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法国政坛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剧”:新总理上任不到24小时即闪电辞职,随后又在48小时内“复活”并重组内阁,最终通过暂停马克龙标志性的养老金改革,换取议会中的暂时喘息。
都说“治欧洲病,先治法国病”,这场政治动荡背后,是法国第五共和国体制的失灵,还是社会共识的彻底撕裂?当“有假期但没钱”成为法国人的现实写照,当年轻人感觉在为自己永远拿不到的养老金买单,这个国家该如何走出“成本病社会主义”的恶性循环?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身在巴黎的深度观察者,与我们一同解构这场危机,探讨法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多重困境。
-本期对谈-
主播:
张无为 澎湃国际新闻中心编辑
嘉宾:
徐晓飞 香港《南华早报》驻巴黎经济记者
矛如 独立评论人,主要关注法国与欧洲事务,现居巴黎
-时间轴-
04:12 “无语”+“戏剧”
06:23 “14小时政府”复盘
11:31 马克龙的权力困境
17:07 为何暂停养老金改革?
21:48 体制性危机浮现
28:16 马克龙做错了什么?
53:16 为何法国税收占GDP一半,政府依然债台高筑?
01:04:03 “没有活力的经济”
01:08:51 养老金体系的“原罪”
01:24:41 社会认知的错位
01:38:35 政治精英的失败
01:43:36 “表演悲惨”的法国人
02:03:40 中法存在哪些认知鸿沟和刻板印象?
02:11:43 法国的未来:破局还是僵持?
02:25:19 法国病,欧洲痛
-工具箱-
成本病社会主义(costdisease socialism):对需求端的单一关注导致制度和技术锁定,压制行业效率提高,造成本可避免的开支增加和收入损失,二者同时恶化财政状况,并陷入一种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换言之,意图降低成本的政策反而令成本失控。
-制作团队-
监制:吴挺
统筹:李怡清
文案:张无为
剪辑:张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