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力宏在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唱响《龙的传人》,台下数万名年轻人挥舞荧光棒齐声合唱;当蟳埔村的簪花围与巴黎塞纳河畔的时尚秀场同频共振;当洛阳桥的宋风市集里,汉服少女与AI导游展开跨时空对话……
当暑期旅游的热浪席卷全国,一座千年古城悄然跃升为年轻人心中的“顶流”——泉州。
从世遗古迹的千年回响,到滨海夜市的烟火沸腾;从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到时尚产业的创新破圈,这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世遗之城,正以开放姿态拥抱青年,用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书写新时代的人才吸引方程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簪花和美食、世遗景点等都是游客来到泉州不可错过的体验,图为2025年丰泽区开渔文旅消费季开市现场。 泉州文旅 供图
据泉州市文旅局介绍,8月以来,泉州市市区酒店、民宿等住宿载体入住率持续保持高位,其中鲤城区更是基本稳定在90%以上。高峰时段,多家精品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景象。今年暑期来泉州的游客中,2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也越来越高。
泉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凭借政府的有力引导、社会的积极创新和市民的热情好客,以多元魅力“圈粉”无数年轻人,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与文化的共鸣。
打造“为年轻人而设计”的夏天
“呀哈比比(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好朋友,好兄弟’),我是你们的好兄弟老王!”8月初,在短视频平台拥有千万粉丝的伊拉克美食博主@老王在中国(中文名“王立轩”),身着标志性西装现身泉州街头,沉浸式体验闽南美食。
这是王立轩第一次来到泉州,他操着略带异国口音的汉语,热情地与路人打招呼,风趣地介绍着沿途遇见的泉州美食。他发布的泉州系列打卡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仅引发国内网友的热评,也让许多外国观众感受到这座闽南古城的舌尖魅力。令王立轩惊喜的是,此行他还获颁“‘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国际旅游推荐官”称号。
2025年8月初,伊拉克博主“老王在中国”来到泉州,和蟳埔女习俗非遗传承人黄丽泳一同体验泉州夜市。 “老王在中国” 供图
“对我而言,泉州是个很放松,很值得年轻人度假的一个城市。”接受(www.thepaper.cn)采访时,王立轩表示,几天的体验让他深刻感受到泉州是个很有生活的城市,有海边、有美食、有音乐、有酒。在泉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亲切,非常有包容性、互相尊重,“一路上很多人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邀请我吃饭。”
和王立轩有类似的感受的还有很多来到泉州的年轻人。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在前往泉州旅游的游客中,20- 35岁的年轻游客占比超过40%,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泉州,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
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洪其铮向介绍,这个暑期,泉州以“青春之城”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精准“狙击”年轻人喜好的活动。
泉州从交通、住宿、信息获取等环节入手,解决年轻人“怕麻烦、怕踩雷”的痛点。比如,针对古城景点分散问题,开通20条“小白”观光车线路,覆盖开元寺、清净寺等核心景点,手机扫码即可预约。增设“夜游专线”,运营时间延长,串联天后宫、领SHOW天地等夜间热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内外不少城市在这个夏天的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增加了年轻人“避暑游”的市场需求。泉州抢抓“福州-德化”“厦门-德化”两个动车班列开通契机,推出“清凉避暑游”“亲子研学游”两大主题12条精品线路,安溪、永春、德化、南安四地联合为铁路职工及乘客提供门票减免、住宿折扣等“清凉礼包”,吸引游客来泉避暑。
泉州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非遗乘高铁”为主题,在“福州-德化”“厦门-德化”列车车厢及福州和厦门地标开展文旅非遗快闪。南音、高甲戏、提线木偶戏在车厢巡演,蟳埔女簪花围体验引发乘客争相拍照,还有“巾解鸭·姜姜殿下”带来的趣味互动。
为增强引流效果,泉州还开展“局长讲解带你游”、网络大V采风行,实现“这个夏天泉是清凉”位列抖音同城榜TOP1,让“动车清凉游”成为新风尚。
2025年暑期期间,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45°刺桐幻幕”光影秀两大文化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 泉州文旅 供图
据泉州市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消息,今年暑期期间,西街天台音乐会与“∠45°刺桐幻幕”光影秀两大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场活动均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其中,西街天台音乐会凭借“闽南金曲之夜”“王力宏金曲之夜”等主题演出,营造出热烈的现场氛围,被年轻游客亲切称为“古城最具氛围的文化活动”。
而"∠45°刺桐幻幕"光影秀则创新利用中山路骑楼建筑群作为天然表演空间,通过光影技术与艺术表演的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沉浸式演出。项目主创团队负责人周琼琼表示:“我们将演出设在中山路,就是希望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闽南骑楼建筑的独特美感。”据其介绍,该光影秀的创作既注重结合传统节日主题,又通过持续更新创意内容,确保观众始终保持新鲜感与参与热情。
文化基因的年轻化表达:让非遗活起来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在丰泽区蟳埔渔村,这句闽南俗语因年轻游客的追捧而成为网络热词。这个夏天,顶着“头上花园”穿梭于红砖古厝间的身影中,不乏举着自拍杆的“00后”。
8月来泉州开演唱会的歌手王力宏也加入了这个“簪花大队”。照片里的,他穿着一身简约的白色衬衫,头发梳得利利索索,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他侄女也戴着同款的簪花围,青春靓丽的脸庞在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俏可人。
明星王力宏公布他和侄女2025年夏天在泉州簪花的体验经历。 截屏图
簪花围,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花环。它是泉州蟳埔女的传统头饰,更是被誉为“头顶上的花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朵花,都承载着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晴天姐姐”黄丽泳是在蟳埔村最早开簪花店的人之一。2023年春节,她曾帮演员赵丽颖梳当地传统头饰簪花围,照片发布后引起轰动出圈。她的店紧挨着蟳埔村中心,很多年轻人来到蟳埔村都会把她家作为簪花旅拍的首选。
黄丽泳向介绍,今年暑假人气很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体验簪花,感受蟳蜅女文化,“簪花不仅是装饰,更是文化认同的符号。”
在泉州,蟳埔村的“簪花围”习俗,正通过“非遗+文旅”模式实现空间破圈。当地政府将渔村改造为沉浸式文化街区,游客可穿戴蟳埔女服饰,在阿嬷的指导下学习盘发、插花,甚至参与渔获拍卖、妈祖巡游等日常场景。这种“生活化展演”模糊了表演与真实的边界,使非遗成为可触摸的生活方式。据统计,今年1—7月,蟳埔村接待游客总数超426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8.6亿元人民币。
泉州拥有8项世界级非遗、36项国家级非遗,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更为难得的是,泉州的大多数文化遗产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是摆在博物馆里,不是等着被拯救,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浓浓的烟火气中。
此次暑期,鲤城结合传统南音、新南音、火鼎公婆、刣狮、南少林花拳等非遗,创新打造“夜未央·非遗嗨一夏”非遗展演活动。该活动选址古城最火街区——中山路沿线,以快闪形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成为今夏古城最亮眼的文旅品牌。
泉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泉州戏曲很有开放的态度,善于“守正创新”,大胆结合舞台剧、舞台、即兴戏剧等新兴艺术样式和科技元素,贴合时代审美的变迁,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
在年轻的泉州非遗项目南音演奏者的指导下,法国博主米莲娜体验南音的神奇。 记者 王珏玮 图
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AR技术让千年古乐“活”了起来。游客佩戴设备后,可看到虚拟的南音乐师在身边演奏,通过手势识别技术“拨动”琵琶弦,实时生成属于自己的南音旋律。这种“数字孪生+交互设计”的模式,使南音的参与门槛从“十年苦练”降至“三分钟体验”。数据显示,该展项使年轻观众占比大幅提升。
当非遗不再是尘封在古籍中的文字,而是成为可触摸、可互动、可分享的生活方式,其传承便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力量。
让年轻人成为城市内容的共创者
泉州爆火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是城市对年轻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
低消费门槛、慢节奏生活、友善的市民,让泉州成为“逃离996”的优选地。来自北京的研二学生陈宇鸿和几个朋友今年暑期在泉州待了5天。她在小红书写道:“在这里,我可以花一整天时间学做一盏德化白瓷,不用赶行程,不用打卡网红店,这种松弛感太珍贵了。
陈宇鸿对感慨地说,当年轻人穿着汉服走在西街,或用短视频记录南音表演时,他们不仅是游客,更成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泉州之旅超越了普通旅行,成为一场“文化认同之旅”。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也是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泉州市文旅局交流合作科科长曾世彬对表示,泉州通过青年群体流行的社交形式和休闲方式,推动这一最具活力群体的热情、创新,与城市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从而进一步汇聚青年力量、助力城市文旅赋能。
让年轻人成为城市内容的共创者,这并不是泉州的突发奇想,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2024年4月,泉州建立起福建省首个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体系,彻底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品牌塑造组、创意营销组、招商引才组、项目建设组、品质提升组、交通服务组、市场规范组、安全保障组等9个工作组。
泉州有着“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别称,成为很多年轻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图为游客众多的西街。 视觉中国 图
泉州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从具体的、鲜活的城市生活里提炼出游客可体验可参与的内容,甚至是从游客旅行心得、所见所闻所感中挖掘出可嫁接利用的新创意新方式,让城市的风华可触、烟火可见。
这是一种“共创”的态度。为此,当地构建了泉州海丝国际传播中心、“海丝泉州文旅之声”“Visit Quanzhou”海内外新媒体矩阵,在各级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利用网站、客户端以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平台发布世遗主题报道及图文视频,全力打造“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IP。
通过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合作,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流行的传播语言,已打造出数十个播放量超亿次“爆款”。
同时,泉州的县域也各有特色,晋江的侨乡、石狮的山海、德化的陶瓷、安溪的铁观音高甲戏……近两年,县域旅游热潮兴起,小众开始变得大众,就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避开热门景点这种“大路货”,转而去探索一座座“小而美”的“宝藏小城”。
这个夏天,泉州用一场“为年轻人而设计”的狂欢证明:真正的“青春友好”,不在于刻意迎合潮流,而在于尊重文化、理解需求、创造价值。
海报设计 郑达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