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中国案例呈现“容·智慧”

article/2025/5/12 10:24:36

5月10日,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威尼斯开幕。此次双年展由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拉蒂(Carlo Ratti)担任总策展人,以“智能、自然、人工、集体”(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 )为主题,邀请人们探索建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除主题展外,本届双年展还包括66个国家的参展作品,其中呈现了不少中国案例与智慧,如张永和的“塱头实验”讲述了一个七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新生的故事、OPEN建筑事务所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中的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时光塔。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则由建筑师马岩松担任策展人,展览主题为“容·智慧”,展现通过建筑语言诠释的“天人合一”的哲学。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自1980年起作为独立的建筑展览开始举办,1980年的首届展览由意大利建筑师和学者Adalberto Libera主持。最初,建筑双年展主要关注展览空间的设置和设计,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展览有所区别。它一开始是对建筑这一领域的一个探索,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更为系统和国际化的展览平台,其内容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理论等多个方面。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聚焦“智能·自然·人工·集体”

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威尼斯本身也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这座意大利城市为围绕这一紧迫问题的思想、观点和解决方案的国际聚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在策展人卡洛·拉蒂的策划下,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智能·自然·人工·集体”,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科技、能源等不同学科的关系,探索建筑应如何“智能”地应对环境危机。同时,双年展还包括了66个国家馆,其中4个国家首次参展:阿塞拜疆共和国、阿曼苏丹国、卡塔尔和多哥。根据公布的数据,本届双年展有望成为威尼斯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建筑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军械库展馆

主办方希望将双年展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展览汇集了建筑师、工程师、数学家、科学家、气候学者和其他专家,共同就建筑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责任提出不同观点。

策展人卡洛·拉蒂说,“建筑一直是应对恶劣气候的回应。从最早的’原始小屋’开始,人类设计便以满足庇护和生存需求为导向,由乐观主义所驱动:我们的创造始终致力于弥合恶劣环境与我们所需的安全、宜居空间之间的鸿沟。”

策展人卡洛·拉蒂

“今天,随着气候的愈加严峻,这种动态的应对方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洛杉矶的火灾、瓦伦西亚和谢尔普尔的洪水、锡西里的干旱中,我们目睹了水与火以前所未有的猛烈程度袭击我们。”卡洛·拉蒂说,“几十年来,建筑界应对气候危机的方式一直集中在缓解——设计以减少我们对气候的影响。但这种方式已经不再足够。是时候让建筑拥抱适应性了:重新思考如何为一个改变了的世界进行设计——建筑必须像我们现在为之设计的世界一样,变得更加灵活和动态。”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展览现场

主题展的另一个重要焦点是对人工智能形式的分析,双年展将展示人工智能如何用于城市规划,展示其如何帮助检测可用于重建工作的废弃物,将城市转变为城市采矿的场所。展览还探索了威尼斯与水的独特关系,专注于水管理和净化技术等。遍布双年展场地的装置、原型和实验将威尼斯本身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融合了数字和物理空间,以鼓励参与和合作。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现场

对于“智能、自然、人工、集体”的主题,威尼斯双年展主席布塔福科曾在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称:策展人和主题的选择基于一个核心方向:未来。双年展始终倾向于邀请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更好地推动朝这一方向的工作。通过艺术、建筑、音乐、戏剧、舞蹈和电影等学科,威尼斯双年展为其策展人提供书写未来世界篇章的可能性,而不是重复已经发生的过去。

双年展中的中国智慧

在双年展的主题展中亦呈现了不少中国案例。其中,“塱头实验”是由建筑师张永和所率领的非常建筑与唯品会公益联合呈现,以记录项目三年来发展历程的影像纪录片与环保材质制作的模型作为载体,讲述一个七百年岭南古村蝶变新生的故事。塱头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超过七百年历史,是广州仅有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21年起,相关团队针对古村落进行了保护修缮,通过建设春阳台艺文中心、和春住文化乡墅、太阳永照积墨楼古村常展、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市集商铺等多元文化业态,着力让文化在乡村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在展览中,除了模型和影片的诉说外,这一项目还呈现了艺术家温秋雯创作的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塱头鱼灯,带到威尼斯的贡多拉船上进行巡游。

“塱头实验”项目

OPEN建筑事务所则携手导演张楠,呈现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 该影像聚焦于 OPEN 近年来完成的三个建筑作品: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时光塔。这三座建筑虽各自回应自身独特的语境,却有着共同的建筑理念:对自然的敬畏、在严苛环境 中的耐候,以及对天体循环的呼应。它们都致力于捕捉无形的能量,并给人带来触动内心的体验,帮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感知力,在日益被科技割裂的现实世 界中重拾归属感。

影像装置项目《自然三部曲》

在主展览之外,中国馆的呈现无疑是令人关注的。此次中国国家馆展览由建筑师马岩松担任策展人,展览主题为“容·智慧”。马岩松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并不只是今天普遍理解的自然材料和技术,或者是“环境友好”,而是一种天人相融的世界观,认为人与天地宇宙万物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自然万物也因此有了人类的生命、情感和智慧。

中国馆希望通过建筑语言重新诠释“天人合一”的哲学,探讨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如何在技术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延续。这不仅是对总主题的回应,更试图为全球建筑界提供一种东方的解决方案。

“插件更新城”模型照片(图源:众建筑)

其中,众建筑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课题组合作,以“插件家”主题为出发点,重新构想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全新图景。从2013年开始,众建筑就针对各地老城区、市郊和乡村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开发了“插件家”系统,为房屋密闭、保温、隔声、防潮不佳等问题,提供了一套包含多种功能模块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景山公园,《北京中轴线的春天》视频中的静帧(图源:沙丘研究所)

沙丘研究所呈现了影像作品《北京中轴线的春天》。该作品是在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上选取景山、钟鼓楼、前门等节点,采用前沿科技手段,让它们呈现出“当代山水”之感。

面对当代的紧迫挑战

在此次双年展中,意大利国家馆将目光投向地中海及周边海洋,不是将其视为边界,而是将其视为塑造文化、建筑和气候意识转变的积极因素。展馆中的案例为面临海平面上升和环境变化压力的沿海城市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建筑方法;德国馆推出了“STRESSTEST:适应极端高温”展览,深入探讨气候引起的过热这一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一展馆汇集了建筑、城市规划和环境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探讨气温上升如何重塑人类、动物、植物和城市的生活。

德国馆展览作品

奥地利馆推出“更好的生活机构”展,涉及住房和未来生活等问题;比利时馆的主题是“构建生物圈”,探索植物智能在塑造未来建筑方面的潜力。展览深入探讨了建筑如何以促进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方式与植物相结合,项目设想的城市空间更具可持续性,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

奥地利馆展览作品

比利时馆展览作品

巴西馆展示的主题是“(RE)创新”,研究祖先的知识与当代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交集,反映了亚马逊地区最近的考古发现,以重新思考现代城市的社会环境挑战;阿尔巴尼亚馆的展览探索建筑与社会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反映阿尔巴尼亚的文化和城市转型。

西班牙馆的“内部性”探讨了建筑、环境和可持续性之间的交集。展览强调了建筑如何通过采用当地、可再生和低碳材料(如木材、石材、软木、黏土和植物纤维)的项目来平衡生态与经济。

巴西馆

西班牙馆

展览中的感官体验

在双年展中,不少展馆的展览强调了感官体验。例如,澳大利亚馆展出由原住民设计团队设计的“家”展览,这是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官驱动型展览,通过参与式设计,在全球舞台上促进土著和非土著社区之间的对话,颂扬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土著知识体系。

澳大利亚馆

卢森堡馆呈现的是一场声波探索,将建筑话语重新定位为听觉,研究了卢森堡境内的声波景观,邀请参观者通过身临其境的聆听来体验建筑;瑞士馆举办了“最终形式由现场建筑师决定”展览,通过先锋女建筑师利斯贝特·萨克斯的视角对展馆进行了重新想象,以探索女性在建筑史中的作用以及设计中不断演变的包容性概念。展览将现场录音制作的音景与特定场地的互动交织在一起,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卡塔尔馆

土耳其馆以 “根基 ”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土壤作为生态和文化档案的作用。它强调了土壤作为生命实体、生态系统以及记忆和知识来源的作用。通过感官体验、科学文献和跨学科作品,探索了土壤如何将过去的文明与未来的可持续实践联系起来,并将传统建筑方法与创新研究相结合。同样聚焦于土壤的还有黎巴嫩馆。该馆推出了“土地的记忆”项目,将建筑定位为环境抵抗的工具。

“Margherissima”项目

据悉,此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有11项官方附带活动,这些活动由国际非营利机构主办,跨越威尼斯的不同地点,为建筑在社会中不断演变的角色带来了全新的、跨学科的视角。其中,建筑协会和Nigel Coates共同推出了“Margherissima”——将威尼斯的工业郊区彻底改造成一个繁荣的集体社区,为未来具有气候意识的市民服务。装置将一个污染场地改造成一个可步行的城市模型,悬挂在12米高的灯箱上,通过视频、投影和1:250比例的复杂建筑模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融合了工业废料、家用物品以及玻璃、陶瓷和青铜等手工元素,在模拟时间流逝的循环中点亮。

“水议会:投射性生态社会建筑”

展览“水议会:投射性生态社会建筑”则探讨了水在塑造未来建筑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变革潜力。研究如何将水融入城市设计,从材料和基础设施到大规模景观干预。展览以加泰罗尼亚、巴利阿里和瓦伦西亚地区为重点,强调水是建筑、政治和生态责任的核心要素,呼吁人们对水治理和城市发展的未来进行集体反思。

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以一场跨越国界的建筑实验,回应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构建了一个应对气候危机、技术伦理等问题的全球对话场域。

展览将展至11月23日。

(本文综合自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官网、ArchDaily及此前报道)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KuPLKQRtaS

    相关文章

    冷冰川谈黑白

    冷冰川(洪海摄)冷冰川,1961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77年起在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86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94年赴荷兰米纳瓦艺术学院求学,1996年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绘画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97年赴西班牙继续求学,2014年获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学位。四十年…

    美国再工业化进程需要中国的产业支持

    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文件提出,中美均受益于双边经贸关系。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双向贸易和投资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对美维系长期贸易顺差并非意味着美方是双边贸易的受损方。当前,需从中国出口贸…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5月11日16时至6月1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体坛联播|穆勒主场完成拜仁谢幕战,山西车队再登环塔拉力赛

    穆勒完成了在拜仁的最后一场主场比赛,赛后也得到了全场致敬。凯恩赛后亲吻银盘,穆勒主场谢幕收获列队致敬北京时间5月11日凌晨,德甲联赛第33轮,拜仁慕尼黑在主场以2比0战胜门兴格拉德巴赫。赛后,拜仁进行了夺冠庆祝典礼,凯恩激动地亲吻了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冠军银盘。此外…

    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买爆相机

    原创 听筒Tech工作室 听筒Tech“苦什么也不能苦了朋友圈”。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创 文 | 陈 珂 编 | 饶 言 “苦什么也不能苦了朋友圈”,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即便过着“毛坯的生活”,也要筑起“精装的朋友圈“。 “手机拍摄总感觉差点什么,出门怎能不挎相机…

    多省市已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去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比超30%

    近日,“现房销售”这一话题再次引发市场关注。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现房销售试点,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推动现房销售在市场中的占比稳步提升。多地已在土拍环节试点现房销售商品房预售制度源于香港,于20世纪90年代内地住房制度改革初期引入,并迅速成为主流销售模…

    国内大模型人才大战打响!大厂各出奇招

    原创 关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白交 一水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眼花缭乱了。为争夺AI人才,大厂们齐齐放大招! 各种天才、顶尖人才计划简直看不过来。每个都扒开粗略一看,满满都是薪资不设上限、CTO亲自参与指导,无需实习经验……老天奶,都2025年了抢人咋还…

    母亲节|写给妈妈

    从童言无忌到白发絮语,每个成长的时刻,母爱都幻化作不同的样子。 她们有着各种角色,却唯独没有“自己”。 而我们那些没送出的信,写了一半的日记,没有直白说出口这些的“我爱你”,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写给妈妈:“请你学会爱自己,妈妈”。 …

    为何发胖?如何减肥?一个医学体重管理中心的探索启示

    为什么减肥?40岁的林叶理由很充分:“我从小就胖,生完孩子后就再也瘦不下来了,最胖时达到190斤,血压也变得不稳定,自己感觉心脏承受力不行了。”30岁,她就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心想是否跟自己胖有关?减肥有多难?林叶尝试过无数种网上介绍的方法:少吃、轻断食、多运动…

    网红街区如厕难,如何多管齐下补缺口?

    此前,有上海市民反映,长宁区兴国路(毗邻武康大楼段)作为热门打卡区域周边的主干道,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周边区域的如厕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困扰居民和游客的一大难题。居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措施,增设公共厕所,以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如厕需求。长宁区新…

    普京提议于15日在土耳其恢复俄乌直接谈判

    当地时间11日凌晨1时36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普京提议于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恢复俄乌直接谈判。普京称将与土耳其总统通话讨论举办俄乌谈判问题。普京再次强调,俄罗斯愿意在不设置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与乌克兰进行直接谈判。此前在伊斯坦布尔举行…

    当我们提起拉动消费时,应该拉动什么消费?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消费、投资和外贸被视为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动能减弱,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尤其是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使我国外贸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在外部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发挥内需的确定性以对冲外需的不确定性,成为…

    观察|天空之外的战场:官方叙事、新闻与社交平台中的印巴冲突

    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历局势紧张升级后,又突然宣布停火。但两国之间就战机击落数字仍陷于“罗生门”中,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迷雾让局势扑朔迷离。据新华社报道,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5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巴空军在反击中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飞机残骸落入印度领土内或克…

    巴基斯坦总理:希望通过和平对话方式解决与印方问题

    当地时间5月10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庆祝巴印达成停火协议的全国讲话中表示,巴方希望通过和平对话方式,解决印度水资源分配问题及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10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意立即停火。同日,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记者会上宣布,…

    伊朗外长称正与美国进行“善意”的会谈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10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访问卡塔尔期间表示,伊朗相信对话原则,呼吁进行区域对话⁧‫。阿拉格齐称,如果美国的目标是让伊朗放弃核权利,那么这将不会发生。伊朗正在与美国进行“善意”的会谈,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为了防止核扩散,那么伊…

    佩斯科夫:俄会考虑30天停火提议,但试图对俄施压无用

    佩斯科夫(资料图)总台记者当地时间5月10日获悉,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会考虑关于30天停火的提议,并指出俄罗斯在此问题上有自己的立场。此外,他还强调俄罗斯愿意就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进行对话,但试图对俄罗斯施压是没有用的。乌外长…

    韩国执政党总统候选人更换方案被否决,金文洙候选人资格即刻恢复

    当地时间5月10日,韩国执政党党员投票否决总统候选人更换方案,金文洙候选人资格即刻恢复。由于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和无党派总统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方面5月9日晚就联合推举总统大选单一候选人的磋商再次无果而终,国民力量党当天深夜先后举行议员总会、…

    傅利叶提出下个十年战略,CEO顾捷:机器人要有温度,要用实际价值来定义形态

    “人形机器人,其技术本质上也是在解决‘人和机器怎么相处’这个核心命题。”5月9日,在上海具身智能独角兽傅利叶的十周年庆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分享了自己的创业体会,并提出了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的下一个十年核心战略。顾捷表示,傅利…

    快评|印巴为何停火?已达成“一场胜利,各自表述”的效果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0日,巴基斯坦外长达尔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同日,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证实,印巴已同意停火。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记者会上宣布,印度同巴基斯坦达成停火协议。视觉中国 图“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停火,立…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采购非遗文创,波兰游客走进上海市群艺馆

    5月10日下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迎来一批来自波兰的入境游客。这批波兰旅游团成员包括近60位中老年游客,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场馆,参观摄影展览、体验传统文化、采购非遗文创。近60位波兰游客走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向波兰游客们介绍了上海各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