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上海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开学第一天。记者分赴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多个点位,现场直击首日新气象。
记者采访发现,各校纷纷以创意十足的方式迎接学生,如机器人走进校园,成为开学典礼的“表演嘉宾”;设置愿望胶囊,学生们亲手写下对未来的期待。此外,多条护学定制公交也在学校周边投入运营,以暖心举措缩短学子的通学路。
幼儿园家长“喜忧参半”
9月1日,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早上7点多,记者来到上海松江区启星幼儿园,老师们早已到岗,忙碌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难忘的开学初体验,幼儿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有‘淘彩头’、分班仪式,后期还有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上海松江区启星幼儿园老师向俊兰告诉记者。
保健老师张兴玲守在园门口,进行晨检,“重点就是检查小朋友的手、口腔。”
上海松江区启星幼儿园门口设置了互动小游戏。 记者 邓玲玮 图
当日,王阿姨带着孙子入园,她的小孙子两岁零两个月,“他自己还不会脱裤子上厕所,怕他尿湿了。”王阿姨心疼地说,本来不太想让孙子上幼儿园,因为在之前试读的几天里,孩子在吃饭时眼睛红红地说“想婆婆,要婆婆”,但孩子母亲希望孩子早点上幼儿园。
上海松江区启星幼儿园门口布置。 记者 邓玲玮 图
另一位家长彤彤妈妈的心情也很复杂。由于工作调动,他们从大连搬到上海,孩子也因此转学。彤彤妈妈坦言,孩子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朋友,心理压力比较大,孩子会问她“在这里会不会有新的伙伴?”彤彤妈妈也充满了期待:“期望学校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顺利过渡到小学,更希望他跟小朋友们能更好地交流,健康快乐地成长。”
9月1日,上海松江区启星幼儿园,开学首日。 记者 邓玲玮 图
面对哭闹的孩子,老师们也拿出自己的本领。“老师会及时给予安慰,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会拍一些照片和视频,与家长及时沟通。”向俊兰说,午睡时段是焦虑情绪的高发期,老师们会进行“拥抱陪伴和安抚”,允许孩子携带家里的安抚物,如:小娃娃、小奶瓶等,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一天。
第一天分班过后,老师还会给小朋友们准备新学期的礼物,“给小朋友们带来开心快乐的氛围,也让家长放心”。向俊兰希望,这些充满爱意的布置,能有效缓解孩子分离时的紧张情绪。在老师的怀抱、同伴的欢笑和家长的期盼中,孩子们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
小学生写下新学年“愿望胶囊”,还说“这是秘密”
开学首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将寄托新学年目标的“愿望胶囊”投入班级“星光瓶”,老师在一旁笑着加油,“祝你愿望成真”,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开启了新学期。
开学首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将寄托新学年目标的“愿望胶囊”投入班级“星光瓶”。 记者 韩晓蓉 图
愿望胶囊是学生们写下心愿,通过努力到学期末看是否能实现。三(1)班乔仪涵同学的愿望胶囊写着“多交几个朋友”,还有的同学不肯透露,笑着对记者说:“这是秘密。”
9月1日,开学首日,华东师大附小,机器人表演舞蹈迎新。 记者 韩晓蓉 图
学生们陆续进入校园后,迎来一场精彩的开学典礼。“同学们,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开学典礼的现场,你们猜猜是谁?”在操场上,一位具身智能机器人出现,它来到舞台中间,表演了一段舞蹈,还回答了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华东师大附小与越疆科技共建的“小种子具能实验室”在开学首日正式落成,标志着全国首个中小学具身机器人课程在上海全面启动。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校长严玮懿告诉记者,“小种子具能实验室”不是一场热闹的开学秀,而是校企联动、科技人才培养的“先手棋”。
严玮懿认为,“小种子具能实验室”除了有着深厚的校内基础外,也与上海城市战略托举的大背景分不开,8月6日,《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建立“产学研”联动的订单式培养机制,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具身智能“百校行”计划,为上海市的校园师生提供优质学习与实践资源。
护学定制公交开通,缩短沿线学生上学时间
9月1日7点不到,浦东新区进才森兰实验中学的学生毛翔宇,已经坐在开往学校的定制公交车上。从这学期开始,他再也不用先从家走到地铁站,再乘轨交去上学了。
浦东新区建交委透露,为迎接新学期,浦东新区新增的3条护学定制公交线路——浦东DZ30线、DZ31线、DZ32线,于9月1日正式开通,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实验中学、浦东新区进才森兰实验中学学生提供护学出行服务。截至目前,浦东新区护学定制公交已达13条,覆盖学校达8所。
中学生们坐上定制公交。 记者 邹娟 实习记者 林资翔 摄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实验中学位于唐镇地区,学校周边公交线路不少,但家长们反映早晚高峰时段乘坐公交前往学校并不是十分方便:一方面,部分公交线路同时具有通勤功能,早高峰时段通勤与通学客流叠加造成车厢内拥挤;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小区前往学校需要换乘,耗时约40分钟。浦东DZ30线连接了轨交2号线唐镇站、学校及周边多个居民小区,每天6:55、17:45各发一班,该线路开通后时间可节约20分钟。
进才森兰实验中学位于高行地区,周边小区家长多以私家车、电动自行车接送学生,导致私家车占道停放、高峰时段校门口拥堵、电动自行车穿行人群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等问题。
家长曹淑琦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他们向学校以及公交公司提出定制公交的需要,“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应。”曹淑琦说道。浦东DZ31、DZ32线分别串联了森兰名轩、森兰星河湾、绿城御园、仁恒森兰等多个居民小区,该线路每天7:00、17:45各发一班,学生从小区到学校仅需25分钟左右。
护学定制公交。
“孩子上车一扫卡,家长手机短信就能收到信息,显示孩子几点几分已上车。”浦东公交营运业务部副经理顾立晟介绍,车辆配置上面 ,全部采用的是35座的新能源纯电车,实施一人一座配备安全带,每辆车配备安保。2024年3月起,浦东新区建交委联合区教育局、浦东公安分局及相关学校,共同推进“护学定制公交”的试点探索。自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底,累计运营5626个班次,安全运送学生超15万人次,平均上座率约80%。
在上海市南洋中学,7点刚过,校门口便热闹了起来。每年开学时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是钱先生家的仪式感。“昨天晚上她还一直跟我说,不想拍照,怪不好意思的。”钱先生告诉记者。说罢,钱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每年9月开学时留念的照片,“就是为了记录她的成长,现在完全是一个大孩子了。”
9月1日,上海市南洋中学门口,钱先生和女儿小钱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 记者 徐亦嘉 图
另一个让钱先生觉得女儿长大了的细节,是女儿小钱早早就完成了暑假作业。“在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我还帮她写过一次作业,半夜十二点她边哭边写,我还拍了视频记录了下来。”钱先生告诉记者,第二年暑假前,钱先生特意把视频拿出来给小钱看,以此激励她能早点完成作业。没想到这招真的奏效了,从那以后,小钱每次都会在假期结束前就把作业完成得差不多。“后来我再想翻看那个视频,发现已经被她删掉了。”钱先生说。
民警在南洋中学门口排堵保畅。 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上海市南洋中学地处徐汇滨江,周边在建项目较多,大型车辆往来频繁,邻近打浦路隧道,周围还新建成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随着开学后南洋中学2600余名学生返校,交通压力剧增。属地交管大队提前约谈建筑运输单位,要求开学后大型车辆早晚高峰禁行,同时积极协调落实周边道路停车资源。
记者另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上海公安机关提前与市教委等部门联动,为全市4100余所学校量身定制“一校一方案”。通过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强化开学护校、疏导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进校防范宣传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确保本市校园周边区域安全有序。开学首日上午,上海公安机关共投入超过4万名民警、辅警、保安等安保力量,顺利完成开学首日护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