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小时光”与大时代中的地铁阅读者

article/2025/4/28 17:28:05

恐怕现在谁都难以逃脱“XX日综合症”,不过有些日子我们还是很愿意为它累趴的,比如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在庸常的日子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阅读,在这一天让更多人奔走相告然后相聚在一起,让更多人在阅读中认识彼此的模样然后互道珍重。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巴金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主题摄影展”(4月20日-5月31日)开幕式且与读者在一起的分享座谈,感受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很开心的阅读者氛围。

展览现场

的“翻书党”栏目——顺带要说的是这个栏目名称起得太好了,真让人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自2018年来一直推出记录城市通勤阅读现象的“地铁上的读书人”系列,至今已刊发三十多篇报道与文章,捕捉了上千个地铁阅读场景。就像所有敏锐的社会观察者、研究者一样,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偶然发现”,很快就发现一切都并不偶然,于是一场跨越七年的以城市通勤中的阅读者为中心的社会观察实验就这样硬生生地扛下来了。三年前,青年设计师、摄影家樊晔亲加入了这支活跃在地铁沿线、城市心脏的摄影游击队。这位曾经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摄影奖项的斜杠青年对于阅读与摄影都有着强烈的热爱,而更重要的是她的机敏与从容使她能够在拥挤的地铁人流中捕捉到阅读者最精彩的瞬间,同时也能记录下阅读者手中的书。这个“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主题摄影展”展示的就是她在上海地铁中拍摄的作品,“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档案,记录着都市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阅读时刻”。(·翻书党的新闻稿)

“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摄影作品(樊晔亲)

在展场中我读到并且拍下了摄影师樊晔亲写的一段文字:“人们总以为,地铁上的纸质书阅读会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而难得一见;然而事实上,只要自己放下手机,就会发现手捧纸质书的读者随处可见。高铁、飞机如此,每天上下班最繁忙的地铁,更是大型流动阅览室。这些照片都来自通勤途中的随手记录,地铁上的读书人,比想象中多得多。”这可真是有点喜出望外,因为我正是她说的那些“人们”——我总是想在地铁和飞机上寻找阅读纸质书的人,总是想通过发现这些阅读者来安慰自己:纸书还是有人读的。但是让我满意的发现总是太少了,我甚至想喊一嗓子:快来人啊,读一读纸质书吧!

是的,这是一个一切皆碎片的时代,整段的、像一杯悠长的下午茶那样的阅读时光对很多人来说奢侈得有点残酷。那么,在这样的岁月中何处安放我们的阅读?其实,时间的碎片化还是比较外在的,它可以在钟表上或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更重要的碎片崩裂在人的内心,因为“幸福不是毛毛雨”,一分一厘都要靠自己打拼,结果是职场的波涛冲天内卷,通勤中的疲惫是阅读者必须要驱走的身体感受。

因此,被樊晔亲拍摄到的那些在“小时光”中的地铁阅读者,他(她)们真的是通勤一族中的精神起义者和勇敢的突围者——不甘心宝贵的时光成为被荒废的碎片,不甘心自己浑身上下的“班味”真的就这样形塑了自己,不甘心就这样在内心的碎片中陷入45°人生,那就读点书吧!尤其是读点纸质的书吧——那种与书亲近的视觉、触觉总是比电子屏幕更提神啊!

展览开幕式后,以“谈一谈阅读与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对谈

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那么地铁上的阅读岂不就是每天在去码头整点薯条的路上的避难所?但是,我更想说阅读不仅仅是避难所,对于那些每天热切地奔向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要谈避难所还早了一点;对于通勤在地铁上的青年阅读者来说,阅读更像是观察前方道路的瞭望哨,是跃出战壕之前的武器库,更是绝尘而去之前的加油站。可惜我没有像青年摄影师那样的才能和机遇,否则我一定会发现在他(她)们眼中闪耀的不屈的光芒,他(她)们在接受跟踪采访的时候那种靓丽的神情。能够与这些地铁阅读者相遇,应该是很开心的时光。

既然是投奔到“翻书党”门下,由樊晔亲的这个地铁阅读者摄影展而想到了三本以书为主题的书,值得翻一下。一部是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拉文(James Raven)主编的《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Book,2022;李家真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这是一部综合性的世界书籍发展通史,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十六位知名学者遍访全球、纵览古今,以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野描绘了一幅以书籍为中心的人类文明史长卷。该书展示的是书籍如何在世界各地的各个历史时期被生产、被传播,书的形式、功能如何不断重塑、革新,以及书籍如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但是这部书籍通史却基本没有谈到与书有着最密切关系的阅读者,看来是留有了遗憾。

詹姆斯·拉文(James Raven)主编的《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Book,2022;李家真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

另一部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1930-2019)主编的那套“布鲁姆文学地图译丛”Bloom’s Literary Places,布鲁姆在总序“心灵之城”中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作家与文学名城的关系,由此讨论城市的重要性;二是关于城市是文学的主题和元素,也就是文学中的城市。因此所收的六本著述都是从城市与文学的关系视域出发,可以说就是文学的城市地标或城市的文学地图,关注的是老大师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留下的足迹。读者一卷在手,就可以打着文学的旗号在城里穿街过巷,指点文学的江山形胜。从文学研究的视角来看,研究城市与文学的关系是文学外部研究的重心之一,但既然是外部研究,又怎能缺少了作为研究对象的阅读者呢?在城市交通线上的文学阅读者正是文学地图的流动地标,是经典名作传播的流动展点,因此这套“文学地图”还是留下了遗憾。

“布鲁姆文学地图译丛”( Bloom’s Literary Places,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最后一部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大卫·特里格(David Trigg)的《艺术中的阅读者》Reading Art:Art for Book Lovers,2018;王晓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一部以阅读者、阅读场景和所读的书籍为创作主题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等门类)合集,收入来自全球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近三百件作品,创作时代从古罗马到该书出版之前的2017年。这是一个以阅读者与书籍为中心的世界,作者在前言中说该书“是一首赞歌,歌颂书这一件具有革命性的日常之物。……艺术品中的阅读者形象横贯历史,早在我们现今所知的书籍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在艺术家表现书籍和阅读场景时,我们看到了超越文化和时间的共通的人性时刻。”(第1页)认为“书”是值得歌颂的“具有革命性的日常之物”,并且在书籍与阅读情景中看到了普世的人性时刻,说得真好。我应出版社之邀为该书写的推荐语是:“能够在艺术中与书籍、作者和阅读者相遇,在阅读中与艺术相遇,这都是爱书人的幸福时光,是人文主义者的精神澄明之境。”(见封底)在艺术中与阅读相遇、在阅读中与艺术相遇,这是我近年来的一个讲座主题,“以阅读迎接那个亮灯的节日”、“你是谁?一个人文主义者!”是我的讲座PPT上的小标题;这两种反向的“相遇”正是我读这部“阅读者”艺术图集的最大感受。那么,现在看来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作者的这个“艺术”没有把摄影艺术也包括进去。

大卫·特里格(David Trigg)的《艺术中的阅读者》( Reading Art:Art for Book Lovers,2018;王晓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谈完这三本书,我想真有必要、也完全可以编写出一部地铁阅读者的图文集。樊晔亲的地铁阅读者纪实摄影和这么多年来推出的“地铁上的读书人”专题所收集的资料告诉我们,文学与创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同样投射于城市交通的轨道之上,建构出一种另类的文学生长与传播脉络。根据这一专题所统计的样本,在上海地铁上读文学的人最多,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毛姆、茨威格、黑塞、伍尔夫、奥威尔、加缪、马尔克斯……一连串经典作家的名字闪耀在暗黑的地下轨道交通线上。另外喜欢读其他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的阅读者也都是人类知识生产、文明传播的联络图上的活动地标,是时代光圈中很值得聚焦的拍摄对象。这部地铁阅读者摄影图集或许还能在纪实摄影的天幕上增添一抹亮色。

在地铁里看不到西边的太阳是否落山了,通勤的人手上也没有土琵琶,只有书还能让人想起那动人的歌谣,只有摄影师还能捕捉到穿出隧道的那道亮光。

2025年4月22日急草于流溪河畔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http://news.xdnf.cn/MYTqtVgqln

    相关文章

    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七年:数字风吹散读书人了吗?

    【按】这是出版从业者朱利伟第7次以年为单位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从2018年2月随手拍下一张地铁乘客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照片开始,7年多时间里,她已拍下2840个通勤阅读瞬间,每年在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写下一篇年度观察文章。2023年起,她开始以“季度书单”形式推荐…

    “电化长江”的宜昌成果:船舶航运停靠都能用电,助力一江清水向东流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长江宜昌段,“电化长江”正展现出立体化实施路径。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湖北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长江流域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作为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之一。“电化长江”,通俗说…

    张广智当选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会长

    4月22日上午,陕西省慈善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举行。会议选举张广智为陕西省慈善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原标题《张广智当选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会长》责任编辑:李倩宁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门票在“缩水”,古镇怎么办

    2025年4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古镇宣布实施工作日门票降价50%,并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的举措 ,尝试解决商户连续多日零营收的生存困境。古镇 “运营难”困境不是一天两天了。2023年,浙江南浔等4个4A景区古镇就实施免门票 。越来越多古镇希望逐步脱离…

    欧盟就中欧有关世贸争端案件提起上诉仲裁,商务部回应

    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日内瓦时间4月22日,欧盟就其诉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世贸争端案(DS611)专家组裁决提起“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项下的上诉仲裁请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方高兴地看到,世贸组…

    对话地铁读书人|企业公关吴丑丑:阅读中相遇又重逢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摄像 樊晔亲 傅海峰 视频编辑 徐储立(02:26)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对话地铁上的读书人”系列视频,记录10位上海地铁阅读者的故事。与其他偶遇的读者不同,丑丑是我们邀约采访的。她于2024年12月6日在通勤的…

    浦江观察|3.6亿元消费券,为上海餐饮业带来了什么?

    你会为中了一张餐饮消费券准备一场计划之外的聚餐吗?“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意味着什么?2025年,上海计划安排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在4个领域发放服务消费券,其中餐饮方面达3.6亿元。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已完成两轮发放,第三轮报名摇…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二十号,每次任务标识藏着哪些逐梦星辰的密码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载人航天历次任务的标识都以鲜明的视觉语言浓缩了每次任务的独特使命与技术突破。今天来看看这些任务标识都蕴藏着哪些秘密?这枚任务臂章采用了异形的三角形设计,这一新颖元素使得神二十乘组被形象地称为“铁三角”组合。任务标识融合了传统与创…

    “仅退款”将成过去时!多个电商平台集体修改售后规则,商家获得更多自主权

    电商平台“仅退款”或将成为过去时。4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包括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修改售后规则并征求意见,主要涉及“仅退款”相关条款和表述,明确平台不主动介入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部分平台预计新规4月30日生效。当天早些时候,…

    一场12年的马拉松,他用声音陪伴中国路跑成长

    不知从何时起,马拉松已经习惯被称为一场“全民派对”或“路跑狂欢”。这份绵延在42.195公里上的热烈氛围不仅来自数万跑者的热情,也源于志愿者、工作人员和观众在内的每一位参与者。王超,就是这场狂欢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过去12年,作为最早一批马拉松赛事主持人之一,王超…

    裁员15%、撤销132个机构,美国务院将全面重组

    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美国务院将实施全面重组计划。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鲁比奥表示,目前的美国务院机构臃肿、官僚主义盛行,已无法履行其基本外交使命。这项全面重组计划将带领国务院“迈入21世纪”。该计划将整合区域职能提升效率,裁撤冗余机构,终止…

    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号及多家央媒官博发祝福海报:人民海军76岁生日快乐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76年来,人民海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小艇到巨舰,从近岸到深蓝,从单兵到体系,守卫祖国海空,守护万家灯火。23日,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国防部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官方微博@中国军号 以及@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

    体坛联播|曼城击败维拉迎英超三连胜,巴萨遭遇魔鬼赛程

    努内斯努内斯绝杀,曼城击败维拉迎三连胜北京时间4月23日,英超第34轮,曼城主场迎战阿斯顿维拉。开场第7分钟,马尔穆什左路突破下底送出传球,B席冲进禁区推射破门,曼城取得梦幻开局。不过维拉也没有让落后局面维持太久,第15分钟,鲁本迪亚斯送点,拉什福德主罚点球命中,维…

    马上评丨全面取消 “仅退款”,反内卷的必然

    蒋立冬 派生万物AI 图4月22日,有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这意味着,历时四年的“仅退款”即将迎来落幕。坦白说,这一消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仅退款”的初衷,是为…

    对话|四代中国缘的麦肯锡前高管:在混乱中制定规则,而不是复制旧秩序

    曾在清末的沪杭铁路工作过,也感受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跃迁,华洛薇(Lola Woetzel)的家族四代人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全球的全过程。华洛薇作为全球顶级咨询机构麦肯锡的前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的创始元老之一和长期高管,华洛薇与她的先辈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

    全球最大车展在上海启幕,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看懂上海车展,就能预判未来”

    本届车展将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超150场新闻发布会,使得上海车展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4月23日、24日为媒体日,预计将吸引超万名…

    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但美联储应该降低利率

    当地时间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联储应该降低利率,且他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希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在第一任期中,特朗普就频繁公开批评美联储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经常敦促…

    东方富海陈玮: 什么样的创业者能让天使投资人愿意下注

    在技术颠覆与产业变革的时代,科技创新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而天使投资则是浇灌其成长的第一滴活水。天使投资者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创新的“风险共担者”,这种共生关系正在重塑产业边界,天使投资和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

    专访|前伊核谈判顾问:伊朗不信任美国,任何核协议都会有中俄参与

    4月23日,伊朗与美国将启动专家级谈判,双方第三轮间接会谈将于26日在阿曼举行。伊朗与美国1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第二轮间接会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当天在罗马举行的伊美第二轮间接会谈“相对积极的氛围”使伊美潜在协议在原则和目标上取得进展成为可能…

    讲武谈兵|英国公布六代机最新渲染图,但研发面临多重难题

    最近一段时期,“第六代战机”似乎成为了世界各军事强国展现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继美国空军和海军之后,英国皇家空军也对外公布了研发中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新一代战斗机的最新渲染图。据央视新闻4月19日报道,英国六代机项目进度缓慢也引发担忧。尽管早在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