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火到停火:塔利班与印度泯恩仇,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争又添变数

article/2025/10/22 13:35:57

从10月9日巴基斯坦突然向阿富汗多地发起空袭,到10月19日两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达成停火协议,本轮再起的巴阿十日边境交火是自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掌权以来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作为近两年双边持续摩擦的最新动向,此次冲突将巴阿剑拔弩张的关系推向了新高潮。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卡塔尔多哈,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中右)和“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代理国防部长穆罕默德·雅各布·穆贾希德签署停火协议。视觉中国 图

单看最新冲突,直接诱因是巴方认定阿富汗藏匿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简称“巴塔”)武装人员,根本原因仍在于反恐及安全、主权、领土边界、难民及人员流动、民族、宗教、经贸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多重矛盾交织。冲突爆发时恰逢阿富汗外长穆塔基首访印度,而后者客观上为巴阿边境局势平添了不安因素。

在卡塔尔、土耳其等国斡旋下,双方先在多哈同意停火,后商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商讨安全合作的具体机制。但此前从未持久的停火努力表明,小规模冲突恐仍是两国边境地区的常态,而同期域外国家参与博弈,意味着未来的局势变数恐将超出巴阿两方的掌控。

传统矛盾再度发作

这次边境交火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个邻国2024年(特别是自去年9月)至今持续军事冲突的组成部分和新动态。往大了说,两国边境摩擦从1949年开始就没断过。可想而知,10月9日巴基斯坦再度率先发难,很大程度上是固有矛盾又一次发作使然。从双方政府和军方的官方辞令、舆论交锋可见,反恐及安全与领土主权的老矛盾依旧是重启军事打击的主要原因。

巴基斯坦长期指责阿富汗藏匿“巴塔”(以及“俾路支解放武装”和“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暗中支持后者对巴发动恐袭。巴方10月9日第一波空袭除了打击阿边境地区的霍斯特、贾拉拉巴德、帕克提卡,还对准其首都喀布尔的阿卜杜勒·哈克广场,试图“斩首”“巴塔”领导人努尔·瓦利·马哈苏德(2020年被联合国列入恐怖分子制裁名单)。

有传闻称马哈苏德在空袭中身亡,但“巴塔”旋即发布“未经验证”的当事人音频,称自己幸免于难,不过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巴塔”在阿境内活动的事实。然而阿富汗既不接受巴方的说辞,更不接受针对本国的军事打击。塔利班从不承认藏匿恐怖组织、攻击巴基斯坦,反而指责巴政府一方面散布假新闻,另一方面藏匿“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意图破坏阿富汗的主权与国家稳定。

两天后塔利班做出反击,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卡里·法西赫丁领导的阿军于11日夜间在边境地区对巴多个军事驻地发起反击,双方激烈交火。事后阿国防部宣布报复行动结束,警告称未来任何侵犯阿领空的行为都将遭到决定性的回应。可此时巴方又不愿善罢甘休,继续在边境回击阿方,还提到了“巴塔”的袭击,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也强烈谴责“阿富汗在巴阿边境地区的挑衅行为”。

仅11日夜持续至12日凌晨的两军交锋,就将本轮冲突推向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后最激烈的一次。仅从人员伤亡来看,巴方宣称至少打死200名“巴塔”武装分子,己方23人死亡;阿方说法是交火造成巴方58人死亡、己方9人丧生。至此双方摩擦失控,军事行动升级,连续多日地面行动与空袭交替,波及喀布尔、坎大哈、霍斯特、库纳尔、帕克提卡多地,整个边境地区与阿首都均笼罩在可能的战争阴云下。

经过3天激烈战斗,两国达成48小时临时停火协议,卡塔尔和土耳其从中调解,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亦表达关切。按计划两国代表团于18日在多哈举行谈判,谈判结束前维持停火。可不料临时停火到期后边境地区爆炸声再起,巴对阿帕克提卡省的空袭造成3名板球运动员丧生,引发国际舆论哗然,阿富汗旋即宣布退出下个月在巴基斯坦举行的T20三国板球系列赛。

与“恐袭论”相关的另一传统矛盾,就是两国长达2640公里的边界“杜兰线”合法性之争。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原英国殖民者为拆散普什图族及其家园而人为划定的“杜兰线”继续成为巴阿边界,并得到巴方和国际社会认可。然而“杜兰线”将边界两边的普什图人(阿第一大民族、巴第二大民族)分开,使得巴境内普什图人总数超过阿境内普什图人,因此阿历届政府特别是普什图人拒绝承认该边界线。

“巴塔”组织中有大量普什图武装分子,常年利用易于藏匿的边境山地,穿梭于“杜兰线”两侧,在巴境内制造大量恐袭事件。巴智库巴基斯坦冲突与安全研究所(PICSS)的报告显示,仅今年8、9两月巴境内就发生212起武装袭击事件,累计328人死亡,其中8月死亡人数(193人)创下11年来单月最高纪录。其中绝大多数袭击发生在西部边境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和俾路支省,与“巴塔”和“俾路支解放武装”密切相关。

作为回应,巴政府几乎完全用栅栏围住了“杜兰线”,高度警惕生活在巴境内的350万阿富汗人(包括130万难民),认定其中潜藏了大量恐怖分子。加之庞大的阿富汗人群体本就对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就业市场、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压力,巴政府自2023年11月启动“非法外国人遣返计划”,一年内就遣返了近80万阿富汗难民,2025年至今更有超过100万难民被遣返回阿富汗。

在阿富汗看来,单方面遣返是强迫阿方接受巴政府关于“难民是恐怖分子”的叙事,难民回潮令该国本就脆弱的经济和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贫困、失学、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很多阿富汗难民早已在巴基斯坦扎根安家,被强制遣回法律意义上的祖国反而意味着更难在新环境中谋生,加之其中不少人不愿意生活在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巴政府此举刺激了他们对巴基斯坦的仇视情绪。

印度进场,地缘局势再生变数

历经13个小时的多哈谈判,巴阿两国防长领衔的代表团终于签署停火协议、握手言和。根据该协议,两国重申致力于和平、相互尊重以及保持牢固和建设性的睦邻关系,承诺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不得对彼此采取敌对行动。各方还确认巴阿两国将于10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再次会晤,商讨停火协议的落实和加强安全合作的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针对已经达成的协议,两国不同的表述仍暗含分歧。巴基斯坦强调的重点仍在于消除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威胁”:巴防长赫瓦贾·阿西夫称“来自阿富汗的跨境恐怖主义将即刻停止”,巴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也表示将在土耳其的会晤中提出“源自阿富汗领土、针对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威胁”。

阿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则强调“和平、相互尊重以及保持牢固和建设性的睦邻关系”,且“双方承诺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不得对彼此采取敌对行动”,明显意有所指,即此次巴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至于巴方关切的恐怖主义问题,穆贾希德保持一如既往的外交辞令,即决不允许利用阿富汗领土针对其他国家,但回避了恐怖主义的字眼,更没有谈及“巴塔”。

由此可见,双方在尽力凝聚共识的同时,围绕既有矛盾的根源依旧存在分歧,而这个问题的源头仍可能在未来继续发作、触发冲突。正如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南亚项目主任伊丽莎白·思雷尔克德所指出的,“巴塔”及其附属组织并未参与多哈谈判,因此两国政府达成的停火协议对其并无约束力;如果要求阿富汗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巴塔”行动,目前“千疮百孔”边界意味着遏制其渗透非常困难。

换言之,到了协议实施层面,阿政府很难控制“巴塔”、“俾路支解放武装”等武装人员。对此巴政府的传统“路径依赖”——轰炸阿富汗、殃及平民——更可能饮鸩止渴。按照常驻喀布尔的政治分析人士阿卜杜拉·巴希尔所说,“巴塔”在巴境内发展的时间早于塔利班在阿(二次)掌权,指望塔利班阻止“巴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可行,而本次冲突表明巴军事轰炸并未有效削弱“巴塔”,只能伤害阿富汗平民。

此外,相比于既往冲突,本次巴阿边境冲突出现新的外部诱因。巴方启动空袭的10月9日,正是阿外长阿米尔·汗·穆塔基抵达印度、开启历史性访问的第一天。2001年印度曾支持推翻塔利班政权。2021年阿富汗政局突变之际,印度关闭了所有驻阿使领馆并撤走印度公民,之后只保留一个技术小组。凭借联合国临时豁免旅行禁令,穆塔基高调访印,是塔利班重新执政4年来的首次。

在印度外长苏杰生与穆塔基会谈、印度宣布恢复驻阿富汗大使馆、穆塔基访问北方邦德奥班德(印度最大的伊斯兰经学院所在地)、印度女记者出现在阿外长记者会前排等吸引全球目光的场景中,印阿两国宣布恢复全面外交关系。这一幕可谓恍如隔世:历史上巴军方和三军情报局深度扶持塔利班,因此印度长期敌视塔利班;如今塔利班不受巴政府掌控、巴阿关系紧张,可印阿两国却因为巴基斯坦这个共同的对手而走到了一起。

印阿外交接触与巴阿冲突再起同时发生,绝非时间上的偶然。今年5月印巴冲突爆发后,印度外交环境出现越来越多不利信号,包括传统伙伴俄罗斯因自顾不暇而不冷不热的态度,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美国与巴基斯坦互动热络、美印滋生贸易摩擦和“H-1B”签证之争。用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说:“新德里出现了不安的情绪和幽闭恐惧症。”

周边几无朋友,与域外大国关系不佳,印度终于意识到过去不与塔利班接触的结果,就是将阿富汗问题的主导权拱手送给了巴基斯坦。随着巴阿关系趋于紧张,印度恰逢其时地伸出橄榄枝。反过来,掌权4年的塔利班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提高其国内外地位、打破国际制裁、争取国际援助,此时争取到南亚大国的外交支持无疑是良好时机,其意义不言而喻。

此前阿富汗示好印度已有端倪。今年4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枪击事件爆发后,印度将袭击归咎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则是少数站在印方立场强烈谴责袭击的国家之一。巴基斯坦无疑对此高度敏感:一旦印阿结盟,印度扩大在阿富汗的影响力,最坏结果就是形成“反巴战略包围圈”,导致自己腹背受敌。有分析指出,正是印阿关系回暖,导致巴方决定付诸更加强硬的行动。

如此一来,阿富汗有可能变成印巴之争的又一个“代理人战场”,印度因素为地区局势的前景增添变数。更何况印度还不是近期唯一介入该地区的国家:9月17日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签署共同防御战略协议,规定第三方针对两国任何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显然增加了巴方应对地区武装冲突的底气;特朗普政府一方面与巴方密切互动,另一方面扬言要收回阿境内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引发“美国重返阿富汗”的联想。

巴阿边境冲突的背后,既有传统矛盾,又有新的变量;既是两国结构性问题的发作,又有外部因素的间接作用。解决问题的根源很难,更难的是边境安全问题已经超出两个当事国能掌控的范畴。可以预见的是,间歇式冲突极可能成为巴阿边境的常态;地区局势离不开域外国家的介入,却要因这种介入变得愈发复杂。

(胡毓堃,国际政治专栏作家、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姚易琪

    http://news.xdnf.cn/WMDsjAjMAn

    相关文章

    OpenAI发布浏览器ChatGPT Atlas,挑战谷歌

    10月21日,OpenAI推出人工智能浏览器ChatGPT Atlas,这是一款基于ChatGPT构建的新型浏览器。它保留了传统浏览器的外观,但核心功能是让用户能在任意网页上,直接使用ChatGPT来生成摘要、解答疑问或完成各种任务,相当于在浏览器内置了一颗ChatGPT的聪明大脑。OpenAI推出人工智…

    有数|上海经济强势向上背后:三大先导产业迸发新动能

    上海刚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10月22日,上海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不仅5.5%的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多项指标的回升,也超出了市场预期。三季度的数据密集回升,很多来自上海早先提前布局的发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新动能持续增强。前三季度,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

    马上评|院士接连打假,冒名营销不能没有代价

    10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伯礼医堂”“伯礼国医馆”“张伯礼中医院”“张伯礼大药房”等组织机构,并存在相关社交媒体公众号,这些机构均与张伯礼院士无关。名人自带名人效应,尤其是院士这种级别的公众人物,本身就有相当的专业权威…

    OpenAI发布浏览器Atlas,挑战谷歌

    10月21日,OpenAI推出人工智能浏览器ChatGPT Atlas,这是一款基于ChatGPT构建的新型浏览器。它保留了传统浏览器的外观,但核心功能是让用户能在任意网页上,直接使用ChatGPT来生成摘要、解答疑问或完成各种任务,相当于在浏览器内置了一颗ChatGPT的聪明大脑。OpenAI推出人工智…

    观察|核聚变加速商业化,高温超导材料的春天终于来了?

    2025年聚变能源发展进入决定性的新阶段,曾经主要停留在科学概念与实验室突破的目标,如今正加速转化为可预期的产业化机会。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聚变展望》如是指出。要实现核聚变反应,需同时满足足够高的温度、一定的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目前全球…

    风好大,为什么一下子这么冷啊!

    周末的图书市集刚刚结束,感谢大家顶着降温来到现场。 风悄悄钻进袖口和衣领,让人不禁打起了寒战。好像一夜之间,夏末的余温就被彻底卷走了。马上就是霜降节气。自9月以来,被副高压制许久的冷空气终于强势南下(参考来源:https://weibo.com/1763864272/5223744567512319)…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红雨:三年累计组建80个教育集团,查处违法违规机构961家

    10月17日,西安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雨作交流发言。现摘登如下——用心用情办提案 做实做细见实效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红雨近年来,市教育局始终把支持政协履职作为接受监督、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持续完善机制、深化协作、…

    砰!砰!砰!砰!13分钟4球,枪手扫射带走比赛

    阿森纳与马竞的对决是本轮欧冠的重头戏,赛前前英格兰后卫理查兹预测比赛会非常无聊,不过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的酋长球场,阿森纳打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比分——4比0。阿森纳的一波流让马竞主帅西蒙尼感到无可奈何。一切发生得太快,马竞来不及反应马竞后卫汉茨科的描…

    官方通报“女子称九寨沟旅游被打”:双方因酒店房型问题致情绪激化

    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李振品辞去梧州市市长职务

    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浦东机场智能货站今年底投运,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上海机场方案”

    上海浦东机场新添一个智能货站项目。10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由上海机场物流与东航物流共同合资成立的智汇港公司与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于10月21日签署了运营服务管理合作协议。上海机场正加快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

    九张图看懂上海经济何以强势向上

    经济大省正在发力“挑大梁”,成为有力应对当前复杂国际环境挑战的一股“向上”的力量。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跑赢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从众多边际改善的数据中不难发现,上海经济“强势向上”…

    “扫描”主播丨今年双十一,小杨哥“静悄悄”

    已经停播一年多的小杨哥,今年是否还会错过“双十一”?2025年“双十一”电商购物节战火正酣,各大电商平台与头部主播纷纷晒出亮眼战报,直播带货领域一片热闹景象。然而,以“疯狂带货”模式掀起行业风暴、曾稳坐“抖音一哥”宝座的小杨哥,却在今年这场消费狂欢中继续“隐身…

    迈上“3个3000亿”新台阶,上海嘉定如何跑出“四个嘉速度”?

    “十四五”期间,上海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亮点?取得了哪些成果?10月22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嘉定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和下一步考虑等情况。嘉定区是上海的西北门户,是距离中心…

    很解压,但危害特别多的一个行为,很多人都会做

    图片: 黄仔 | 撰稿: 阿月 | 责编: 柳北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啃指甲或撕咬手皮的经历,但严重到一定程度的,可能就需要及时干预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咬甲癖,以及指甲建构是不是真能养护指甲,会对身体有害吗?▲图片来源:pexels健康的指甲…

    北半球流感季悄然来临:为什么今年更要打好“这针”?

    最近,日本全国已宣布进入流感流行季,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五周,超过百所学校因学生感染而停课。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监测数据显示,北半球各地的流感活动正在逐步升温,一场“冬季流感季”正在悄然逼近。 很多人会问:流感不是年年都有吗?为什么每年都要打疫苗?而…

    中国近代史学者、“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陈三井逝世

    陈三井 资料图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近代史学者、台湾地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员陈三井先生,于2025年10月16日逝世,享年88岁。公开资料显示,陈三井,1937年生,中国台湾彰化人,1960年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毕业,1962年10月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任…

    全球气候行动拉响“红色警报”:45项关键指标全部“偏离轨道”

    根据10月22日最新发布的《2025年气候行动状况》评估报告,全球在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方面进展严重滞后。这份权威报告指出,在评估的45项关键气候行动指标中,没有任何一项正按计划实现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

    一图看懂|2025前三季度上海经济向上密码

    责任编辑:郑景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奔赴一场与喀什的美丽约定,“丝路燕语·海派文化大篷车”发车

    金秋时节,恰是胡杨好风光。来到148平方公里的巴楚红海,成片的野生胡杨林高耸壮观、广袤无垠,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山海同圆中国梦,沪喀同唱民族情。”10月21日上午11时30分许,新民晚报“丝路燕语海派文化大篷车”从尉头洲城门缓缓驶出,满载着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