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为何未提马海德?美国友人后代讲述背后故事

article/2025/9/3 16:35:53

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何没有在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及与他同时期也在红区的美国医生马海德?

8月30日下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友人海伦·福斯特·斯诺的侄子埃瑞克·福斯特在题为《纪念历史 不忘历史》的发言中,讲述了埃德加·斯诺夫妇在中国的故事,以及《红星照耀中国》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埃瑞克·福斯特在研讨会上发言。记者 程婷

埃瑞克·福斯特在发言中讲到,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前往当地,通过文字揭露了日本侵略的开端。1933年前后,埃德加与海伦结为夫妇,迁居北平(现北京),斯诺在燕京大学教授新闻学课程,两人还参与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由于他们享有类似外交豁免的特权,所以他们的家成为当时学生领袖的秘密地下联络点,学生们在此会面,商讨计划,还能够藏匿一些宣传标语和标识,这是他们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又一方式。”埃瑞克·福斯特说。

“当时甚至人们根本都不了解这支队伍(红军),很多的宣传都是负面的,所以人们对于红军的认知都是负面的。”埃瑞克·福斯特提到,运动期间,学生们得知毛泽东及其领导的部分红军已完成长征,正在中国西北地区。斯诺和海伦都意识到,这正是前往探访、报道神秘的毛泽东及红军的绝佳时机。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当年首次前往会见毛泽东的并非只有埃德加·斯诺本人,同行的还有美国医生马海德。当时马海德希望对此次行程保密,所以这也是斯诺在著作中没有提到他的原因。”埃瑞克·福斯特在发言中讲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为何没有提到马海德这一鲜为人知的细节。

埃瑞克·福斯特说,“四个月之后,斯诺离开红区,践行他向世界讲述所见所闻的使命,而马海德则选择留下,将自己的一生和他专业的医术奉献给了红军,也书写了一段重要的历史篇章。”

“我们从历史当中可以知道,这次前往红区的秘密探望,催生出了斯诺那本享誉世界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埃瑞克·福斯特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也铭记那些曾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外国友人。”

公开资料显示,马海德原名沙菲克·乔治·海德姆,出生于美国纽约,原籍黎巴嫩,医学博士,中共党员。1936年,他经宋庆龄介绍,到达陕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他改名并于2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海德是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在中国度过了55个春秋。他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日报社、CGTN、中宣部国际传播局主办,北大社会科学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北大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北大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大融媒体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汤宇兵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http://news.xdnf.cn/EIZaKmUJCa

    相关文章

    202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

    202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银幕上的每一次感动,都汇聚成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一起回顾2025中国电影,一幕一惊喜。期待更多故事,点燃中国电影。一起为中国电影加油!责任编辑:王嘉琦图片编辑:施佳慧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四平市委书记赴网络剧拍摄现场:一如既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据吉林省四平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报道,8月29日,四平市委书记王相民看望慰问网络剧《二龙湖“村”暖花开3》剧组人员,并到二龙山水库调研。8月29日,四平市委书记王相民看望慰问网络剧《二龙湖“村”暖花开3》剧组人员,并到二龙山水库调研。微信公众号“四平广播电视台” 视…

    三朝婚俗展演、前线家书告白,上海北外滩上演“甜爱七夕”

    “六个月后,我才收到妻子写来的三封信。尤其是第三封,信封上写的是‘寻人启事’,那一刻我心如刀绞。”8月30日下午,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退伍军人邬发琪的声音微微颤抖,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一段跨越四十余年的爱情故事。邬发琪与爱人讲述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 本文图片均…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8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责任编辑:王嘉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海慈善周开幕,去年全市慈善组织共开展项目8191项

    8月31日,在9月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临近之际,2025年“上海慈善周”启动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今年“上海慈善周”将于8月31日至9月6日举行,活动主题为“与善同行,海纳至善”。8月31日,2025年“上海慈善周”启动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实习生 许文宁 图启动仪…

    上海暴雨预警信号更新为黄色,全市启动防汛防台三级响应行动

    预计未来6小时内,上海市中心城区、闵行、嘉定、崇明、宝山、浦东将出现一小时雨量5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天气,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8月31日15时21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并于15时38分更新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同步启动全市防汛防台Ⅲ级响应行动。责任编辑:…

    竞彩湃|双红会上演矛盾之战,西汉姆滑向深渊?

    森林主帅努诺(右)与伍德击掌。周日012 英超诺丁汉森林VS西汉姆联 竞彩SP数据 1.47 3.76 5.45-1 2.63 3.28 2.25诺丁汉森林上轮联赛客场1比1战平水晶宫,新赛季前两轮1胜1平。今夏森林卖了不少人,但主力阵容几乎没有伤筋动骨,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哈钦…

    上海182万中小学生明天开学,新学期全市新开学校34所

    明天(9月1日)就要开学了,上海约182万中小学生将迎来新学期。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积极健全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高标准建设一批高品质学校,不断优化资源结构布局。2025学年,全市共新开中小学校34所(含新增学段),其中小学7所…

    上海发布冰雹黄色预警信号,伴随暴雨、雷电、大风

    暴雨、雷鸣、大风,还夹着冰雹,正袭击上海。今天(8月31日),上海天气变化来得太快了,在最高气温升至35.8℃后,午后出现强对流天气。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8月31日15时32分发布冰雹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本市中北部地区将出现冰雹天气,请尽量避免外出,做好易损…

    气候资讯|8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1.欧洲野火肆虐,多因素加剧灾害欧洲今夏频遭野火侵袭。欧盟科技服务机构联合研究中心8月13日更新的监测数据显示,欧盟地区今年野火过火面积约44万公顷,超过了2006年至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国消防与气象专家表示,气候变暖提供了“易燃的背景”,极端天气与人为因素共…

    常德一中学被指为省电不允许学生全天用空调,区教育局称系误解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因电费超标,湖南常德一中学不允许学生全天使用空调,一学期只能用800元电费,学生们只能在近40℃的高温里苦熬。8月27日,常德市鼎城区教育局回应新黄河记者称,校方经费紧张,此前确曾向学生倡导过节约用电,但目前教室仍是全天使用空调的,不存在禁止学…

    暑期2万人打卡!上海音乐厅文旅三件套打开文化消费新格局

    白天黑夜全时段、楼上楼下全空间——这个暑期,上海音乐厅十分热闹,实现音乐活动全覆盖。上海音乐厅精心策划“文旅三件套”——沉浸式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沉浸式VR互动体验《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加上午间“音乐午茶”,吸引近2万人…

    古籍修复中的“忒修斯之船”悖论

    但凡人们说到一个地方适宜居住,多用“四季如春”来形容。可是到了杭州人的口中,四季如春被颠了个倒,变成了“春如四季”:短短的一个春天,可以让当地人像坐过山车般的,忽而被抛到气温的峰顶,忽而又被甩到温度的谷底,于是,短袖T恤、羽绒服、夹克、皮衣轮番上阵,白天热得…

    书海一沤寄余生——郑逸梅藏札中的潘景郑及其他

    2025年是郑逸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前不久刚在上海书展面市的《郑逸梅日记》,应该就是为了纪念补这位著名的“补白大王”。十年前,中华书局出版《郑逸梅友朋书札手迹》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百二十岁诞辰,《郑逸梅友朋尺牍郑逸梅家藏尺牍》的出版,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不过有点可…

    中国人睡觉为啥一定要盖肚子?答案你意想不到......

    “睡觉时候要盖好肚子,不然会着凉” 这句话,是刻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DNA里的叮嘱。 (来源:soogif) 不信的话,下面这个问题请你做出选择: 从小到大,要是睡觉时被妈妈发现没盖肚子,很可能你会听到: 睡觉不盖肚皮,你就等着肚子疼/窜稀/感冒吧!那么,为啥我们对盖肚…

    奔流日记|宠物驿站、商船会馆与RED LAND

    《暑假作业》 张无忧 作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宠物驿站《新民晚报》说,上海正抓紧推进“一江一河”沿线100座驿站的功能服务提升。约300项任务已完成210余项,包括合计新增了50多处便民服务包,9处洗漱热水,10余处饮用开水,10余处无障碍进出口等。浦东增加超过20处储物箱便…

    上海“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科学实验屋”邀请青少年互动体验

    8月31日上午,2025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9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将在申城各个角落全面展开,由1个主场活动、4周主题活动、5大系…

    林书豪退役了,比“疯狂”更值得记住的是坚强温暖的心

    “过去的15年职业生涯,我明确知道有一天我会需要离开,但现在真的到了要和篮球说再见的时候,这仍然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难的决定。”8月31日一大早,37岁的林书豪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写下这样一段动情的文字,宣布结束自己的篮球生涯。当林书豪决定退役,篮球世界那段“…

    合肥发力聚变能源未来产业,请看《浪尖周报》第39期

    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协作与科创协同,澎湃新闻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推出“浪尖计划”。作为“浪尖计划”的子项目之一,《浪尖周报:长三角产业动态》聚焦长三角九大万亿GDP城市最新产业动态,精选178条9城主要报刊一周(2025年8月25日-2025年8月31日)的重要新闻与领导活动资讯,呈…

    刘学锴:我这一辈子,用“读书、教书、写书、改书”便可概括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本科毕业,免试录取为北大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师从林庚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959年提前分配至北大新建的古典文献学专业任教。1963年调至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工作。现为安徽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