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上海多有文化?来上图东馆看“沪渎有典”

article/2025/9/4 11:36:03

明代上海地区才俊辈出,文化世家大族有朱氏家族与陆深家族,文学流派形成嘉定派、云间派等,产生了大量文献著述。获悉“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第二期“盛兴”(明代)于9月2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对外展出,通过文学、实学、杂学三方面立体呈现明代上海地区的著述风貌,展出包括陆深、董其昌、陈子龙、陈继儒、徐光启等的著述文集。

“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分蕴蓄(汉唐宋元)、盛兴(明代)、圆熟(清代)、新变(近代)四期依次展出。其中第一期“蕴蓄”(汉唐宋元)  已于8月31日结束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地方著述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文特色、文脉演进的重要载体。据研究统计,自汉末至清末两千余年间,约有3200余位著者在上海历史上留下了13000余种各类著述,流传至今的有5500余种,其中约45%在上海图书馆有版本收藏,不乏名家名著、珍贵善本。

正在上图东馆七楼馆藏精品馆展出的“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 ”选取在著者、内容、版本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历代著述一百余种,按蕴蓄(汉唐宋元)、盛兴(明代)、圆熟(清代)、新变(近代)四个阶段依次展示,旨在以地方文献为载体,展现上海的文脉赓续与人文成就,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底蕴与内涵。

第二期“盛兴”(明代)从文光璀璨、经世实学、杂学异彩三个单元,立体展现明代上海地区的著述风貌。

展览现场《蚓窍集》十卷 (明)管时敏 撰 明永乐元年(1403)楚藩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在上海历代著述中,明代上海地区产生各类著述2800余种,著者达1000余位,目前存世著述尚有1300种,昭示本地文化在迈入繁盛阶段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文学著述誉满天下,实学著述经世致用,杂学著述异彩纷呈。

 “文光璀璨”单元择上海新场朱氏家族与陆深家族两个文化世家大族,展示其代表性著述,使观者一窥上海文学世家概貌。同时汇聚了明代上海地区两大文学流派嘉定派、云间派的相关著述等。

展览现场 《俨山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 《外集》四十卷《续集》十卷 (明)陆深 撰  明嘉靖 陆楫 刻本 上海图书馆 藏

陆深(1477-1544)是明代中期享誉文坛的大家,以陆深为代表的陆氏家族,诗礼传家,在文史、书画、金石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展出的《俨山文集》明刻本由陆深撰,其子陆楫刊刻, 为笔记杂著,内容庞杂,综述见闻。陆深及其后人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成就,丰富了松江地域文化的内涵,对上海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 (明)归有光 撰 清康熙常熟归庄、归玠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明代上海地区文学有两大流派:嘉定派、云间派。嘉定派传承归有光之学,以唐时升、娄坚、程嘉燧、李流芳嘉定四先生为中心,通经学古,以复兴古文为己任,兴起于明万历初年,余脉延及清初,对明清古文发展有重要影响;云间派是明末清初上海松江地区的重要文学流派,成员以几社为核心,诗词兼擅,地域性与家族性特征十分突出。他们以鲜明的文学理论、卓越的创作成就奏响晚明文坛的时代强音,使松江文学真正影响全国。

展览现场 《李流芳(檀园)题画诗跋》  一卷 (明)李流芳 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藏

该版块展品中有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檀园题画诗跋》稿本,展品总二十一页,皆其手录题画诗文,有李流芳钤印二枚;有嘉定“四先生”之一程嘉燧诗集《松圆居士浪淘集》,均为其手稿真迹,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清张云章、张鹏翀、叶星等墨笔人手书跋文。

展览现场 《松圆居士浪淘集》六卷 (明)程嘉燧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 藏 

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以求真务实为目标,对经济民生、自然科技等进行有益探索。明代上海地区著述中,产生了一批影响颇为深远的实学文献。“经世实学”单元选取王圻、徐光启、陈子龙三位著者的代表性著述,予以展示。

展览现场《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 (明)王圻 撰 明万历曹时聘、许维新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王圻学养深厚,一生志在经世,著述宏富。《续文献通考》是带着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私修典制通史,《三才图会》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图录类书。

展览现场《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辑 (明)王思义   续辑 明万历王思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展览现场《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辑 (明)王思义   续辑 明万历王思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徐光启一生强调格物致知,开创实学新境界。立足农业生产,重视农业技术,编著《农政全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典籍。

展览现场《农政全书》六十卷 (明)徐光启 撰 明崇祯陈子龙平露堂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陈子龙领衔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选编时文,以正时弊,皆有关治国的实用之学,是其经世济民思想的实践。地方官员支持,大量松江士人及几社成员也参与全书编订。推崇实学,经世致用,实为松江士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展览现场 陈子龙领衔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  明崇祯间平露堂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明代中期,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也趋于多样,上海地区更为显著,子部杂类文献异常丰富。“杂学异彩”单元展出笔记、鉴赏、艺林风雅和医药典籍。

《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二十四卷 (明)陈继儒 撰 明 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笔记类著述众多,文人致力于笔记类著作的撰著,写作日常生活。《古今说海》是明代小说丛书的开山之作。

展览现场 《古今说海》 一百三十五种一百四十二卷 (明)陆楫 撰 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 上海图书馆 藏

书画艺术方面,以董其昌、顾正谊、云间二莫等为代表的松江画派艺术造诣极高,开宗立派,翰墨传世。

展览现场 《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 (明)董其昌撰 (明)董庭辑 明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集古印谱》不分卷 (明)顾从德 撰 明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篆刻、赏鉴、博物方面,均有代表性著述存世,在其领域颇具影响。

展览现场

第二期盛兴(明代) 将持续至10月12日,后续两期“接档”典籍依然精彩,第三期“圆熟”(清代)中有乾嘉学派代表人物嘉定钱大昕经学著述《演易》稿本,第四期“新变”(近代新学)中有体现土山湾印书馆高超技艺的倪怀纶《道原精萃》插图本等。

此次展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通志馆、上海社会科学馆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协办,展期持续至12月28日。

附:2025年“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排期表

第一期“蕴蓄”(汉唐宋元)7月14日至8月31日

第二期“盛兴”(明代)9月2日至10月12日

第三期“圆熟”(清代)10月14日至11月16日

第四期“新变”(近代新学)11月18日至12月28日

    责任编辑:何涛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YxgpbsViSr

    相关文章

    市监总局发布7月国内外产品召回信息,涉汽车、消费品等品类

    据9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发布的消息,2025年7月国内外召回产品涉及汽车、消费品等品类。其中,实施汽车召回 628次,召回数量628.70万辆;实施消费品召回504次,召回数量1340.64万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消息称,中国、美国、欧盟、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加拿…

    白宫撤回削减世贸组织资金计划

    当地时间9月3日,总台记者获悉,白宫已将世界贸易组织从上周宣布的49亿美元对外援助削减名单中移除。上周五,白宫曾点名称,美国对世贸组织的2900万美元资助违背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方针。但在3日更新版的白宫对外援助削减名单中,世界贸易组织已不再出现。知情人士称,这…

    复旦校长金力在开学典礼上再谈教育教学改革,还解释何为“自由而无用”

    “同学们是复旦教育教学改革3.0版全面实施后,第一届入校的学生。”9月4日,复旦大学举行了2025级开学典礼,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7192名本科和研究生加入复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开学典礼上谈到3.0版教学改革。“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金力提及,3.0版改革最核心的…

    独家|雷佳音郭京飞参演《正义必胜》,编导何念:希望展示上海的创作力

    昨晚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上,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著名演员郭京飞和雷佳音参加了演出。同样来自上话的导演何念也是这台晚会的导演组成员。晚会结束之后,何念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我们三个人都是上海来的,又都是一个单位的。我们三个都希望能…

    日月谭天丨九三阅兵震撼岛内:钢铁洪流碾碎“台独”幻梦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盛况全球瞩目,在现场观礼或通过总台直播信号观看的台湾同胞无比震撼。受邀观礼的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表示,“阅兵让我深受鼓舞,不禁感叹祖国之伟大!”台青张立齐在现场告诉…

    乐善斋的面纱③︱谁与话寂寥:《红楼梦》的朝鲜读者

    在乐善斋本《红楼梦》译出之前,朝鲜文献中关于《红楼梦》的记录寥寥无几。目前能找到的朝鲜文献中提及《红楼梦》最早的记录,是朝鲜后期文人李圭景(1788~?)的《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上篇中的《小说辩证说》,其中言及《红楼梦》的部分内容如下: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

    乐善斋的面纱︱谁与话寂寥:《红楼梦》的朝鲜读者

    在乐善斋本《红楼梦》译出之前,朝鲜文献中关于《红楼梦》的记录寥寥无几。目前能找到的朝鲜文献中提及《红楼梦》最早的记录,是朝鲜后期文人李圭景(1788~?)的《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上篇中的《小说辩证说》,其中言及《红楼梦》的部分内容如下: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青岛挂牌成立

    4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山东青岛挂牌成立。10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同步启动,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多个领域。据了解,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上合”理念,将有力促进区域…

    8位观礼嘉宾的心里话

    相信大家都一样,昨天的朋友圈都被九三阅兵的消息和感慨刷屏了。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不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震撼上演,更在无数人的心中激荡起深沉的家国情怀。很多场景都依然历历在目:当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26 架直…

    特朗普承认观看中国阅兵,称“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装备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据环球网9月4日报道,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总…

    澎湃读报丨今日主要央媒版面一览

    9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央媒均在头版整版报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以下为今…

    来自上海的第九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彭卫受邀参加阅兵现场观礼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三级主办彭卫受邀参加阅兵现场观礼。彭卫在观礼现场第一排左四为彭卫多年来,彭卫退役不褪色,始终保持革命军人优…

    特朗普政府就关税违法判决向美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当地时间9月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推翻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的判决。有报道称, 最高法院可能会受理这一案件,并可能在2026年夏天做出裁决。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多国征收关税时援引的法…

    中国古代武备研究的前世今生

    20世纪初,一位名为周纬的学者就职于外交部,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虽然他的本职工作是处理各种与各国相关的外交事务,但却把一部分心思放在了别处:他喜欢借着办理外交业务游历各国的机会,到各处收购古代兵器。之所以会这样,恐怕原因得归在周纬先生自幼时在心中种下的大侠情…

    讲武谈兵|向左走?向右走?从阅兵100坦克聊聊第四代坦克的发展

    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首次公开亮相。根据阅兵式解说词介绍,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智能化程度高、协同能力强,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100坦克的首…

    警方通报:58岁男子驾车操作不当撞入餐饮店,数人受伤均无大碍

    “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警情通报。9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警情通报:9月3日21时09分许,浦东公安分局接报警称,上南路周康路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经调查,张某某(男,58岁)驾驶小客车从餐饮店门前停车位驶出时,因操作不当撞入店内…

    复旦哲院暑期调研|产业赋能:戈壁滩上结出“共富果”

    天山南麓,托木尔峰雪水滔滔;戈壁绿洲,石榴籽故事绵长。今年7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跨越万里奔赴新疆拜城,亲身踏足这片“石泉湿美”的土地,深入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热闹的民俗巴扎至静谧的千年石窟,从温馨的社区小院到现代化的产业园区,…

    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将于9月6日举办,日程安排出炉

    来源:榆林传媒中心 视频号(01:35)“放歌陕北 唱响中国”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将于9月6日至9日在榆林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合唱团将齐聚榆林,共同唱响陕北民歌合力推动陕北民歌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活动具体安排来啦!美好生活周消费活动时间:9月4日至10日9:…

    巴基斯坦总理人民日报撰文:风雨同舟、命运与共

    夏巴兹谢里夫总理1951年5月21日,巴基斯坦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近75年来,巴中两国风雨同舟,命运与共,培育出独一无二的“铁杆友谊”,成为国际政治互信与持久合作的典范。我们的关系以信任为基石,以尊重为圭臬,更因“共享的未来需共同缔造”的信念而历久弥新。在很多国…

    人民日报整版聚焦:老兵的军礼

    背影信仰本报记者 杜尚泽文并图天安门城楼东侧观礼台,几位老兵微微佝偻,军帽下露出银白发梢,右手齐额敬礼,80多年的岁月已将这一军姿军礼凝固。远处,坦克的履带碾过长安街,机群在空中拉出彩烟,而他们凝视的正前方,是用血与火换来的和平盛世。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