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刘亮程 | 现实中有一棵树可以让他靠着

article/2025/7/14 7:29:42

漫步在上海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前一天下午,作家刘亮程从新疆来到上海,这个城市正逢今年梅雨季的最后一场瓢泼大雨。

“这样的雨要是下在我们那儿,农作物就有福了。”刘亮程说道,这个季节,在他居住的村庄,正是地里麦子灌浆、抽穗的时候。

短短几句话,眼前的这位新疆作家,就和《一个人的村庄》里的“我”重叠了。

这一次来上海,刘亮程是参加新作《长命》在《收获》的首发活动。这部作品是刘亮程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将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上海和新疆有着两个小时的时差。抵达的头一晚,他还是按新疆的时间去睡觉,但早上又得按上海的时间醒来。“没办法,天亮了,你得跟着它走。”他略显疲惫,接下来的话明显欢快了一点,“但我只是在这住两天就回去了。我还得回到村里面去生活。”

刘亮程在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接受·文学花边独家专访。摄影:周泽洋

“我只记住那些高兴的事”

1962年,刘亮程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出生。30岁那年,他辞去沙湾县城郊乡农机管理员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乌鲁木齐打工。

那时候的刘亮程,困惑,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当时农机站只有三个人,他是会计,站长只比他年长几岁。他算了算,这样工作下去,得熬到60岁才可能当上站长。他索性出来了,去乌鲁木齐的一家报社打工,闲暇时写写散文。他是用给报纸拉广告的提成,在乌鲁木齐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在40岁之前,他写出了成名作《一个人的村庄》,这本散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对于我来说,写完就完了。仿佛那一本书把我一辈子的散文都写完了。”刘亮程告诉我,他开始写小说,但是也处在恍惚期,“因为写作本身不能养活你,至少在那个年代不能,我还要干别的。”

他想到了创业,做生意。2003年,他用《一个人的村庄》带来的六万块稿费和一群朋友合开了间酒吧,取名就叫“一个人的村庄”。这个酒吧才开了半年就倒闭了。说起这段鲜少提及的往事,刘亮程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经常会把人生中的失败忘掉,只记住那些高兴的事。”

能让刘亮程高兴的事有不少:打牌、喝酒、游玩,还有劳动。在村里,打铁、锯木、垒墙、编织……那些手艺人的活,他都会干。因为父亲是中医,他儿时还懵懵懂懂地学会了把脉,不时翻翻家里的老医书。他觉得,那些书里藏着他迟早会得的病和迟早会用的方子。

“所以写作于我不是职业,它是阶段性的事情。”他说,但大半辈子下来,干了这么多活,写作也从没被放弃,“如果一件事这么多年你都没停下来,那它就是你必须去做的事,是吧。”

作家刘亮程与记者在上海Citywalk。摄影:李思洁

“现实中的一棵树”

50岁时,刘亮程又从城市回到了乡村。

他在新疆木垒英格堡乡遇到了村庄菜籽沟。这个村庄给他的第一眼感觉,就像到了时间尽头——那些人把所有房子住旧,房子也把人住老。但他喜欢这个村庄的“老”和“旧”。他带着母亲、夫人和兄弟在这安家,还把村里一所六七十年的老学校做成了木垒书院。书院院子很大,但不安灯,到了晚上,漫天都是繁星。

他喜欢这个地方。如果写作绊住了,他会停下来,回到现实中。他会拿起锯子去锯木头,或者在一棵树下乘凉。他会想到自己写的那些树在文字中生长,但现实中也有一棵树可以让他靠着。它让一个作家不至于太虚无。

就是在这个地方,刘亮程写出了于他而言意义非常的三部长篇小说:《捎话》、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本巴》,以及新作《长命》。

“我在这个地方,让自己的小说变得成熟起来了。”刘亮程说,如果住在城市,他可能更多会关注眼前的、身边的,但住在村里,他会关注遥远的、过去的。

新疆木垒英格堡乡菜籽沟后山 摄影:罗昕

新作《长命》的故事原型也是他在菜籽沟获得的。“我一般不跟村里面的人交往,但是我夫人喜欢。她和同龄的村里妇女经常聚在一起拍抖音。女人爱讲故事,她们说起话来,能把家里的事儿说个底朝天。”刘亮程笑道,“有一次她回来说,说有家人早几年祖坟被水冲了,冲出了一本家谱。看了家谱才知道他们老家在130多年前被灭族,只有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男孩逃出来。他们逃到我们这个地方,经过了一百多年,又繁衍成一个家族。”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就惊心动魄,但它对于刘亮程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家族故事。他把它在心里放着,慢慢去养,直到有一天,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能看见灵魂世界的神婆。他知道这个小说养成了。

“我理解的人世有两层的。一层是我们活着的人。一层是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依然以某种方式活着的人。他们支撑着我们,他们叫:祖先。”

新作《长命》首发于《收获》2025年第三期

“老家惦记着她的每一个儿子”

祖先,是刘亮程对生命的理解。

1960年,他的父母因为饥荒从甘肃来到新疆,后来父亲早逝,被埋在了玛纳斯河边上。刘亮程一直以为甘肃的老家就是父亲的老家,和他自己没多大关系,直到2000年,他陪着母亲回了趟甘肃老家。

“那是我母亲离开甘肃40多年后,第一次回去。”刘亮程回忆道,那次他在叔叔的引导下给刘氏先祖上香、磕头。印象最深的是给祖先上坟时,叔叔指着爷爷的坟说,这是你爷爷的,后面是你父亲的,你爷爷就你父亲一个独子,逃荒把命丢在新疆,但坟还是给他起了。接着叔叔指着父亲坟堆后面的空地说,这块地就是留给你们的。

听到这句话,刘亮程的头发瞬间竖了起来。“老家用这种方式,比如祖坟,比如家谱,惦记着她的每一个儿子。它从根上把人的生命跟祖先的生命和子孙的生命连接在一起。”

刘亮程作品(部分)

“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刘亮程也注意到,现在的年轻人对祖先、宗族已然淡漠,“但至少我这一代人和纸上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它是一种活法。这种活法就是子孙万代的活法。传宗接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在他看来,“我从哪来,到哪去”是西方的哲学问题,中国人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从来都知道自己来自祖先,还归入祖先。那么中间还有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是我爷爷的孙子,是我父亲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是我孙子的爷爷。在这样一个生命链条中,我们的文化把我们的今生来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刘亮程告诉我,年轻时他对生儿育女也没有执念,只有一个女儿。女儿考上大学,很早就出去了,如今在北京生活,有时会把外孙女送到外公外婆这来。

“我对我外孙女特别有耐心,可能也是把对女儿欠缺的陪伴补偿到外孙女这了。”

“到了60才知道命是什么”

和其他村庄相似,菜籽沟也是老人多。村里仿佛只有丧事,没有喜事,老人走着走着,就走到后山坡去。

我问刘亮程,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不会觉得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他说不会,因为他60岁,村里还有老人80岁、90岁。他的母亲今年86岁,身体硬朗,还会画画。“你看到这些80岁的人还在干活,你就觉得你的生命是有希望的。”

他反倒是年轻时对年龄有一种恐惧感,害怕自己活不到老年,“因为我父亲37岁时不在了,他没有老年。我活着活着,活得比我父亲大了,我成了我的父亲,我有这种感觉。”

他说,每一年,每一天,其实对生命来说都是安全岛。一个人活到30岁,就证明生命安全地到达了30岁,还有望活到40岁。“我现在看到那些80岁老人,都觉得替他们感到幸福。不管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但是他们活到了80岁,这多不容易,多幸福。生命并不是一个越老越可怕的过程,它是一个越老越幸福的过程。”

那么,现在的他,会有恐惧的事吗?

“住在乡下的大院子,半夜偶尔醒来,听到外面有动静,也会想象着谁来了。”他说,小时候听这些声音,觉得声音中藏着人。后来长大了,知道这些声音就是风吹树叶,猫狗走动。但老了,他又会渐渐相信,早年听到那些声音中,确实有东西藏在其中。

这样的声音,被他写进了《长命》。

刘亮程告诉我,《长命》是他想写也必将写出的一本书,也是他只有在60岁这个年龄才能写出来的作品。“到了这个年龄,你才知道命是什么。你才能感到有些东西在迫近了。你会隐隐约约会听到钟声,听到召唤。这种召唤来自生命深处,来自祖先,来自我们千百年来建立的生命文化。”

刘亮程在朵云戏剧书店。摄影:周泽洋

“文学面对的是消失的世界”

这些年,刘亮程的写作总有一个主题——梦。

从小到大,他经常梦到被人追逐,他经常在梦中感到害怕。而他笔下的文字,也在营造着一场又一场梦。

刘亮程在菜籽沟。摄影:罗昕

“我一直说文学写作是做梦的艺术。当一种生活远去,眼看就要变成梦的时候,文学写作就开始了。”他告诉我,文学面对的是消失的世界,是人类的往事,“那个世界,一片一片的生活远去了,沉寂了,悄无声息了,就要被尘埃埋没了。一个写作者孤身回去,去把曾经世界上有的和没有的全部唤起,重新再活一遍。”

当他写作时,他走进了一个空的世界,他赋予了那些人物灵魂、命运。当然,所有生命在他的文字中都被工工整整地供奉着。“我不会随随便便地去处理他们,你复活一个人物,你要给他命运,给他尊严,让他庄重地去渡自己的身,去赴自己的死。”

他想文学与现实可能是这样一种关系:不甘于让生活“就这样”,文学要“再来一次”。他想在自己还活着,还有激情、有想象的时候,给自己和众生创作一条道路,回去的道路,再生的道路,永生的道路。

“所以文学是在给现实续命。”刘亮程说,“当然,作家写的所有东西都是为自己写的。心中有惊恐,他的文字便有惊恐。心中有温暖,他的文字就春暖花开。心中有寒冷,这种寒冷也会在他的文字中结出一层寒霜来。写到极致处,文字的样子就是灵魂的模样,这是无法修饰的,也不必修饰。”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ocPJFuZuyv

    相关文章

    又一华人科学家被挖走,OpenAI人才加速流失

    原创 小金牙 字母榜奥特曼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啊。 当地时间7月11日下午,连着两个坏消息传来。 第一个坏消息,是扎克伯格又又又出手了,Meta又挖走了OpenAI的两名研究员。 而且,其中又有一名华人Lu Liu,是4o图像生成团队的一员干将。第二个坏消息,是OpenAI差点就收购的A…

    高温下,东北人抢空调

    原创 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这份给‘空调以生命’的夏日清凉,是中国稳健的电力系统给予的底气。”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想象一下,如果东北气温最高飙到39℃,是种什么程度的热?如果还没有空调,怎么办?这个夏天,东北地区遭遇了55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

    技术派|印度研发重型钻地导弹,钻地能力欲超过美“掩体炸弹”

    印度研发钻地能力超过美国GBU-57“掩体炸弹”的钻地型“烈火-5”弹道导弹。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美国针对伊朗福尔道核设施动用GBU-57/A巨型钻地弹后,印度正加速推进本国先进钻地武器能力的开发,打造可穿透坚固地下目标的强大新型导弹系统。该导弹旨在打击深埋于多层钢筋混…

    AI宠物短剧,年轻人的新“情感代糖”

    原创 张琳 字母榜比熊犬头戴皇冠身着华服,和大臣斗智斗勇,在宫廷剧里上演“甄嬛传”;胖橘摇身一变成“复仇特工”,叼着小匕首潜伏、用爪子破解密码;雪纳瑞化身霸总,不仅拥有私人飞机,还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 AI宠物短剧正在席卷短视频平台。这些由AI生成的虚拟萌宠,…

    外卖大战白热化,周末0元喝奶茶

    蓝鲸新闻7月12日讯(记者 郝妍)在经历过一个“疯狂星期六”之后,上个周六外卖大战的战局并没有熄火的趋势反而不断升级,渐趋白热化。 当大众已经熟悉15元左右的大额满减券后,“0元购”不再是偶发现象,而变成了平台刺激用户下单的“规定动作”。不止奶茶,0元购范围正不断…

    手握王牌ACE,上海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带来无限可能

    一个内容创作者会需要什么?大概是认同、灵感、环境。一座城市拥有什么?大概是文化、生活、政策。以上两个问题的三个答案,倒像上海和互联网内容创作者面对面时的一问一答,有求必应。互联网是讲生态的,上海要为创作者们筑起护城河,依赖的就是手中的“ACE”。A、C、E,这是…

    探索陶瓷史研究的多重可能性——第三届“复旦大学-高丽大学东亚陶瓷史研究国际交流会”纪要

    作为世界陶瓷生产与贸易的核心区域,东亚地区因其在陶瓷技术传播、跨区域经济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的关键地位,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对象,相关研究正日益呈现出更为宏观的跨文化比较视野,亟需更多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在此学术背景下,“复旦大学-高丽大学东亚陶瓷史…

    第一集|《扫毒风暴》男主贩毒,《朝雪录》女主验尸

    【编者按】帮大家看剧的“第一集”,最近开播的剧集,值不值得入坑?也许有的剧会渐入佳境,也许有的剧高开低走,本文仅评测开头几集供参考。后续如有打脸,随时通知大家。《扫毒风暴》开播时间:7月12日播出平台:CCTV-8、腾讯视频该剧由五百、蔺水净执导,陈育新编剧,段奕宏…

    圆桌︱移民与城市空间

    2025年6月14日上午,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的“圆桌沙龙:移民与城市空间”在南光楼320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的10余名学者,就城市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研究动向展开学术交流。沙龙共设有“移民与欧洲城市空…

    复旦哲院暑期调研|在上海之角讲好“一粒米的故事”

    “不因地偏而降标、不因乡小而减压。”地处上海之角,也要以上海为标——这是新村乡的精气神,因而也是对本次到访的实践队的考验。去年仲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实践队来到新村乡,充分了解居民生活、构想文化赋能的发展路径。今年,哲学学院实践队带着更深的思考与更务实的目标…

    切尔西战胜巴黎圣日耳曼,夺得世俱杯冠军

    当地时间7月13日,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世俱杯)决赛在美国纽约大都会体育场举行,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队对阵英超切尔西队。巴黎圣日耳曼队在赛前夺冠呼声很高,已经在本赛季赢得了法国联赛和杯赛的“双冠王”,并首次夺得欧冠冠军,如果夺得世俱杯,他们将会获得本赛季参…

    巅峰对决!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首获温网男单冠军

    当地时间7月1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意大利选手、头号种子辛纳以总比分3:1击败西班牙名将阿尔卡拉斯,获得冠军。辛纳在先丢一盘的情况下,连下三盘,战胜此前蝉联两届温网男单冠军的阿尔卡拉斯,夺得了自己的首个温网男单冠军。在今年5月…

    消息人士称泽连斯基已确认乌克兰新总理人选

    尤利娅斯维里登科(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13日夜间,乌克兰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决定任命现任主管经济事务的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为新任总理,双方将于14日会晤并商讨新内阁的组成架构及人选。消息人士还透露,现任总理什梅加尔将…

    加拿大一架波音737客机发动机起火

    当地时间7月13日,加拿大西捷航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12日23时左右,一架停泊在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波音客机发动机发生“小型排气管起火”,机组人员使用滑梯疏散了数十名乘客,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温哥华国际机场的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架波音737 MAX 8飞机已停飞…

    尼日利亚前总统布哈里去世

    央视新闻 图新华社阿布贾7月13日消息,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13日通过其特别顾问发表声明说,尼日利亚前总统布哈里当天在英国伦敦去世,享年82岁。声明说,提努布对布哈里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已指示尼日利亚副总统谢蒂马等官员前往英国,护送布哈里的遗体回国。提努布下令,尼日…

    意大利选手辛纳夺得温网男单冠军

    当地时间7月1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意大利选手、头号种子辛纳以总比分3:1击败西班牙名将阿尔卡拉斯,获得冠军。辛纳在先丢一盘的情况下,连下三盘,战胜此前蝉联两届温网男单冠军的阿尔卡拉斯,夺得了自己的首个温网男单冠军。在今年5月…

    以色列称其“最先进”通信卫星由美公司发射升空

    以色列外交部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7月13日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当天在佛罗里达州用“猎鹰9”火箭将一颗以色列国产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以色列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说,这颗卫星代号为“自由1”,造价约2亿美元,堪称“太空里的智能手机”,可以为以色列的战略和民用通信工…

    美联邦航空管理局:波音飞机的燃油开关锁是安全的

    当地时间7月13日,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波音公司已私下发布通知,称波音飞机的燃油开关锁是安全的。通知称,尽管燃油控制开关的设计(包括锁定功能)在各种波音飞机型号上都很相似,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安全状况,并对包括787型号…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

    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去年7月13日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竞选集会上特朗普遭枪击源于“一连串本可避免的安全疏漏”。报告严厉批评美国特勤局“纪律涣散”,包括在袭击发生后未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开除处理。2024年7月13日,20岁的枪手托马斯马修克鲁克…

    国际观察丨巴西卢拉政府为何对特朗普强硬说“不”

    新华社巴西利亚7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信函,称将自8月1日起对从巴西进口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同时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巴西政府及总统卢拉都强硬发声批驳特朗普,并表示将“对等回应”美国。巴西专家认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