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于7月30日16时40分前后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二次登陆。
中央气象台7月31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31日早晨5时位于江苏宜兴境内,预计将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31日晚上移入安徽东部地区,之后徘徊少动,强度逐渐减弱。
大风预报显示,7月31日08时至8月1日08时,黄海中南部、东海西部、江苏沿海、上海沿海、长江口区、杭州湾、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将有6至8级、阵风9至10级风。另外,江苏东部、浙江东北部、上海等地部分地区将有5至6级、阵风7至8级风。
降水预报显示,7月31日08时至8月1日08时,安徽中南部、江苏中部、浙江西部、山东半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中南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至200毫米)。
台风“竹节草”死而复活较为罕见
“此次台风‘竹节草’具有生命周期长、多次登陆、路径复杂、整体结构不对称等特点。”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向纯怡向媒体表示,台风“竹节草”于7月23日晚上在南海生成,预计可能持续至月底或8月1日前后,期间较为罕见地在台湾以东洋面先减弱消失,后又再次发展加强。此外,由于生成初期处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台风“竹节草”的结构呈现出不对称性,其较强的风雨区域将主要出现在台风移动方向的右侧,即江苏及东部沿海地区。
因此,向纯怡建议,要密切关注由于台风外围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引导的冷空气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大风和强降水所带来的潜在灾害风险。
从影响来看,“由于台风‘竹节草’周围引导气流较弱,再次登陆后它将在江苏、安徽一带呈回旋少动的状态,导致降水可能出现叠加作用。”向纯怡解释,目前,台风“竹节草”处于“鞍形”气压场条件下,其东西两侧均为副热带高压,且东侧还有第9号台风“罗莎”,整体的环境气流对其引导作用较弱,因此出现台风移动趋势不明朗或移速较慢的现象。
台风“罗莎”以接力的形式向“竹节草”输送水汽
中央气象台7月31日6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7月31日08时至8月1日08时,安徽中南部、江苏中部、浙江西部、山东半岛南部、辽东半岛南部、宁夏中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云南西部和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南部沿海和东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中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至2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至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早已生成,“双台共舞”也为“竹节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
向纯怡表示,受北侧副热带高压偏东气流的影响,台风“罗莎”以接力的形式向“竹节草”输送水汽。江苏、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公众需警惕因台风停滞导致的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也要关注海上大风和陆上强风带来的危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提示,当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强风暴雨天气对交通运输、旅游出行、农业生产、城市运行等诸多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徐珺提醒,重点受影响地区务必提前落实台风防御举措,海上作业渔船应及时回港避风,海洋牧场采取加固防范措施;广大公众远离临时构筑物及高层建筑,在台风影响期间,非必要尽量不外出。
同时,针对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问题,徐珺建议,应提前检查排水设施,保障暴雨期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做好田间排涝,并在雨后及时追肥,减少台风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