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边界:柏威夏寺在泰柬冲突中的政治化命运

article/2025/8/1 3:31:24

引言:一座神庙和数场战火

2025年7月28日午夜,一份紧急促成的停火协议生效,暂时为过去数日迅速升级的泰柬边境冲突按下暂停键。从7月23日起,泰国代理总理下令召回驻柬大使,随后柬埔寨于24日凌晨宣布将与泰国的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并撤回驻曼谷外交官。同日清晨,双方士兵在柏威夏寺附近的争议地带爆发武装交火,并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闭门会议上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法。此轮紧张事态在短短五日内演变为边境军事对峙、外交断裂和国际干预,直至28日双方代表在吉隆坡会晤达成共识,承诺恢复和平。这场始于大使召回、外交降级、边境交火的剧烈对抗,其直接导火索再度指向一座已存在千年的古代神庙: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图片来源:https://www.mr-angkor.com/preah_vihear_travel_guide_map/

但柏威夏寺的问题,从来不只是地理坐标上的纠纷。它既不是资源要地,也不是战术要冲,却多次成为两国军事调动、外交摩擦、民众对峙乃至文化对抗的焦点。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一处遗址,更是一块被赋予神圣性、政治性与象征性的宗教空间,是一座可以承载“国家之名”的寺庙。

在漫长的历史中,柏威夏寺曾是高棉帝国通天立地的神圣中心,一座建在断崖之巅、象征天地秩序的湿婆庙宇。但随着近代国家体系的确立,它被国家重新命名、测量、申遗、围栏,逐渐从“神庙”变成“国土”,从“信仰场所”变为“政治现场”。宗教空间不再只是供奉之地,更成为主权的代名词。泰国视其为“失去的佛教圣地”,柬埔寨则将其奉为“文明的象征”。两国政府都在这片悬崖之上,投射出各自的民族叙事与文化主张,它既是高棉文明的余晖,也是暹罗帝国边界意识的幽灵。

柏威夏寺之争的由来,要追溯到一个并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第三者:法国殖民者。

20世纪初,法国代表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柬埔寨,与暹罗王国(今泰国)签订了两次边界条约,约定以丹伦山脉的主脊线为界。然而在实际测绘中,法国殖民当局单方面绘制的地图,却将柏威夏寺标注在柬埔寨一侧。这张所谓的“附图”既未作为正式协议的附件,也未经过双方审核,却被广泛使用长达数十年,而泰方也未提出正式抗议。正是这一“沉默”,成为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的重要理由之一。对法院而言,地图虽非协议本身,但在双方都使用而未质疑的前提下,便构成一种“事实性的主权接受”。判决公布后,泰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对许多泰国人而言,这不只是一次法律上的失利,更是对国家尊严与历史记忆的重击;而对柬埔寨来说,这却是一次难得的国际确认,是摆脱殖民、重建主权的重要节点。然而,这场被认为已“结案”的争议,却在现实中留下了一个棘手的后遗症:尽管柏威夏寺被判归属柬埔寨,但唯一一条通往寺庙的道路却在泰国境内。这意味着日常游客通行、物资运输乃至寺庙维护,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泰方的配合。主权与通行路径的错位,使得这座本应被视为“已解决”的神庙,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始终处于现实操作的灰区,也为每一次泰柬关系紧张时提供了极具象征性的爆点。

国际法庭柬埔寨与泰国柏威夏寺案开庭审理现场。联合国图片/Frank van Beek。

在此意义上,柏威夏寺不仅是一个地点,它也是一个问题:一个关于谁有权解释神圣、谁能命名信仰、谁能主张历史的争夺现场。更关键的是,它揭示出一个更广泛的现实:在后殖民时代,宗教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边境、仪式、制度与外交中,以更强的象征力量卷土重来。这场冲突,不只是武器与外交的较量,更是一次国家之间对“神圣主权”的公开交锋。

宗教空间的象征建构与权力运作

在今天的媒体图像中,柏威夏寺更多被呈现为一座“悬在悬崖上的争议遗产”。然而,在其成为国际争端与民族象征之前,它首先是一座严密设计、深具宗教意涵的高棉神庙。理解这座寺庙为何能够承载如此沉重的国家叙事与政治投射,首先必须从它的宗教空间构造与象征系统出发。

柏威夏寺路标

柏威夏寺建于公元9至12世纪,是高棉帝国全盛时期的宗教建筑,其空间秩序延续了印度教宇宙观的核心结构:以中心神祇为宇宙之轴,辅以数重空间递进,象征从俗世到神界的修行路径。整座庙宇建在丹伦山断崖之上,由南至北的轴线穿过多个门廊与平台,最终抵达供奉湿婆神的主殿。建筑不是为了容纳人群,而是为了模拟宇宙的秩序:这里不是人间活动场所,而是“神临之地”。

柏威夏寺内部空间平面示意图

正是这种空间象征,使柏威夏寺天然具有超越性的“神圣合法性”:它不仅是供奉场所,更是政权与天地沟通的节点。在高棉帝国的统治理念中,国王被视为湿婆的化身,建造如此神庙,不仅是宗教行为,更是一种政治仪式,是对天命的具象化表达。宗教空间因此成为王权合法性的物质投影。

而在国家形成的近现代阶段,这种“象征空间”很容易被新主权秩序接管并重新编码。正如宗教空间研究学者Elazar Barkan所指出,圣地并非天然属于信徒,而是容易被各方权力“赋意”的开放场域。柏威夏寺原本作为帝国宗教中心的宇宙结构,在殖民—民族国家的双重过渡中,逐渐被嵌入主权的语言体系,成为“国土象征”“文明遗产”或“边界坐标”。特别是在现代国家渴望通过“文化”建构自身合法性与历史深度的背景下,宗教场所常常被转化为一种国家象征资本。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定标准、旅游宣传中的视觉调度,还是教科书中“神圣遗址”的讲述方式,柏威夏寺的神圣性都被嵌入了现代国家的象征逻辑。

也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柏威夏寺成为了一个既是宗教空间、也是政治工具的多重舞台:它既指向神明,也指向主权;既召唤信仰,也召唤民族记忆。在国家与信仰的叠合之中,这座寺庙的意义早已超越宗教本身,而变成了一种被权力反复书写的象征文本。

圣地的政治话术:民族主义如何挪用宗教空间

柏威夏寺被重新推上政治风口浪尖,最典型的例证之一来自2008年。当年,柬埔寨政府推动将柏威夏寺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申遗后,这一“胜利”立刻被官方叙事包装为“高棉民族的荣耀回归”,不仅象征文化自信,也成为洪森政府巩固政权合法性的强力工具。柬方外交部在当年公报中称,这项认证“修复了历史的不公”,也“为全体高棉人民洗雪百年屈辱”。

宗教空间在这里,已经被转化为一种可动员、可操作的政治资源。寺庙原本作为供奉神明的圣地,如今在现代主权体系中,被国家用于生产情绪、讲述故事、组织认同。在柬埔寨,柏威夏寺象征着对抗法国殖民压制、对抗暹罗掠夺历史、对抗国际制度不平衡的三重意义。这种叙事策略,与印度、斯里兰卡、以色列等国将宗教遗址用于民族复兴和政治正当化的方式如出一辙。

中国亦参与了柬方柏威夏寺的修复项目,同时资助柬埔寨在其国土境内修建一条新的进入寺内的道路。此前最方便的大路一直位于泰国境内。

而在泰国,这种宗教-国家的联结则更具草根性。Puangthong Pawakapan 对2008至2013年间“黄衫军”政治运动的研究表明,柏威夏寺争议被强烈民族主义团体反复利用,用来指责时任政府“出卖国土”,甚至“背叛佛教”。媒体上不乏僧侣、退役将军公开高喊“保卫圣地”的言论,甚至有志愿者组团进驻边境,进行“爱国守庙”的行动。在这种语境中,柏威夏寺不再是一处“文化遗址”,而是成为国家精神防线的象征。宗教语言与政治口号在此交融,构建出一种对“失去领土”“失去信仰”的集体焦虑。这类情绪极易被右翼民族主义者捕捉,并转化为对现政权的不满。柏威夏寺的神圣性被重新定义为“本国佛教传统”的一部分,从而具有不可割让、不可谈判的“非理性主权”特征。从国家层面的合法性建构,到民间政治力量的情绪动员,柏威夏寺在两国政治叙事中都经历了从“信仰之地”到“民族象征”的身份转化。这种挪用并非表面上的宗教冲突,而关乎国家如何操控神圣、如何制造伤痛、如何唤起团结的更深层问题。

圣地之所以能被多方宣称为“我们的”,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开放的、可被重新编码的。柏威夏寺在泰柬之间的漂移,正体现了宗教空间在现代国家话语体系中如何不断被重塑与征用。

一座庙,两种信仰地图:柏威夏寺在泰柬宗教语境中的差异性表达

柏威夏寺的争议之所以如此持久而难解,不仅因为它位于政治边界的模糊地带,更因为它同时嵌入了两种不同佛教文化系统中关于“神圣”的理解逻辑。尽管泰国和柬埔寨都自称为“佛教国家”,但它们所实践的佛教传统、历史记忆与宗教空间观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柏威夏寺被不同叙事解释和不同情绪动员的根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在多轮泰柬冲突中,柏威夏寺部分结构确实因“重型火力”受损,包括台阶、柱体、围墙等外围部分出现崩塌和裂痕,但并未说明是来自哪一方的军火破坏。而柬埔寨方多次向外宣传泰国对该寺进行了军事轰炸。

从历史上看,柏威夏寺是印度教湿婆派庙宇,在高棉帝国时期是代表王权与神力合一的信仰中心。柬埔寨今日的佛教虽然是上座部佛教,但在民族记忆中始终保留着对高棉王朝“神王制”(Devaraja)传统的尊崇,统治者不仅是人间君主,更是天命载体。因此,像柏威夏这类遗迹,并不只是古代宗教建筑,更是一种与国家精神延续直接关联的“圣迹”。特别是在柬埔寨文化教育体系中,它被当作国家黄金时代的象征,是高棉文明合法性的具体证据。

而泰国尽管同样信仰上座部佛教,但国家对宗教空间的理解更注重仪式性与王权护持关系。从19世纪以来,泰国逐步通过现代君主制将佛教系统化,寺庙被归入国家编制,僧团成为半官方系统,宗教实践更多与国家秩序的维持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结构中,宗教圣地的“所属”被视为王权与民族统一的延伸。因此,当柏威夏寺因国际裁定“划出”国界时,许多泰国人感受到的不是一座旧庙的失落,而是国家精神空间被抽离的剥夺感。

更重要的是,两国对于圣地“功能”的期待也有显著差异。柬方更强调柏威夏的象征意义与历史连续性,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聚焦点;而泰方则强调其作为现实信仰活动场所的价值,包括僧侣布施、节庆朝圣与民间传说传承。这也解释了为何申遗成功后,泰国社会反应剧烈,不仅是因为“失去”,也是因为这一空间未来的宗教使用权与记忆解释权,从此可能不再属于他们。

这种对“神圣归属”的多重解释,揭示了柏威夏寺所处的宗教空间并非绝对,而是被文化编码、历史记忆与政治制度共同构建的。Manav Ratti 指出,后殖民时代的宗教空间,不是纯粹信仰之所,而是文化与权力相互编织的结构性舞台。在这一舞台上,不同国家、不同教派、不同族群都试图“重新叙述神圣”,争夺解释权与象征权。

柏威夏寺因此成为一个节点:它既承载了高棉佛教的文化复兴理想,也触碰到泰国佛教体系中关于“宗教主权”的敏感神经。这种差异性并未被现代边界解决,反而在每一次政治摩擦中被再次激活与放大。

从圣地到战场:宗教信仰如何被国家制度吸收、转译与操控

当柏威夏寺在1962年被国际法院裁定归属柬埔寨后,它并未因此脱离争议,反而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治理阶段。它不再仅仅是通往神明的台阶,而逐渐被制度、军队、外交程序与法律语言层层包裹,成为一个被治理的宗教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柏威夏寺的宗教意义并未消失,而是被国家制度重新转译成“主权”的另一种表述。

首先,最直观的“制度化”是军事化。自2008年后,随着柬埔寨成功推动柏威夏寺申遗,泰方开始加强边境驻军,柬方则同步在周边部署军警力量。这种以“保护神庙”为名的军事行动,本质上使一座宗教圣地变成现实冲突前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的报告,由于两国持续在寺庙周边发生武装冲突,世界遗产委员会不得不紧急干预,呼吁设立缓冲区、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但现实中,任何关于“共同管理”的提议都被两国视为主权模糊化的危险操作,始终难以落地。

其次,宗教空间被编入国家的文化治理体系中,成为行政操作的一部分。柬埔寨将柏威夏寺申遗成功后,在遗产名录中不断强调其“高棉身份”,并将其纳入旅游开发、文化节庆、国家品牌塑造等多个层面。例如,“柏威夏日”被设为地方性节庆日,伴随官方演讲、僧侣祈福与学生爱国教育,体现的是对寺庙文化控制权的制度性垄断。而泰国方面,则通过教育体系和媒体话语持续强调“历史争议未决”,将其纳入民族主义叙事体系,强化边境地区的国家认同维护。

第三层,是柏威夏寺被“国际制度语言”所吸收。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申报系统,还是国际法院的法律逻辑,柏威夏寺都被转译为一种可以衡量、判决、规范的“对象”。其神圣性不再来自祭祀,而是来自“登记”“归属”“划界”“管理权”这些行政性表述。在后殖民国家中,宗教之所以仍具有强烈现实影响力,正是因为它不断被国家吸收进制度装置之中,并被“现代化的语法”重新编码。这种编码过程本身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这也导致柏威夏寺逐渐失去了作为信仰空间的开放性。原本供奉神祇、众生朝圣的空间,如今置身在军事哨所、铁丝围栏、护照检查与外交公报之间。游客进入寺庙不再是参拜,而是“穿越主权”。僧侣驻寺不再是修行,而是“文化常驻”。甚至寺庙周围的小贩、导游、居民,也不得不在国家权力的夹缝中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他们是宗教参与者,还是边境管理的一部分。在边境政治中,信仰空间并不是与权力相对立的纯净之地,而往往正是国家策略与合法性工程最依赖的起点。

结语:后世俗时代的宗教边界政治

柏威夏寺之所以成为泰柬冲突中反复被点燃的引信,不仅因为它位于地理的边界,更因为它站在信仰与主权的交界处。在这座千年古庙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如何走进神圣空间,把信仰的象征翻译为政权的符号,把通天的祭坛转化为边界的锚点。

这不仅是一次地图的争夺,更是一场话语权与意义主权的争夺。国家不仅要控制土地的边界,还要定义谁有资格使用“神圣”这个词。在柏威夏寺问题上,法律与信仰、历史与现实、民族主义与宗教想象被层层交织,最终使得这座寺庙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被完全解决的“象征性遗留问题”。

而这正是“后世俗时代”政治格局的一个典型特征:宗教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现代国家建设、民族认同塑造、外交话语权竞争中重新获得动员力。正如宗教政治学者指出的,神圣空间并非只能由信仰决定,它也会被国家重新命名、重新标记、重新分配使用权。

柏威夏寺不是孤例。从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到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再到印度的阿约提亚清真寺争议,世界上众多宗教遗址正处在类似的结构中:它们既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既被信仰珍视,也被政权利用;既是宗教之地,也是政治之器。

所以我们应当超越传统的“宗教冲突”或“主权纠纷”框架,转而追问一个更本质的问题:谁在决定神圣的边界?

柏威夏寺的现实提醒我们,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的法律答案或宗教解释。它属于历史的拉锯场,也属于情感与权力的纠缠之地。在那里,国家、民族、记忆、信仰与制度,共同书写着一个属于当代东南亚的“神圣政治学”。

参考文献

Barkan, Elazar & Barkey, Karen (Eds.).Choreographies of Shared Sacred Sites: Religion, Politic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Charnvit Kasetsiri, Pou Sothirak & Pavin Chachavalpongpun.Preah Vihear: A Guide to the Thai-Cambodian Conflict and Its Solutions. Bangkok: White Lotus Press, 2013.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Case concerning the Temple of Preah Vihear (Cambodia v. Thailand), Judgement of 15 June 1962.

Ngoun, Kimly. “From a Pile of Stones to a National Symbol: Preah Vihear Temple and Norodom Sihanouk’s Politics of Postcolonial Nation-building.”Modern Asian Studies, 52(5), 2018: 1585–1623.

Pawakapan, Puangthong R.State and Uncivil Society in Thailand at the Temple of Preah Vihear. Singapore: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2013.

Ratti, Manav.The Postsecular Imagination: Postcolonialism,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Routledge, 2012.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Preah Vihear Temple – State of Conservation Reports, 2008–2012.

Veer, Peter van der.Religion, Secular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 in the Global Sou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责任编辑:朱凡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IlyIvcgARX

    相关文章

    产业园区服务如何转型?临港集团:到2030年,服务收入预计最高占20%

    依托每天汇聚不少于50万人次的流量场景,临港集团正加速向“一流园区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转型。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在7月29日召开的2025年服务大会上,临港集团园区服务“十五五”规划正式亮相。临港集团以服务收入、营收占比“双倍增”为目标,以“五个进一步”为重…

    上财高红冰谈“大模型赋能教育”:要培养学生“抓鱼捕鱼”能力

    “就像过去做IT和互联网一样,眼下教育界都在全力投入做大模型,因为不做大模型,大学教育有巨大的危机感,强烈的焦虑感。”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主办“大模型治理和有序发展生态论坛”。论坛上,上海…

    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幼儿均可领取育儿补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主要考虑是,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

    成都世运会开幕在即,中国队主场作战力争多点开花

    中国队将派出489人的代表团参加成都世运会,其中运动员321人。图为教练员代表钟齐鑫发言。距离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下称“成都世运会”)开幕还有8天,321名中国健儿将在家门口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力争在多个项目取得佳绩。世运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郑长忠:何以共同富裕?

    在中国,谈及现代化,必然会与“小康社会”紧密相连——邓小平同志曾将小康社会明确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并赋予其“不那么发达但贴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小康的理念并非凭空而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就已成为中华文明中关于理想社…

    《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发布,电竞产业成为年轻人就业新密码

    近日,上海市电子竞技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电竞行业已成为“政策扶持+用户增长+就业扩容”三位一体的新兴产业,这个4.9亿用户支撑的产业,正以“全职+灵活”的二元就业结构,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更藏着年轻人职业突…

    韩国检方因金建希案申请拘捕尹锡悦

    当地时间30日下午,负责调查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相关案件的金建希特别检查组向韩国法院申请了对前总统尹锡悦的拘捕令。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与其夫人金建希(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21日,韩国负责调查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相关案件的特别检察组通报称,将先后传唤尹锡悦和金建希到…

    新华每日电讯:屡屡把旅游口碑“扎漏气”的扎胎钉,何以“上路”?

    旅游旺季,“扎胎”和“扎胎钉”多次成为新闻热词,一些旅游目的地苦心经营的口碑屡屡被一个个小小的钉子“扎漏气”。这种形态多样、作用单一的金属构件,缘何演变成“违法上路”的“轮胎刺客”?未来应如何规范其使用,使其回归安防产品保障安全的初衷?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对此…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出席中国—柬埔寨—泰国三方非正式会晤

    2025年7月30日,中国—柬埔寨—泰国三方非正式会晤在上海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同柬埔寨和泰国代表共同出席。柬、泰双方向中方重申将遵守停火共识,赞赏中国迄今为平息事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会议是在坦诚、友好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中国持续为支持柬、泰双方和平解决边境…

    浪尖调研|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25年发展大事记

    郁斐 制图责任编辑:包青亚校对:张艳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分区域、一孩也纳入补贴对象,育儿补贴制度体现4个原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万户。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

    云南昭通7月成功避让17起地质灾害,公布典型案例

    2025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昭通市威信县、彝良县、镇雄县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得益于高效处置、及时转移,全市成功避让17起地质灾害有力保障709名受威胁群众生命安全。一起来看典型案例↓↓↓案例1 云南昭通“723”岩上滑坡避让7月23日11时25分,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岩上组受…

    浪尖调研|十字路口的汽车淮军

    总结合肥新能源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土地扩容、产业政策、资本介入,是比较容易被看到的政府所为。但这些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合肥的区位,特别是交通便利;原有的汽车工业基础;高校科研力量;以及特斯拉这只舶来“鲶鱼”。在大部分的合肥发展叙事中,有为政府成为叙事主线。课题…

    浪尖调研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25年发展大事记

    郁斐 制图责任编辑:包青亚校对:张艳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应对台风“竹节草”,上海房屋建筑工地已停工

    施工人员撤离转移。 “上海建设交通党建”微信公众号图7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建交工作党委获悉,应对台风“竹节草”,截至30日上午10点,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非交通)工地已全部采取停工措施,完成施工人员撤离的工地1413个、转移安置19.6万余人。29日,市安质监总站…

    名导米拉·奈尔之子有望成为百年来最年轻的纽约市长

    2025年的上半年,伴随着种种纷乱和喧哗,美国政治舞台上又冉冉升起一颗新星。今年才刚33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在6月底的民主党党内初选中,爆冷击败新冠疫情初期曾担任纽约州州长一职的安德鲁科莫,被推选为民主党的下一任纽约市市长候选人。考虑到过去十年来民…

    吉林辽源市长程宇调任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董事长

    据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9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宇一行先后到黄泥河、红石林业公司检查督导防汛工作。这意味着,此前担任吉林辽源市委副书记、市长的程宇已调任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宇,男,汉族,1971年3月生,法学博士,中共党…

    柬埔寨专家:柬泰停火可能有助于降低美国对柬埔寨关税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0日,柬埔寨奥多棉吉省,柬埔寨与泰国边境附近一村庄,一栋受损建筑内可见被烧毁的摩托车。视觉中国 图柬埔寨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认为,在柬埔寨和泰国政府28日达成停火协议后,美国此前对柬埔寨商品征收的36%互惠关税可能会降低。据柬埔寨《金边邮报》7月29…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上海地铁2号线部分路段、16号线全线限速运行

    受台风“竹节草”影响,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7月30日12时30分起,上海地铁2号线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至凌空路站,以及16号线地面高架段列车限速运行。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成都警方通报:男子驾车因身体不适致车辆失控,造成1死4伤

    7月30日,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