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的地》推出“新造古镇”播客系列,探讨有哪些新玩法,能够让古镇如何不会在标准化开发的浪潮中逐渐哑声,让大众走出审美疲劳,重新爱上古镇。
本期聚焦被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迪士尼乐园”的乌镇,聊聊在乌镇逛古镇会有何种特别的体验?乌镇戏剧节为何能在被称为戏剧人的乌托邦的同时,又为普通人提供沉浸式观感?乌镇模式是否可以复制,还能不能被超越?
对谈嘉宾:
常佩婷——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讲师、青年导演
吴所胃——小红书旅游博主
万新——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目的地》播客主播
设计 张佳睿
01 乐园运营模式如何打破全国古镇的“千篇一律”?
万新:乌镇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早在2003年,就被联合国授予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但乌镇的缔造者陈向宏却说:“乌镇以前不是一个旅游小镇,而是一个破破烂烂、毫无知名度的小镇——跟中国江南的大多数古镇一样。”
1999年,乌镇开始实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东栅景区、西栅景区先后对外开放。2013年,建立乌镇大剧院,之后又将现代艺术引入古镇,将戏剧IP与旅游IP相结合,举办乌镇戏剧节,2016年举办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还将“古镇”与“互联网”科技两个看似本不相融的IP结合在一起,从2014年开始,办起了世界互联网大会。
如今,广大网友对乌镇贴了不少标签,比如“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迪士尼乐园”“古镇全员NPC剧本杀”“赛博水乡”“中国版楚门的世界”……这些标签虽整蛊搞怪,但都指向了乌镇旅游的核心模式,就是其“乐园模式”,有人说乌镇是一个建在水乡古镇之上的“大型主题乐园”。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说:“乌镇的成功,很重要的是它的管理运营之道——统一经营,标准化管理。”
乌镇景区在早期将原住民迁出,再进行古镇规划建设后,再请回原住民以工资形式雇佣他们,让他们扮演各种角色,如卖菜的大娘、炒菜的厨师、捕鱼的大爷等,仿佛游戏中的NPC。想问问两位嘉宾,你们对乌镇的这种“乐园NPC”模式有怎样的体验?
2024年7月29日,浙江嘉兴,桐乡市乌镇景区,正值暑假旅游旺季,景区人潮涌动,游船如织。视觉中国 资料图
每次去餐厅吃饭,都仿佛在远方亲戚家做客,这种感受与在其他古镇旅行特别不一样。
常佩婷:乌镇的家庭式餐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餐厅都位于水边,仅设一到两个餐桌,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成员分工协作。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与喜好,厨房会以定制私房菜的形式为我们制作菜肴。每次去餐厅吃饭,都仿佛到远房亲戚家做客,主人家热情好客,这种感受与在其他古镇旅行特别不一样,新奇且令人感到温馨。
吴所胃:我也有同感。上菜的时候会说,“妹妹,让一下来上菜了~”,让我觉得这是我哪个姐姐,感觉特别好。
传闻乌镇的每份番茄炒蛋,鸡蛋数量不低于4个,我点了一份想“测评”。探头到厨房,厨师叔叔问我看什么,我说就看看是不是有4个蛋,他说要不再给我加一个。这样的互动很有意思。
2015年12月14日,浙江嘉兴,乌镇景区那些互联网大佬去年峰会曾经光顾的小店。视觉中国 资料图
乌镇这份体验,让我想到了安徽铜陵永泉小镇传统的农家菜的感觉。吃一碗粉,粉条都是现磨的。但当地服务员的职责并不包括与客人互动,进行“角色扮演”,同样的产品在乌镇,现场的叔叔阿姨会向客人介绍这是我们的家的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永泉小镇的评价会更好。
万新:我们说乌镇是“中式主题乐园”,其实主题乐园的这种文旅模式源自西方,但乌镇的商业模式就将其进行了很好的在地化适应。例如,商品餐饮的服务保障:乌镇全镇都是“一店一品”策略,每家店铺只能评价销售一种特色商品,一条街里面,只有一家卖萝卜丝饼;行李的流程化运送:会有工作人员帮忙将行李运到酒店,退房的时候又帮忙把行李送到服务中心。这正是乌镇商业统一化管理的体现。
如果有个地方不仅建筑美观,而且当地人也来“哄”你,旅行体验感会非常好。
吴所胃:许多古镇会造景,雷同居多,却对(景里的)“人”有所疏忽。但在乌镇,摇橹船上的每个师傅都穿着中式大褂,与整个古镇的景色融合;晚上有打更的大爷,穿着蓝色褂子,拎着竹梆子和锣一路走来,你会感觉到这个古镇是在用心哄游客玩儿。
2020年12月14日,浙江嘉兴乌镇,蓝色马甲,背着竹梆,左手提着灯笼和铜锣,右手拿着木棍,这是老倪的固定“装备”。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我认为,古镇可以商业化,但有些地方的商业化与建筑或其他东西融合,没有与人融合。如果有一个地方不仅建筑美观,而且当地人也在哄你,那么旅行体验感会非常好。
乌镇的服务非常贴心,不用客人张口就能了解对方需求,比如突然下起小雨,工作人员就会主动搬来雨衣分发,或是在夜间散场后,主动提供洗手间位置的指引并提醒客人注意安全。这种被照顾的感觉很好。许多景区也会提供非常好的服务态度,但需要客人主动询问。
生活里的IP,能从多个感官帮我回忆起小时候的感觉,特别纯粹。
吴所胃:我在乌镇印象很深,走到一条老街,有位老奶奶在制作竹编。我从小在皖南长大,江南一带的风俗习惯比较相似,这个场景是我心中童年记忆的落脚点,非常容易共情。
这种IP与迪士尼IP完全不同。迪士尼的童年IP,仅存在于我原来看过的动画片里,而生活里的IP在童年回忆里有更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会怀念车马很慢的那个年代,它能让我看到我的奶奶,点燃的回忆可能是夏天的花露水、痱子粉,以及奶奶摇的大蒲扇,所有东西从各种感官帮我回忆起小时候的感觉,特别纯粹。包括前面提到打更师傅,他穿的衣服、喊话的乡音,完全复刻了小时候的感觉。
2023年2月22日,浙江嘉兴,乌镇夜景。视觉中国 资料图
茅盾作为入选中小学课本的作家,IP存在感太低。
吴所胃:乌镇出现了很多名人,例如茅盾和木心。之前我了解过木心,与他相关的话剧作品可能被中戏或者上戏的学生经常提及。但茅盾作为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学家,作为选入中小学课本的作家,在乌镇除了茅盾故居,体现得非常少,我认为他的IP存在感太低。如果再有针对性地挖掘打造,大家在旅游时会产生更多共鸣。
02 乌镇的水太包容了,可以托举住任何一种艺术
很多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都在水边发生,这是乌镇戏剧节特有的一道风景。
万新:戏剧节最初来自古希腊时期,是一种酒神献礼活动,集中体现了某种社会组织或艺术机构传递的艺术理念,以一种文化聚集的方式进行民俗活动,从而实现文化输出。创办于2013年的“乌镇戏剧节”于每年十月中下旬在乌镇举办,包括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等单元,共邀全球戏剧爱好者和生活梦想家来到美丽的乌镇体验心灵的狂欢。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艺术戏剧,是如何与古镇旅游做结合的。
常佩婷:乌镇戏剧节是乌镇的大IP,是国内最早一批利用古镇环境制作戏剧节的成功案例。开放多元、嘉年华氛围,以及乌镇水乡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的戏剧节模式,是它的亮点。
2024年10月17日,浙江嘉兴,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拉开大幕,来自全球各国的表演者与游客萍水相逢,乌镇的青石板上、市集上、小桥边组成了没有围墙的剧场,古镇戏剧嘉年华让大家沉浸其中,用欢笑、歌声诠释着戏剧的含义。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2013年举办第一届活动,首先变化最大的,是戏的规格与品质的提升——最初戏和剧场的开放数量不多,随着不断举办,乌镇戏剧节邀请到了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团队。
第二个变化,是青年竞演单元。作为乌镇戏剧节的优秀IP,青年竞演单元没有门槛,所有喜欢戏剧的创作者都可以参加,包括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年都会参与,根据主办方提供的三个主题词进行命题创作。这种形式对青年创作者的创造力激发非常好,不仅参与的创作者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单元戏剧通过平台孵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第三个变化,中国本土的原创剧目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型剧目,中国剧目占据了很大比例。
乌镇的演出形式非常多元和开放。很多户外戏剧创作利用乌镇自身的建筑结构和文化特色,打造了沉浸式演出。2023年戏剧节期间,在木心美术门口一处有水的广场,上演了一场关于古希腊祭祀仪式的戏,与这个戏的风格特别契合。这种戏剧的创作模式被称为环境戏剧,主要在户外特定地点演出,非常强调戏剧与环境之间的结合,包括与观众之间观影关系的互动。每年戏剧节期间的古镇嘉年华,都有乌龙剧团的大型木偶表演,利用长街古建筑的特点,演员将古建筑作为演出背景,在长街上与观众互动,非常有趣。沿着乌镇的河前行,很多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和观众互动戏剧都在水边发生,这是乌镇戏剧节特有的一道风景。
2024年10月17日,浙江嘉兴,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在桐乡乌镇举办。古镇嘉年华上,巡游演出的队伍与游客们一起走遍西栅的街头巷尾。视觉中国 资料图
同时,乌镇的管理模式对戏剧节观众也是非常便捷的。比如我们学校有往返乌镇戏剧节的大巴,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便利,到了晚上有很多人要赶大巴回上海,看完戏来不及回酒店拿行李,酒店会直接帮我们把行李送到客运中心,不耽误坐车。另一方面,乌镇的剧场数量多并且每天剧目排期很满,可能中间只有10-20分钟去赶下一场戏,这时可以选择搭乘在不同景点、酒店和剧院之间来回接驳的观光车,便捷且舒适。
中国的文化与乌镇的水一样非常包容,可以托举起任何形式的艺术。
吴所胃:青年竞演、小镇对话,都是我特别想观看的环节,这两个地方排队的人非常多,基本都是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非常有秩序,如果内场客满,就在场外看大屏直播。所以在现场看到的是,里面的青年在演出,外面的青年一排排坐着看里面的表演。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许多戏剧作品的思想非常超前,带给我很多启发,一些议题就好似喜马拉雅山上的冰雪,逐渐融化后,新的思想会变成小话题散发到各个媒体或者大众平台。所以不论经典剧目还是青年创新的剧目我都想看。
2023年10月21日,浙江嘉兴,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后的首个周末,乌镇风景区迎来游览热潮。视觉中国 资料图
嘉年华中踩高跷的神话人物,当他们真正出现在面前时,我很兴奋,美学融合得特别好。我注意到往年的表演可能偏西方,今年有很多汉服参与其中,他们cos神话人物,比如嫦娥、玉兔,与古镇的结合度非常高,还有花神,非常漂亮。
印象最深的IP是从河上漂过来的《漂浮歌后》,是荷兰帕斯曼团队和法国Artbirds团队共同打造的水上歌剧表演,融合中西文化,让我惊艳。我原本以为乌镇的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服饰最匹配,但看到西方裙摆与歌喉展现时我才发现,原来中国的文化与乌镇的水一样非常包容,可以托举起任何形式的艺术。
2024年10月17日,浙江嘉兴,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水上嘉年华吸引游客驻足观看。视觉中国 资料图
如果没有抢到票,可以随心所欲地体验路边的嘉年华戏剧或者小剧场,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排队。
吴所胃:第一次去戏剧节时,我在网上做了攻略,但准备得不充分,想看的内容又特别多,导致我到现场后四处奔波排队,一个也没排上。发现排队时间有点长之后,我就及时止损,改变策略,开始观看路边的小剧场和沉浸式地把自己投入到嘉年华,发现这些表演非常有趣。针对现在的预约制度,我建议大家尽量在线上完成抢票和做攻略,如果线上没有抢到,抵达乌镇之后,可以随心所欲地体验路边的嘉年华戏剧或者小剧场,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排队。不过偶尔也可以捡漏观看,路过时可以观察排队情况,如果队伍不长,可以考虑等待;如果队伍长,我建议放弃攻略,随心所欲地体验即可。
常佩婷:对于首次参加戏剧节的观众,我会首推在乌镇大剧院演出的大型邀请剧目,因为很多剧目是从欧洲或者国外邀请过来的,观看机会比较稀缺。
其次,乌镇戏剧节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对剧目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对内容的喜好做出选择。比如前面提到的青年竞演单元,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场演出,选择丰富。
上海与乌镇之间的联动也做得非常好。很多非常火爆的乌镇剧目,后来被邀请到上海进行演出,给观众更多机会。
2023年10月19日,浙江嘉兴,乌镇戏剧节。视觉中国 资料图
03 根本抢不到票!乌镇模式如何被复制与进化?
南北古镇旅游体验的差别相当大,更希望北方古镇能够学习乌镇模式。
吴所胃:用心的旅游景点会让人愉悦,乌镇模式值得推广。从各方面来说,江浙地区学习的难度相对较小,我更希望北方古镇能借鉴这种模式,因为中国南北方古镇的差别相当大。
比如,河南文旅在全国做得比较拔尖,前段时间因“王婆说媒”火爆的开封景区也主打体验,虽然内容做得好,但游客量太大,网友开玩笑说一座桥上能站1亿人,体验感不及乌镇。它的节目有时候会过于浪费,作为旅行博主和擅长攻略的人,我在那边都看不到太多完整的信息,你需要四处询问“这个点在哪里”,现场引导服务有待提升。乌镇的游客量也大,但在管理、疏导上做得更完善。
从旅游资源角度来说,山西的古城古建筑遥遥领先,但可能是古建保护的原因,运营模式也尚未成熟。我非常期待山西或者河南的古镇参考乌镇的服务模式。
另外,之前去过徽州的几个古村小镇,印象也很深,比如被誉为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的西递古镇,原住民的后代在徽派古建里经营,售卖古建相关图册和徽砚徽墨,开发模式与乌镇截然不同,更为原生态。
对我来说,古镇目的地的选择,取决于出游时的状态。如果想要安静和放松的心境,会去没人打扰的小村落;如果处于焦虑心态,我更想得到很好的照料,商业化做得更好的地方、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乐园模式。也就是说,能量低的时候我会选择去乌镇,能量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玩。
2025年4月6日,浙江乌镇春景。视觉中国 资料图
抢不到票,官方的票务系统,开放一分钟就基本抢光。
常佩婷:像乌镇这样具有特色的古镇不多,今年我还去阿亚那参加了电音节,那里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也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游客可通过阿亚那App注册电子卡,在部分餐厅和咖啡馆使用,居住到社区里的人会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这种生活的参与感可能比乌镇更强。我认为阿亚那与乌镇之间可以相互借鉴。阿亚那是一个年轻人的社区,电音节、戏剧节、电影周……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所有餐厅和咖啡馆进行联通互动,这种运营模式可能带来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我近几年乌镇戏剧节去得不多,因为抢不到票。官方的票务系统,开放一分钟就基本抢光,因此很多优秀剧目无法抢到票。我希望在票务系统上,乌镇戏剧节能开放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我们能够买到票。剧场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观演关系是戏剧的一大魅力所在,无法通过线上的体验替代。
04 非官方指南:乌镇还能怎么玩?
在中国游览了90多个城市,乌镇的水是最干净、最清澈的。
吴所胃:如果是周末去体验,可以用一天逛东栅,站在东栅的小桥上,往下看全是风景。有次我在桥上往下看,旁边有炊烟和雨,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场景,非常美。东栅有茅盾和木心的故居,值得参观。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去西栅,那里有拍照出片的景点,比如染布坊、酿酱的酱缸。前面我们聊到的临水小餐厅也在西栅,随意坐在哪个方向吃饭,都能拍出美照,晚上可以游览水乡。
我在中国游览了大概90多个城市,乌镇的水是我见过最干净、最清澈的。许多地方宣传玻璃海或者果冻水,但那可能只特指某个区域,乌镇整个镇的水都干净清澈。这是2017年到2024年我在乌镇看到的最大变化,感觉为污水治理投入了不少资源。
2023年9月29日,浙江嘉兴,游客们在乌镇景区乘坐游船体验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视觉中国 资料图
嘉兴菜市场、绍兴鲁迅故里——乌镇下一站
吴所胃:嘉兴周边有很多古镇,去过乌镇再去其他古镇,可能会审美疲劳。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嘉兴游玩,我游过的90多个城市里,嘉兴非常干净,干净到什么程度呢,从菜市场可见一斑——杀鱼杀鸡的地方没有一丝水迹,电子大屏显示每天的进菜量、出货量、打扫和消杀等内容,完善程度与ppt报表相似,惊讶到我以此为题,单独做了一期打卡视频。菜市场、城市街道都看不到垃圾,可以明显感觉到嘉兴是一个富有并且有底蕴的城市。我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水乡大概就是如此。
常佩婷:乌镇周边值得去的地方,我推荐绍兴鲁迅故里。文化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从小就阅读鲁迅的书籍,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历史都非常有趣。近几年有不少根据鲁迅作品创作的戏剧,我们的学生也会根据鲁迅的小说进行创作,以中国文化创作的剧目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
《中国目的地·新造古镇》制作团队:
统筹:邵媛媛
策划:万新 梁若凡
剪辑:万新
文稿:董怿翎 梁若凡
海报设计:张佳睿
若您对《中国目的地》感兴趣,请联系:shaoyy@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