持续不断地在油画语言的丰富性、油画的当代性表达、油画的文化意义挖掘以及精神价值提升等诸多方面,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切身的实践。
《万壑松风》146cmx114cm 布面油画 2020年
杨飞云在此次展览自述中说:“油画是西方人发明的,在国人的手中也有百年的积累。几十年来,我不停地画油画,心无旁骛,就是想接着前辈丰厚的积累继续往前走,一直妄想尽力去掌握有质量的油画语言,积累有深度的文化涵养,尽我所能的表现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和当代人的情怀意味。深入其中,乐此不疲,因此而充实。”
展览现场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表示,写实油画在造型与色彩层次间生成出一种新的真实,“这份真实,恰源于创作者对事物的观察与凝思,在他笔下,精微的细节、流动的光影和静穆的氛围共同构筑起‘写实’的外在形态,这并非技法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表达路径。”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展览将延续至12月14日,展期近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