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强调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后,各地公积金优化政策力度也在逐渐加大。7月10日,北京发文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提出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及研究“带押过户”等政策,成为一线城市响应国家政策、提振住房消费的又一举措。据机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已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超150次。
三大一线城市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在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方面,通知提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在业内看来,北京加大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是对国家层面政策的响应。此前的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在北京之前,今年6月12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提及,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深圳则于今年5月末印发《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可以申请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优化公积金政策超150次。此前已有深圳、杭州、西安等超30个市(区)跟进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此次北京也落地该项举措,可有效降低购房者置业门槛,降低购房压力,更好发挥住房保障功能。目前,在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均已跟进,预计上海也有跟进落地的预期。
从市场层面看,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据央视新闻,贵阳推出的“既提又贷”政策,不仅缓解了购房刚需群体的资金压力,更释放了购房需求。今年一季度,在这项政策的带动下,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均大幅增长,其中,二手房贷款金额同比增长7.7倍。
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
除了“既提又贷”政策,此次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也提出“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
根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超20个市(区)出台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相关政策,此次文件中提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也是北京积极跟进优化公积金政策的具体体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此前,北京已开展实施了二手房交易的商贷“带押过户”,若将来公积金贷款也可实施“带押过户”,有望进一步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利度,提高二手房交易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此前落地城市多为三四线城市,此次北京将研究制定该政策,也表明更多核心一二线城市也有望跟进出台。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北京的示范效应将推动住房消费政策从 “短期刺激” 转向 “长期优化”,最终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短期来看,通过优化流程,可提升交易效率,例如“带押过户” 政策显著简化二手房交易流程,从已经实施的城市和区域经验来看,可缩短交易周期15-20天。由于交易效率提升,会有利于改善型买家因 “卖旧换新” 链条加速,置换需求释放更集中。
张波认为,北京作为首都,政策调整往往具有风向标作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面临类似的住房供需矛盾,且在公积金资金池规模、不动产登记系统完善度等方面具备实施条件,一线城市已在公积金和 “带押过户” 领域形成政策共振。
此外,北京发布的方案中还提及“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等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此次进一步优化供地和公积金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也为其他城市政策调整起到示范作用。一方面,公积金贷款政策是各地优化政策的重要抓手,预计各地将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政策,如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加大对异地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加大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另一方面,此次北京优化住房消费政策后,后续仍有政策优化空间,预计未来有望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