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观察|北约、俄罗斯核演习同期举行,双方离“核误判”还有多远?​

article/2025/10/29 7:22:51

近期,欧洲地区陷入罕见的核演习密集期,北约与俄罗斯的核力量演习在时间维度上高度重叠,引发全球对核冲突风险的高度关注。两场演习的同步性并非偶然。北约宣称其行动为“防御性威慑”,俄方则明确指向“应对西方挑衅”。

这种并行核演习模式,自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渐成常态,但2025年双方核演习规模、透明度及政治语境均显著升级,折射出双方战略互信的严重缺失。

F-35A挂载B61核炸弹进行测试,美国在欧洲部署了约100枚该型核炸弹。

俄罗斯与北约核演习并行

北约年度“坚定正午”核演习于10月13日正式启动,持续至24日,为期12天,以荷兰为核心指挥区域,覆盖比利时、英国、丹麦领空及北海海域。并且,今年演习首次允许媒体部分参与,意在通过透明度传递威慑信号。俄罗斯则于10月22日启动战略核力量大规模演习,由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亲自指挥,演习地域横跨普列谢茨克国家实验航天发射场、巴伦支海及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形成陆、海、空三维核打击演练体系,与北约演习形成时空上的直接对冲。在演习后,俄罗斯又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关键测试,飞行距离达1.4万公里。

从时间节点看,北约演习已进入后半程的关键阶段,俄方选择此时启动核演习,显然是对北约演习进程的针对性回应。这种“你演我练”的时间重叠并非历史偶然,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核演习的时间窗口多次临近,反映出战略博弈强度的持续升级。

北约“坚定正午”演习虽未涉及实弹发射,但构建了多维度的核威慑演习框架。参演力量包括14个成员国的约2000名军人及71架各型战机,核心装备涵盖美国B-52战略轰炸机、F-35A隐形战机等。2024年3月加入北约的瑞典首次派出“鹰狮”战机及军事人员参演。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称:“世界不确定性加剧,北约需要可信核能力防止联盟受袭。”2023年4月加入北约的芬兰则连续第二年派出F/A-18“大黄蜂”战机参演。值得注意的是,美军首次派遣4架F-35A参演,获认证可携带B61-12新型战术核弹,该核弹具备可变当量设计与高精度打击能力,与F-35A形成“隐身战机+小型核弹”的战术核打击组合,大幅降低了核打击的使用门槛。

俄罗斯此次演习则展现了完整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参演装备涵盖陆基、海基、空基三大核打击平台。陆基方面,从普列谢茨克国家试验航天发射场试射了“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作为俄陆基核威慑中坚,具备固定发射井与公路机动双重部署能力,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全球主要目标区域。海基力量核心为北方舰队“布良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成功发射“深蓝”潜射弹道导弹,验证了俄在高纬度寒冷海域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该型导弹搭载于“德尔塔-4”型潜艇,是俄海基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基平台则出动图-95MS远程战略轰炸机,完成空基巡航导弹的实弹发射任务,该机型具备远程奔袭与防区外打击能力,是俄空中核威慑的核心装备之一。

俄罗斯在核演习中试射“亚尔斯”洲际导弹。

北约与俄罗斯并行开展核演习背后动因

一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直接催化。乌克兰危机持续三年余,是双方核演习同期举行的核心导火索。美西方对乌军援不断升级,如瑞典“鹰狮”战机以及特朗普正考虑向乌克兰转移核常兼备的“战斧”巡航导弹用于打击俄领土纵深,使俄战略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对俄纵深战略设施日益构成严重威胁。俄方视此为战略挤压。作为回应,俄罗斯不仅通过精确打击乌指挥节点实施“对称反制”,更通过大规模核演习展示战略威慑能力,以遏制美西方对乌的武器援助升级态势。在俄方看来,必须通过核力量宣示其核门槛的不可逾越性,防止北约误判局势。

北约则以“应对俄核威胁”为借口,加速推进核威慑体系的实战化转型。随着芬兰、瑞典加入北约,联盟的战略前沿已直接推进至俄边境。北约或可通过在北欧地区部署核打击平台,形成对俄的战略包围态势。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通过年度核演习强化成员国的协同作战能力,展示联盟凝聚力,试图以核威慑压制俄罗斯的常规军事行动。这使双方在核演习的时间选择上形成针对性回应。

二是战略互信崩塌,安全困境加剧。俄与美及北约之间的战略互信已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俄罗斯新版《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的出台,将“敌人使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大规模空中打击”“破坏俄核威慑能力”等情形纳入核反击触发条件。这一政策调整被北约解读为“核门槛降低”,成为其强化核演习的重要借口。而北约持续扩大“核共享”机制范围,让更多欧洲成员国参与核打击演练,这种“集体威慑”策略严重触碰了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促使俄方通过核演习展示反制决心。这种恶性循环形成“安全困境”的典型表征——一方的安全举措被另一方视为威胁,进而引发更强烈的反制措施。双方均遵循“以威慑求安全”的冷战逻辑,但博弈焦点从常规力量平衡转向核威慑的可信度。

三是军控机制失效的连锁反应。近年来,《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军控协议的先后失效,使双方失去了危机管控的制度保障。军控机制的失效直接导致双方陷入“核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美国加速推进“哨兵”洲际导弹、B-21轰炸机等新型核装备的研发部署,俄罗斯则测试“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等尖端装备。同时,双方通过实战化核演练替代条约约束,试图以单边行动确立新威慑规范,最终形成同期演练的对峙局面。

四是联盟管理与国内政治需求。对北约而言,核演习是安抚波兰、芬兰等盟国的安全承诺,缓解其面对俄“前沿威慑”的焦虑。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而言,演习既可对冲对俄绥靖批评,又为对乌军援升级铺垫合法性。俄方则借演习确保核威慑的有效性。

北约与俄罗斯同期举行核演习的消极影响

一是欧洲安全架构遭遇系统性震荡。双方同期举行核演习严重冲击了欧洲现有的安全格局,使欧洲冷战后形成的安全平衡局面进一步瓦解。北约将核演习区域抵近俄边境,英国战斗机沿俄边境巡逻。这种“抵近威慑”策略迫使俄罗斯强化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形成“威慑-反威慑”的螺旋式升级。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在加里宁格勒方向部署“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北极圈内部署最新型“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构建起针对北约的“反威慑屏障”,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军事对峙态势。

对于欧洲中立国家而言,同期核演习使其陷入“安全两难”困境。瑞典、芬兰加入北约后参与核演习,标志着北欧地区从传统中立地带转变为战略对峙前沿,这不仅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制,也使地区国家面临被卷入核冲突的风险。欧洲对美国核依赖加深,削弱了欧洲共同安全政策的有效性,使欧洲在美俄核博弈中逐渐丧失战略自主性。

二是核危机误判的风险显著攀升。核演习的同期性大幅压缩了战略信号的解读空间,增加了意外冲突的发生概率。北约与俄罗斯的演习区域地理相近,参演战机与舰艇的活动范围存在部分重叠,双方在北海、巴伦支海等海域的军事行动极易引发误判。

战术核力量演练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核冲突的爆发门槛。北约“隐身战机+战术核弹”的组合演练,模糊了常规打击与核打击的界限,使俄罗斯难以判断北约战机的真实作战意图。

俄罗斯新版核威慑政策将常规远程打击纳入核反击触发条件,这种“核常衔接”的战略设计,可能在演习期间因误判引发核力量的应急响应。历史经验表明,军事演习中的操作失误、信号误读曾多次引发国际危机,而核演习的高敏感性意味着任何误判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三是联盟责任与失控风险。北约核共享机制下,荷兰、比利时等非核国参与核决策,增加联盟内部责任分散问题。若危机爆发,美国或在盟友压力下过早承诺核保护,而俄方可能误判北约团结性,采取相应行动。此外,无人机侵扰、网络攻击等混合威胁与核演习交织,增加核危机非对称升级路径。

四是全球核军控体系的面临崩塌。同期举行核演习严重破坏了全球核军控的国际共识,使本已脆弱的核不扩散体系雪上加霜。俄罗斯与北约在演习中展示的新型核装备,如“匕首”高超音速导弹、B61-12战术核弹等,均超出现有军控条约的管控范围,这种“技术突破倒逼军控失效”的现象,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核军备竞赛。美国近年来主动突破核裁军责任的行为,削弱了国际社会对核军控的信心,可能刺激其他国家寻求核能力的突破,引发核扩散的连锁反应。

同时,《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存续前景因同期举行核演习进一步恶化。北约通过扩大核共享机制,变相增加了核力量的部署范围;俄罗斯则通过战略核力量的实弹发射演练,展示了其突破条约限制的潜在能力,双方的这些举措使条约续约谈判失去了现实基础。随着2026年条约到期临近,若美俄无法达成新的共识,全球将首次失去对核超级大国战略核力量的量化限制,这可能导致双方重启核武库扩张,使冷战后形成的核裁军进程彻底逆转。

北约与俄罗斯同期核演习是后军控时代的典型症候,反映了大国竞争从常规领域向核领域渗透的危险趋势。短期内,双方恐难摆脱威慑互动的路径依赖,但放任核演习同步化,将系统性侵蚀战略稳定。避免冲突的关键在于将危机管控置于国家对抗之上,以技术性合作填补制度真空,并通过多边平台重构核威慑的底线规则。否则,2025年的核演习或将成为未来核危机的前奏。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姚易琪

    http://news.xdnf.cn/sLDllBAqKH

    相关文章

    体坛联播|中国U17女足无缘世界杯八强,C罗沙王冠出局

    中国U17女足世界杯出局,中国U17女足0比3不敌巴西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一场U17女足世界杯淘汰赛结束,在对阵巴西队的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U17女足以0比3的比分告负。第3分钟,巴西队就取得梦幻开局,巴西中场送出一脚直传,凯兰小角度射门得手,巴西U17女足1比0领先。第45分…

    观察|获得感从何而来?四位营商环境体验官和上海浦东的故事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写进标题。如今,企业的真实感受如何?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浦东新区深入建设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离不开营商环境体验官的积极作为。今年7月,浦东新区第二届“宜商环境体验…

    日月谭天丨对沈伯洋立案侦查,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利剑出鞘

    重庆市公安局28日发布警情通报表示,为坚决打击沈伯洋通过发起、建立“台独”分裂组织“黑熊学院”等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该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惩‘独’司法文件”)等有关规定…

    总台海峡时评:分裂国家的“台独”顽固分子终将被严惩

    重庆市公安局28日发布警情通报表示,为坚决打击沈伯洋通过发起、建立“台独”分裂组织“黑熊学院”等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决定对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强调,依法对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极少数“…

    进博“汇”|能治疗抑郁症的奥地利单弦琴,将在上海“亚洲首秀”

    【编者按】“会”聚八方,澎湃全球。当进博会步入第八个年头,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不仅是中国的开放承诺,也是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随着进博时刻临近,澎湃新闻(www.th…

    泰国,正被中国家电企业“挤爆”

    作者|唐飞编辑|李小天今年9月,泰国春武里府格外热闹,空气中除了湿热之外还充满了期待。9月23日,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正式投产,该工业园年规划产能600万套,覆盖多品类空调产品。同一天,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在泰国安美德春武里工业园举行,整个HHA智能制造…

    今年前九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14.4万件次

    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14.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99.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97.6万件。立案78.9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90人、厅局级干部3704人、县处级干部3.1万人、乡科级干部10.6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2万人。…

    乌克兰需融资购买40亿立方米越冬天然气

    资料图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科列茨基10月28日表示,为了平稳度过今年秋冬供暖季,乌克兰需要额外进口超过40亿立方米天然气。科列茨基在乌首都基辅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俄军当天对乌天然气设施发动10月以来第七次空袭,袭击导致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设施受损…

    战火再起,以总理指示对加沙地带实施强力打击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8日发表声明称,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以军部队开火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指示以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强力打击。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当日稍早时表示,自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方面累计约125次违反协议,造成至少94人死亡、344…

    宁波一网友投诉理发被套路消费6万元,相关部门启动联合处置

    央广网宁波10月28日消息,10月28日下午,央广网记者从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获悉,针对网友反映在高新区某理发店被套路消费6万元的投诉,相关部门已启动联合处置机制:目前由公安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已主持双方调解,并召开专门会议推进事件处理,具体结果将第一时间通…

    美政府“停摆”继续,参议院第13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参议院以54票对45票的结果,再次未能通过程序性表决,推进旨在结束政府停摆的《2025财政年度持续拨款与延长期限法案》。该法案由众议院通过,拟以当前资金水平临时恢复政府运作,在参议院需获得60票方能推进。此次为该法案第13次表决,仍未达到所需门槛…

    光明日报:中学课堂开启“弹幕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被看见

    课堂上也能“发弹幕”了?据报道,近日,沈阳一中学课堂开启“弹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举牌和老师互动:“没听懂,求重讲”“So easy!我悟了”“老师,想上厕所”……充满趣味性的互动,让公众印象中稍显严肃的课堂不再“沉闷”。这样的教育方式,相当精准地契合了学生…

    光明网评论员:规范服务,增强大众对旅游市场信赖

    面对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各地政府应积极主动作为,把服务工作做在前头,让广大游客有所想时有所应,由此换来大众对旅游市场的更多信赖。媒体从北京市发改委27日举行的三季度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四季度,北京将实施消费潜能激活行动,围绕全域旅游与全时消…

    美军又击沉4艘“贩毒船”致14人死亡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宣布,应总统特朗普指令,美国国防部在东太平洋对四艘由贩毒恐怖组织操作的船只实施三次“致命打击”。情报显示,这些船只按既定贩毒航线运输毒品。三次空袭共造成14名贩毒分子死亡、1人幸存,美方无人员伤亡。行动全部…

    美军航母摔飞机因“电磁攻击”?中国军号:想多了

    10月26日,美国海军在南海摔了两架飞机。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执行“例行行动”时,摔进南海,3名飞行员获救。下午3时15分,同样从该航母起飞的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起飞过程中直接摔…

    美防长:美军空袭东太平洋四艘“贩毒船”,致14人死亡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宣布,应总统特朗普指令,美国国防部在东太平洋对四艘由贩毒恐怖组织操作的船只实施三次“致命打击”。情报显示,这些船只按既定贩毒航线运输毒品。三次空袭共造成14名贩毒分子死亡、1人幸存,美方无人员伤亡。行动全部…

    扫描“主播”|拥千万粉丝的网红“小影夫妇”已被禁言,此前被追缴税款上千万

    有着近千万粉丝的网红“小影夫妇”,其账号已被禁言。10月28日,澎湃新闻查看“小影夫妇”账号发现,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查看其账号直播历史,显示“主播已将开播记录隐藏”。目前,该账号最新的一条视频更新于10月21日。此前,“小影夫妇”被人举报涉…

    卖电池给奇瑞不如投资它?国轩高科一个季度赚了过去两年的钱

    各大上市公司三季报相继披露,锂电池领域国内二线厂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轩高科”,002074.SZ)的第三季度成绩单尤为引发市场关注,其单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434.42%。相比之下,行业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中兴通讯前三季度营收破千亿:净利润下滑三成,算力营收增长180%

    中兴通讯 视觉中国 资料图10月28日,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HK)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期内,营业收入为289.67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5.11%;净利润为2.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87.84%,扣非净利润为-2.25亿元,下降了111.62%。2025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实现营收1…

    网友反映非法囤猫情况,成都通报:未发现虐猫,涉事人员被调查

    责任编辑:王晓峰图片编辑:朱伟辉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