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个电商、视频平台上,有人销售“定制工行仿真金”,甚至附带“合格证”、“银行票据”等。然而,仔细追问,这些“仿金”和“合格证”等均未得到银行授权。
苏先生购买到的“高仿金”
消费者苏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仿金”。他花费500元下单了200克的“中国工商银行高仿金”,虽然印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字样,还有合格证书,但却跟工行没有任何关系。
暗访时,有网店客服称,实际用料是“铜镀金”,无论产品还是“合格证”均属仿制,仅作为摆件或道具使用。
对此,有律师指出,尽管出售者标明系“仿金”,但仍侵犯相关银行的商标。此外,还违反产品质量法规,甚至存在刑事风险。
多个平台有网店售卖每克近8元的“仿金”
今年8月,苏先生刷抖音时,“工商银行高仿黄金”的视频,引起他的注意。出于好奇,他私信对方,并添加上对方名为“新料纯沙金1:1复刻黄金”的微信。
截图显示,前述微信经常在朋友圈发送营销信息,称销售“银行的”、高仿的、全套的、带“票据”的“仿金”。
每逢节假日,前述微信还发布促销信息。
10月10日,苏先生通过微信下了一单。一开始,对方“200克高仿金”报价2000元,通过讨价还价,他花费500元下单了200克的“中国工商银行高仿金”,均价每克2.5元。
收到商品以后,苏先生感觉,看上去,这款“中国工商银行高仿金”产品上,印着“中国工商银行字样”,除尺寸略大于真金条外,颜色没什么差别。附带的合格证书显示,产品名称为“如意金条200克”,成色为“Au999.9”,规格为“200克”,生产厂家为山东一企业。致电该企业,对方否认生产前述产品。
不过,发货地为温州瑞安市。苏先生联系发货方,对方告诉他,同款商品也在电商平台的店铺“金工艺品小店”上销售。
查询到,该店名为“【定制工行仿真金】 高端足重金条样品工商银行黄金道具结婚招财”的产品,显示销量为580件。根据克数、是否附证书及包装等,价格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20克足重仿金”售价152.9元,平均每克近8元。该店客服称,产品为“仿制的道具”。
查询到,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也存在“高仿金”店铺,冒用工行、建行、中银等多家银行的名称。
淘宝上一家名为“虹源工艺品”的店铺,名为“【新款工商银行金条】足重金条 仿真如意金 金店摆件道具样品 招财富”的商品,销量已超400件。该商品显示,20克不带证书的“高仿工商银行金条”为162元,若附带证书加价20元。金条上印有“中国工商银行”字样,证书为“合格证”,上面印有产品名称、成色、规格、质检员等信息,如:如意金条100克,成色Au999.9。
对相关“高仿金”产品是否有银行授权,网店客服称是道具。
该店客服介绍称,这类高仿金条多为“铜镀金”材质。当被问到是否有银行的授权时,客服称,无论产品还是“合格证”均属仿制,仅作为摆件或道具使用。
律师:若无银行授权,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对前述网店的行为,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向表示,这些店家若无银行授权,涉嫌多项违法。
首先,侵犯知识产权。根据《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类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导致混淆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这些“高仿金”上印有银行名字,店家若未经授权就在“仿真金”上使用,构成商标侵权。
其次,违反产品质量法规。《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商品必须符合其标示的质量标准。店家销售的“仿真金”若标注了虚假的质量信息,如“高端足重金条”等,而实际材质与标注不符,属于违反产品标识义务的行为,轻则面临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赵良善律师指出,这些店家的行为,还涉嫌违反金融管理规定。银保监会曾提示,未经批准使用“银行”字样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规定。店家在仿真金上标注带有银行字样的信息,可能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
赵良善认为,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提交收集的证据材料,说明侵权情况,请求查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方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并可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