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弥勒市一位家长怀抱婴儿在护学岗值守的画面引发争议。视频中,这位家长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身着护学岗服装站在路边。4日,弥勒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采访时称:老师曾劝阻该家长,但“家长都很积极,她说她可以”。此事属学校失误,会严格要求全市学校不再出现这种情况。

说清事件来龙去脉,承认学校失误,承诺不再出现类似情况,这个回应是有诚意的。但“抱婴值守”引发的思考远未结束。
让怀抱婴儿的家长上岗值守,能否有效履行护学职责,本身是要打个问号的。即便家长“很积极”,学校也应劝阻到位。家长护学岗要么就不设,要设就不能流于形式。这可能是教育局工作人员认为学校存在失误的原因,也是引发网友热议的关键。
网友热议此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切实为家长减负的呼唤。近年来,从批改作业到护学执勤,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边界屡屡成为舆论焦点。教育需要家校合力,但不能变成简单的事务转嫁。一些家长看见“抱婴值守”有如此大的触动,或多或少是因为将自身经历投射其中。
家长不能让学校承担全部责任,学校也不能把家长“收编”为编外员工。期待这一事件能促使更多学校反思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家校关系,让共育之路既尽责又不逾界。
原标题:《主编有态度丨抱婴护学为何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