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讯|4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article/2025/7/11 19:16:09

1.美国南部中西部迎创纪录降雨

4月2日起,持续多日的龙卷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给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大片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破坏。截至美国中部时间7日,至少21人在恶劣天气中死亡,逾25万用户断电。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和网上视频,此次美国中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遭遇的洪水百年难遇。肯塔基州2日至5日创下该州连续4天降雨量最高纪录,数以百计的道路因洪水或泥石流无法通行,至少两座沿河城市强制居民疏散。在阿肯色州,洪水5日冲毁一座铁路桥,导致一列火车脱轨。该州一周的降雨量相当于往年同期约3个月降雨量的总和。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5日降雨量创下4月份单日降雨量最高纪录,洪水淹没多条路段和一个街区。在俄亥俄州,一些县市消防部门5日接到多起请求救援的电话。

据“准确天气预报”公司气象学家估算,此番恶劣天气和洪水已给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受灾地区造成800亿至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当地时间2025年4月7日,美国肯塔基州法兰克福,遭遇持续多日的暴雨引发严重洪灾。

当地时间2025年4月6日,美国密苏里州波普拉布拉夫,航拍一辆汽车被洪水淹没。

当地时间2025年4月7日,肯塔基州帕杜卡遭受暴雨洪水,人们用船只出行。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7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75号公路上的龙卷风。

当地时间2025年4月3日,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建筑物被龙卷风毁坏。

2.欧盟气候机构:3月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创历史同期新低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8日发布报告说,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今年3月降至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平,3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气温第二高的3月。

报告显示,今年3月的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跌至有卫星记录的4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比历史上3月平均水平低6%。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则在3月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同期第四低,比3月平均水平低24%。数据还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12个月期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平高0.71摄氏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9摄氏度。此外,今年3月欧洲地表平均气温为6.03摄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欧洲3月平均气温高出2.41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欧洲最热的3月。

2025年北极和南极海冰覆盖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3.芬兰宣布今春将全面关停燃煤电厂

芬兰政府4月1日宣布,随着该国两家能源公司逐步关停所有燃煤电厂,今年春季芬兰将全面停止在能源生产中使用煤炭。

芬兰政府发布公报说,此举是芬兰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比法定期限提前了4年。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生产今后将被低碳、清洁、可再生的方案替代,芬兰将迎来更加稳定、可持续和气候友好的能源系统。芬兰政府表示,今后该国能源公司将依靠电锅炉、热泵、能源储存、生物能源、废热回收等方式生产热能,而电力生产的重点将转向风能、核能、水能和太阳能。芬兰议会2019年通过法案,要求煤炭最晚于2029年5月全面退出该国能源生产环节。芬兰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此类目标的国家之一。

芬兰赫尔辛基,极光下的燃煤电厂。

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

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如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每年经历极端高温的天数是80年前的3倍以上。

研究还发现,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海洋热浪的强度越来越大,其最大强度上升了约1摄氏度,一些地区的升幅甚至更高。海洋热浪会破坏水下生态系统,长时间异常温暖的海水会杀死珊瑚,破坏海藻林并伤害海草床,这些都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海洋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更大压力。不断增加的海洋热浪还会导致大气不稳定,使一些地区出现更频繁、更强烈的热带风暴。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海洋,需要采取紧急气候行动来保护海洋环境。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1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海洋升温产生大量有害藻华,已导致海狮、海豚及其他野生动物中毒。

5.澳大利亚大堡礁自2016年以来第六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机构日前发表报告说,大堡礁在2024-2025年夏季期间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这是自2016年以来第六次出现这种现象。

这份由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发布的《2024-2025年夏季大堡礁简报》说,今夏(南半球的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这一时间段)持续的高温已导致大堡礁远北及北部区域大范围珊瑚白化。在对其中162处珊瑚礁进行空中监测后,研究人员发现,有41%的珊瑚礁出现了中度到高度的白化现象。这是自2016年以来大堡礁记录的第六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报告特别强调,气候变化是大堡礁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

大堡礁蜥蜴岛附近,游客在白化以及死亡的珊瑚旁浮潜。

6.刚果(金)首都洪灾已造成至少72人死亡

刚果(金)卫生部14日发布公告说,该国首都金沙萨连日来遭受强降雨并引发洪灾,已造成至少72人死亡、170人受伤。公告说,目前已有超过5000人被迫转移,首都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此外,位于该国东部的坦噶尼喀省和南基伍省也报告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气象预报显示,金沙萨未来数日仍可能有强降雨。刚果(金)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雨季,持续降雨易导致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2023年5月,南基伍省卡莱亥地区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438人死亡,数千座房屋被冲毁。

当地时间2025年4月7日,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因暴雨导致宁吉利河决堤,街道被淹没,当地居民使用充气垫游走。

7.南极大陆整体呈现显著增温趋势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丁明虎研究员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南极大陆整体呈现显著增温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南极大陆整体呈现显著增温趋势,以每10年0.12摄氏度的速率升温,略低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科学研究表明,南极气温变化是多种物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大气环流的变化,通过影响向极地热量的输送,从而调控南极气温,这一过程被称为“动力过程”。另一方面,海温和海冰等的变化,也会引起向上热量输送的变化,从而影响局地及周边的气温,这一过程被称为“热力过程”。研究团队定量评估了这两种物理过程对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热力过程”是驱动南极增温的主导因素,贡献约为每10年0.22摄氏度的升温效应;而“动力过程”则导致南极大陆整体以每10年0.10摄氏度的速率降温,部分抵消了热力增温的效应。

“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引起的南极大陆年平均地表温度变化。

8.年度报告显示欧洲是升温最快的大陆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4月10日发布《2024年欧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欧洲是升温最快的大陆,气候变化对欧洲的影响显而易见。

报告说,2024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欧洲有近一半地区年均气温创历史新高,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气温均创历史纪录。欧洲所有地区的冰川均出现融化,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出现了创纪录的冰川质量损失。2024年欧洲地区海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平均水平高0.7摄氏度,地中海海面温度高于平均水平1.2摄氏度;在降水状况方面,欧洲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差异,西欧经历了自1950年以来最湿润的年份之一。

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地区风暴频发,洪水泛滥。欧洲遭遇了自2013年以来范围最广的洪涝灾害。几乎三分之一的河网水位曾超过“高”洪水警戒线。风暴和洪水造成欧洲约41.3万人受灾,至少335人死亡。此外,葡萄牙9月的野火一周内烧毁了约11万公顷(1100平方千米)的土地,约占欧洲全年过火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据估计,欧洲有4.2万人受到野火影响。

当地时间2025年4月8日,英国伦敦,人们在喷泉中消暑。

9.韩国最严重山火破坏生态系统,完全恢复或需百年

韩国林业研究人员说,尽管在该国东南部地区延烧一周有余的大型山火主要火点已全部扑灭,但林业专家警告,山火令整个生态系统迅速退化,受影响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需要100年才能完全恢复。

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最新报告在内的多份关于大型山火的报告都强调,结构恢复需要30多年,生态完全稳定则需要长达100年的时间。虽然生物种类的恢复时间各不相同,但树木需要几十年才能重新长成,而森林动物依赖于栖息地的充分恢复。由于生态过程复杂,土壤恢复需要更长时间。平均而言,鱼类大约需要3年,水生动物需要9年,昆虫需要14年。然而,即使过20年,哺乳动物的数量也只能恢复到原来水平的81%至86%,鸟类能恢复到62%至72%。土壤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恢复。森林土壤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长期相互作用形成,需要数十年才能逐步恢复稳定。被烧毁的土地可能需要30多年才能恢复成森林的样子,需要大约一个世纪才能达到生态平衡。

这次韩国大规模山火3月21日始于庆尚南道山清郡,次日在庆尚北道义城郡出现山火。强风作用下,山火迅速蔓延至安东、青松、英阳、盈德等多个市郡,发展为韩国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森林火灾。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4日,韩国宜城,山坡上的野火蔓延。

10.受气候变化影响,人们对花粉过敏的感受增加

春季以来,北半球多地拉响花粉过敏警报。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30%的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也发布了警惕花粉过敏的信息,其中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2000万人存在因花粉而出现季节性过敏的问题。欧洲气候与健康观察组织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花粉过敏在欧洲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为40%,使花粉成为欧洲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

近来人们对花粉过敏的感受增加,可能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变化、霜冻天数减少、气温升高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花粉季节的开始、结束时间,以及植物产生多少花粉、空气中有多少花粉、花粉的致敏性等,从而影响人们接触花粉及花粉过敏的风险。欧洲气候与健康观察组织发布的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欧洲人居住的城市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高温,导致花粉季节提前开始。城市环境中长期高水平的二氧化氮与不少物种比如桦树花粉的致敏性增加有关。臭氧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地时间2025年4月3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斯图加特,一名男子对白桦树的花粉过敏。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sTmQvcvsco

    相关文章

    “ChatGPT严选”横空出世了,“DeepSeek严选”还要等多久?

    原创 小金牙 字母榜当地时间周一(4月28日),OpenAI突然宣布:要在ChatGPT内加入购物功能。 目前,该功能还未向所有用户推出,从Wired等媒体的报道来看,其体验和谷歌购物(Google Shopping)颇为类似。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OpenAI明确表示,目前的重心会放在提升用户体验上…

    这就是上海!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陆家嘴天际线在外滩建筑群跃动黄浦江面,波光粼粼温暖的金辉拥抱着这座奋斗之城黄浦江两岸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王辰阳 摄这就是上海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活力满满,生机勃勃1苏州河自西而来黄浦江穿城而过江海交汇处,上海傲立潮头陆家嘴中心附近的白玉兰。新…

    辽宁省委书记、省长连夜赶赴辽阳市白塔区火灾事故现场,指导善后处置工作

    4月29日12时25分,辽阳市白塔区三里庄回迁楼附近一饭店发生火灾,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连夜赶赴辽阳,指导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并主持召开会议作出工作部署,强调要深入贯…

    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

    当地时间4月28日至29日,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了多项武器试验,试射了超音速巡航导弹、战略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4月28日观摩试射。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发表主席声明,强调南方国家合作

    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4月29日下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发表主席声明,声明重申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在政策安全、经济金融、人文交流三大合作支柱下开展合作。各国外长重申致力于秉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

    神十九飞船已撤离空间站,计划于今日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4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计划当天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分离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与…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首次彩排在莫斯科举行

    当地时间4月29日22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开始。从当地时间16时30分开始,阅兵活动彩排所涉及的路段和场所开始逐步封闭,其中包括地面装备将行经的街道以及涉及行人和车辆的地下通道、街心公园、停车场等。个别路段的管制时间将持续到30日凌…

    普京与卢卡申科举行会晤,将扩大在飞机制造等领域合作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伏尔加格勒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了单独会晤。在会晤中,双方就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在飞机制造及无人机制造等领域的工业合作进行了讨论。普京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白俄罗斯共同建立联合飞机工厂和无人机系统实验室,并就飞机制造达成相关…

    俄外长:俄将在不损害伙伴关系前提下发展对美关系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后表示,俄方愿与美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但强调这种关系发展不会以损害俄方现有合作伙伴利益为代价。他还透露,俄美双方近期将展现出对开展对话的共同意愿。此外,拉夫罗夫表示,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已详细阐述了俄方关…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提名戴维珀杜(David Perdue)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戴维珀杜是一名共和党人,曾于2015年至2021年担任佐治亚州联邦参议…

    国际锐评:菲律宾“狐假虎威”把戏害的是谁?

    4月29日傍晚,中国外交部相关官员约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就近期菲方在涉台和安全领域一系列负面动向进行严肃交涉。中方此举不仅是捍卫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宁。自2023年以来,菲律宾就是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近期,菲方更是挑衅不断:2…

    向总书记汇报具身智能发展的“稚辉君”:从期待到兴奋再到备受鼓舞

    习近平在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考察。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智元机器人了解到,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携智元灵犀X2…

    浦发银行一季度净利175.98亿增1.02%,不良率微降

    浦发银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浦发银行(600000.SH)4月29日晚间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9.22亿元, 同比增加5.94亿元, 增长1.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98亿元,同比增加1.77亿元,增长1.02%。资产负债方面,3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总…

    兴业银行一季度净赚超237亿降逾2%,营收降逾3%

    兴业银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兴业银行(601166.SH)一季度净赚237.96亿元同比降逾2%,不良贷款“双升”。4月29日,兴业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56.83亿元,同比下降3.58%;实现归母净利润237.96亿元,同比下降2.22%。具体看,2025年一季度,兴…

    TCL科技一季度净利增超三倍,去年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创新高

    TCL科技 视觉中国 资料图4月29日,TCL科技(000100)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下降5.47%,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38%,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得益于显示业务持续突破、光伏业务环比改善,TCL科技2025年第一季…

    新开发银行如何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

    “此次习近平主席的新开发银行之行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给予本行坚定的支持,尤其在困难时刻为我行提供了重要帮助。”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说。4月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会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4…

    中国人保一季度业绩“分化”:财险净利增超92%,寿险增收不增利

    中国人民保险 视觉中国 资料图4月29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人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361.11亿元,同比增长7.9%。中国人保称,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扁平化改革:管理岗规模控制在20%,不再统一设科级机构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推进机构改革。4月25日召开的动员部署会强调,要以部分职能部门的“大部制”改革推进“大治理”,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等。澎湃新闻注意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次改革将初步按照10%比例核减…

    光明日报:回应辅警“转正”呼声,是一门政民互动公开课

    4月16日,新疆洛浦县,一名女童坠入一口深达40米的废井。关键时刻,身材瘦小的布帕太姆站了出来,毅然下井救援,20多分钟后,落井幼童被成功救出。4月24日,当地公安局将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破格从七级晋升至五级,洛浦县授予布帕太姆“见义勇为模范”称号,颁发证书奖杯…

    “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启动,红色主题市集亮相

    4月29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在黄浦区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中央”广场启动。活动现场 本文图均为 主办方供图启动仪式上,发布了78项市级重点项目和77项全市精品活动菜单;“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宣讲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