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观察|新加坡如何通过设计实现城市可阅读

article/2025/9/25 13:26:29

每一座伟大城市都是城市设计的作品。新加坡众多受人喜爱和珍视的地方都是综合协调和精心设计的成果。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即使建造了密集、高耸的建筑,市民仍能获得优质的生活环境,在城市中各寻其位、各安其乐。新加坡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于2023年出版了《个性与宜人之城》(A Distinctive and Delightful City),该报告着眼于城市设计策略如何提高城市地块及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场所营造策略如何提升公共空间的“场所感”,打造个性且宜人的城市。本文基于该报告,介绍新加坡个性与宜人之城的内涵及其城市设计准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剖析其提升城市可识别性与居民归属感的城市设计策略,并提出塑造城市个性,迈向宜人城市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一、如何打造个性与宜人之城

1.个性与宜人之城的内涵

个性与宜人之城的内涵体现在城市个性和居民的情感共鸣。新加坡通过城市设计,成功地将这一内涵付诸实践。个性是指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特征,易于被居民和游客识别和记忆。从标志性的滨海湾(Marina Bay)到充满文化气息的甘榜格南(Kampong Gelam),无不展示出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宜人则源于能够引起共鸣的城市场所和活动,促进居民与城市的积极情感连接。新加坡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理,通过丰富的绿色空间、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多样的社区和文化活动,营造了舒适、便利且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城市设计打造个性与宜人之城

城市设计是指将建成环境中的众多元素有机融合,创造出连贯而富有凝聚力的整体。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城市设计工具尤为重要——即使建造得更密、更高的建筑物,市民仍能获得优质的生活环境:具有地方识别性、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与自然与建筑遗产紧密联系、公共交通和便利设施的良好可达性、步行和骑行友好,人们可以在城市中各寻其位、各安其乐。

新加坡重建局在实践中,以打造个性与宜人的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一套城市设计准则。图1展示城市设计准则框架。准则从每块地的个性需求出发,提出了尊重并强化自然、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建议和干预措施。通过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塑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在其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通过扩展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持续提升新加坡的宜居性。最重要的是,结合全市范围的指导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准则,在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区域塑造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使新加坡从宜居迈向宜人。城市设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尺度塑造城市,从城市结构到区域风貌再到公共空间,下文详细介绍了在各尺度上的城市设计策略。

图1   新加坡城市设计准则

二、城市尺度上塑造市域结构

在城市尺度上,城市设计策略着眼于为城市塑造清晰可辨的结构,通过塑造城市形态、定位特色街区,保留特色节点、廊道,呈现清晰易读的城市结构。

1.塑造良好的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城市物理形态的组织方式,它为城市不同功能和要素的分配提供架构。合理设计的城市形态可以确保城市运转良好、宜居且宜人。新加坡重建局利用规划用地分区、交通系统设计和指标管理,紧密结合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创造出一个宜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

支撑土地利用和交通需求。城市形态由服务于不同功能的用地和交通系统的布局所塑造。在土地利用方面,新加坡通过总体规划将用地分区,将不相容的用途分开布局,如污染性工业与住宅分开,相兼容的用途则鼓励混合使用。交通上,通过确保交通运输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减少汽车使用。高强度开发和服务设施集中在地铁站周围,以实现更好的可达性。

以明确的指标支持发展需求。新加坡重建局通过地块分割和规划指标的管理,创建灵活可行的开发地块,确保其规模和配置满足用地功能要求,并能得到道路和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制定法定的用地性质、密度、建筑高度、建筑类型等规划指标,确保建成环境保持宜居,具有空间的起伏、天际视野和良好的绿化通道。

2.打造城市特色街区,增加地区的独特性

新加坡一些街区拥有独特魅力和强烈的场所感,这源于城市形态、景观、街景和场所营造的共同作用。这些特色街区通过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满足经济和功能需求,同时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通过城市设计和场所营造,对不同区域进行特色定位,使其独具一格,提升形象、增加活力,成为居民和游客难忘的场所,以下是打造城市特色街区的有益举措。

增加地区的独特性。强化城市形态的独特性,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可读性,尤其是无法复制的历史建筑。比如,甘榜格南因摩天大楼围绕着历史悠久的400米x400米商业街区,给人一种鲜明的意象。

通过场所营造提升城市定位和意义。由政府或利益相关者执行,或双方合作。利用社区资产、专业知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激活公共空间,并通过公共座位、游乐场、户外用餐和娱乐及公共艺术品,增加人们在这些空间的停留时间,由此对城市形成新记忆和依恋。

3.保留特色节点、廊道,强化城市结构可识别性

城市中的各个地区都有一种特殊的地域感,由于其独特的环境、历史和地域感,人们会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这些地方都需具有予保留的特色节点、廊道。伴随城市发展,新加坡大部分的自然景观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地方是集体意识的宝库。保留和完善这些特色节点将使社会、文化和经济纽带继续蓬勃发展之余保持其间的相关性,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留下印记。

一个有效措施是采取多重措施,增强认同感。相关部门制定了城市设计和发展控制导则,以长期保留和提升这些特质,并在必要时开展环境改善工程。支持现有用途和活动节点和走廊沿线的现有功能和活动对地方特色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加坡重建局也对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允许这些活动继续进行。

三、区域尺度打地区特色风貌

在中观尺度的区域层面上,重点关注有助于形成地区特色和形象的不同元素,包括建筑形式与场地布局、屋顶景观、街道景观和夜间照明。

1.建筑形式展现区域形象

新加坡的建筑形式通过城市设计深刻影响城市肌理和街景。精心设计的建筑物有助于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地方精神风貌。在区域层面,它们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区域特色。建筑形式指开发项目的三维表现形式。新加坡常见的建筑形式包括点式住宅楼、板式住宅楼、商业塔楼、院落式建筑等。新加坡重建局要求项目采用不同建筑形式,以提高建筑性能、改善连通性和绿化效果。

建筑形式旨在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和街道。例如,在新加坡河沿岸的罗伯逊码头,建筑物高度从临河的10层降至4层,营造亲切、充满活力的河滨步行长廊。行人无需仰头就能欣赏4层高的建筑,提升了人性化体验。针对街道和地区的重要入口和转角进行建筑形式的塑造。

采用有趣的建筑形式处理建筑转角。一些开发项目在重要入口和转角处采用有趣的建筑形式,增强建筑的存在感,如加高、几何形状和装饰等。例如,希尔街上的斯坦福德大厦在建筑拐角引入钟楼,成为熟悉的地标。

2.场地布局塑造区域结构

场地布局是指开发地块内建筑物的布局和组织,以适应场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设计场地布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确保实用且宜居的场地布局。包括为社区创造空间、对于车辆通行和维修进行规划、优化微气候性能、遵守良好的建筑后退原则以及确保良好的通透性和连接性。

创建具有宽敞开放空间的多孔街区。创建小规模建筑模块,提供内部街道和捷径,创建广场和庭院以促进互动。例如,裕廊湖区的开发项目需要提供中央庭院供居民、工人和游客使用。为实现这一设计意图,开发场地的首层至少需要20%的面积向天空开放。此外,庭院面积的25%将用于植树,以确保白天活动的遮荫和热舒适度。

3.屋顶景观

在高层城市中,许多城市景观通常是从上俯瞰其他建筑物而呈现的。 因此,新加坡重建局将屋顶景观视为建筑的“第五立面”,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设计,以保持良好的城市形象。例如,转移机电楼层以及通过“城市空间及高层建筑景观美化政策”(LUSH)鼓励绿化(注:LUSH政策出台于2009年,为将屋顶景观重新设计成公共空间提供了多种激励。通过在战略区域引入高达 100% 的景观美化替换要求,指导开发项目最大限度地将屋顶面积用于绿化,以符合 LUSH 要求。 由于景观区域的一部分被允许作为硬景观,即人行道、座椅、广场等,许多屋顶空间便可被设计为可供公众进入的屋顶花园。)。新加坡重建局还为符合LUSH政策的屋顶户外餐饮区(ORA)提供额外的总建筑面积指标,从而使得屋顶空间成为城市中具有吸引力的用餐区域。

4.活力四射的城市灯景

夜幕降临后,夜光改变了城市的形象,使城市充满活力,展现出不同的一面。良好的照明支持夜间经济,延续日落后的街道生活活力。作为照明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新加坡为市中心的关键地区制定了夜间照明指南。

突出新加坡的热带和多元的文化和特征。新加坡的夜间照明策略主要包括:创造可识别的新加坡天际线,通过照明表达建筑物的结构,增强三维效果,体现其个性和地域性;使用适当的照明展示城市绿化,强化新加坡作为自然之城的形象;通过光线充足的海滨和独特的水道照明,呈现“岛屿”的感觉;利用各种节日灯光,展示新加坡城市文脉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

平衡照明强度。夜间照明不仅仅是光线,而是光与暗的对比。阴影可以在夜景中创造节奏效果,使灯光之美得到更好展现。减少眩光是一个关键优先事项。例如,在滨海湾和新加坡河长廊等公共空间,照明装置被设计成隐藏的,照明保持在视线以下,在步行表面产生柔和的光线。

5.打造人性化与活力街道景观

街道景观是街区步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建筑之间的空隙,更是增强街道特色、活力和愉悦感的关键。以下是打造街道景观的有效措施。

保持街道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街道景观应符合人体比例,让人感觉舒适。减少街景中各元素之间的物理和视觉距离,使它们感觉更接近,便于互动。新加坡重建局定义,人性化的建筑边界高度一般不超过六层,这是大多数沿街行人的视觉感知上限。

创造和谐与视觉趣味。引导街景发展和利用建筑饰面创造和谐的街道景观和视觉趣味。例如,在乌节路沿线,新加坡重建局鼓励业主在不重建建筑的前提下,美化建筑立面。建筑饰面设计应有一定透光性和良好照明,以便与街道形成良好互动。

提供活动场所和室外餐饮空间。为支持重要街道、步行街和海滨长廊的活力,新加坡重建局规定,这些大道沿线开发项目的一层必须设置“产业活动区”,包括商店、餐饮店和画廊,通过丰富的活动激活街道空间。

四、微观尺度营造令人喜爱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客厅,人们可以在此聚会、社交和参与活动,是城市乐趣的源泉。在微观尺度上,通过塑造令人喜爱的“场所”,帮助人们与新加坡建立情感连接。新加坡通过保障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社区参与;结合文化和历史元素,为空间创造意义;精心安排视觉元素,营造出吸引人的多感官环境,使公共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场所。这些举措成功塑造了充满活力和情感纽带的公共空间。

为活动的蓬勃发展创造适当的条件。在促进活动的用途层面,新加坡重建局通过要求周边建筑的首层临街面提供可产生活动的用途,来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这些用途指的是自然产生人流的零售商店和餐饮店。在策划层面,当地利益相关者可以在公共空间规划和安排定期活动,如节日和表演。自下而上的激活往往更真实,更符合利益相关者和社区的需求。在设施和活动层面,提供简单的便利设施,如座椅、饮水机,甚至电源插座,都是传递友好的重要举动,让人们在公共场所感到宾至如归。另外,公共座椅是一项关键要求,即每2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至少要有一个座椅。

创造意义和情感纽带。一方面,注重社区参与。当地社区的参与对于赋予一个地方意义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当设计与现场的当地背景、历史和文化相关时,可以创造出更贴近社区的公共空间。这包括在空间设计中参考历史元素,通过艺术品或景观设计来体现,以及容纳已经存在于该空间中的活动。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紧密关联于当地的背景,回应这个地方的历史和记忆。

塑造舞台布景(mise-en-scene)。“Mise-en-scène”是一个法语术语,指的是对视觉空间中元素的有意安排,通常用于戏剧,用来描述布景、演员、道具、照明甚至声音的摆放。在公共空间的背景下,对“Mise-enscène”的了解有助于塑造更具吸引力的多感官环境,提升用户体验。这需要仔细观察场地的背景、访客,以及随着一天时间变化的条件等等。正如舞台上的每个动作和互动都是有意为之一样,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协调也可以创造更好的人际互动和难忘的相遇。例如,滨海湾的填海规划经过精心规划和配置,以确保足够的规模带来宏伟感,同时也为亲密感提供了最佳的尺寸,使得整个海湾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无论站在滨海湾的任何一个点上,都可以体验到360度的多彩活力效果。

五、新加坡城市设计中国城市的启示

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已由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城市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加坡重建局发布的这篇报告提出了塑造个性与宜人城市的城市设计策略,对中国城市塑造城市个性,打造宜人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

1.树立宜人城市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践行“人民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以人的视角自下而上考虑城市建设逻辑。从人的视角延展开来,一方面,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满足人的归属需求。通过城市设计提升环境质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让城市成为居民生活的舒适场所。另一方面,强化居民参与,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微更新项目,支持居民提出个性化的改造方案,打造真正属于人民的城市。

2.利用本地资源,展示城市个性

鲜明的城市特征不仅是城市的名片,还能带来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并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多年来,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城市地域特色的挖掘和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导致许多城市丢失其城市个性。应更加注重保护和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通过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城市设计和规划策略,挖掘城市内涵,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

3.深化多元共治,激活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核心,是聚集和接触他人的场所。塑造令人喜爱且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与人的互动,减少孤独感,培养社区意识,进而有效帮助人们与城市建立起情感连接。社会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中,多元共治是一种趋势,实现居民、社区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如机构、试点商业改善区和设计行业)的合作,以持续创造和激活有影响力的公共空间。

[本报告基于新加坡重建局发布的《个性与宜人之城》(A Distinctive and Delightful City)开展介评,并就其对中国的城市的借鉴价值予以分析,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buOxTsMEKG

    相关文章

    委内瑞拉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5日11时51分,在委内瑞拉(北纬9.85度,西经70.80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严飞、杜素娟谈当下年轻人的倦怠

    焦虑、内卷、迷茫,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所遭遇的普遍困境。社会的期待如同无形标尺,倦怠不再只是个体情绪,而是一种时代症候。面对确定性的缺席,我们或许需要的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一套“参考”之道——在多元比较与辨析中拓展思考,找回判断力与从容。不久前,清华大学社会学…

    沈峻峰当选徐州市市长,今年6月由泰州调任代理市长

    据江苏省委组织部官网消息:9月25日,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沈峻峰为徐州市市长。5月下旬,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则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其中,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峻峰拟推荐提名为设区市市长人选。6月5日,徐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

    贵州“天下第一水司楼”已变身酒店,“国庆预计满房”

    红星新闻记者从多个旅游消费平台获悉,号称“贵州布达拉宫”的独山县地标建筑“天下第一水司楼”,目前已被打造成一家全新的酒店。▲酒店外景(图据酒店对外商业信息)携程信息显示,这家全新的酒店取名为紫林山豪利维拉酒店,有标准大床房、高级大床房、商务大床套房等房型。25…

    贵阳市委原常委、市纪委书记郑建国调任贵州省地矿局副局长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官网近日更新后显示,原任贵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的郑建国已任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建国,男,彝族,196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郑建国早年在贵州六盘水工作,曾任六盘水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钟山区区委副书记(…

    纪念俞孔坚|人与土地重修旧好

    巴西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作为世界知名的景观设计师与“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人,俞孔坚设计了大量优秀景观作品,将景观设计从一门造园术,重归为“生存的艺术”,用他一生的实践重新定义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来自国内外各…

    专访|金砖商工会副主席:中印俄将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

    “能够看到这样的未来:全球南方的领导者将是印度、俄罗斯和中国。” 金砖商工会(BRICS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副主席、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CYL)主席萨米普夏斯特里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9月17日至18日,“云城市”——金砖国家城…

    这几件小事,正在一口一口“喂”出癌细胞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参考文献原标题:《这6件小事,正在一口一口“喂”出癌细胞!现在改还来得及》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

    赣潮涌动,乐GO江西:江西文旅嘉年华即将奏响金秋新乐章

    2025 年 “赣潮涌动・乐GO江西”金秋文旅嘉年华正式开启,六大主题活动带你玩转金秋!这可是江西文旅精心筹备的 “秋日大礼包”既藏着“如,画江西”的厚重底蕴更有时尚新潮的多种玩法!拍美景、晒视频、寻美食,连学子都有专属福利!不管你是本地“土著”想解锁家乡新玩法,还…

    号称月饼暗藏“塑料片”,男子敲诈10家酒店获利近5万元被刑拘

    酒店月饼礼盒。 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临近国庆中秋,19岁的凌某在一个月内多次购买高档酒店月饼礼盒,但均号称月饼内暗藏“塑料片”,并接连敲诈十家酒店,非法获利近五万元。9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近日,上海静安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在月饼中塞入异物以此实施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叶仲耀赴任西藏

    9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发布任职名单,其中任命叶仲耀为西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纪委官网资料显示,叶仲耀已任西藏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一级高级监察官。叶仲耀,男,汉族,1977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中共党员。公开资料显示,他曾…

    从带货到卖人脉,399元真能买到明星的朋友圈?

    知识付费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娱乐圈撰文/ 李觐麟编辑/ 黎文婕排版/ Annalee2025年,直播带货行业格局不断变化,辛巴退网、李佳琦露面时间减少,流量越来越贵,但“超头”主播的吸引力却在步步下降。这一背景下,进入直播带货赛道分蛋糕的明星们,早一步有了新打算。从吴彦祖教英…

    视频播客,B站抖音小红书的“新军备竞赛”

    近年来,媒介使用习惯的变迁总是伴随着技术浪潮起伏。在经历了从电视大屏到手机窄屏的转向后,一个有趣的回旋正在发生:越来越多人重新启用“耳朵”作为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从流媒体音乐、有声书到订阅制播客、车载音频,声音的载体与场景不断拓宽,逐渐聚合为一个不可忽视的…

    AI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今天「象先志」想跟大家聊个关于AI很重要,但又感觉没什么人提的话题,就是AI发展目前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芯片,但这是两年前的版本答案了,最新的瓶颈其实是电力供应。先给大家看张图。这是美国城市居民的平均电价,可以看到22年之前和22年之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北大悼念俞孔坚:他的离开是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景观设计领域的巨大遗憾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官网截图。9月24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官网发布悼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教育家俞孔坚,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

    存储芯片巨头长存集团完成股改,旗下长江存储估值1600亿元

    9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存储芯片巨头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存集团”)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大会还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首届董事会成员。此举或意味着其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公司治理结构将全面升级。长存集团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国内…

    北京大学发布讣闻,沉痛悼念俞孔坚教授

    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俞孔坚教授在巴西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9月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学校网站上发布讣闻。北京大学宣传部向澎湃新闻表示,俞孔坚教授告别仪式的具体时间与形式,将充分尊重家属意愿,另行通知。北大网站页面全文如下…

    回归肉眼凡胎——俞孔坚在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终年62岁。俞孔坚教授今年6月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曾以《回归肉眼凡胎》致辞,呼唤正直与常识,在建筑界引起较大反响。澎湃新闻特此全文刊发该篇致词,以为纪念。俞孔坚回归…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沪开幕,“上海设计100+”四个奖项揭晓

    9月25日,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在上海启幕。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9月25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在黄浦区局门路689号启幕。开幕式上,《上海设计之都15年成果册》正式发布。作为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

    珠海一司机台风天驾车玩水造浪致多家店铺损失,警方已传唤

    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袭击珠海,全市启动防台Ⅰ级响应,斗门区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多路段积水。24日晚,多名广东市民发帖称,当天雨停后,一名司机驾车在珠海斗门井岸街道金湾中路附近涉水行驶,多次往返“玩水造浪”,车辆掀起的水浪冲破了临街多家商铺的卷闸门和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