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作家吉井忍:“滚石”般的生活,让我看到多种人生可能

article/2025/5/19 17:00:50

吉井忍形容自己在过一种“滚石”般的生活。

她在日本东京长大,就读于日本一所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上世纪90年代,吉井忍来到四川成都留学一年,毕业后,她去台湾地区当过义工,也曾在那里短暂工作;后来,想见识法国人如何享受生活,她就花了一年时间去法国南部务农;再后来,她和一个中国人结婚,并跟对方辗转在上海、北京生活。

“我出国游荡各地,不买房,不上班,甘愿落后几圈,并用自己的节奏慢跑。”吉井忍说,她想试试,一个人只按自己心意,到底可以怎么活?

但人生不总能按自己的节奏跑。2017年,她离开了中国,重回东京开始独自生活。她猛然发现,高度老龄化、少子化和贫富分化悬殊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没有余力接纳像自己这样的“无用之人”,能跑的路也越来越窄。

她在东京租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小房间,一住就是七年多,除了撰稿写书,平日也打一些体力零工来增加收入。直到现在,还会有朋友忍不住问她:吉井,你还没搬走?在别人看来,她是在“蜗居”,但她认为自己是在拥抱“外部世界”。

这个小房间没有淋浴房,没有洗衣机,她必须走出八平方米,去到公共浴室和投币洗衣房,与人接触、聊天。又因为房租便宜,她也有了更多预算去看电影、展览,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她喜欢这样的生活。

不过,刚回到东京的那段日子,吉井忍也曾感到过“迷茫”,变窄的路,究竟要怎么走下去?无意间,她慢慢开始去寻找一些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想知道她/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历时七年的联络采访,她最终写成了《格外的活法》一书。书中的12个人,包括给老人送便当的摄影师、做垃圾回收的搞笑艺人、从东京搬到小岛的书店店主……他们都是主动或被动地游离在日本社会边缘的人,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有着尊严和信念,充满韧性地活着。

这场近似寻找慰藉的采访也让吉井忍获得了某种力量,像她自己说的:“你知道这些可能性后,你的思想更加自由了。”

她也发现,不少中国读者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焦虑和不安。“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或许这样一本书能够作一个参考。”她说。

吉井忍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柳婧文摄

以下根据记者和吉井忍对话整理:

“格外的活法”

《格外的活法》这本书写了12个故事,能介绍下写作背景吗?

吉井忍:大概2017年,我从北京回东京,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当时,我已到中年,但还是有些迷茫。我对东京还算熟悉,但朋友没有以前多,社会关系也比较弱了,就思虑着自己该怎么活下去?当时就想,日本是不是有不少跟我相似的人,他们可能处于社会边缘,但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就开始找人采访。

你是怎么找到他们,并说服对方接受采访的?书里的哪些故事令你印象深刻?

吉井忍:说服他们不难,他们一般都很乐意的。

泷泽秀一是一位搞笑艺人,妻子要生小孩的时候,家里钱不够,于是他去做了垃圾回收员的工作。白天,他去回收垃圾,晚上,他在台上讲漫才(日本传统喜剧表演形式)。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做很久,但一做就做了十多年。

泷泽秀一跟我说,他并不算有名的“搞笑员”,不是那种天天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艺人。但我觉得,可以在演艺圈生存到现在,也说明他有一定的实力。他还说,自己并没有所谓的搞笑才华,但他不是没有才华就放弃的那种人,他是一个执念比较深的人,觉得有时继续做下去相对容易,放弃才需要更多的勇气。进则“地狱”,退则“地狱”。他还是会选择比较熟悉的“地狱”。我蛮欣赏他的这种态度。

还有一个叫宇田智子,她原来是东京一家大书店的员工,被派去冲绳工作。宇田智子去了那边后,发现当地的出版行业挺有意思,后来就离开了这家书店,自己在那里开了一家很小的二手书店,在当地一个菜场旁边。她当时跟我说,原来在公司的时候,觉得人际关系太复杂,觉得累,但当你真的离开时,就会有一种恐惧,好像在这个社会里,自己真的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书里的12个故事,我都尽量把他们的苦恼或者困难写进去,这样才是接近真实的。我写这本书,也并不是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把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这种方式生活在日本。

你有问过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吗?

吉井忍:我越来越觉得,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也不是说你选择了特别的生活方式,或者说你是当下主流的生活方式,那些焦虑困惑,或者问题都没有了,其实一样还都是有的。我书中的人,他们一方面想主动坚持自己的追求,慢慢被挤到社会边缘。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被迫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我身边确实有不少是这样的人,我自己就是这么活的。

你有关注中国读者对这本书的反应吗?他们怎么看待书中这些人的生活方式?

吉井忍:我也没有天天去看那些留言,但我经过几场宣传新书活动之后发现,不少读者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焦虑和不安。之前大家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吧,但没有现在这么明显。我想,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之下,或许这样一本书能够作一个参考。

吉井忍在给读者签售新书

我看到你说,决定去做这些采访,也是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目前你的这个“精神危机”解决了吗?

吉井忍:我觉得,“精神危机”说到底还是个人问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而且每个人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说书中的纹身师,他的方法是尽量去外面跟人交流;那个摄影师,他则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卷在被子里哭……每一个人,他们面对这些困难时,方法都不一样,但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脆弱或者弱点,而当我们接纳自己的弱点或者短处时,才能到下一个层面,尝试下一个阶段的机会。

“滚石”般的生活

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吉井忍:小学的时候,梦想当一名教师,因为我那时特别喜欢看故事书,觉得如果当老师,可以天天看书。到大学的时候,我学的专业是国际关系,当时的梦想是到联合国上班,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为了和平,为了小孩。但这个梦想很快就没有了,因为我去了解这些机构,发现它们太复杂了,不太适合我。

父母对你的期待是怎样的?

吉井忍:我父母没有跟我说过你将来要做什么,他们对我的教育一直比较自由,尽可能提供给我想要的,比如我小时候喜欢看的书,他们都会给我买。

1996年,你从日本来到中国成都学习中文,能介绍下那段时间的生活经历吗?它对你后来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吉井忍:当时,我们都住留学生宿舍,早上学习汉语,下午一般没有课,很自由,接触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我记得,我们当时去跳舞,两三个男生,两三个女孩,在那个像体育馆的空间,晚上比较暗,男生和女孩一起跳舞。之后,我一直很喜欢中国,喜欢中文,所以后来我才会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

新冠疫情之前,我回了一次成都,变化很大,几乎完全认不出了,此前喜欢的茶馆、小铺、餐厅都没有了,整个街道都变了。我知道肯定有变化,因为有二十多年了,但还是蛮震撼的。当然,你也不能期待一直是以前的样子,这是外部人一个很自私的幻想。

大学毕业至今,你一直过着自由的生活,没有正常上过班,为什么呢?

吉井忍:也没有特别的理由。我大学毕业时,日本很难找工作,后来的人把它叫作“冰河期”,那是经济泡沫破灭后的一段时间。我记得,我的同学都写了很多简历,那时的日本,履历表需要手写,不能打印,因为这样比较有诚意。我当时不是那么想要工作,也不是很在乎能不能找到工作,但我当时很好奇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跟着一位朋友去找工作,第一个考试通过了;后来,又跟她一起去面试,她通过了,我就没有过。

我那位朋友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她后来在美国生活,在国际机构里面工作过,又被政府派遣去南美洲做义工。她过得好像是我之前梦想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买了一辆摩托车,跟几个女性朋友一起骑摩托车,在东京周围玩了一段时间,体验生活。有时候,我们早晨开去泡温泉,简直太爽了。我们是一边打工,一边骑摩托车,当时的社会氛围也是这样子,有一批人确实有点像现在的“gap year”(注:不学习、工作的间隔年)。大概持续了三四个月,台湾发生大地震,我就去了那里做义工,之后在台北找了一家日本媒体的台北分公司当编辑和记者,每天看经济相关的资料、写稿。我喜欢写东西,但我并不喜欢写经济相关的文章,在那里断断续续工作了四五年,之后我去了法国,因为我当时听不少台北朋友说,法国人很会享受人生,我很想去学习,我在法国南部待了一年。很长一段时间,我就这样过着“滚石”般的生活。

你当时为什么会想去法国呢?

吉井忍:可能是因为我那时确实找不到自己想干嘛。

很多人做不到像你这样松弛,你觉得跟你父母的教育有关吗?

吉井忍:我爸爸跟我有类似的想法。他回忆他读大学时,在外面打工,觉得在外面比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更多。我从小就听他这样讲,所以没觉得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干什么。我觉得工作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而后来我实际的感受也是这样的。

你会有焦虑吗?

吉井忍:为什么会焦虑?我觉得,一些人把价值判断交给别人,所以才会焦虑。只有找回自己,把判定权交由自己,才能真正避免出现焦虑。

人生有很多种可能

你现在怎么看待20年前自己选择的这种“滚石”般的生活?

吉井忍:这个选择还不错吧。有些人总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挪到后面,比如说退休之后,等孩子大了之后。我那时没有想太多,想做的事情就先做掉,因为一些事情过了那个时段,就不会再有热情。如果你现在让我骑摩托车,去泡温泉,我肯定觉得很累,为什么半夜要起来泡温泉?但那时真的愿意去做,而且觉得特别开心,这是只在那时候才能做的事。

一些人可能会好奇,你已经是一个作家,为什么还要去打零工?

吉井忍:可以换一下环境。20岁那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中文很差。我那时想,如果我能讲中文,就可以跟他们交朋友了,这也是我后来持续学中文的动力。以那时的标准来看,如今的我早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可以知足了,但人生并不仅限于如此……

我觉得这样子生活的话,哪怕是住东京这么小的房间,在咖喱店打工、做清扫工作也会很开心。实际上,对我来说,这就跟其他工作是一样的,在餐厅打工真的很辛苦,忙的时候忙得不可开交,你只想尽快把咖喱送过去,但这也挺好的,除了送咖喱,其他你都不用想。清扫的工作也是如此,垃圾很重,停了好几次才能把它搬到回收站。

我并不觉得干体力活让我大开眼界,但如果我一直做自由撰稿人,就没法发现一些事情,包括我书中那些音乐人、画家、摄影师,还有演员。他们从来不会出现在媒体报道里,他们是不被看见的人。而我刚好在便利店遇到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也是多彩多姿的……所以,我去那边工作虽然辛苦,但我并不觉得那是真正的辛苦,反而觉得获得了很多经验。我对临时工的要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要太累,另外是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是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

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你想要的吗?或者说,你认为更好的生活是怎样的?

吉井忍: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可以这么想,我没有上班,一直处于失业状态,而且我也习惯了,所以没有更好的状态,也没有更差的状态。不过,我现在没有打零工了,现在是全职写作,但我还住在东京八平米的房间,已经是第七年了。

在中国,一些人会认为自己读了多年的书,毕业后去餐厅工作,去做保洁、刷马桶,会觉得不甘心,因为这些工作不读书就可以做。日本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吉井忍:去年,我去找这个清扫岗位时,面试我的一个老爷爷看了我的简历后说,你毕业于这样的大学,有这样的工作经历,愿意做清扫刷马桶的工作吗?我说我可以的。然后他说,那行,就把这份工作给了我。他这么问我,就表示日本社会也有这样的看法。但我本人足够钝感,而且我也不在乎。

你去过很多地方,也经历过很多,这些给你带来了什么?

吉井忍:看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活法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当这条路走不通,可以试试另外一条路;另外这条路也不行,可以再试试其他路……总会有其他的选择,这是一个比较放松的心态。因为当你知道人生有很多可能性后,你的思想会更加自由。

从上个世纪离开日本,到2017年回去,你觉得有哪些变化?

吉井忍:日本的高龄化、少子化更加严重了。你现在去日本,会看到餐厅里有不少外籍劳工,一方面是移民多了,一方面确实本地人手不够。此外,钱汤(注:公共浴室)也越来越少了,前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一家钱汤也关了。那些小的商铺少了很多,比如说以前那些买花、买豆腐、买电池的小商铺不见了,换成了超市。物价上涨了,税收高了,生活方面的压力挺大的。我那个八平米的房间周围有不少类似的房子,都是很老的木头造的,也一年年在慢慢消失,变成一个个很新、很时尚的楼盘。

设计 郁斐

    责任编辑:马世鹏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KkpSaemIqk

    相关文章

    前4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房地产库存和新开工有所改善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随着各项稳楼市政策陆续落地生效,房地产销售有所回稳,部分城市市场交易呈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比1-3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40个重点城市的销售额同比增…

    8000余万元黄金投入研发后“不知去向”,咋回事?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及相关涉税线索,依法查处深圳金斯达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偷税案件。经查,该公司通过在研发费用中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

    43.2℃!河南林州打破全省5月最高温纪录,明后天高温将持续

    河南今天(5月19日)高温迅猛增强,郑州等地最高气温升至40℃及以上,林州更是达到43.2℃,打破河南全省5月最高气温纪录。明后天,河南高温天气还将持续,高温范围大、强度强,需注意防暑。22日,受冷空气和降雨影响,河南气温将明显下降,公众请适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今天…

    夜驾遇东北虎隔窗对视?延吉林业局:村里有牛被咬死,保险公司会理赔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五道村附近有野生东北虎出没,有村民养的牛被其咬死,引发网友热议。驾车途中路遇野生东北虎(网传视频截图)据视频发布者称,5月15日晚,他在五道水库上游五道村驾车途中遇到的野生东北虎,当时车灯照到后,老虎和他近距…

    欧洲观察室|欧盟对华战略或在中欧建交50年时“低开高走”

    【编者按】本文是上海欧洲学会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外交学人”合作推出的“欧洲观察室”专栏的第56篇。近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和上海欧洲学会共同举行了《欧洲对华政策报告(2024)》和《欧盟的大国和地区政策(2024)》发布会暨中欧关系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教材出版发行

    近日,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教材出版发行。该教材是“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史的统编教材,是高校经济学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9日15时3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05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第20次飞行。责任编辑:王嘉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

    【社论】进一步拧紧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实施12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一部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此次修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

    陈龙带你观察上海生物多样性,纪录片《我的城市邻居》明播出

    “《我的城市邻居》让我发现,生态文明的课桌其实就摆在自家窗台下。”陈龙在采访中感慨道。在上海,有哪些自然生灵与市民生活相伴?为探寻答案,《我的城市邻居》制作团队携手演员陈龙,跟随自然爱好者和生物多样性领域专家,用影像记录城市公园中翩跹的飞鸟、暗夜里灵动的小…

    北美票房|华纳又赢了,《死神来了6》开画远超预期

    上周末的北美票房冠军,又是一部华纳作品。作为备受期待的经典恐怖片系列,《死神来了6:血脉诅咒》(Final Destination: Bloodlines)周末在北美3523家影院上映,获得5100万美元开画票房,远高于各界预期,也超越了《死神来了4》的2740万美元开画票房,成为该系列全部六集中首…

    莱布雷希特专栏:古典乐坛边缘人

    翻阅唱片出版日程时,一个提示映入我眼帘:2026年将属于哈弗加尔布莱恩(Havergal Brian)。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别慌。这是一位写下了32部交响曲的英国作曲家,有人宣称他的这些交响曲能够吸引观众重返音乐厅。此类信徒并非孤例。在古典音乐界的边缘存在着某些信仰团体,为鲜为…

    戛纳参赛片《爱丁顿》评论两极,导演:在这个世道不奇怪

    第78届戛纳电影节进程过半,外界普遍反映今年的金棕榈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质量尚可,但还未见独领风骚的佳片。不过,要说今年争议最大的作品,目前看来,非美国导演阿里艾斯特(Ari Aster)的《爱丁顿》(Eddington)莫属。该片的评论极端两极分化,在俗称戛纳场刊的《银幕》杂…

    海军“吉祥方舟”号医院船开展海上卫勤演练

    中国军号 图近日,海军“吉祥方舟”号医院船在黄海某海域开展多要素全流程医疗救护演练,检验和提升舰艇整体训练水平,锤炼官兵遂行多种医疗救护任务的能力。海军“吉祥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万吨级远洋医院船,也是我国目前最新、最先进的医院船。船上配备…

    上影节公布今年IMAX片单:暗涌、重生与感官的史诗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直高度关注日新月异的电影新技术,2019年推出“新视野”单元,通过囊括各种最新电影放映技术,以突出观看电影时沉浸式感官体验的关键作用,“IMAX”就是其中的重要单元。今年的IMAX单元格外精彩,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最后舞台时光、史上最传奇的摇滚乐团—…

    这位中国电影早期的全能奇才,90年前唱响国歌

    他编剧并主演《桃李劫》,以知识青年的理想与挫败揭示社会不公;他主演抗战电影《风云儿女》,在片中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执导的《马路天使》,展现流畅的剪辑和精巧的场面调度,片中插曲《四季歌》与《天涯…

    专访|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在2025年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中,25岁的网络文学作家松子落凭借《送王船》摘得最高奖项“金七猫奖”。这部聚焦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仪式的作品,以海边小镇为舞台,将传统民俗与现代人性困境交织,构建了一部充满诗意的成长史诗。95后网络文学作家松子落从恐惧…

    上海肺科医院院长陈昶:临床中的痛点,正是新技术诞生的起点

    一个好问题,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陈昶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答案。在陈昶的临床生涯中,一位来自云南的患者做肺穿刺恐惧的眼神曾让他久久不能忘记。如何让患者的痛苦少一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他的伙伴开始了一场科学探索。5月16日,在2…

    深一度|上座率连创纪录撬动文旅,中超可否复制大连模式

    61,185人和61,135人,5月5日和17日,大连英博主场对阵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的两场比赛,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分别创造了中超联赛历史第二和第三上座率纪录。除了创纪录的上座率,京沪两地数千名远征球迷某种程度还极大撬动了两地文旅经济,这显然非常契合如今“体育赛事带动经济…

    聚焦智能浪潮下的创业突围,“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走进北杨人工智能小镇

    为了汇聚青年智慧、链接产业资源,加速大模型领域创业者融入发展大局,激发新兴产业的创造活力,5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工商联和澎湃新闻共同打造的全新品牌“青年草坪创新创业湃对”走进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北杨人工智能小镇,联合徐汇区工商联青商会、徐汇区青企协,共同举办“创…

    上千螺母引发的枪支散件案:五金厂老板的儿子被诉,律师作无罪辩护

    因生产的上千个螺母,被认定为枪管螺母、枪支散件,2022年6月,江苏南通一对父子被广东珠海警方抓获。之后,父亲马某获不起诉,儿子马某强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被提起公诉,检方建议对其量刑十年三个月以上、十一年以下。2025年5月15日至16日,马某强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