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025|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AI时代,文科更重要

article/2025/5/22 7:33:31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接受采访表示,人工智能(AI)时代,要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重塑教与学的方式、重塑知识体系,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时,他表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因为它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AI时代,如何看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的现象?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AI时代,大学的AI通识课到底要教什么?

AI时代,教育教学与评价应该如何变革、重塑?

AI时代,计算主义之下,如何看人文主义的发展?

这些是在AI加速发展的当下,盘旋在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发展的人头顶之上的问题。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国际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西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接受等媒体采访,就上述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西浦的一些探索经验。

席酉民不赞同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的做法。在他看来,AI等现代技术无法拒绝,也无法防止,只能通过教育让人正确利用工具。席酉民认为,去控制或降低AI等技术带来的风险,让它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这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包括社会应尽的责任。

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席酉民向表示,这需要去重塑教与学的方式,重塑知识体系,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西浦的做法是,让足够多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真实问题和场景,让学生学会以AI为工具去解决真实问题。

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时,席酉民说,当下全世界很多高校在“砍”文科专业,国内一些高校的文科也在缩招。但他认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原因是,理工科有不少是工具性的技术,因而机器可以代替人去做;而人文方面是锻炼人的思维方式、情怀、情绪的,这些恰好都是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未来,我们不要怕某个技术,真正要担忧的是,因为没了人文情怀,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新现象、新方向。

“所以我一直强调,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席酉民说。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重塑教学过程,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

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外一些学校禁止学生使用AI工具。在国内,一些高校也对使用AI工具提出了限制性要求。

对此,席酉民表示,ChatGPT刚出来时,人们不知道它的潜力到底怎样,所以全世界不少高校禁用。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情况已在发生改变。

“一项新技术必然有它的优点、优势,以及缺点、潜在的风险,关键在于怎么去控制或降低风险,让它的优势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席酉民表示,AI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我们无法拒绝,也无法防止——因为我们能在校园里禁止它,却无法在校园之外的世界禁止它,并且它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会颠覆我们过去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教育让人正确利用工具,让学生能够在 AI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得更好。

席酉民表示,正因如此,西浦从一开始就拥抱技术、拥抱AI。西浦还开发了自己的AI,叫“西浦君谋”。西浦商学院有100多门课,几乎每门课都能24小时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如果没有AI根本不可能做到。

“我觉得 AI的潜力无限,但用好AI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席酉民补充道。

如果说AI必将成为大学生必会的基础工具,那么大学该如何平衡AI工具的使用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觉得这跟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关。”席酉民向说道。

席酉民说,AI时代,要重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还是用传统的学习方式,AI就会成为一个坏的工具。

“比如,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学生就直接发给AI,然后在AI给出的内容基础上进行简单改动就发给老师,这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他说,“所以,老师教课、布置作业的方式也不能再是简单教给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

席酉民指出,需要去重塑教与学,重塑知识体系,才能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全球很多地方禁止15岁以下的学生使用AI,主要考虑的也是这一风险。

“国外有社会学家研究分析,如果允许15岁以下的孩子从小跟AI‘泡’在一起,将来抑郁症患者会更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更少,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席酉民提到。

他介绍,西浦为了让AI成为正向的工具,在太仓与三百多家企业深度合作,目的是让足够多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真实问题、真实场景,一人一策,让学生以AI为工具去解决真实问题。西浦围绕解决问题、围绕创新,提供专门的平台、导师和资金来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相比限制使用AI,更重要的是改变评价方式

AI时代,教与学都需重塑,对学生的培养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性的内容积累,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然而,由于综合素质衡量标准比较模糊,部分高校难以真正做好,“AI时代该如何做好人才培养评价”是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席酉民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讲“以学生为中心”,但学校各相关利益者的考评制度依然是在“数数”,比如数这所学校开了多少门与AI相关的课。

如果考评不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学校领导的精力不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大家就没有精力去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过程真正发生改变。这样,评价改革喊得再多也难以跳出旧有的考评体系,自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他也坦言,具体的评价本身确实很难,因为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很难去做评价。

“现在国外很多学校禁止学生使用AI,就是因为很难判断学生的作业,比如论文,是学生自己做的,还是AI做的。”席酉民说,“当然,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开发了很多监测工具,比如现在每所大学都在用论文查重工具,要求将查重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后大概率还要看论文中AI使用的比例、程度。虽然监测未必准,但这类工具也兴起了。”

在席酉民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限制“AI帮你做”,而是要彻底改变评价体系。

他表示,正因为AI对教育的颠覆是全方位的,从学、教、评,到大学的治理、组织行为,乃至大学校园边界,可能都需要改变,所以西浦正在尝试重建教、学、评的整个过程。

比如,西浦对学生的考核,不再是简单地看学生的作业、报告或者研究项目情况,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也不再是“我给你一个问题,你给我一个讨论结论”;而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来构思问题解决方案思路,并要求学生说明哪些环节是自己做的,哪些环节是AI做的,以及学生与AI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这样的考评能把学生通过AI真正学到了什么考出来。”席酉民说,相应地,老师要改变的是,教学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课堂上需要加入AI以及平台,老师需要处理好教、学与AI/平台的关系,并设计能够考评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教学方式。

“未来,大学一定要在自身见长的领域布局”

在AI的浪潮之下,高校纷纷面向各专业开设AI通识课,西浦也由专门的团队设计了AI通识课。

AI通识课最核心的是要教什么?对此,席酉民向表示,不同的层级学校教的重点不一样。

他举例介绍,国外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基本覆盖四大类内容,第一类讲人;第二类讲社会;第三类讲世界;第四类讲信息技术包括AI,讲这些技术怎么影响人、影响社会。

“所以我觉得,中小学AI通识课内容应该包括讲人、社会、世界未来会怎样,数字智能技术在哪些方面会发展、在哪些方面有风险,人怎么去应用新技术,以及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席酉民解释道。

对于大学,他认为,大一的AI通识课首先要讲什么是AI,AI的优点、弱点以及风险,并告诉学生AI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重塑。到了大二,应该基于具体专业及其背景+AI来讲;而对于AI专业的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可能还需要学习思考怎么发展新的AI技术,如利用中国象形文字的规律构建语言大模型。

席酉民介绍,从去年开始,西浦制定了全面的“教育+AI”战略,涉及对未来教育的认知,在教、学、评估、治理等一系列领域都在全面实施。同时,西浦在大一推行AI素养课程,大二起结合专业深化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数智能力。

不仅仅是开设AI通识课,当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布局智能学院和AI相关专业。

然而,AI等技术发展迭代速度很快,而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这会不会造成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对此,席酉民认为,这阵AI热的风刮得很大,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一定会出现供给过热。

在他看来,人人都需要的只是AI基本知识,以及跟个人的行业背景、前景有关的AI知识。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选择?这是大学需要想清楚的。我认为,对未来大学来说,教育理念、由教育理念落实形成的品牌、强大的知识和数智网络及支持平台、本校独特的文化和营造的卓越中心,这些很重要。”席酉民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未来,一所大学是由一个理念、一个品牌、一个数智支持系统、多个卓越中心、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成的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学生也不再是瞄准一所学校学一辈子,而是围绕自己不同阶段的兴趣或目标,在不同的卓越中心进行选择和终身学习。

“因此,未来的大学除资源环境和文化外,不应是简单追求大而全。大学一定要看未来、断趋势,找到自身见长的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理念、品牌及各种卓越中心才是未来大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席酉民强调。

席酉民在西浦国际教育创新论坛上分享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

AI的快速发展,助推了教育变革重塑,同时也给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文科发展何去何从,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当下全世界很多高校在‘砍’文科专业,国内一些高校的文科也在缩招。”在谈到AI时代的人文主义话题时,席酉民认为,AI时代文科更重要。原因是,理工科一些工具性的技术较多,可由机器去代替人;但人文方面是锻炼人的思维方式、情怀、情绪的,这些恰好都是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想象力和更具创造性的,也是AI难以取代的。

“未来,我们不要怕某项技术,因为有新技术,就会有技术专家。我们真正要担忧的是,因为没了人文情怀,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新现象、新方向。”席酉民说,“所以我一直强调,人文教育需要更加被重视,而不是放弃。”

他认为,现在不少机构放弃文科,主要是从传统的就业的角度考虑的,是功利的。

“未来就业不再是看你学了什么,而是你的态度行为、人文情感,包括情绪控制、信仰。你对世界了解得越全面深入,你看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角度就会越不一样,这些问题不是理科教育能解决的。”席酉民结合西浦的经验谈道。

席酉民认为,AI时代,人文教育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人文能力素养——这种能力素养不是简单地会背唐诗,而是关乎思维方式、认知、情绪、意志等心智的改变,要让学生形成新的心智模式。

席酉民强调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心智模式的另一原因是,AI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和很多便利;但同时,因AI的发展可能会代替很多种工作而引发了一些人的焦虑。面对AI的这种矛盾情绪在大学生中表现得也颇为明显。

在席酉民看来,焦虑其实是一个心智问题,要解决焦虑需要解决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心智问题。

据他了解,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为未来要面临的未知世界感到焦虑。他认为,面对这种焦虑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能帮助学生训练哪些能力素养,以便在十年后对学生来说依然有用?他对此给出的答案是,明确的兴趣、正确的观念、积极的心理、阳光的心态、正向的思维、正确的行为、主动的学习,特别是能够抵制各种诱惑驾驭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这些,无论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都会赢得不错的发展。

“过去我们认为,上了大学就保证这一生没什么大问题,现在上了大学也不能保证。所以,如果家长有‘只要孩子能像上述那样健康成长,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的心态,孩子一定不会失败的,即使运气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席酉民说,“这样想,家长的焦虑就解决了。学生也是一样,学生大部分焦虑都是缘于没有理清楚什么最重要。”

席酉民提到,西浦还在做一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探索。“比如,我们在探索不把高考作为必要的选拔体系,只要你想学习、有目标、有潜力,即使没有参加高考,也可以到我们创办的梦想家学院去学习。我们实行多领域导师合作,针对学生特点,一人一策,所以同一个班级招来的人,可能有十几岁的学生,也有三十多岁的大学毕业后又回来学习探索的人。另外,我们还和职业院校合作伙伴探索职业教育如何升级,以及怎样进一步走进产业,帮助产业升级,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席酉民介绍道。

    责任编辑:程真
    图片编辑:陈飞燕

    http://news.xdnf.cn/DgbMTtFBXe

    相关文章

    中通快递一季度包裹量增速低于行业,赖梅松: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快递价格竞争仍在持续,快递企业何时能破局?5月21日,中通快递(ZTO.N,2057.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度实现营收108.9亿元,同比增长9.4%,低于市场预期;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0.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9.93亿元,同比增长39.77%,调整后净利润为22…

    美国再遭股债汇“三杀”,三大股指均收跌超1%

    美东时间周三(21日),由于投资者对大规模减税法案感到不安,美国再遭股债汇“三杀”。截至收盘,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1.91%,标普500指数跌1.61%,纳指跌1.41%。来源:Wind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苹果跌超2%,英伟达、亚马逊、微软跌超1%,脸书跌0.25%;谷歌涨逾…

    聚焦中国制造,音乐剧《让世界看见》6月首秀制造业重镇佛山

    佛山是中国制造业重镇,基于佛山制造立市强市背景、以中国制造业为主题的原创音乐剧《让世界看见》,5月21日在上海举行首演发布会。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担任该剧文学顾问。他认为,该剧以音乐剧的艺术范式,进一步探索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度可能,“佛山制造业的发展史,浓缩了中…

    对话生态学者:如果地球重启,人类会被“格式化”吗?|涟漪效应

    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吗,雨后池塘边、水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晚上院子里、草丛间,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过去夏天随处可见的它们,为什么消失不见了?它们的集体退场是偶然吗?其实,很多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悄然开始。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

    瑞银: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外资回流空间仍很大

    蒋立冬 AI 图“通过一直以来与众多海外投资者的密集沟通,瑞银深刻地感受到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持续升温。”在5月21日举行的媒体分享会上,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这样表示。房东明指出,市场流动性改善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国内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回应全球投资…

    从马蒂斯家的小盆栽说起:天竺葵的艺术与哲学漫步

    一株天竺葵,在哲学家的镜中映出文明的暗影,在画家的笔下绽放色彩的狂欢。对色彩着迷的马蒂斯不出意外地喜欢花,他说“想看花的人眼中永远有花”,在他的静物画中上镜率最高的花应该就是天竺葵了。初夏时节,草木茂盛,总是让我想起马蒂斯。他喜欢用饱满而纯粹的色彩画慵懒的…

    海口警方再通报汽车拖猫意外事件:三人造谣网暴他人被拘十日

    责任编辑:万婷婷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部“三无”国产动画让王俊凯周深首次献声

    无IP、无厂牌、无知名导演,但这部“三无”作品却有王俊凯、周深、黄渤、马东等诸多业内大咖前来“献声”。2025年5月21日,原创国产动画电影《时间之子》在上海举行首映礼。导演于奥、周铁男,制片人孙凌宇,配音演员王俊凯、周深、刘校妤等主创齐聚现场,与观众分享创作幕后故…

    流散千年的金印归藏故里,实证晋代册封高句丽

    澎湃新闻获悉,一枚流散1700多年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近日被无偿捐赠给了吉林省集安市博物馆,归藏故里。印文中的“高句骊”即“高句丽”,集安市在历史上是高句丽的核心区域,金印的"回家"让流散文物重归其历史语境。玺印篆刻研究领域专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孙…

    哈马斯称不会放弃武装抵抗,否认其军事领导人被打死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吉哈德塔哈当地时间21日就内塔尼亚胡当天在记者会上的言论作出回应,称以方不过是“继续玩弄谈判策略”,强调哈马斯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单方面条件或解除武装的要求。塔哈表示,内塔尼亚胡所谓“愿意达成协议”的言论,只是出于当前面…

    以总理称将全面控制加沙,对伊朗保留单方面行动权利

    当地时间21日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内塔尼亚胡表示,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整体目标尚未完成。他表示,以色列已为实现短暂停火做好准备,但重申停火必须是“临时性”的。在未来的加沙安排上,以色列将继续全…

    欧洲要求参与俄乌谈判,美称俄乌不需要第三方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9日分别通电话,就俄乌停火谈判等问题进行沟通。美国“阿克西奥斯”网站20日披露了更多通话内容,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再次致电泽连斯基。这一次,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以及欧盟委员会等在内的欧洲领导人…

    俄外长:不会与乌克兰先停火再观望

    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师生交流时表示,不会与乌克兰先停火再观望。拉夫罗夫说:“当有人对我们说‘先停火,然后看看情况再说’——不,我们经历过这些了,不会再想要这些了。”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

    第五轮伊美核问题谈判将于5月23日在罗马举行

    罗马(资料图)当地时间21日晚间,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通过其社交账号表示,伊朗美国第五轮核问题谈判将于5月23日在罗马举行。美国与伊朗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间接会谈。这是自2018年5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美伊之间的首次正式…

    广西落马官员家中发现大量金砖?官方辟谣

    5月21日,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发布信息称,经核实,以下网传文章为不实消息。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警惕不明来源的网传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清朗空间。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纪念|演员朱媛媛:她的表演将日常琐碎升华为艺术真实

    劳动节那天,朱媛媛在社交媒体上向大家介绍了她的新角色——一个“人生永远潇洒”的生意人。孰料噩耗在半个多月后传来,这竟是她留给人世的最后一次演出,令无数喜爱她的观众伤心错愕,连与她一起拍戏的同行都不知道这个爱笑的演员身患癌症数年。2025年5月17日11时39分,知名女…

    以色列高等法院裁定政府解职辛贝特局长程序不当

    罗嫩巴尔当地时间5月21日,以色列高等法院作出裁决,认定以色列政府终止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局长罗嫩巴尔职务的决定存在程序不当,违反法律规定。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镇江分站:探讨AI推动产业发展的机遇

    5月21日,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镇江分站暨AI驱动产业升级高峰论坛在江苏镇江举办,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与机遇。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发表致辞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官网中国互联网协…

    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蓝天、朱洁静等15人摘梅

    5月21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当晚,15位梅花奖得主正式揭晓:蓝天(京剧)、朱洁静(舞剧)、孙娜(河北梆子)、鲍陈热(台州乱弹)、袁国良(昆剧)、李哲(京剧)、李晶花…

    微软地球系统预报AI模型来了!点赞华为云盘古:掀起AI预报模型研发浪潮

    美国微软公司将正在开发的大气科学类人工智能(AI)模型正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该模型名为Aurora,除了能进行高分辨率天气预报,研究团队还展示了其能更准确和高效地预报空气质量、热带气旋路径和海浪动力学。“这是一个面向地球系统的基础模型,能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