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新办发布会现场介绍中英关系经贸合作特点。记者赵利新 图
8月26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福建省副省长王金福、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民强、厦门市副市长林志成介绍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凌激说,经贸合作是中英关系的“压舱石”。当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他用实、广、活三个关键字形容中英经贸合作的特点。
一是“实”。这是指“压舱石”就要压得实。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超过1300亿美元,也就是每天有3.6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在中英之间发生。据初步统计,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350亿美元,我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也超过320亿美元。目前,英国累计在华设立的企业超过1.3万家。
二是“广”。广就是两国贸易和投资涉及面广、涉及行业广。货物贸易包括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轻纺产品等,服务贸易涵盖教育、保险、金融、证券、咨询等。双向投资涉及金融、制造、汽车、医药、新能源等广泛领域。
三是“活”。近年来英国积极参加中国的进博会、消博会、投洽会、服贸会等展会,英国在华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同时中英地方合作积极推进。跟大家介绍一下,英国有10个城市的市长及城市代表将参加本届投洽会。
凌激还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和趋势。
他表示,首先,中国的投资规模居世界前列。2012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境外设立企业超过5万家,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前三,占全球对外投资比重增至7.2%。在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全球产供链的稳定畅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呈多元化发展势头。我国对外投资涵盖了18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制造业、金融、信息技术、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等5个领域的对外投资占总量近80%。同时,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绿色矿产、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投资也在稳步推进。
另外,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50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9%,占当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的26.5%。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存量达到370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存量的11.8%。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实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开放合作的诚意和决心。
最后是互利共赢成效显著。2021年-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进出口近1.2万亿美元,为东道国贡献了大量的就业和税收,并助力其经济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据悉,本届投洽会将于9月8日到1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投洽会是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也是“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是英国,英国将派出由政府、企业、协会等组成的近200名代表团参会,并举办系列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