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凉|苦寻9个月才找到救命恩人,见面时说“我的命是你给的”

article/2025/10/20 8:43:23

【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社会,要形成一个争做英雄、英雄辈出的氛围,就要尊崇英雄、学习英雄。

带着对英雄的关心、关切、关注,我们回访了英雄的家庭、亲友等,记录英雄回归生活后的日子与故事,也记录下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对他们的敬意。

英雄没有被遗忘,人心,不凉。这些故事,终于辑成了专题——《人心,不凉》。

今天要讲的是英雄许家珲的故事。2024年8月,北京环卫集团职工许家珲在游玩时,发现一名老人溺水。他立即与朋友合力施救,待120赶到后便默默离开,从未向任何人提起此事。被救老人历经九个月辗转找到恩人,相见时含泪说道:“我的命是你给的。”两人也从救命之恩升华为一生挚友,温暖诠释了善良与感恩的双向奔赴。

设计:郁斐

2024年8月,北京房山居民田立新在野外游泳时突发意外。他在金祖山一蓄水池“扎猛子”时头部撞到池底,致颈椎严重受伤、上半身“瘫痪”,困于两米深水中无法动弹。

命悬一线之际,恰在现场的北京环卫集团职工许家珲与朋友发现异常,迅速联合施救——几人奋力将他拖拽上岸,许家珲和蓝天救援队队员接力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同伴紧急拨打120。在众人合力之下,田立新终于恢复心跳呼吸,被送医抢救。

经诊断,田立新颈椎多处损伤,历经三次手术和漫长康复,身体与心理承受巨大痛苦,但他始终未忘救命恩人。尽管不知对方姓名、未留联系方式,他仍坚持9个月多方寻找:问询泳友、查询急救记录、求助蓝天救援队……直至2025年5月,通过保险理赔记录中的120来电号码,他才终于联系上了许家珲。电话接通那一刻,田立新泪流满面地说道:“我找你们快一年了。”

两人相见时,田立新将印有“救人危难恩似海,无名英雄品德高”的锦旗亲手交到许家珲手中,郑重道谢:“我的命是你给的”。

田立新出事地点。本文图片均为记者 张成杰摄(除署名外)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段情谊并未止于致谢——他们逐渐成为经常相聚、互相关怀的挚友。田立新说:“这朋友得交一辈子”;许家珲也深受触动,称田大哥的执着感恩让他看到“人心的滚烫”,更坚定行善的信念。

在这个常被认为“人心冷漠”的时代,田立新和许家珲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始于一次源于本能的英勇救援,成于一场跨越300天的执着寻找,最终沉淀为一份质朴而深厚的友情。它超越了简单的施恩与报恩,演绎了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真实映照出民间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温暖与光亮。

生死瞬间

“哎哟这水,太棒了,比矿泉水还清呢……”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田立新最爱在夏日野泳消暑,对家附近的几个游水好去处了如指掌。

2024年8月22日上午十点左右,他独自来到了车厂村金祖山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这里游泳。山上有六个梯度各异的蓄水池,夏天降水丰沛时,雨水和上游的山泉水便会在此积聚,形成天然泳池。据田立新后来介绍,“泳池”刚成型时清澈透亮,水底也没有明显的尖锐石块或水草,且池底呈斜坡状,最深处也不到两米,看上去十分安全,周围居民不论大人小孩,都常来此戏水玩耍。

田立新出事当天拍摄的现场图 受访者供图

当天,田立新下水前还用手机自拍了一段视频发给儿子,视频中的他满面得意,对面前的一池清水赞不绝口,全然没想到意外就要降临。游了40分钟后,田立新仍觉得不过瘾,登上岸边准备玩几次“扎猛子”——这个他年轻时常做的动作,却成了一场生死考验。

田立新自拍视频截图 受访者供图

“脑袋扎下去的瞬间,‘咚’的一声,我就懵了,直接撞地上了。”田立新后来回忆时,手还会不自觉地摸向颈椎,那里至今留着手术的痕迹。撞击让他颈椎受伤,神经受破,上半身瞬间失去知觉,那一刻他在两米深的水里直立着,像一根被固定的木桩,无法挣扎。“那时候才知道,生死关头,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满脑子就一个念头:谁能拉我一把?”

彼时,北京环卫集团房山公司设施运营管理中心的职工许家珲和朋友也在同一片区域游玩。起初,他们以为田立新是在水里玩耍,故意站着,直到一分钟后,许家珲发现不对劲,“我们当时已经上岸了,但能看到他整个人在水里直立着一动不动,头也没露出来,我意识到估计溺水了。我们几个人赶紧把他捞到池边平台上。”

被救上岸的田立新已经奄奄一息,完全没了反应。许家珲描述,田立新当时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嘴角挂着一串白沫。单位的急救培训此刻派上了用场,许家珲立即对田立新实施心脏复苏急救,同时让朋友分别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向周围的人求助。

许家辉讲述当时救人瞬间

按压了一分多钟后,田立新脸上却开始浮现紫色的血丝,许家珲吓坏了。幸运的是,这时在附近游玩的一名蓝天救援队成员听到呼救后及时赶到,接替许家珲,继续进行心脏复苏。

许家珲则马上在岸边寻找田立新的衣服和手机,“我记得他的手机放在衣服里,是个苹果手机,我长按开机键,通过Siri才找到他亲家的联系方式。”经过持续的心肺复苏,田立新终于吐出了几口水,慢慢地苏醒过来。

醒来的田立新全身无法动弹,只能躺在岸边的台子上。120赶到后,许家珲和朋友们帮忙将田立新抬上车,看着救护车远去,他们才松了口气。“那时候我们三个其实也都挺害怕的,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也没敢多想,觉得人救过来了就好。” 许家珲和朋友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只是默默收拾好东西,离开了水池边。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善举,会像很多小事一样,渐渐被淡忘。

老人游泳溺水获救,苦寻9个月找到救命恩人。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张文祥 编辑 胡宝秀(02:29)

漫长的寻恩

田立新被第一时间送往了附近医院,由于通知及时,爱人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在ICU里醒过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还活着’。”田立新回忆道,语气里混杂着庆幸与苦涩。经诊断,他那一下“扎猛子”导致了严重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椎体滑脱压迫神经,险些造成全身瘫痪。随之而来的是转院以及三次手术和漫长而痛苦的康复期。“脖子这儿,开了三回刀。”他指着颈后一道清晰的疤痕,“钢钉现在都还在里面撑着呢。”

比身体创伤更深刻的是心理的恐惧。“出事之后,有一段时间经常做噩梦,有人追杀我把我扔水里,至今我都不敢靠近水边,连家里洗澡都觉得心慌,”这个曾经“哪都敢游”的野泳爱好者,变得“瞅水都害怕”。然而,身体和心灵的煎熬并未淹没他心中另一个更强烈的念头——找到那个把他从水里捞起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

“人家救了你,你不能连句谢谢都没有,就这么算了。那成什么了?”躺在病床上,这个念头成了田立新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但他手里没有任何恩人的信息:不知道名字,没记住长相,更没有联系方式。他先找了游泳群,向经常在附近游泳的朋友描述当时的情景,可没人知道那几个年轻人是谁;他拨打120的后台电话,想查询当时的急救记录,却被告知无法查询;他想起救他的还有蓝天救援队的人,于是四处打听,终于在10月份找到了吴建国。“吴队长说,当时第一时间是几个年轻人拉我上来,可他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段时间,心里就跟压着块大石头一样,总觉得有件天大的事没办完。”田立新的寻找,像是一场大海捞针,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转机出现在2025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田立新在办理事发当年的商业保险理赔时,通过相关机构看到事发当日呼出120急救电话的那个手机号码。

田立新颤抖着拨通了那个号码,电话那头,是许家珲的一位朋友,当天正是他负责拨打急救电话。“我拨电话的时候,手都在抖。”田立新说,“我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不是在去年8月救过一个溺水的人?我就是那个被救的人,我找了你们快一年了’,说完我就哭了。” 就这样,通过朋友,田立新和许家珲也取得了联系。

善意与感恩的双向奔赴

得知恩人信息后,田立新激动得一夜没睡。他立刻定做了锦旗,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北京环卫集团房山公司。“我进办公室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许家珲,他和我想象的差不多,憨厚实在。” 田立新走上前,紧紧抱住许家珲,眼泪止不住地流,“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我的命是你们给的。”

田立新(左三)向许家辉(右二)赠送锦旗 受访者供图

许家珲说,他从来没想过田立新会找过来,“我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毕竟当时也没留下联系方式。”当田立新带着锦旗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既惊讶又感动。“真没想到,田大哥是这么执着、这么重感情的一个人。”对他而言,当时的举手之劳能得到对方如此郑重的回应和长达9个月的念念不忘,这份真诚的感恩之心,同样深深打动了他。

当锦旗送出,感谢的话说完,这个故事并没有像通常的“好人好事”那样画上句号,而是开启了新的、更温暖的篇章。

田立新邀请许家珲和他的朋友一起坐坐,聊天中,田立新详细讲述了自己住院的经历,还有这九个月的寻找过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无以回报。”田立新反复强调着这句话,“我这条命都是你们给我的,有事言语,我这条命你们随时可以拿走。”

如今,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恩人”与“被救者”的简单范畴,成了时常约饭、聊天的“哥们儿”。逢年过节,田立新会给许家珲发消息问候;许家珲知道田立新颈椎不好,也会提醒他注意保暖,别累着。“田大哥特别实在,一门心思就想对我们好。”许家珲说。而田立新则对许家珲的谦和与善良赞不绝口:“小许这人,话不多,但心眼忒好。我就觉得,这朋友必须得交,一辈子那种。”

随记者重回当时的意外现场后,田、许二人在依然清澈的池水边上留下了一张充满笑意的合影,“这朋友交一辈子吧。”田立新用力地拍了拍许家珲的肩膀,爽朗地笑道。

田立新(左)和许家辉(右)重返事故地

这场意外改变了田立新的人生观,“我母亲90岁了,当时我出事的时候,家里人都瞒着她,怕她承受不住。现在我好了,能陪她说话,能帮女儿带孩子,这些都是许家珲他们给我的。”田立新说,经历过这次生死,他更懂得珍惜生活,也更相信“好人多”,“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不然现在就是我的忌日。”

对许家珲而言,这份意外的友谊是救人义举带来的最珍贵的礼物:“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但能因此认识田大哥这样一个重情义的朋友,我真的觉得特别值。”

许家珲也坦言,正是田立新的感恩给予了他鼓励,让他更加坚定自己当时的选择,“其实也有后怕,但都不重要了,我也特别想对田大哥说一声‘谢谢’,让我也看到了‘人心’的滚烫,我以后会做更多的好事。”

    责任编辑:程真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EYADkPKXOI

    相关文章

    上海旅居⑥|新加坡人陈祺竹:来上海,我用写生留下历史建筑

    【编者按】截至2025年8月底,适用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国家已有46个,入境短期旅游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在上海亦生活着许多外国人,他们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这座城市当作了他们的家。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第一站。在项目《上海旅居》中,澎湃新闻…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刀笔峥嵘”上海展出

    澎湃新闻获悉,10月19日,“刀笔峥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版画特展”在地处上海虹口区的朱屺瞻艺术馆对外展出。展览聚焦新兴木刻版画,展出的五十七件版画原作,如同五十七个历史的切片,带观众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刀锋与木版撞击出…

    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罗德里戈·帕斯将当选下任总统

    罗德里戈帕斯(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19日,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宣布,玻利维亚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罗德里戈帕斯得票领先,将当选下任总统。帕斯得票率54%,获得330万张选票;位列第二的“自由”联盟候选人豪尔赫基罗加得票率45.47%,获得270万张选票。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

    专访|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画了15年,首展在上海

    作为法国著名政治家,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曾担任法国总理、外长、宪法委员会主席,也曾多次到访上海。最近,法比尤斯作为一名画家再次来到上海——在隐秘从事了15年绘画创作后,他将首次个人艺术展览“在乐园”放在了上海。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艺术评论》…

    澎湃读报丨“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央媒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开幕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社会翘首以盼,全世界聚焦中国。新华社发表文章《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写在党的二十届四中…

    IPO周报|本周1只新股申购,比亚迪、“蔚小理”伙伴来了

    本周新股申购将迎来比亚迪和“蔚小理”等车企的供应商。澎湃新闻根据Wind及公开信息梳理统计,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4日)共有1只新股安排申购,为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明电子”,603376)。大明电子现已成为我国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领域的头部供应商之一,形成…

    澎湃读报丨新的征程即将开启,央媒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开幕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全社会翘首以盼,全世界聚焦中国。新华社发表文章《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写在党的二十届四中…

    体坛联播|曼联送利物浦4连败,皇马11打9小胜赫塔菲

    马奎尔为曼联打入致胜球,利物浦各项赛事遭遇4连败。利物浦1比2不敌曼联,迎来各项赛事4连败10月19日,英超第8轮迎来焦点战,利物浦主场1比4不敌曼联,各项赛事迎来4连败。第2分钟,曼联闪击得手,姆伯莫前插小角度抽射,1比0。第78分钟,基耶萨横传门前,加克波破门,1比1。第…

    体坛联播|曼联送利物浦4连败,皇马11打9战胜赫塔菲

    马奎尔为曼联打入致胜球,利物浦各项赛事遭遇4连败。利物浦1比2不敌曼联,迎来各项赛事4连败10月19日,英超第8轮迎来焦点战,利物浦主场1比4不敌曼联,各项赛事迎来4连败。第2分钟,曼联闪击得手,姆伯莫前插小角度抽射,1比0。第78分钟,基耶萨横传门前,加克波破门,1比1。第…

    上海影城这场让人捏一把汗的胶片放映,藏着电影修复的价值

    2025年10月18日,许鞍华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假期》在上海影城SHO进行了胶片版本的放映。这也是上海影城SHO自2023年重新开业以来,首次进行胶片电影的放映。《上海假期》在上海影城SHO放映银幕上偶尔闪过的脏点、轻微的画面抖动,仿佛带着1990年代上海弄堂的烟火气穿越…

    抗战回望64︱《敌13D及22D警备配置之研究》:日军的驻扎与警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敌13D及22D警备配置之研究》一书由军令部第…

    如何看待临终时光?“将死亡带回生活”

    澎湃新闻获悉,10月19日,展览“将死亡带回生活”在时代美术馆成都馆对外展出,呈现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的29位创作者的影像、装置、绘画、互动媒体与文献等作品。展览“将死亡带回生活”(Bringing Death Back into Life)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医学社会学研究…

    特稿|战火和制裁“逼不退”的中国商人:“伊朗同行总说他们赚钱很容易”

    2014年刚进入伊朗市场后不久,灯具厂老板谈先生就面临本地竞争对手“全方位”的挤压和打击——招聘的当地员工遭遇“家访”,甚至被指责“帮外国人是卖国行为”;以“偷税漏税、走私”等罪名被告上法院,在拘留所待了十几天;一年多的官司缠身,最后损失和罚赔了上千万元人民币…

    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编者按】著名历史学家向达(1900年2月19日-1966年11月24日)是敦煌学和中外交通史学的奠基者。上世纪初,他的《中西交通史》《中外交通小史》《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等著作,对于中西交通史学科体系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西交通史》和《中外交通小史》合并再版,澎…

    一周展讯|奥赛大展倒计时,要与高更梵高再见了

    汇集梵高、高更等西方名家名作的浦东美术馆奥赛艺术大展、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希腊人”特展,将在本周陆续落幕,尚未观展的读者朋友,可以抓紧最后的观展时光;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启幕,汇聚了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在北京,故宫“百年守护”十年一现《清明…

    多地中小学生11月喜提5天“小长假”:机票预订量增长超2倍,北京、西安成最受欢迎目的地

    “刚出秋假通知的几天里,消息特别多。我们朋友圈发秋假的广告都是发出去就有人问,出乎我的意料。”金华百事通婺城区宾虹路第一门市负责人陈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着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一)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科学把握历史方位与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中国人民战胜无数风险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旨在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新华每日电讯:这五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推进“十四五”规划的5年间,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经济提供新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创新发展策源地、共同繁荣促进者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践行…

    经济日报金观平:“十四五”,中国经济做对了什么

    当世界日益被“动荡”和“不确定性”包围,中国经济却走出一条稳健上升的曲线。一边,是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边,是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5年经济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世界第三…

    万物皆可联名,IP谷子大爆发,吃谷妹先扛不住了

    作者|毛丽娜 “现在的团长是不是疯了?”最近娱乐资本论在社交平台刷到很多类似的谷圈网络升堂贴。随着谷子经济的高歌猛进,特别是游戏IP联名的频次越来越高,与同好们一起团购周边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的消费日常,矛盾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吐槽,自己买热门角色的二手谷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