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万元以上

article/2025/9/17 7:12:37

不久前,某公众号运营者钟某为蹭“海啸预警”热点,利用AI生成“30万居民撤离上海”“数十万上海市民正排队登车”等耸人听闻的言论。这条假消息被大量阅读、转发,引发恐慌情绪。其后,钟某被警方拘留。

AI的广泛应用,为虚假信息的批量生产和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温床”,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9月15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中央网信办负责人表示,要强化规范引导,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AI造谣日渐频繁

今年3月,福建厦门公安机关发现,网上有信息称:“2025年3月3日,厦门市某化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是发布者许某通过网上AI助手软件生成的虚假文章。公安机关对许某予以行政处罚。

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造谣日渐频繁。公安部曾发布多起典型案例。如,湖南公安机关查处编造“民警离职潮”谣言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爆炸事故”谣言案,广东公安机关查处编造“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谣言案。相关人员均被绳之以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24年发布的《揭秘AI谣言:传播路径与治理策略全解析》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伴随AIGC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造谣者不当利用AI工具,使得AI谣言量高速增长。

报告指出,在各类AI谣言信息量占比中,经济与企业类谣言和公共安全类谣言占比最多、增速最快,其中餐饮外卖、快递配送等民生行业成为谣言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让网络谣言内容更为逼真,常配有伪造的图片、视频甚至所谓“官方回应”,极具迷惑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等业内人士认为,AI不仅能高效生成虚假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过滤、推荐机制,将虚假信息聚合形成“证据链”,给普通用户乃至专业人士造成误导。

流量变现驱动商业化黑产

不久前,某著名食品公司向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报案称,多个网络平台上集中出现大量虚假、带有诱导性的负面文章,恶意攻击公司品牌及产品品质。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民警在多个平台发现关于该品牌“二氧化硫残留”“霉变”等内容的文章200余篇,且内容高度雷同。

经公安机关核实,上述内容均为虚假信息。信息发布者陈某被行政拘留。陈某交代,今年8月,他在网上看到该公司相关信息后,想到知名企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公众关注。为博取流量,他使用AI工具编造内容,生成多篇虚假负面文章,在多个平台集中发布。

业内专家指出,传统谣言生产依赖造谣者人工操作。如今,造谣者使用AI工具,只要输入特定关键词或指令,便可快速生成内容逼真、欺骗性强的谣言,从而实现谣言的大规模、高效率生产。

去年3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一起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经查,王某某经营有5家MCN机构,共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长期组织公司人员选取热点文章,使用AI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吸粉引流。

“他平均每天通过AI工具发布4000到7000条信息,最高的一条收入是700元。经初步估算,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办案民警说。

记者发现,多起AI造谣事件背后,不法者的造谣动机主要源于牟取互联网内容平台给予创作者的奖励,以及为电商平台经营引流等;一些造谣者还可以从广告收入、合同推广、直播带货或其他相关的商业活动中获益。

一名长期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博主对记者说:“以某大型内容生产平台为例,收益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有效播放量×互动系数×千次播放单价’。平台会对点击量高、互动性强的原创性内容给予更多收益分成。如果整体权重较高,一篇阅读或播放100万次的稿件,收益可超过1000元。”

此外,不正当商业竞争也进一步催生了AI谣言黑色产业链。一位头部消费电子企业法务相关负责人透露,“金主”企业放出任务信号后,公关公司会找来一批自媒体运营者、KOL(关键意见领袖),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信息,大批量、高频次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释放抹黑竞争对手的内容;此后还有营销公司及流量商加入,进一步扩散传播谣言。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少受访企业表示,辟谣工作给公司带来了繁重的负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去做解释工作,以消除不利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于冲等法律专家指出,目前AI造谣已经形成商业化运作黑色产业链,一些造谣者以吸引流量变现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相关行业企业在应对AI谣言中面临维权难、舆论修复难等挑战。

全链条治理封住AI“黑嘴”

近期,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企业、涉民生、涉警情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突出问题包括“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仿冒他人,或编造社会民生等领域虚假信息,欺骗公众”。

面对AI谣言治理中的取证难、定性难、追责难等问题,单一治理手段已力有不逮。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建议,遏制“AI谣言”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AI造谣和“水军”行为的智能识别机制研究,进一步改革涉及AI内容的流量分发和收益分成机制,最大限度压缩通过AI造谣牟利的空间。

专家指出,平台可通过逆向传播,利用相同渠道传播准确信息,抵消谣言影响;鼓励用户积极举报可疑内容,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增加参与度;持续研究谣言生成和传播机制,开发有效监测和防治技术等。

于冲等建议,司法治理也需要“链条化”思维,针对AI造谣链条的前端发布主体、中端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末端的后果危害,分别进行评价和判断,进行全链条打击和预防。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喻海松等表示,治理涉企AI谣言,仅仅依靠刑法是不够的,要进一步修复社会信任机制,营造自觉抵制谣言的良好环境,同时鼓励AI治理合作,进一步推广AI伦理标准、治理技术和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思维说,人工智能目前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非可承担法律责任的独立主体。对AI技术滥用行为的治理,应当坚持防惩并重原则,在确保科技创新积极性、AI技术合法合规使用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监管。

受访律师提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AI工具,不造谣、不传谣。一旦利用AI造谣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责任编辑:王卉
    图片编辑:沈轲

    http://news.xdnf.cn/jOldkqONGJ

    相关文章

    明查|“批评以色列”就要被吊销护照?美国会这条议案说了啥?

    速览- 网传“美国会议案拟吊销批评以色列的美国公民的护照”的说法存在误导信息。相关议案没有包含专门针对“发表批评以色列言论”的相关条款,但拟赋予美国国务卿以“向外国恐怖组织提供物质支持相关的理由吊销或拒绝向美国公民发放护照”的权力。批评人士认为,该法案的措辞…

    解读|以色列72小时袭击6国动摇地区和平信心,阿拉伯国家构建反以“统一战线”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5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卡塔尔多哈,2025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现场。视觉中国 图同一天,…

    专访|马凯硕:地缘政策不求最好但求避免最糟,亚洲表现更佳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视觉中国 资料图“竞争永远存在,对抗永远存在。因此,我们所有地缘政治政策的目标,不应是把我们带往天堂,而是要把我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亚洲的表现相对更好。”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新加坡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接受了澎…

    曼·雷的人体小提琴又在展出了

    在20世纪20年代初,照片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可能?从家用器具到人物,艺术家曼雷将他所见的一切,都视为可以进行美学创作的对象。近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曼雷”大展中,一系列物影摄影(Rayographs)作品讲述了他是如何“用光本身来进行创作”的…

    他是路易十三的御用画家,他的烛光曾被遗忘了数百年

    致敬“明暗对比大师”——这场刚刚在法国开幕的展览以全新视角呈现了17世纪法国画家拉图尔的画作,他笔下的烛火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他曾是路易十三的御用画家,作品曾一度沉寂,20世纪初又再次获得关注,甚至成为电影镜头的灵感来源。澎湃新闻获悉,巴黎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这…

    他是个画家,但靠摄影谋生

    在20世纪20年代初,照片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可能?从家用器具到人物,艺术家曼雷将他所见的一切,都视为可以进行美学创作的对象。近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曼雷”大展中,一系列物影摄影(Rayographs)作品讲述了他是如何“用光本身来进行创作”的…

    以方首次披露:曾在伊朗部署百名外国特工,摧毁其导弹系统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9月16日获悉,在今年6月份以伊冲突开始时,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在伊朗部署了100名外国特工。以色列第13频道当天报道称,根据以色列摩萨德首次对外披露的消息,今年6月以伊冲突开始时,该部门在伊朗建立了一支由100名外国特工组成的“小型军队”,其任…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所乘飞机在英国降落。特朗普携夫人梅拉尼娅抵达英国,展开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继今年7月访问英国后,两个月内的第二次访英。根据行程安排,将有温莎城堡迎接、皇家马车游行、仪仗队检阅、皇家空军“红箭”飞行表演队表演、盛大国宴等。同时,…

    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第四度会晤,内塔尼亚胡将再访白宫

    当地时间9月16日晚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他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的三天后,于9月29日到白宫与其会面。据媒体此前报道,内塔尼亚胡办公室要求举行此次会议。随后,内塔尼亚胡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此次会面。内塔尼亚胡当天还表示,自以…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因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医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资料图)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16日下午,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因身体原因被紧急送往巴西利亚一家医院。其子、参议员弗拉维奥博索纳罗称其出现打嗝、呕吐和低血压等症状。9月11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获刑27年…

    国际观察丨多哈紧急峰会:阿拉伯国家能否握指成拳

    新华社多哈9月16日报道,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同一天,以色列把坦克开入加沙城,并借美国国务卿访以大秀“以美同盟”。中东国家专家认为,多哈峰会凸显阿…

    欧盟委员会将提出对以色列的制裁措施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9月16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以色列对加沙的地面进攻将使本已严峻的局势更加恶化。卡拉斯称,欧盟委员会将于17日提出措施,向以色列政府施压,要求其改变对加沙战争的立场。卡拉斯还称,措施将包括暂停贸易优惠,对极端主义的部长以及暴力定居…

    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

    当地时间9月16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了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当天,普京抵达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州的穆利诺靶场,观摩“西方-2025”演习的完结阶段。普京表示,在制定演习计划中借鉴了特别军事行动的经验。普京表示,有10万名军人参加…

    联合国提交最新预算报告,拟削减15%开支和近2900个岗位

    当地时间9月16日,据央视记者了解,联合国秘书处在15日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长达256页的预算报告。这份报告首次将常规预算、特别政治事务预算以及维和支助账户总部部分合并呈现。根据提案,常规预算和特别政治事务将削减超15%,即从38亿美元降至32亿美元,涉及裁撤2680个岗位,约占…

    多家电商平台现“胖东来优选”商品真假难辨,胖东来店长回应

    许昌胖东来天使城 视觉中国 资料图近日,有消费者向澎湃公众互助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他在网购平台购物,发现一些标签含“胖东来”“胖东来优选”等关键词的商品,想买却又心存疑虑。对此,有律师向澎湃新闻指出,只要没有获得商标使用授权,无…

    一个传奇离场了,电影人缅怀罗伯特·雷德福

    当地时间9月16日,罗伯特雷德福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众多好莱坞的业内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怀念。罗伯特雷德福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发文称:“罗伯特雷德福走了。他是1970年代到1980年代那个崭新且令人振奋的好莱坞的一部分。很难相信他已经89岁了。”斯蒂芬金发文缅怀雷德福。曾凭…

    光明网评论员:让消费者买到真“纯牛奶”

    对于食品等关涉民生的消费品,应该通过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和强制性规定,让消费者便捷放心地购买,这同样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农业农村部消息,自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这一规定源于《食品安全国…

    养老院里的AI课堂:老人们学做动态照片,把豆包当“搭子”

    一张全家福照片里,人物突然动了起来,微笑着开口说话:“幸福美满的祖孙三代,一代比一代强。”创造这个神奇画面的是89岁的贺储兴——一位在养老院里学习AI技术的上海老兵。“我学习了许多科技知识,学会让彩色照片动起来,让照片说话,很有意思。”贺储兴老人笑着说。这位转…

    努力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中发挥样板作用!龚正调研上海国投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9月16日)在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调研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保持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切实发挥战略资本作用,努力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

    对话刘强东:民营企业不要“想太多”,企业家没有个人恩怨不要变成仇人

    “希望用米其林的标准去做外卖。”9月16日,在京东品酒会现场,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对于京东外卖的下一步规划。刘强东表示,京东外卖将从三个方向发展:首先希望用户花25块钱,就能吃到米其林三星级厨师的外卖;其次,京东计划提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