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多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在上海创办华勤技术公司,从事手机主板设计。20年后,华勤技术已成为全球ODM巨头,每年为亿万消费者提供数以亿计的智能终端产品,产品也从智能手机扩大到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AIoT、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产品,是各大消费电子品牌背后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跻身中国500强之后,华勤技术的下一个目标是未来5年内成为世界500强,中国市场的韧性和海外市场的增长潜能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9月10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到访华勤技术总部,近距离了解这家硬核公司背后的创新密码。从2G时代到5G时代,该公司的成长轨迹与中国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周期高度吻合。中国合作伙伴的出海热潮,正在拓展华勤技术的海外版图。
上海总部是华勤技术最重要的研发中心 记者 杨漾 图
财报显示,华勤技术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营收与利润均呈现高增长。同期,其技术研发费用达29.63亿元,同比增长30.14%,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
据介绍,面对全球科技市场的快速迭代,华勤技术董事长邱文生在2024年底制定了“3+N+3”业务战略布局。其中的“3”,指的是该公司的三大成熟核心业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据中心业务;“N”是指由三大业务衍生出的多品类产品组合;第二个“3”,则代表了公司正在积极拓展的机器人、软件和汽车电子业务三大新兴领域。
“这是华勤未来十年的发展重心。”华勤技术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玉桃对等媒体表示,上述三大核心业务均对应千亿规模的市场。
AI的爆发式增长,令华勤布局多年的数据中心业务起飞。“今年我们在服务器这块的收入预计超过400亿元,去年是200多亿元,前年是80多亿元。”李玉桃对说,随着AI服务器的兴起和AI技术、国内算力需求的发展,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新业务的突围并非坦途,需投入充分的战略耐心,“从2017年开始布局走到今天,数据业务亏损了7年才实现盈利贡献和规模产出。”
这种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贯穿于华勤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在现已成为拳头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业务上,华勤也曾经历多年亏损但坚持长期投入,在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该公司同样在提前卡位、容忍战略性亏损。
深耕本土市场基础上,华勤正在加速全球市场开拓与进击。
据介绍,该公司现已形成“1+5+5”的全球化布局,即以上海总部、国内5大研发中心、全球5大制造基地为骨架,逐步构建覆盖研发、制造、运营的全球网络。制造端已形成“China+VMI”的全球布局,覆盖越南、印度、墨西哥三大海外基地。越南基地自2020年启动以来,实现了从研发到物流的全流程覆盖,月出货量超200万台,产品涵盖AIoT、笔记本电脑等品类。印度基地2024年月出货量突破百万台,聚焦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本土化生产,成为服务南亚市场的关键支点。墨西哥基地预计2024年完成交割,将重点辐射北美市场,强化汽车电子等高端产品的交付能力。
“我们海外布局是跟随客户走的,所以先是布局了越南制造基地,后来又拓展了印度,今年在墨西哥布局。”李玉桃对称。
落户上海,是华勤技术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上大展拳脚、不断迭代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我们一直把上海作为科技前沿和全球化布局的阵地。”李玉桃表示,华勤现有约1.7万名研发技术人员,上海总部是公司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效应、开放的创新环境、便利的营商环境令上海成为前沿创新中心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