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作为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公建配套工程的“四路一水”工程全面开工。本文图片 记者 俞凯 摄
上海市闵行区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有了新进展。
7月8日,改造项目公建配套工程实施发布会在召稼楼古镇改造项目现场举行。(www.thepaper.cn)记者从现场获悉,召稼楼古镇商业地块(又称召楼新天地)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征收工作,预计最快于2029年或2030年开业亮相,建成后有望为上海再添一座地标级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2023年2月6日起,召稼楼古镇正式向游客关闭。两个月后的4月20日,闵行区浦江镇与开发了上海新天地和蟠龙天地的瑞安房地产正式签约,并宣告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召稼楼古镇会成为下一个蟠龙天地吗?这两座江南古镇的更新改造有哪些不同?未来的召稼楼将有怎样的面貌?
力争打造全新升级版的新天地大社区
召稼楼古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东临浦东新区、西接黄浦江,拥有五百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之一。历经发展衍变,逐渐形成江南水乡集镇,至今保留着礼耕堂、梅园等15处历史建筑以及长达1公里的老街水系。
召稼楼古镇现状
7月8日,召楼新天地项目总经理林润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整体定位、整体规划、整体开发和整体运营”的核心理念,项目方对项目的公建配套进行统一设计和代建,力争在浦江东岸打造第一个全新升级版的新天地大社区。此次工程实施发布会,四条主干道路以及一期水系工程(简称“四路一水”)全面开工,意味着召楼项目建设正式迎来关键性、实质性进展。
“四路一水”工程示意图
据介绍,当日开工的“四路一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瑞稼路、稼耕路、涔湖路、宁俭路共4条道路,总长约3000米。道路工程将依托在地特色,实现“一路一景”的设计手法,提升景观品质与通行体验。同步实施的一期水系工程,包括宁俭河、涔湖等5处规划河湖,一期水域面积逾2万平方米,而召楼总体水域面积也将达到10万平方米,将通过多种生态护岸、水生态修复、多层次景观设计,结合古镇元素、亲水休闲平台及河道夜景泛光等措施,营造出一幅现代版江南水乡画卷。
改造后的召楼新天地效果图
突出差异化,比蟠龙天地场景元素更丰富、拓展性更强
青浦蟠龙天地打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商业综合体,同样是江南古镇的召楼新天地会复刻蟠龙天地吗?其与蟠龙天地的差异化体现在哪里?
对于这一问题,林润青点出了几大差异。一是召楼的规模体量更大。蟠龙的占地面积大概700多亩,而召楼规划板块的占地有1000多亩,其中,召稼楼古镇的商业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比蟠龙天地的商业面积还要大一半,能容纳更丰富的大社区和商业场景。
改造后的召楼新天地效果图
二是召楼的文化底蕴更深厚,召楼原来就有很好的文脉和商业客流基础,是上海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孕育过众多名人雅客,如城隍老爷秦裕伯、“江浦大禹”叶宗行等;同时,还有各种召楼美食和老字号等,在未来商业的打造和运营上也有较多想象空间。
三是自然资源和配套更丰富。召楼拥有更为丰富的水系,几乎每一个地块都是临水而建,还有一个接近5万平方米的晓烟湖,将来可提供多种无动力水上运动。周边还有大量的农田农庄以及修身养性的鹤坡观和上海道教学院可供互动体验。此外,召楼规划中有大型度假酒店,与附近村落不同层级的民宿等形成住宿配套联动,是可以让人驻留下来、慢慢感受体验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改造后的召楼新天地效果图
“综上而言,召楼的场景元素更丰富,拓展性更强,是人们拥抱松弛感和自我疗愈的地方。”林润青说,召楼将是浦江东岸打造的第一个新天地大社区,不会简单地复刻太平湖新天地和蟠龙天地,而是会不断创新,在蟠龙天地之上“别开新韵”,创造更多元化的公建配套、更丰富的公共空间,打造超级复合功能社区。
林润青透露,召楼城市形象展厅预计将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全面亮相。2026年是全面开工年,届时召楼或将“塔吊林立,遍地开花”,两大公园(晓烟湖公园及涔湖公园)、二批次四条道路和二期水系工程、一座文化中心、一座超级社区中心等建设项目会在2027年至2028年全面落成。而召楼古镇商业地块,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征收工作,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最快于2029年或2030年开业亮相。
改造后的召楼新天地效果图
闵行区表示,召楼新天地将自然生态、人文体系、精致烟火等元素融合,不仅填补了召楼的高品质生活,更链接了周边城市资源,是上海难得的城市更新实践样本。对于浦江镇而言,召楼不仅仅是古镇的焕新,也会联动周边的文旅资源,比如革新村的民宿、青岛啤酒厂、周边的农田农庄、上海道教学院等,让人们有更多的体验。此外,结合召楼自身的农耕文化、城隍文化以及沪剧文化,未来有很多造节的可能性,比如城隍巡游、召楼丰收节、大地艺术节、江南戏剧节等IP活动。
根据计划,召楼新天地未来还将推出美食市集、农贸市集、花鸟市集、新鲜时令市集、年货大街,打造一个体验得到烟火的生活集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