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四百公里的救赎

article/2025/4/29 0:56:31

在战火纷飞、大国博弈、小国被盘剥殆尽的当下地球,唯一一块净土可能就是悬浮在近地线四百多公里海拔高度的那一个小小的国际空间站。

起码布克奖的评委会认同这一点,这本去年获奖的书写极窄空间(空间站容积915.6 立方米)里有限角色(六个)在极短时间(地球时间24小时)所变幻事态的小说——萨曼莎·哈维(Samantha Harvey)的《轨道》(Orbital,中译本译者为林庆新)短短十万字,却就像国际空间站那样,承载了这个世界的沉重寄望:关于人类是否能超越与生俱来的罪孽和桎梏。

《轨道》,[英] 萨曼莎·哈维 著,林庆新 译,中译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人上升到一定高度,必然会有更高度的思考世界的能力、感受人性的能力。萨曼莎·哈维相信这一点,也在小说里展现这一点。比如相对于在地球上那些半推半就地支持普京的侵略的俄罗斯人,空间站上的俄罗斯宇航员更接近俄罗斯传统的圣愚、或者托尔斯泰。小说中有两个俄罗斯人:罗曼和安东,其中安东极其善感,被萨曼莎·哈维誉为空间站的心脏。这一段描写出自安东闻说日本宇航员千惠思念亡母之后:

“安东哭了,他的四滴眼泪从眼睛里飘出,他和千惠用手掌将泪珠接住。她们不能让液体在这里乱飞,他们很小心。”

地球上的人可以奢侈地哭,但他们狭隘的心浪费了悲悯的能力。空间站的六个人无疑是饱经考验的精英(无论身心状态还是知识储备),他们吝于一哭,但心怀的是下方旋转不已、灾难不已但日出日落带来的辉煌也不已的老地球。意大利人彼得罗一直牵挂他潜水时认识的菲律宾渔民一家在肆虐的超级台风里的安危;罗曼安慰一个通过亡夫的无线电和他短暂通话的加拿大孀妇;美国人肖恩对《宫娥》的思索最后被画中的狗的自由所启迪;千惠则通过对亡母的忆念连结整个人类的微妙命运,其母的信仰和希望也给予整个人类一种通向未来的脆弱的通行证⋯⋯

而他们本身,又获得了萨曼莎·哈维悲悯的关注。她描写六个人的心思细腻的洞察力比得上她以同样篇幅描写地球的十六圈转动的宏伟壮观时的万钧笔力。

英国宇航员内尔“她说,在挑战者号上牺牲的那七个宇航员,我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那年我只有七岁,我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墙上,全体机组成员的照片。我从那时起,大概三年的时间里,在他们诞辰日为他们点蜡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萨曼莎·哈维关注她所虚构的空间站六人的朴素动机,她深深明了他们也是文明路上的献祭,而她不甘心他们仅仅是献祭,于是呈现他们二十四小时的爱与梦,就像她写及旅行者一号和二号上面的“黄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s)上一个女性脑电波的意义:

“这张唱片及其录制的声音将永远徘徊在银河系中。五十亿年后,地球会消亡,而它将是一首比消逝的太阳更久远的情歌。这段声音属于一个充满爱意的大脑,它将穿过奥尔特云,穿过太阳系,躲过飞驰而来的流星,进入某个尚未诞生的恒星的引力场。”

可以说,《轨道》在文学上做到了同样的效果。因此“他们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渴望、思考与信仰,他们的到来与离去,这些已远远超越了个人范畴,而是紧密关联着那四位勇敢奔月的宇航员,以及未来数十年间将在月球基地生活、工作,乃至向宇宙更深处探索的每一位男女。”这一论断在我苛刻的目光下也不显得像《编号17》里殖民者那些自欺欺人的豪言壮语,萨曼莎·哈维的笔下他们有血有肉又有超越性,更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半神。

事实上,《轨道》的故事发生在超近的未来:从被同时提及的另外四名宇航员的再度登月计划的实施得知,这是现实中将发生在2027年年中的阿提米丝3号计划。距今两年而已,空间站和空间站上六人的故事,都是伟大征程前的一个微小断片,而地球一如既往:

“你们将会看到它的丰满,没有边界,除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分界线。你们看不到国境线,只看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旋转球体,不存在国家界线,更别提战争了。你们会同时感到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牵引力:兴奋和焦虑、狂喜和抑郁、柔情和愤怒、希望和绝望。因为你们当然知道,战争无处不在,而国境线即是生死搏斗的场所。”

当萨曼莎·哈维写到此处,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观念和立场,对人类在地球的虚妄破坏大表谴责。或者正是这种激动,更让我们感受其后她书写那个在宇航员入睡后兀自变迁的地球时,所得到的强大的静力是如此充满感召,充满救赎。一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第二部“岁月流逝”里所做。

萨曼莎·哈维

小说接近结束的时候,亦有这么一段独白酷似布洛赫的《维吉尔之死》,另一本关于救赎的伟大小说。“彼得罗没做梦……外面的地球正在坠落,在不断地创造之中,而他却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他仿佛就要醒来,然后说:我们这里的生活,既渺小,又承载着无尽的意义;既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又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们既重要,又微不足道;站在人类成就的巅峰,却发觉这种成就转瞬成空。正是这份领悟,才是生命中最伟大的成就。生命本身,看似空无一物,实则超越万物之上。是某种独特的生命力,将我们与虚无的分隔;死亡虽然近在咫尺,但生命却无处不在,熠熠生辉。”

可以说,每一页我都在意识到我就在等待这一刻。这就是我要的书——竭力对无比广大的虚空、无来由的善恶,说一声:“我在,你来吧”这样的人类创造物。

    责任编辑:徐美超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RdKNwCuYvp

    相关文章

    数智时代出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沪举行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日前举办了一场数智时代出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研讨会。(00:35)数智化时代,出版业发展趋势如何?出版业最缺哪些技能人才?如何培养这些人才?带着这些问题,作为一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于2025年4月18…

    第13届京都国际摄影节,14位艺术家展现东西方视角:人性

    【编者按】2025年4月12日,第13届京都国际摄影节拉开帷幕,13年里,京都国际摄影节打造了自己的名片,艺术展览与古建筑相结合,14位艺术家的15场展览通过日本与其之外的东西方视角,围绕本届主题“人性”展开探讨,这个四月,京都这座日本城市中由摄影所推动的社会力量也逐渐显…

    一周观展|上海,一系列特展大展渐次呈现

    澎湃艺术梳理近期一周精彩展览:在上海,一系列策划颇久的特展大展近日渐次呈现,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上海油画雕塑院“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浦东美术馆“时代逸飞”等特展,上海海派艺术馆则呈现“今日海上”与“今日维也纳”两大特…

    张九思任电子科大副教授,曾以学生身份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近期公布的信息显示,此前以学生身份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张九思,已出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据校方介绍,张九思2019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

    “你是做什么的?”——人们能否对工作说不?

    闲人、碌碌无为者、懒骨头、睡懒觉的人、无业游民、闲荡的人、漫游者、笨手笨脚的人、懒汉、逃避责任的人、逃避工作的人、频繁看表的人、没精打采的人、意志消沉的人、瞌睡虫、拖拖拉拉的人、慢吞吞的人、零工、流浪乞丐、流浪汉、漂泊者、托钵僧、叫花子、骗子、寄生虫、乞丐…

    画廊主韦尔:是喜是伤的一生

    一所大学文科的底蕴、财力和水准,看看他们的博物馆,一般都能八九不离十。纽约大学有建筑、摄影、服装设计、珍本特藏和古典艺术等领域的展馆,分布在华盛顿广场周边以及第五大道沿线各处,常年都有与教学研究相关的成果展;而位于库珀广场18号的格雷艺术博物馆(Grey Art Mus…

    对话地铁读书人|科研服务者岳先生:地铁适合浅阅读

    采访:彭珊珊 摄像:樊晔亲、傅海峰 视频编辑:徐储立(01:36)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对话上海地铁读书人”系列视频,随机访问10位上海地铁阅读者,从他们的故事里管窥都市人的阅读习惯与文化生态。岳先生是一位科研服务者。他认…

    重点并不在于设计更聪明的机器,而在于开发宇宙技术的多样性

    【编者按】AI时代,哲学何为?艺术何为?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哲学系教授许煜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在机器的边界思考》一书汇集了他过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试图阐释与技术时代相关的诸多关键问题,内容涵盖哲学、技术和艺术三个领域。本文摘自该书,澎湃新闻…

    纪念沈渭滨︱在恩师沈渭滨老师指导下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2025年4月12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发言稿和提交座谈会的交流稿。一生惬意是文章——纪念沈渭滨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4月18日是恩师沈渭滨先生逝…

    马拉松夺冠机器人将小批量量产:价格与一台入门级小轿车差不多

    “天工2.0机器人即将发售,将实现小批量量产和应用。”19日,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其价格将与一台入门级的小轿车差不多。▲天工2.0 天工队供图当天,天工队机器人“天工Ultra”在北京亦庄举办的…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特朗普经济政策支持率创新低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数百名参加抗议示威的人士在白宫的围栏前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视觉中国 图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多个城市举行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抗议活动组织者表示,他们抗议特朗普…

    “科技+萌点”机器人马拉松刷屏!宇树回应“半马摔倒”

    4月19日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比赛采用“人机共跑”21.0975公里的创新办赛形式,来自北京、上海、宁夏等地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机器人沿途要挑战大坡度路段和铁轨,有的机器人大步向前,也有的迈着小碎步,还有一些出现摔倒、续航不足的…

    诺奖得主等数十位经济学家发表宣言反对美关税政策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当地时间19日报道,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数十位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反关税宣言”,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其“误入歧途”,并警告称这可能会导致“自我造成的衰退”。在这份“反关税宣言”中,作者警告说,取消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方面“不…

    AI时代教育如何变革?上海首批 “标准化家长学校”出炉

    作为AI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先行者,上海正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与技术应用,构建“科技向善”的教育共同体新范式。4月19日,由上海市妇联、上海社科院等主办的2025年第十二届上海市家庭教育大讲坛暨“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上海)启动仪式在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举行。本文图…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第二次庭审21日举行,媒体获准拍摄

    △尹锡悦(资料图)韩联社20日报道称,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庭将于当地时间21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1日上午9时),对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二次庭审。报道称,预计尹锡悦将和14日首次庭审时一样,从私宅乘坐警卫车辆前往法院。此外,由于媒体获准在庭上…

    义乌女老板对CNN霸气喊话:美国要货就给,不要就分给其他客户

    聂自勤在义乌商贸城经营了近20年万圣节用品,已是头部商户,也曾被评为义乌最牛老板娘之一。本周,有媒体采访她面对关税战影响,如何处理美国客户的退单时,她的回应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 聂自勤:美国客户年前订的货,是打算4月底就要出货的,但是现在就是待…

    占比超1/3,江苏何以连续多年霸榜“千亿县”?

    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了“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榜单,新增徐州新沂等3个“千亿县”,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它们以全国1.3%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7.8%的GDP。从地域上看,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其中,江苏共有22个…

    “75后”新任四川泸州市委副书记张伟,已任市政府党组书记

    澎湃新闻获悉,新任四川泸州市委副书记张伟已任市政府党组书记。张伟,男,汉族,1976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中共党员。他曾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经济采访部主任,四川省商务厅综合处处长,四川内江资中县委副书记、县长,资中县委书记,四川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广安市委…

    东北三省,十年少了一个“哈尔滨”

    刘旭强/城市进化论人口困局何解? 人口压力,再度笼罩整个东北。随着4月16日黑龙江统计公报出炉,2024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全部揭晓——黑龙江、辽宁、吉林各减少33万人、27万人、22.1万人,合计减量超80万人。除人口集体负增长外,另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2023年短暂出…

    龙登高谈近世的基层治理及制度变迁

    龙登高(章静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龙登高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研究,关注传统市场与产权制度,著有《 市场中国两千年》《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等。而他的新著《近世基层治理及制度变迁》,则将目光投向了传统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