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披露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财务决算。
4月3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披露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财务决算。2024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830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39亿元;2025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14亿元,国铁企业经营业绩持续稳中向好。
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国铁集团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聚焦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国家铁路和人民铁路的职责定位,全面做好工程建设、客货运输、改革经营、科技创新、走出去等各项重点工作,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有效服务了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铁路客运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充分用好路网和装备资源,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优化列车开行结构,持续提升客运能力和服务品质,2024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达2144.8万人,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圆满完成春运、亚冬会、全国两会运输服务保障任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是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主动融入企业供应链,积极推动“公转铁”运输,构建快捷物流产品体系,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运输支撑,2024年国家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同比增长1.9%,连续8年实现增长。2025年一季度,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银行增加至10家,货运能力效率和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
三是铁路规划建设优质高效推进。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2025年一季度,聚焦国家“两重”项目和联网、补网、强链工程,加快前期工作,抓好在建工程,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2亿元,同比增长5.2%,有效发挥了铁路建设投资拉动作用,为扩内需、稳经济、惠民生注入了新动能。
四是铁路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突破。发挥国铁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CR450科技创新工程”顺利推进,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时速400公里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发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平台作用,吸纳香港铁路公司加入联盟,安排5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在铁路开展试验试用。
五是铁路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有力有效。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雅万高铁旅客发送量稳步增长,成为中印尼高质量合作的“金字招牌”,中老铁路客货两旺,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显,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诺段保持安全平稳运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持稳定开行,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了国际贸易往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老少边和脱贫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342亿元,坚持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该负责人指出,2024年,国铁集团加快推进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积极适应人员流动加速、货运需求旺盛的新形势,优化运输产品供给,精准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铁路客货运输实现量质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结果,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9901亿元,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2024年末,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63.51%,较上年末降低2.03个百分点,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以深化“六个现代化体系”为载体,以打造“六个市场化运营中心”为带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持续深化铁路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铁路运输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国铁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铁路“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