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总统专车因掺水汽油抛锚背后:伊朗的经济危机与派系交锋

article/2025/7/20 8:16:39

尽管“十二日战争”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但这场地区军事冲突的“叙事之争”在伊朗内部愈演愈烈。

核心争论和对立点之一是围绕如何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这一旷日持久的分歧,连日来,改革派和强硬保守派之间的交锋乃至相互指责已然白热化。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深陷风暴眼中央的无疑是伊朗温和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近期关于他的报道频繁引发舆论关注。据参考消息网17日报道,佩泽希齐扬16日在德黑兰主持内阁会议时首次承认,伊朗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存在“根本性”安全失误。

报道称,这种自我批评在伊朗极其罕见。佩泽希齐扬还强调了人民在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称必须重视人民、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私营和公共部门的参与,维系人民与政府的团结一致。

同样不同寻常的是,总部设在海外的伊朗国际电视台(iranintl)17日引述政府官员穆斯塔法·莫拉维的话,报道了伊朗总统车队3辆汽车日前皆因加注了掺水汽油抛锚,导致现年70岁的佩泽希齐扬被迫打出租车完成公务行程的尴尬一幕。

“由于大量补贴,伊朗保持着世界上最低的零售燃料价格之一,但制裁和老化的基础设施使其越来越难以维持燃料质量和供应。”报道进一步揭示了伊朗日常生活“能源线”的窘境。

短暂团结,走向“激烈权力斗争”

日前,伊朗议员、前驻阿富汗大使阿博尔法兹·佐赫雷万德一段激烈指责佩泽希齐扬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转。

“佩泽希齐扬政府将在其任期结束前终结伊斯兰革命。”他在视频中甚至指责佩泽希齐扬“越权”,“他们认为,通过结束革命并终结哈梅内伊的统治,可以开启一个新时代,并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在上周接受美国保守派媒体名人塔克·卡尔森采访时,佩泽希齐扬“对特朗普的军事打击行动(立场态度)没有硬杠”,“愿意谈判”的温和表态激怒了强硬派议员们,超过30名议员呼吁他辞职。“我们仍然相信外交的窗口是敞开的,我们将认真地走这条和平道路。”佩泽希齐扬14日在社交平台X上重申了立场。

面对“十二日战争”激发的伊朗政权体制未来走向的路径之争,“伊朗强硬派重燃了与改革派政客之间的激烈权力斗争。”英国《金融时报》16日刊文写道。

“爆炸后的尘埃尚未落定,但两极分化的声音比导弹爆炸更响亮。”伊朗政府前发言人、总统助理阿里·拉比埃7月10日在改革派媒体《信任报》(Etemad Daily)上如此描述道,“让我们防止社会分裂——这正是侵略者想要的。”

这场持续12天的以伊战争一度激发伊朗国内短暂的团结呼声。以色列上月突然发动的袭击造成包括大量平民在内的1062名伊朗人死亡,包括一些反对派知名异见人士在内也强烈谴责以色列和美国的侵略行为。

在“十二日战争”刚结束不久,有长期关注伊朗国内政治精英不同派系的中东观察家一度提出,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多位高级领导人遇刺,该国保守派和强硬派及其政策主张遭到削弱的情况下,政治体制面临重塑转型的一种可能性,即改革派崛起,占据关键权力位置,他们主张将国家优先事项转向国内,专注于发展和社会正义,而非将国家资源耗费在代价高昂的地区冲突中。

“内部异见的迹象日益增多。”出生于德黑兰的美国华盛顿中东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和伊朗项目创始主任亚历克斯·瓦坦卡一直密切追踪军事冲突——尤其是美国战略轰炸机参与行动——给伊朗政权稳定性在内部带来的冲击,他在伊以6月24日停火前一天便提醒外界注意,当时的一大背景和明显动向是,德黑兰针对“渗透事件”大举展开抓捕,打击以色列间谍网络,数日内总计逮捕700多人。

伊朗务实派和温和派人士警告不要将伊朗人民视为“第五纵队”,相反,他们呼吁重新审视伊朗领导层与本国公民的互动方式。总统高级顾问、前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埃敦促国家媒体为“所有热爱伊朗的人”开放讨论空间。

一段时间之内,伊朗精英阶层内部和不同派别的媒体对于战争及国内局势的反思以及激烈争论显著增多。7月8日,伊朗改革派新闻网站Aftabnews刊发了180名有改革倾向的伊朗学者、经济学家,包括前总统鲁哈尼政府(温和保守派)时期的官员发布的联合声明,称这场战争是“一个代价高昂的提醒”,提醒人们伊朗治理的失败,并警告说,强硬派正在煽动敌意,冲突将给伊朗带来“灾难性后果”。

该声明敦促佩泽希齐扬与美国和欧洲进行谈判,以防止再次发生冲突并“维护伊朗的领土完整”,此外,他们还呼吁现任政府修改财政政策并打击腐败,以恢复公众信任。

伊朗核科学家、前议员艾哈迈德·希尔扎德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呼吁采取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以调和在很大程度上被疏远的民众。“我们需要回归人民,确保他们在治理中参与合作。他们必须能够将政府视为自己的政府。”希尔扎德在改革派日报《阿尔曼·梅利》上撰文写道。

《金融时报》16日的文章认为,伊朗改革派不仅寻求影响外交关系,还寻求在国内进行彻底改革。

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高等研究院(CIAS)当代亚洲研究中心教授拉斯洛·契斯曼近日观察认为,早在此次军事冲突之前,伊朗领导层已经面临其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一。

“近年来,伊朗社会日益分裂。”他和同事在7月15日发布于“地缘政治监测网站”的国别局势分析报告中写道,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能源危机,这个拥有世界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国家已开始每天停电两小时。与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伊朗试图通过补贴基本食品来维持社会稳定。

《经济学人》在“十二日战争”后聚焦“伊朗战时经济的内部”,提供了一组战前已然“岌岌可危”的经济数据:十分之六的适龄劳动人口失业;物价在过年上涨了35%;约18%人口生活在世界银行的贫困线以下;尽管伊朗是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大国,但官员们不得不燃烧低品级的炼油副产品——重油(mazut)来维持生计。

“强硬派既没有提供任何前进的方向,也缺乏公众支持。”《金融时报》引述伊朗改革派分析人士赛义德·雷拉兹的话批评道,“他们主要担心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被排除在未来的任何美国协议之外。”

政治变化已现,走向更军事化和孤立?

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法尔斯通讯社11日驳斥了呼吁改革的“180人声明”,称其“政治上幼稚”且不过是“失败策略的重复”,声言美国已经被证明“不值得信任”,外交只会导致单方面的让步。

同日,一名伊朗议员表示,由116名议员签署的一项法案要求政府为以伊战争后伊朗安全部队拨付更多资金。

奥巴马政府时期参与伊核问题谈判的美国资深外交官艾伦·艾尔日前在一场线上研讨会上研判认为,最近的武装冲突可能会增强伊朗政权内部强硬派的力量,并提醒说,改革派只是“发挥着边缘性作用”。

她认为,尽管以伊冲突之后“政治变化”已经出现了,但结果“可能会使现政权更加军事化、孤立和以安全为重”,这与包括总统在内的改革派系将获得影响力的预期相反。

“伊朗现政权没有立即改变的迹象,军事指挥官和政界人士仍然公开宣誓效忠(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她认为,伊斯兰革命卫队仍将在伊朗接下来的权力架构及潜在的变更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在不同派系间裂痕日益加剧之际,86岁的哈梅内伊7月16日再度露面,强调了国家团结对于稳定政权至关重要。他当天在会见司法部门官员时赞扬了伊朗人民对最近战争的应对,并强调了具有不同宗教信仰和对立政治观点的人们必须团结起来“保卫伊朗和政权”。

“侵略者的计划是通过锁定伊朗关键人物和敏感设施,来削弱国家体制。”哈梅内伊在讲话中直指以色列在“十二日战争”中发动的袭击目标,旨在“煽动骚乱,并促使民众走上街头推翻(伊斯兰共和国)体制”。

哈梅内伊告诫伊朗官员不要发起“不必要的批评”和争论小问题。他说,伊朗外交官和军方在未来的道路上应“谨慎而精准”。“无论我们进入外交领域还是军事领域……我们都将以强势姿态进入。”

16日当天,伊朗议会发表声明称,只要先决条件未得到满足,伊朗就不应与美国重启核谈判。

7月15日,哈梅内伊重新任命3位高级神职人员为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成员(由12名成员组成,其中6名宗教专家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另6名法学家由司法机构提名——编者注),该委员会在伊朗选举和立法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职能包括审查议会法案是否符合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监督总统及议会的选举合法性等。

同一天,法国外长巴罗特表示,若无实质进展,欧洲将启动核协议“快速回弹机制”,恢复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及金融限制等制裁。此前,有消息传出,美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3个欧洲国家已同意将8月底定为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

伊朗前议员、前议会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赫什马托拉·法拉哈特皮舍指责伊朗外交官缺乏专业知识,并抨击强硬派散布他所谓的虚假言论。

“佩泽希齐扬总统必须停止其在外交政策上的消极态度,将国家利益从激进分子的手中拯救出来。”法拉哈特皮舍在伊朗温和改革派日报《Arman Melli》上撰文写道,严厉批评了2015年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及其签署者。

伊朗另一份改革派日报《东方报》(Shargh)援引分析师穆罕默德·伊拉尼的话警告称,伊朗将发生“政治地震”,外交大门将实际上关闭。

哈梅内伊的亲密顾问、前副总统穆罕默德·穆赫贝尔一度出面,明确表达了反对“攻击现任总统的行动和言论”, “(一些)伊朗政客和政治组织正试图挑战总统的政治能力。(这是)错误的举动。”温和保守派报纸《伊朗时代报》引述他的话写道。

“波斯湾国家如今正竞相实现经济现代化、数字化和多元化。大量投资涌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工智能领域。西方各国政府正押注于后意识形态时代的中东。”总部设在美国的伊朗国际电视台主播迈赫迪·帕潘奇近日发表评论文章,将伊朗内部的反思和权力角逐置于更广阔的视野加以观察,他也被称为报道伊朗事务“最犀利的声音之一”。

“一个转型后的伊朗或许正是该地区缺失的一块拼图。”他写道。

    责任编辑:彭玉洁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QHCXrOdWnQ

    相关文章

    今日入伏!今年三伏仅30天会更凉快吗?一图了解9个真相

    今天(7月20日),我国正式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今年为30天短版三伏,打破了近十年“40天超长三伏”的惯例。为何说热在三伏?短板三伏天会不会更凉快?不同人群如何科学防暑?中国天气网推出防灾减灾系列科普,一图了解关于三伏天的9个真相。责任编辑:陈建慧图…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民营企业加快向“新”前进向“高”攀登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上半年,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广大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增强信心,以爱拼会赢的劲头奋勇向前。在火热的夏日,记者前往山东、福建、新疆等地一线调研,走进企业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厂房,触摸民营企业发展的…

    人民日报人文对话:新时代申遗捷报频传的背后

    西夏陵。 西夏陵区管理处供图今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从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等首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2025年西夏陵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居世界前列。这40年,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民日报头版: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向新力”强劲——现象级创新层出不穷。从国产大模型强势崛起到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创造令人振奋、催人奋进。航天逐梦足音铿锵。天问二号向小行星进发,我国深空探测迈出新一步。神舟再飞天,中国航天向更高更远处攀登。………

    话剧《父亲》为什么能超越同类题材作品?

    一般情况下,同类作品的叙事大多从健全人(如照护者)的视角或全知视角展开,《父亲》则另辟蹊径,通过碎片化、错乱的记忆闪回与现实交叉重叠,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眼中的时空具象化了……5月,上海静安戏剧节“壹戏剧大赏”颁奖,话剧《父亲》荣获“年度大戏”奖项。该剧由法国…

    “家门口”围墙受损却因产权问题修缮难,如何多方协同解民忧

    此前,有上海市民反映,宝山区淞南镇骏景雅苑社区出口附近一堵围墙发生坍塌。虽经局部修缮,隐患却未根除,让大家忧心不已。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尽快组织对围墙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宝山区淞南镇回应,接到居民反映后,淞…

    停运停航、橙色预警!台风韦帕将于今日下午至夜间登陆广东沿海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19日夜间加强为台风级,今天(20日)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东偏南方约190公里的广东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25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为60~80公里。预计,“韦帕”将以每…

    对话游戏“顶流”小岛秀夫:游戏与电影的界限将无法分辨,那一天还有多远?

    访谈/撰文: 夏清逸、黄愉翛《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发售后这大半个月,小岛秀夫开启了全球“巡回”。过去几天,趁着“Kojima Productions世界巡回”来到上海,小岛秀夫出现在上海多处游戏与二次元相关的线下场景:去B站总部打卡、与《黑神话:悟空》主创见面、在百联ZX创趣场…

    浙BA冲上热搜,能复刻苏超神话吗?

    这年头,文旅+体育是越来越好玩了。前阵子江苏搞的“苏超”足球赛,火得一塌糊涂,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 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将增收2000多万元。这股热乎劲儿还没过去,浙江的“浙BA”篮球联赛又杀了出来,刚官宣就冲上热搜…

    乌克兰提议俄方于下周举行新一轮谈判

    当地时间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与俄罗斯方面关于战俘交换的谈判仍在继续,乌克兰继续履行上次在伊斯坦布尔会议达成的协议。目前,团队正在筹备另一轮交换。此外,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报告称,已向俄罗斯方面提议于下周举行下一轮会…

    美国洛杉矶一车辆冲撞人群致30人受伤,司机遭围殴中枪

    当地时间7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洛杉矶东好莱坞一间夜店外发生汽车冲撞人群事件。一辆轿车凌晨冲入夜店排队人群,造成30人受伤,其中23人被送往医院,至少3人情况危急。据警方通报,司机随后遭围攻并被枪击,生死不明,枪手已逃离现场。事故发生前,夜店外疑有争执或斗殴…

    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事故已致34人死亡

    总台记者获悉,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34人。当地时间7月19日下午,越南下龙湾一艘载有53人的游船因雷暴天气发生倾覆。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焕新登场,罗丹艺术中心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7月19日晚,“浦东嘉年华——罗丹艺术中心冰凉艺夏季”拉开帷幕。浦东新区、世博文化公园等多方赋能,助力上海市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罗丹艺术中心”)拓展中外文化交融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活动介绍,7月19日到8月9日的每周六,罗丹艺术中心将延长开放至20…

    上海国际青年生活汇主题活动开幕,百年武夷路迎“青春市集”

    7月18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长宁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上海国际青年生活汇暨“青春GDP生活漫游集”主题活动在长宁WYSH翡悦里开幕。本次活动以“MAGIC SHANGHAI,YOUTH’S FUTURE(魔力上海,盛夏之约)”为主题,仪式现场发布《上…

    当监控镜头成为裁判:数字时代我们都是花漾少女

    插图 | 鉴片工场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电影海报作为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大陆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以“技术理性与情感失控的碰撞”为核心命题,为华语青春悬疑类型片开辟了新的美学疆域。这部由95后导演周璟豪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集…

    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水,没偿还能力竟成功贷款48万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不浅,已经形成金融“黑灰产”。这里说的“包装贷”,就是一些非法贷款中介为了牟取利益,通过虚构职业、包装资产、伪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

    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事故已致27人遇难,其中包括8名儿童

    总台记者获悉,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27人,其中包括8名儿童。当地时间7月19日下午,越南下龙湾一艘载有53人的游船因雷暴天气发生倾覆。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19日签发紧急通知,要求对发生在广宁省下龙湾海域的游船倾覆事故迅速展开搜救行动,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上海金山葡萄迎来丰收季,还有“新品”首次上市

    盛夏时节,上海金山传来“葡萄丰收”的喜讯。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有着“葡萄大王”称号的卢玉金7月19日在2025金山施泉葡萄节开幕式上表示,时下正值葡萄成熟、采摘、销售阶段,根据葡萄长势和采摘的葡萄来看,其外观、品质都优于往年,是一个丰…

    南通2:1胜盐城,六连胜稳坐“苏超”榜首

    7月19日晚,苏超南通队主场迎战盐城队,全场比赛结束,南通队2:1胜盐城队。 ​​​责任编辑:柴敏懿图片编辑:李晶昀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超榜首大战,申花客场3比1击败国安,终结工体12连败

    北京时间19日晚间7点35分,中超第17轮迎来一场榜首大战,积分同为28分的国安和申花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来决定联赛冠军归属的关键之战。本场被誉为国家德比的比赛上座率达到62291人,创造了本赛季中超联赛上座率纪录。上半场申花阿苏埃和吴曦先后破门,国安则由古加任意球扳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