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6日),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成为关注热点。
振兴县域普通高中。为何要六个部门共同发文?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 出了哪些实招?破解“县中困境”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天为何更要关注县中?
今天,为何更需要将教育的眼光投向县域普通高中?几天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县域普通高中占据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乡村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因此,县中振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关乎教育公平的底线和温度。”
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实施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让县中真正强起来、优起来,让城乡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让广大乡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预计2029年达峰值
当前,我国有近60%的高中学生是在县级中学读书,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从人口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
当前,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多重因素影响,县中发展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振兴县域高中 为何要六部门联手行动?
这次《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振兴县域高中,为何需要六部门联手行动?
六部门联手 从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蔚文指出,之所以需要六个部门协同发力,是因为县中振兴本身就是一个跨系统、跨领域、跨城乡的综合性工程,涉及规划、资金、土地、编制、待遇等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推进。这种高规格的协同联动,旨在从顶层设计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政策合力。
振兴计划提出更具针对性和突破性的实招
张蔚文教授表示,跟之前的政策对比,此次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和突破性的实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务实应对,特别是对学龄人口高峰的预案,承认了班额问题的阶段性,并给出了灵活工具,张蔚文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二是刚性约束,无论是禁止恶意抢挖教师,还是严禁节假日补课,措辞更严厉,规则更统一,体现了更强的政策刚性。
三是系统赋能,引入部署高校绑定、东西部协作、下层教研指导,使得帮扶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嵌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系统性赋能。
不准向县域掐尖
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
振兴行动计划中,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针对严格规范招生行为,振兴行动计划明确:
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空挂学籍、跨区域抢挖生源。
各地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升学率考核下一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严禁“掐尖”重塑生态
革命老区的教改突围
破除“跨区域掐尖”能给县中带来怎样的改变?来看看位于沂蒙革命老区山东潍坊临朐县的三所县中的实践。
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沂蒙革命老区县,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老区群众的热切期盼。然而在过去,优质高中资源紧缺、学位难求,是横在家长面前的“又一座大山”。
2022年,临朐县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当地将原先的五所高中优化整合为三所,并投资5000万元,对三所高中从教学楼、实验室到宿舍楼、餐厅进行升级改造,让其基础设施达到同一水平。同时,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由县里统筹调配师资资源。
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委员沈万柱介绍,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统筹调配三所高中紧缺学科教师,留出足够的编制空间引进新任教师、青年教师。加大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引进力度,近三年为这三所普通高中补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86人,建立了老中青相互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梯队结构。
同时,临朐县还明确了良性竞争格局:严禁跨片区招生,严禁“掐尖”招生。此前,临朐一中无论是生源质量、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都是一家独大。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后,另外两所高中乘势而上。
县中布局优化,激活了“一池春水”。同时,临朐县还创新了高中质量评价方案,设置分类评价、增值评价和过程性评价28项科学指标,打破“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倾向。目前,临朐县形成了三所高中特色发展、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格局。
要破解“县中困境”,我们还能做什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蔚文表示,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必须是人。无论是留住优质生源还是优秀教师,都不能仅靠行政命令围堵,核心在于从师生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
针对优秀教师 关键在于“成就人”
对于优秀教师,关键在于从“留住人”,升级为“成就人”。不仅要通过激励年金、住房保障等举措来解决其后顾之忧,更要通过赋予教学自主权、打造高端教研平台等来满足其专业成长和精神追求,让他们在县中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针对优质生源 要转向“吸引力超越”
对于优质生源,则要从“防止流失”转向“吸引力超越”,通过引入高校资源、开设特色实验班,提供精准的升学规划,让他们确信留下能获得不逊于甚至更具个性化的教育体验和更清晰的未来路径。
最终目标是让教师的专业成就与学生的学业成功同频共振,形成留下是为了更好发展的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这才是县中振兴最可持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