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上海地区才俊辈出,文化世家大族有朱氏家族与陆深家族,文学流派形成嘉定派、云间派等,产生了大量文献著述。获悉,“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第二期“盛兴”(明代)于9月2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对外展出,通过文学、实学、杂学三方面立体呈现明代上海地区的著述风貌,展出包括陆深、董其昌、陈子龙、陈继儒、徐光启等的著述文集。
“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分蕴蓄(汉唐宋元)、盛兴(明代)、圆熟(清代)、新变(近代)四期依次展出。其中第一期“蕴蓄”(汉唐宋元) 已于8月31日结束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地方著述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文特色、文脉演进的重要载体。据研究统计,自汉末至清末两千余年间,约有3200余位著者在上海历史上留下了13000余种各类著述,流传至今的有5500余种,其中约45%在上海图书馆有版本收藏,不乏名家名著、珍贵善本。
正在上图东馆七楼馆藏精品馆展出的“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 ”选取在著者、内容、版本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历代著述一百余种,按蕴蓄(汉唐宋元)、盛兴(明代)、圆熟(清代)、新变(近代)四个阶段依次展示,旨在以地方文献为载体,展现上海的文脉赓续与人文成就,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底蕴与内涵。
第二期“盛兴”(明代)从文光璀璨、经世实学、杂学异彩三个单元,立体展现明代上海地区的著述风貌。
展览现场《蚓窍集》十卷 (明)管时敏 撰 明永乐元年(1403)楚藩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在上海历代著述中,明代上海地区产生各类著述2800余种,著者达1000余位,目前存世著述尚有1300种,昭示本地文化在迈入繁盛阶段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文学著述誉满天下,实学著述经世致用,杂学著述异彩纷呈。
“文光璀璨”单元择上海新场朱氏家族与陆深家族两个文化世家大族,展示其代表性著述,使观者一窥上海文学世家概貌。同时汇聚了明代上海地区两大文学流派嘉定派、云间派的相关著述等。
展览现场 《俨山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 《外集》四十卷《续集》十卷 (明)陆深 撰 明嘉靖 陆楫 刻本 上海图书馆 藏
陆深(1477-1544)是明代中期享誉文坛的大家,以陆深为代表的陆氏家族,诗礼传家,在文史、书画、金石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展出的《俨山文集》明刻本由陆深撰,其子陆楫刊刻, 为笔记杂著,内容庞杂,综述见闻。陆深及其后人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成就,丰富了松江地域文化的内涵,对上海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 (明)归有光 撰 清康熙常熟归庄、归玠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明代上海地区文学有两大流派:嘉定派、云间派。嘉定派传承归有光之学,以唐时升、娄坚、程嘉燧、李流芳嘉定四先生为中心,通经学古,以复兴古文为己任,兴起于明万历初年,余脉延及清初,对明清古文发展有重要影响;云间派是明末清初上海松江地区的重要文学流派,成员以几社为核心,诗词兼擅,地域性与家族性特征十分突出。他们以鲜明的文学理论、卓越的创作成就奏响晚明文坛的时代强音,使松江文学真正影响全国。
展览现场 《李流芳(檀园)题画诗跋》 一卷 (明)李流芳 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藏
该版块展品中有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檀园题画诗跋》稿本,展品总二十一页,皆其手录题画诗文,有李流芳钤印二枚;有嘉定“四先生”之一程嘉燧诗集《松圆居士浪淘集》,均为其手稿真迹,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清张云章、张鹏翀、叶星等墨笔人手书跋文。
展览现场 《松圆居士浪淘集》六卷 (明)程嘉燧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 藏
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以求真务实为目标,对经济民生、自然科技等进行有益探索。明代上海地区著述中,产生了一批影响颇为深远的实学文献。“经世实学”单元选取王圻、徐光启、陈子龙三位著者的代表性著述,予以展示。
展览现场《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 (明)王圻 撰 明万历曹时聘、许维新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王圻学养深厚,一生志在经世,著述宏富。《续文献通考》是带着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私修典制通史,《三才图会》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图录类书。
展览现场《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辑 (明)王思义 续辑 明万历王思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展览现场《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辑 (明)王思义 续辑 明万历王思义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徐光启一生强调格物致知,开创实学新境界。立足农业生产,重视农业技术,编著《农政全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典籍。
展览现场《农政全书》六十卷 (明)徐光启 撰 明崇祯陈子龙平露堂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陈子龙领衔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选编时文,以正时弊,皆有关治国的实用之学,是其经世济民思想的实践。地方官员支持,大量松江士人及几社成员也参与全书编订。推崇实学,经世致用,实为松江士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展览现场 陈子龙领衔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 明崇祯间平露堂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明代中期,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也趋于多样,上海地区更为显著,子部杂类文献异常丰富。“杂学异彩”单元展出笔记、鉴赏、艺林风雅和医药典籍。
《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二十四卷 (明)陈继儒 撰 明 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笔记类著述众多,文人致力于笔记类著作的撰著,写作日常生活。《古今说海》是明代小说丛书的开山之作。
展览现场 《古今说海》 一百三十五种一百四十二卷 (明)陆楫 撰 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 上海图书馆 藏
书画艺术方面,以董其昌、顾正谊、云间二莫等为代表的松江画派艺术造诣极高,开宗立派,翰墨传世。
展览现场 《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 (明)董其昌撰 (明)董庭辑 明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集古印谱》不分卷 (明)顾从德 撰 明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篆刻、赏鉴、博物方面,均有代表性著述存世,在其领域颇具影响。
展览现场
第二期盛兴(明代) 将持续至10月12日,后续两期“接档”典籍依然精彩,第三期“圆熟”(清代)中有乾嘉学派代表人物嘉定钱大昕经学著述《演易》稿本,第四期“新变”(近代新学)中有体现土山湾印书馆高超技艺的倪怀纶《道原精萃》插图本等。
此次展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通志馆、上海社会科学馆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协办,展期持续至12月28日。
附:2025年“沪渎有典——上海历代著述系列展”排期表
第一期“蕴蓄”(汉唐宋元)7月14日至8月31日
第二期“盛兴”(明代)9月2日至10月12日
第三期“圆熟”(清代)10月14日至11月16日
第四期“新变”(近代新学)11月18日至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