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1500亩的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浪漫红颜、蓝莓等新品种葡萄挂满枝头,娇艳欲滴。这里不仅是技术的试验田,也是模式的创新地——设施种植、无土基质栽培、林下种植、养殖、循环生态农业多元共生,更是集生产、采摘、科普、体验、研学、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样板。
葡萄挂满枝头。本文图片均由礼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欣农兴产业园的蓬勃发展,是礼泉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礼泉县紧扣果业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调整区域产业布局,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推动农业由内而外焕然一新,扶持了一批业态新、产品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使果业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全产业链联动升级,成为县域经济腾飞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支撑。
礼泉县果业资源丰富,全县各类水果面积达56.5万亩,果品年产量132.72万吨。其中苹果作为主导产业,面积41.15万亩,年产量95.33万吨,产值高达57.65亿元。在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礼泉创新实践出“三改”新路子:老化园抓改建、低效园抓改良、密闭园抓改造。全县累计改造低质低效果园3.8万亩,精心构建“三片五群一廊”农业产业布局,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市级17个、县级101个,全面形成省级园区布点、市级园区串线、县级园区全覆盖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礼泉县苹果产业历史悠久。
在礼泉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咸阳果友果业专业合作社新品种苹果示范基地应运而生。该基地建于乾县、礼泉交界的城关街道办火烧寨村,技术依托苹果体系咸阳综合试验站和礼泉县果业服务中心,旨在加快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为礼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
该示范基地按照苹果矮化密植园建园方案,采用株行距4x1.5米、纺锤形整枝等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优化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尤其注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苹果生长季无挖土追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基地内水、电、路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品种展示室、冷藏库、农民夜校、电子商务中心等多功能区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条。2020年,基地通过绿色认证,注册商标“瑞香御果”,经过礼泉县苹果新品种运营中心和果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良性运作,实现经营主体经济积累和农民增收致富。
产销深度融合是礼泉果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一环。如今,礼泉大地瓜果盈枝、客商云集田间、物流网络纵横、冷链仓储赋能、新农人直播助阵,多轮驱动让“礼泉御果”实现从“丰产愁卖”到“产销两旺”的华丽蝶变。
全国客商深入礼泉田间地头与产地市场,大宗采购优质果品。西张堡阡礼路旁,黄桃堆积成山,客商日收万斤;石潭镇油蟠桃园,清晨采摘,午后果发全国;裴寨村村民足不出户,红布林李子即被湖南客商高价收购。产地直发、田间地头收购等模式显著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果品鲜度,激活了产地经济澎湃动能。
物流体系织密,城乡循环高效畅通。礼泉县依托高效运转的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京东、顺丰等主要快递企业乡镇服务点协同发力,为果农、电商提供便捷高效寄递服务,确保“当天采摘、当天发货、新鲜速达”。中通快递“智慧物流分拣中心”建设正酣,这座现代化的“数字化”物流枢纽,将通过全自动分拣线显著降本增效,为礼泉物流行业装上“智能加速器”。
数字营销赋能,振兴动能持续汇聚。礼泉县域内现代化冷库设施充分发挥“调节器”作用,水果经科学预冷、分级、包装与收储,有效延长销售周期,实现错峰增值。掌握新技能的新农人化身“农产品推广员”,活跃于田间地头、冷库车间与打包现场,通过主流线上推广平台,向全国消费者直观展示礼泉水果的优越品质,有效增强信任、拉动消费。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成为新农人联通大市场的“新农具”,在高效物流支撑下,礼泉全力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当前正是礼泉县梨子成熟季节。
2024年,礼泉县被认定为全省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果业重点县。这一荣誉背后,是礼泉县多年来坚持果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懈努力。
礼泉以果为媒,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正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康庄大道。小小御果,不仅承载着丰收希望,更澎湃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礼泉经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礼泉县将继续深化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让“礼泉御果”品牌更加响亮,让果农收入持续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