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丽江古城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征收50元/人的古城维护费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在新闻报道里,这则变动被直接提炼成“游客进入丽江古城要交钱了”,显得格外扎眼。
丽江古城。图片来源:景区
不过仔细看这个新公布的政策,倒也没有那么简单。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解释,当地2007年就制定了《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而新规对费用标准进行了调整,由80元/人调整为50元/人,单次缴费有效期由一个星期延长为365天,即一年内可以多次免费进入景区。
这么一看,似乎新办法还更实惠了,降了价格还延长了时间。但有一个细节不能忽略,即工作人员也承认,此前收费主要是面向团队游客,而这一次散客也被涵盖其中了。可见收费对象扩大了,对于散客来说确实是“进城要交钱了”。
这也在网上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城镇毕竟不同于景点,进入一个包含生活和商业在内的广大区域即开始收费,这种模式终究是比较另类的,从情感上人们不太能接受。
但另一方面,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维护确实需要资金支撑。曾有数据显示,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年均支出约2.9亿元,而古城维护费是其单一的资金来源;从申遗成功到现在,丽江古城投入了48亿元,而古维费征收资金仅41亿元,这个缺口依然存在。那么扩大征收范围和规模,也自然成了一个选项。
但为了维护古城而简单征收维护费,是不是最合理的方式,只怕也要打个问号。事实上一梳理就能发现,围绕丽江古城收费而起的风波这些年层出不穷。
2016年,丽江古城约千名商户关门停业,以此抵制古城保护管理局日前增设多个收费卡,向游客征收“古城维护费”,商户认为这导致客流量下滑,影响商铺生意;2017年,“童话大王”郑渊洁更是发布长微博,质疑云南丽江收取古城维护费,又再一次将丽江古城的维护费问题抛到了舆论视野。
其实从常识上人们也能理解。“维护费”必然会导致游客量下降、挤压游客其他支出,即便增加了维护经费,却也可能减少商业利益;而设卡、查验这种方式,也容易引发游客的反感,副作用不可忽视。
而反过来,取消门票收费,却有可能带动景区整体收入上涨。比如2013年凤凰古城开始收取价格为148元的进城门票,引发舆论关注;在各方的压力之下,2016年4月凤凰叫停了“围城收费”,结果当月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就分别同比增长9.02%和5.32%,效果立竿见影。
这就是要不要收“维护费”必须要仔细掂量的辩证法:收费可以充实专项资金,但也可能赶走游客,天平的两端怎么掂量,维护费用有没有其他的筹措渠道,这都是当地需要仔细思考的。
当然,各个景区和古城情况不同,收费标准自然也有所区别。至于丽江这次新调整的古城维护费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能不能实现政策初衷,也不妨在市场反馈中仔细观察。
更重要的是,当地需要积极聆听当地居民、商户、游客、网民的多方意见,毕竟这种收费终究也是一种利益再分配,相关部门需要在动态中求得一个平衡点,保护好古城,也让居民、商户可以分享红利,更让游客玩得舒心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