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年人们都去“上学”了,“老”似乎也没那么焦虑

article/2025/11/5 7:10:35

*本文为 澎湃号·湃客财经 X 潮汐商业评论 联合出品,湃客财经栏目独家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发

“你张阿姨自打退休后,又是学琵琶,又是参加合唱团的,平时还总在朋友圈晒自己学民族舞的视频,和退休前比,她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美得很。等我过两年退休,我也报个班去学一学,可不在家给你们做饭带孩子。” Andy的妈妈一边刷着朋友圈,一边同Andy说道。

有这些羡慕和明确规划“宣言”的,并非只有Andy妈妈一人,这样的情景已然在无数中国家庭中上演,构成了一个庞大且正在加速的潮流“剪影”

曾经,父母的朋友圈是养生文章和“早安”图片的阵地;如今,却可能被他们的书法习作、合唱团演出视频、甚至是剪辑精美的旅行vlog所刷屏。这群曾被视为“数字难民”和“被照顾者”的老一辈人,正主动摘下标签,将退休生活过成一场“开学仪式”。

而这背后,也是“张阿姨”们对“如何老去”这一命题的重新作答:她们不再满足于含饴弄孙的“传统剧本”,转而追求精神世界的“再成长”。

张阿姨”们这股个体层面的微小浪花,正汇聚成银发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浪潮。据中老年产业服务平台AgeClub、教育行业媒体黑板洞察共同推出的《2024中老年兴趣教育课程营销指南》中显示,日常消费中,除必备的生活支出外,55.7%中老年人群每月在精神需求类的产品或服务方面有支出,其中24%会选择老年大学、兴趣培训等方式增加生命厚度。

曾经以“公立老年大学”为主角的“老年教育”的故事,正被各类市场化教培机构的涌入逐渐改写。从线下培训到线上网课,从书法舞蹈到直播带货,从旅游研学到养学一体,“老年教育”这个看似传统的场景,俨然被推向了新的风口。

只是,当“学习”成为新一代银发族的共同选择,老年教育是否已从单纯的文化养老方式,跃升为整个银发经济最具活力的“入口”之一?当老年教育市场从兴趣学习,不断像更多产业延伸,原本应承载知识的“课堂”,是否会悄然变成另一个精准收割的“推销场”?

“新老人”时代来临,“老年教育”成了银发经济的“第一入口”?

54岁的王阿姨在朝阳公园举着智能手表刷短视频,67岁的退休教师李叔叔在老年大学用iPad学习直播带货,这些场景早已不是孤例。他们代表的正是中国老龄化人口中最具活力的“新老人”群体。

与传统认知中保守、节俭的银发族不同,这群“新老人”的画像很清晰:50-70岁,有稳定退休金,拥有受教育经历,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红利期,骨子里还有“成长型思维”。

有钱、有闲、有自我认知的他们不想退休后就“窝在家里”,而是想跟上时代、想和同龄人有共同话题、想证明自己“还有用”。

因此,“学习”成了接住这群“新老人”群体需求的主力选择。据新京报新京智库发布的《2024中老年兴趣学习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超八成中老年人已经或正在进行兴趣学习,其中,55周岁以下、收入水平较好的人群更有意愿参与兴趣学习。

与此同时,这背后也投射出了“新老人”对社交货币和情感价值的迫切需求。通过结识同好、建立新的社交圈,通过演出、展览等课程成果重获社会价值感,本质上,这是他们对抗孤独去寻找的“社群归属”和“自我价值”的重塑。

而这种复合需求,让老年教育市场天然具备了“流量聚合”属性,成为银发经济中最易触达、黏性最强的入口。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大学已达约10.5万所,线上线下学员约3000万人。不仅是老年大学,中老年“网课”也同样火爆,据快手发布《快手“小满人群”在线教育报告》显示,中老年在线教育人群约为3500万,中老年在线教育付费人群约为1785万。

需求端的觉醒,直接催热了供给端的市场重构。曾经以公立老年大学为主的“文化养老”场景,正被市场化力量注入新动能。

如今,老年人的课程表不仅更加丰富,也越来越“年轻化”,比如书法绘画已是常规课,短视频创作、学习直播卖货成了新热门。

教培巨头也纷纷转战,“少儿课堂”已不再是香饽饽,如何迅速拿下老年市场,成为了它们竞逐的新蓝海。比如去年1月,新东方南京学校开始创办南京新东方老年大学,开设外语、旅游文化、艺术三个学院,包含英语类、手机摄影类、声乐类、乐器类、舞蹈类等多个班级;中小学教育公司“昂立教育”孵化了银发教育品牌“快乐公社”,为自己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新东方、昂立之外,不少职业教育公司也在拓宽成人受众群体,将年龄段延伸,涉足银发教育领域,其中包括知乎旗下知音谷、量子之歌旗下千尺学堂、十方融海旗下梨花教育等;此外,还有垂直布局银发教育的公司,比如兴趣岛、红松、开开华彩等……

如今,“新老人”时代的来临,让银发经济的消费动机已然从“生存型养老”向 “品质型享老”转移 。而“学习”则已成为他们开启“第二人生”的核心舞台。

只是,当“新老人”的学习热潮勾出银发经济的巨大入口时,一个更关键的商业命题也随之浮现:这个看似热闹的“流量场”如何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大的市场想象力?

老年教育市场,不止是“学习”

入口的价值,从来不在入口本身,而在于门后通往的广阔天地。

如今,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正改写所有关于“银发”的想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这意味着每5个人里就有1位老人。

与此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婴儿潮出生的这代“新老人”(1962年-1975年出生的人),正以每年超过2000万人的速度进入退休潮。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为“银发经济”奠定了庞大的基数。

然而,市场的潜力与当下的经营现实之间,还存在一道需要巧妙跨越的鸿沟。热闹的老年教育赛道里,藏着的现实情况是:老人对“学习向付费意愿”远没想象中高。据NewAgingPro新老年商业研究团队研究显示,中老年人群虽然学习兴趣意愿度高,但消费刚需性不强。艾瑞咨询数据也显示,仅24%中老年人群愿意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支出。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潮汐商业评论」,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价格亲民的入门级课程,“99元的月课最受欢迎,一旦价格超过300元,报名人数就会锐减。”这种价格敏感度直接导致了老年教育市场“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单纯依靠课程收费,很难支撑机构的规模化发展。

正是这种盈利压力,倒逼从业者探索课程之外的商业路径。于是,低价课程逐渐演变为引流手段,真正的商业价值在后续的衍生服务中开始显现。

老年研学旅游成为首个爆发的增长点。山东一家老年教育机构推出的“书法研学之旅”,将课堂搬到西安碑林,三天两夜的行程定价2680元,首批50个名额在开放报名后迅速售罄。该机构负责人告诉「潮汐商业评论」,研学产品的毛利率要远高于基础课程。

这种“课程搭台,服务唱戏”的逻辑,在头部玩家那里被放大成了更系统的生态。比如量子之歌打造的“线上+线下”银发服务一体化平台,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开展线上书法、八段锦等系列兴趣课程;线下推出游学产品,创新将线上兴趣课程与线下研学服务有机结合。据量子之歌2024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总营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23.2%,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276亿。

而除了研学,教材器材销售、演出服装定制、健康产品推荐等衍生服务共同构成了老年教育的“后端盈利矩阵”。比如,济南心智青老年大学,通过捆绑摄影器材销售、组织境外游学等方式,实现衍生变现。中老年教育生活连锁品牌“美好盛年”,通过提供定制化旅游路线和随行摄影等服务,创造了更高的客单价。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新老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填充闲暇、扩大社交、提升生命质量的解决方案。他们对于能够带来直接美好体验的消费,如结伴旅游、展示自我的演出机会等,支付意愿反而更强。

而“新老人”群体的消费决策也颇具特色。他们高度依赖团体里的“口碑传播”和“熟人推荐”,容易形成“抱团购买”。一位阿姨对一次优质研学旅行的分享,可能直接为机构带来一个“广场舞队”的订单。这种基于信任的裂变效应,使得成功的衍生服务能产生远超传统营销的效益,也证明了围绕社群做深做透服务,远比单纯争夺生源更具商业价值。

本质上,老年教育不是“卖课生意”,而是“老年用户运营生意”,课程是“钩子”,真正的利润来自用户的全生命周期。当“新老人”通过学习和消费重新定义自我价值时,我们社会对“老去”的认知,是否也需要一场彻底的革新?

从“教育入口”到“生活生态”,老年教育打开的银发经济新生力

对许多人而言,“老去”之所以令人焦虑,并非只因容颜逝去或健康衰退,更源于一种深刻的“存在”危机:当社会角色褪色、生活半径收窄,自我价值感也随之摇摇欲坠。我们恐惧的,不是年龄数字的增长,而是被迫退出生活中心的“边缘化”。

而老年教育市场的兴起,恰恰为缓解这种焦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口,它本质上贩卖的一种打破年龄桎梏、持续与社会保持连接、并不断挖掘自我潜能的积极生活方式。当67岁的李叔叔在短视频班里成为同学们的“技术顾问”,当王阿姨的合唱团在社区演出中获得满堂彩,他们所获得的“被需要感”和“成就感”,是对抗衰老焦虑最有力的武器。

这种“再成长”带来的转变,远不止于技能层面。 社会心理学曾多次证实,持续参与社会活动、保持学习状态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比封闭在家的同龄人更低,晚年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尽管老年教育市场仍在发展的最初期,但这也不禁让我们有了新的启示,去探寻老年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

它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安全的“身份”过渡空间。在这里,老人们不必再扮演那个无所不能的祖辈,而是可以坦然做个“初学者”,在试错中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我们班上有退休局级干部,也有普通工人,但在这里,大家都只是‘同学’,”上海退休教师张叔叔说,“这种平等的身份认同,是在其他社交场合很难获得的。”

而这种“主动学习”也正在解构传统“被动养老”的陈旧观念。当社会还在将老年人视为需要被照顾的群体时,“新老人”们已经通过自己的选择证明,他们需要的不是过度保护,而是继续参与社会的通道和舞台。

市场的未来想象力正源于此。随着老年教育从“兴趣培养”向“价值实现”升级,更多创新模式开始涌现。比如,有的机构开设“银发主播训练营”,帮助老年人利用自身经验在短视频平台实现“再就业”;有的则打造“跨代共融”社区,让老年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科技也在加速这一进程。适老化设计的在线学习平台,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居家参与;VR技术则让八十岁的“学生”可以“亲临”卢浮宫欣赏名画,技术不再是年轻人的特权,而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桥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研究室主任胡祖铨表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

如今,“新老人”时代的来临,老年教育市场的兴起,正在重塑整个社会对生命周期的理解,老龄化不再是纯粹的衰退,而是可以充满创造力和可能性的新阶段。

“我今年六十二岁,学钢琴两年了。”张阿姨分享道,“到这个年纪才发现,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太早的放弃。”

当无数个这样的个体故事汇聚在一起,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一个社会的老人们都在积极地学习、社交、创造,那么“变老”这个词本身,是否终将摆脱它的沉重,成为一种充满希望的生命新体验?

毕竟,真正的“体面老去”,从来不是被动地等待照顾,而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

在每一间“新老人”学习的“教室”里,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的观点或立场,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http://news.xdnf.cn/syyPaQmKRH

    相关文章

    何为进博|盛会八载,答案五彩斑斓

    【编者按】一年一度,“东方之约”来到第八年。“进”而有为,“博”采众长。当这场盛会不断见证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博”二字的内涵也愈发深厚。它既是宏大叙事,也是鲜活日常,既关乎全球发展的共同命题,也牵系你我的生活点滴。第八届进博会举办之际,澎湃新闻推出“…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当地时间11月4日,总台记者获悉,美国“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通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往加勒比海。这是美国国防部宣布的军事部署的一部分。总台记者获得的画面显示,“福特”号航母在驱逐舰的护航下通过地中海,这一行动标志着“福特”号正式离开地中海,纳入美军南方司令部…

    普京:俄军事核技术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

    当地时间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研制具有历史意义。“海燕”的飞行里程超过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导弹系统。普京还表示,俄罗斯新一代的武器装备已开始在“海燕”使用的核装置基础上研制,未来的核动力导弹也…

    美国哈佛医学院爆炸案两名嫌疑人被捕

    哈佛医学院(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宣布,2名马萨诸塞州男子因涉嫌参与哈佛医学院爆炸事件被逮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校园内1日凌晨发生爆炸,监控画面显示,事发后有两人从现场逃离。警方表示,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11月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阿尼尔安巴尼1959年生于孟买,其父亲迪鲁拜安巴尼创立了印度…

    李强会见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

    11月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会见来华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新华社上海11月4日消息,11月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会见来华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李强表示,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

    征兵工作全年不间断,普京签署法律修订国防法和兵役法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4日签署法律,对俄罗斯国防法和兵役法做出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允许根据俄罗斯总统令征召俄军预备役人员保卫关键设施和重要民生设施。具体的征召办法由俄联邦政府制定。普京4日还签署法律,对俄罗斯兵役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兵役法规定俄罗斯的征兵工作将在全…

    印度恰蒂斯加尔邦发生火车相撞事故,已致5人死亡

    事故现场当地时间11月4日16时左右,印度中部恰蒂斯加尔邦发生火车相撞事故,一辆客运列车在行驶途中撞上前方的货运列车。截至当晚8时左右,事故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另有14人受伤。当地警方表示,目前仍有至少4人被困,救援行动仍在进行当中。伤者已经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其中…

    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将率团出席南非G20峰会

    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资料图)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1月4日签署决定,由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率领俄罗斯代表团出席在南非举行的G20峰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俄罗斯总统专家管理局局长阿加福诺夫,俄罗斯总统专家管理局副局长,G20事务协调员卢卡什、俄罗斯外交部副…

    C罗敞开心扉:用世界杯来定义我不公平,曼联丢了精神根基

    北京时间11月4日晚,C罗与英国名嘴皮尔斯摩根的最新访谈内容出炉。在采访中,葡萄牙巨星C罗透露自己也曾是“温差签”的一员,差点就加盟阿森纳。目前阿森纳是英超夺冠热门,对此C罗认为英超最难预测,但目前来看,曼联成为本赛季英超冠军几乎没有可能性。曾经差点加盟阿森纳“…

    媒体:财政部新设债务管理司有重要考量

    财政部的机构版图,迎来关键一笔。日前,财政部官网机构设置栏目悄然更新,“债务管理司”亮相!财政部官网截图。为什么要新设这个司?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政府债务余额92.6万亿元(含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其中,国债余额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7…

    中国大模型赢下AI投资大赛:阿里千问、DeepSeek盈利领跑,GPT-5垫底

    六款全球顶尖AI(人工智能)大模型参与的实盘投资比赛落下帷幕,阿里千问最终反超DeepSeek获得冠军。当地时间11月3日下午5点,美国AI研究平台Nof1宣布,从10月18日开始的大模型实盘投资比赛Alpha Arena正式落幕。六名参赛者中,阿里千问Qwen3-Max最终凭借突破20%的收益率拿下了…

    觅睿科技北交所IPO第三轮问询:境外客户实地走访地点均在境内

    据北京证券交易所披露,11月3日,北交所向杭州觅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请文件提出第三轮审核问询,问询函主要围绕其收入真实性核查、外协加工核查充分性以及毛利率下滑及业绩增长持续性三大核心问题。公开信息显…

    贵州毕节市政协主席刘开树调任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据微信公众号“黔东南人大视线”消息,11月4日,贵州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开树看望慰问梁承祥、耿生茂等州人大常委会往届退休老领导,衷心感谢他们在任期间对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州人大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此前,刘开树担任毕节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公开资料…

    因未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昆中药被罚61.7万元

    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悉,昆明市应急管理局近期对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简称“昆中药”)作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被处以61.7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的处罚事由为:未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及时发现并消除双效浓缩器超量进液和本单位人员脱岗的事故…

    从伊拉克战争幕后推手到特朗普批评者,美国“影子总统”切尼逝世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去世,终年84岁。根据其家族声明,切尼的死因是肺炎及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迪克切尼切尼曾作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竞选搭档两度赢得大选,并在恐怖主义威胁、战争与经济变革交织的时代成为白宫颇具影…

    “文华奖”揭晓!上昆全本《牡丹亭》获剧目奖,何念获导演奖

    11月4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重庆举行。当晚,备受瞩目的“第十八届文华奖”评奖结果也正式揭晓。上海出品在此次文华奖角逐中再创佳绩。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荣获文华剧目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

    邢建榕解读近代上海金融业:银行家如何塑造远东金融传奇

    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级档案专家、研究馆员邢建榕近日做客行知读书会,以上海银行家为中心,漫谈近代上海金融业。近代上海金融档案资料大都集中保存在上海市档案馆,这也成了邢建榕研究近代上海银行家的宝贵资料库,根据自己的研究,他写成…

    一个古希腊悲剧,如何在乌镇开出人类文明的和解之花

    从平地向着天空延展而上的巨大建筑,冒着火光与烧焦的浓烟,顶部已经垮塌;巨大的楼面上依稀可见巨大的商业广告招牌:三星、华为、可口可乐。当舞台上克瑞翁的扮演者念出这一段结尾词时,我们知道汉堡德意志剧院此次在乌镇戏剧节演出的《安提戈涅》不是仅仅重复一个古希腊的故…

    文人风骨在他们身上具象化了

    编者按:近期,电视剧《阵地》引发广泛关注。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生动展现了文艺作为抗战“阵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重温该剧所讲述的“文化抗战”历史,对于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史为鉴、把握方向,观照现实题材、弘扬时代精神,汲取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