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人数接近2000万,专家:提高大众知晓率是防治重要一环

article/2025/10/24 6:32:23

2025年6月6日是第13个“中国房颤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房颤动(房颤),这一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房颤可能在不经意间发作,引发心悸、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颤症状具有隐匿性、阵发性特点,且大众对房颤的认知度不足,患者往往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知晓患病。尤其是老年等高危人群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了房颤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

近日,就房颤疾病及其危害、房颤治疗新兴技术、房颤科学管理等话题,(www.thepaper.cn)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龙德勇教授。

龙德勇介绍,目前我国成人房颤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6%,据此估算,我国房颤患者人数已接近2000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

龙德勇表示,许多患者对房颤的危害(尤其是卒中风险)认识不足,对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导致长期规范化治疗面临挑战,要加强公众知晓率和重视程度,重点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靶向性健康教育,同时要大力推动房颤的早期筛查,可以推广和规范应用便携式/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进行自我心律监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龙德勇 受访者供图

我国房颤患者人数已近2000万

:房颤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如何?房颤的诱发因素或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龙德勇: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简单来说,正常情况下,心脏规律跳动,由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而房颤发生时,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规律的收缩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快速而紊乱的颤动,心房的有效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也会变得不规则且常常过快。

房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房颤发达国家的患病率(约2.5%)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约0.5%)。目前我国成人房颤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6%,据此估算,我国房颤患者人数已接近2000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

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些是不可改变的,有些则是可以干预的。年龄是房颤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与房颤发生相关。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量饮酒(尤其是短期大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诱发房颤。

:房颤最大危害是什么?是否有一些疾病表现可以早期预警房颤?

龙德勇:房颤虽然本身通常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其带来的并发症却可能非常严重,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其中,最大的危害主要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严格意义上讲,在房颤真正发生之前,可能没有非常特异性的“预警”信号。但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可能提示房颤风险增加或早期房颤的表现:间歇性心慌、心悸,不明原因的乏力、活动能力下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提示:现在很多智能手表或手环具备心率监测和心律失常提示功能,虽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促使人们进一步就医检查。

房颤治疗是综合性管理过程

:目前临床上针对房颤主要有哪些治疗手段?近年来有哪些新的技术突破或理念革新,它们对患者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龙德勇:房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过程,这包括抗凝治疗、控制症状、心血管和合并症优化。

1、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这是房颤治疗的基石。药物包括传统的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DOACs)。对于不适合长期口服抗凝药的特定患者,还可以考虑左心耳封堵术。

2、改善症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心室率控制,通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将房颤发作时的过快心室率降至合理范围。另一方面是节律控制,尽可能将房颤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并维持。手段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步电复律以及导管消融手术。

3、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心衰、冠心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对于房颤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的新技术突破与理念革新及其积极影响包括:

1、导管消融技术的飞速发展: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的出现,具有组织选择性,有望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在射频消融方面,功率短时程的消融策略可提高消融效率,可能减少手术时间。

2、左心耳封堵术:为部分不适合或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的高卒中风险房颤患者提供了预防卒中的新选择。

3、早期节律控制理念的强化:一些研究提示,对于早期诊断的房颤患者,早期进行节律控制(包括早期消融)可能带来更多的心血管获益。

4、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在房颤筛查与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房颤的检出率,并为患者的长期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您运用了脉冲(PFA)技术为房颤患者进行治疗,能否谈谈PFA技术的消融体验?它在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方面表现如何?

龙德勇:PFA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热消融)和冷冻消融(冷消融)的原理不同。它利用一系列短暂的高压电脉冲,通过“不可逆电穿孔”效应选择性地消融心肌细胞,而对周围的其他组织结构(如食道、膈神经、肺静脉等)损伤极小或没有损伤。PFA显著降低了传统消融常见的并发症风险,包括:食道损伤、膈神经损伤、肺静脉狭窄。

我们科室也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新技术,并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初步临床应用显示,PFA技术在实现肺静脉隔离方面表现出色,效率很高。其长期有效性,即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正在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确证,但目前看来数据是令人鼓舞的。

患者应用PFA耐受性高,手术时间大幅度减少。往往几次脉冲释放就能完成一个靶点的消融。由于周围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可能更快,不适感更少。

“早筛早诊早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房颤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房颤规范化诊疗的核心标准和流程涵盖哪些关键环节?在推进规范化诊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龙德勇:房颤管理确实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多方面协作的系统工程。房颤规范化诊疗的核心标准和流程,关键环节包括:

准确诊断与评估:通过心电图明确诊断房颤并且区分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评估卒中、出血风险评估,寻找潜在病因及诱因。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长期随访与管理。在抗凝方面,根据卒中和出血风险,合理选择抗凝药物或左心耳封堵术。在控制房颤方面,评估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进行积极干预。

长期随访与管理:定期监测病情变化、治疗效果、有无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依从性。

在推进规范化诊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首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与可及性问题。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和大型三甲医院,而在基层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房颤的规范化诊疗能力相对薄弱,患者获得高质量服务的可及性受限。

其次是基层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基层医生是房颤筛查和初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但目前许多基层医生对于房颤的最新指南认识不足,在规范筛查、准确诊断、风险评估、合理选择和调整抗凝药物、识别转诊指征等方面能力仍有欠缺。

此外,患者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有待提高。 许多患者对房颤的危害(尤其是卒中风险)认识不足,对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或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治疗费用、监测不便等因素,导致治疗依从性差。部分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积极性也不高。

: 一直以来,房颤日的主题强调“早筛早诊”,我们该如何加强公众对于房颤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推动房颤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

龙德勇:“早筛早诊早治”对于改善房颤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加强公众知晓率和重视程度,重点针对老年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肥胖人群、有房颤家族史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进行靶向性健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罹患房颤的高风险。

强调“无症状房颤”的隐匿性与危害性。公众教育中必须反复强调,房颤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许多卒中事件是在患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无症状房颤引起的。因此,不能仅仅因为“感觉良好”就忽视房颤筛查的重要性。

大力推动房颤的早期筛查,提高检出率。将房颤筛查纳入常规体检和慢病管理流程:积极倡导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活动中,对就诊的65岁以上老年人常规进行脉搏触诊,对脉搏不齐者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中,也应包含房颤筛查的内容。

推广和规范应用便携式/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手环、手持式单导联心电记录仪等设备已具备房颤筛查功能。应鼓励公众(尤其是有条件的高危人群)合理使用这些设备进行自我心律监测,并加强对这些设备所获数据的医学解读和后续处理流程的规范化指导,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或延误诊治 。

建立便捷高效的筛查-诊断-治疗一体化服务流程与转诊通道。确保通过筛查发现的疑似房颤患者或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得专业的心电图确诊,并及时转诊至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的风险评估和治疗决策。

    责任编辑:汤宇兵
    图片编辑:李晶昀

    http://news.xdnf.cn/VmOIGcZtuP

    相关文章

    江苏南京市副市长李晖已调任泰州市领导

    据微信公众号“泰州发布”6月6日消息,近日,市委书记姜冬冬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调研就业创业和促进共同富裕工作。市领导李晖、张坤参加调研。上述消息显示,原任南京市副市长的李晖已出任泰州市领导。李晖,男,汉族,1970年11月生,江西新余人,大学,硕士,中共党员。他…

    屏幕前滔滔不绝,现实中沉默低头:孩子的社交双面性怎么破?

    原创 张芷雯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屏幕前滔滔不绝 现实中沉默低头 孩子的社交双面性怎么破?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孩子在网上聊天时能秒回消息,但面对面交谈时却变得沉默寡言,甚至紧张不安。 孩子乐于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但线下聚会时只会躲在…

    加速眼睛报废的坏习惯,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原创 拥有千里眼的 丁香医生从你睁开双眼的清晨,到缓缓入眠的深夜,眼睛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无声地绘制着美丽世界的千姿百态。 无论是在暗夜中高危工作,还是近距离长时间加班,又或是被迫面对沙尘细菌、紫外线的搓磨,它都默默承受。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它也会越来越不堪一…

    炸裂、突突跳?困扰你的头痛是哪一种?来看头痛自救指南

    原创 上海新华医院 上海新华医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头痛似乎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标配”。 工作时头痛发作,年轻的朋友们会来杯冰美式续命,但有时还是会担心,一直这样真的可以吗? 今天,新华君就来聊聊头痛的那些事儿,帮助年轻上班族更好地应对头痛困扰。给头痛分个…

    夏季以外的南极科考不可能?他们探秘秋冬季南极生态系统,创下国际首次

    长久以来,传统南极科考大多集中在夏季开展。受极寒气候与复杂海况的双重制约,夏季以外的南极科考常被视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因如此,南极秋季观测数据极度匮乏,导致人类对该时段的自然过程研究不足、认知有限。但自然资源部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罗斯海联合航次直面挑战…

    图灵奖得主本吉奥坦言低估AI发展速度:AI规划能力五年内或能匹敌人类

    “大多数人犯的一个错误是只着眼于AI的现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它在明年、3年后、5年后乃至10年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科学家AI”会评估自主系统行为造成伤害的概率,标记潜在有害行为,如果概率超过一定阈值,那么智能体提出的行动将被阻止。约书亚本吉奥6月6日,在2025…

    北大“韦神”开设短视频账号被其堂哥证实:会做数学分享

    6月6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现一用户名为“韦东奕”的账号,疑似是北大“韦神”本人。这个账号在简介中称系“韦东奕本人账号”。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该账号只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韦神”韦东奕本人出镜介绍: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红星新闻记者从韦东奕堂哥…

    上海举办“长三角· 大西部文学周”,东西部文学合作启动

    6月6日,“长三角 大西部文学周”在上海拉开序幕。本次文学周以“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攀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江苏、浙江、安徽、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作协共同举办。上海市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渊主持开幕式。中国作协党组成员、…

    碧桂园第三次延长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期限,希望年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6月6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公告,根据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继续延长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这是碧桂园第三次延长同意费用期限。公告称,公司可酌情单方面延长早鸟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和一般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有众多债权人尚未加入重组支持协议,但彼…

    24位年轻人竞演江南十二古人,包括白居易范仲淹

    “西风斜日鲈鱼乡,少年踏月过长皋……”6月5日晚,伴随着一首《长虹少年吟》的现场演绎,由央华戏剧发起的大型文旅融合节目《江南十二场欢聚》发布会在北京拉开序幕。24位从全国遴选而出的青年选手,除了正在准备高考的两人,余者集体亮相,他们将以竞选范蠡、白居易、范仲淹…

    谢亿民出任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据河海大学官网消息,6月4日,该校举行谢亿民院士全职加盟暨受聘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仪式。谢亿民,江苏常州人,国际壳体与空间结构协会执委,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特邀专家。校方资料介绍,他于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2017荣获澳大利亚机械工程领域最高奖——米歇…

    《偷自行车的人》小演员斯泰奥拉在罗马去世,享年85岁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曾主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经典影片《偷自行车的人》的演员恩佐斯泰奥拉(Enzo Staiola)于当地时间6月4日在罗马离世,享年85岁。2013年,恩佐斯泰奥拉出席纪录片《我们不只是...偷自行车的人:新现实主义》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在这部上映于1948年…

    2025高考天气:南北多地将遭高温“烤验”,江南北部雨强赶考趁早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明天(6月7日),2025年高考大幕正式拉开。今年高考期间天气形势如何?如何应对高影响天气?中国天气特别推出2025全国高考天气地图,还有高考期间高温打卡日历及降雨高影响城市一览表,助力考生顺利赴考。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最新2025全国高考天气…

    鄂州市委副书记汪小波出任湖北大数据集团董事长

    据长江云新闻消息,6月6日上午,湖北大数据集团在武汉洪山大厦正式成立,这是湖北成立的第十二家省属国企。揭牌仪式上,湖北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小波介绍:“大数据集团从功能和定位上来看,首先是‘三个主体’,分别为: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数据要素汇集流…

    三台国乐小宴:忆江南、寻江南、咏江南

    上海音乐厅民乐系列品牌“玲珑国乐”自 2015 年创立,定位于“小而美”,一直书写着民乐的玲珑画卷。2025年“玲珑国乐”以“江南见”为主题,聚焦民乐中的江南文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共策划了6场音乐会。6月8日起,该系列的后三台国乐小宴将与乐迷陆续见面,忆江南、…

    《歌手2025》林志炫两轮遭淘汰,听众口味变了吗?

    《歌手2025》已经播出四期节目,作为一档开播12年的音综,依然能做到开门红,节目兼具了音乐性和综艺性,精准把脉观众。今年上阵歌手虽人均技术流,随之而来的也是争议话题不断,围绕如何权衡流量和音乐性等外界关注的相关话题,6月5日《歌手2025》监制洪啸接受了记者采访。《…

    西班牙让5比4变成最轻松的比赛,亚马尔18岁就捧金球?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欧国联A联赛的第二场半决赛上演,西班牙与法国踢出了一个5比4的惊人比分。不过比赛进程远没有比分显示的那么胶着,西班牙队一度取得4比0领先,如果不是法国队在最后10分钟连续打进3球保住颜面,比赛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在欧国联半决赛中,西班牙5比4击败…

    宇树王兴兴:现在让机器人进家庭干活不现实,表演也有商业价值

    6月6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参与2025北京智源大会开幕式“智源具身智能会客厅”环节上坦言,“最近几年,让一个人形机器人马上去家里干活不太现实。”在对话环节,作为主持人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向向嘉宾提问,如何看待近期人形机器人参加各类体育赛事…

    多地家电“国补”暂停?有地方称前期补贴资金用完,专家称第二批第三批在拨

    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促销大战“618”正在火热进行,但部分地方却传出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暂停或者调整的消息6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重庆市商委,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暂停了,接下来“等文件、政策出来才能知道”。记者又拨打了重庆市以旧换新热线电话,相关人士也证实…

    研究:机器人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优势,降低复发率提升保肛率

    许剑民团队6月2日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网络截图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发表了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证实机器人手术对比腹腔镜手术,能显著减少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同时提升保肛率至84%,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性功能等生活质量。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