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他自己的中文名:“好丘”

article/2025/10/23 6:23:31

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颁奖词是:“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的力量。”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网站,有对拉斯洛更为细致的评价:拉斯洛是中欧文学传统中一位伟大的史诗作家,其创作脉络从卡夫卡延伸至托马斯·伯恩哈德,作品以荒诞主义和怪诞的过度渲染为特征。但他并非仅此一技之长,其创作视野亦向东方延伸,在采用更具沉思性、精妙调校的笔调时,展现出多元的创作维度。

其实对于国内很多读者来说,拉斯洛并不陌生。2017年,其首部长篇《撒旦探戈》在出版32年后终于被译介到国内,许多读者在此前早已翘首以待。

因为比起原著小说,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早已在国内备受瞩目。电影由导演贝拉·塔尔搬上荧幕,长达7个多小时。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曾对此片不吝赞美:“片长七小时却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引人入胜。但愿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

《撒旦探戈》/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2017-7

相较于我们对拉斯洛的阅读与关注,他更早也更深入地熟悉了我们——1991年,拉斯洛第一次来到国内:“我在北京大街上游荡,像做梦一样, 跟不会英语的路人打听故宫在哪里”,回去之后,他说自己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崇拜者和鼓吹者。更夸张地是,他将对中国的热爱带入了自己的生活中,“我从中国回来,一进门就向家人宣布:从今天开始咱们改用筷子!”

拉斯洛甚至有自己的中文名片,上面印有“好丘”,是他特意请一位汉学家朋友帮他起的中文名,一是取“美丽山丘”之意(他的家姓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就是一座山丘的地名);二是借“丘”字与孔夫子挂钩。

1998年夏天,拉斯洛在中国

尽管拉斯洛在得知自己获奖后,回应瑞典广播公司 Sveriges Radio:“我很高兴,我很平静,但同时也很紧张。”

但是我们不得不留意到,拉斯洛在四年前接受国内媒体访谈,被问及如何看到诺贝尔文学奖时,早已给出一份带有批判性的回应:“我认为几乎所有的奖都是艺术最危险的敌人,就像毒药一样。因为成就会毁掉一位艺术家,诺贝尔奖尤其是一种摧残……痛苦总是会帮助艺术家,成就则会毁掉所有艺术家,就是这样。”

回看每年都不怎么靠谱的赔率榜,拉斯洛虽然也在榜单中出现,但也依然不是赔率榜上的大热门,相较于已经高达95岁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或者陪跑到我们已经不相信他会获奖的村上春树、或者看上去更为意想不到的选项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拉斯洛看上去依旧像是瑞典文学院小众的选择。

为什么在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拉斯洛?

精通音乐和电影的作家

《撒旦探戈》的中文译者余泽民和拉斯洛相识多年,他这样描述拉斯洛——大凡第一次见到拉斯洛的人,都会被那双波斯猫般的眼睛和裘德·洛式的微笑迷住……虽然对一位不惑之年男人的面孔不适合用“漂亮”来形容,但他确实长了一副兼灵秀飘逸、浪漫敏感、深邃成熟于一体的漂亮面孔。

这是年近40岁的拉斯洛。彼时,他早已凭借《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等作品闻名于世。

1954年1月5日,拉斯洛生于匈牙利与罗马尼亚接壤的边境小城久洛。拉斯洛的姓氏“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来自一座城堡,这座始建于十三世纪的“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城堡”也毁于一场火中,据报道是一场“由两个男孩抽烟引发的大火”。

他的父亲是律师,母亲在地方政府做社保业务,他曾学习过两年法律专业,最终无法忍受法学的枯燥,转到罗兰大学文学院攻读大众教育专业。

年轻时,拉斯洛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只不过是作为一名钢琴手。他精通音乐,当时是一支爵士乐队里唯一的未成年人。

23岁时,拉斯洛第一次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音乐对他的写作有着很大影响:“我的句子越来越长,并经过细密的组构,是因为希望讲述的语言更加自然……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从很小就搞音乐,能够演奏多种乐器,连二胡都拉过,还有埙。”

29岁,大学毕业的拉斯洛主动跑到偏僻的山沟里做当地文化馆的的图书管理员,给孩子们开读书课,后来,一场大火将文化馆烧为灰烬,拉斯洛突然失业了。

他的作家生涯也由此开启。一年后,1985年,31岁的拉斯洛以他的首部长篇《撒旦探戈》引起轰动,成为匈牙利文坛的一座巅峰。

后来,同名电影被贝拉·塔尔搬上银幕,这部七个多小时的黑白片以及其中充斥的漫长的如同拉斯洛语言风格一般的长镜头,成就了影视上难以被忽略的史诗气魄。自此,两人合作完成的《鲸鱼马戏团》《伦敦人》《都灵之马》等其他电影也都成了影史经典。

“故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境况”

拉斯洛的首作《撒旦探戈》一举达到高峰,也确立了他后来作品的基调:压抑但引人入胜。

在拉斯洛职业生涯早期,秘密警察没收了他的护照。1987年,他第一次离开匈牙利,拿着奖金在西柏林生活了整整一年。后来,他先后旅居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希腊……还多次来过中国。

他尤为迷恋古代中国,崇拜李白。1998年,西欧的一家国际新闻组织邀请12位作家各选一位自己崇拜的人实地游访他们的足迹,拉斯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走遍了泰安、曲阜、洛阳、西安、成都、重庆等近十座古城,然后穿过三峡,抵达武汉,沿着诗仙的足迹走一圈。

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道:“我喜欢他的豪放,我喜欢他谈醉酒,谈月亮,谈生活,谈分离,谈朋友——我喜欢他的律动,他无尽的能量,他流浪的心性——我喜欢李白,喜欢这个人。”

拉斯洛与航天专家谢昌年(中)、余泽民在北京的一家酒吧里

除中国之外,他还访问过蒙古、日本等亚洲国家,基于自己在东亚旅行的经历写下《乌兰巴托的囚徒》、以日本神话中的西王母为题写了《西王母下凡记》。耶鲁评论评价他的中后期作品“与亚洲艺术和哲学,特别是佛教有着深刻的联系”。

尽管无限接近“世界公民”,拉斯洛仍然坚持用“只有一千万人使用的语言”匈牙利语创作,因为母语有着一份“脆弱的本质”。他曾说:“匈牙利语很随便,我爱这种‘不堪一击’的脆弱的特性。”

拉斯洛最出名的文学标签大概是“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式长句”,接连两届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都颁给了他的英文译本,评委认为其译者“发明了一种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式的英语”。

2015年,拉斯洛获得曼布克国际奖,也成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的匈牙利作家。布克国际奖评委会称,拉斯洛史诗般的句子“像粘毛器一样,在不可避免地堆积成段落时,卷起各种千奇百怪又意想不到的东西”。

2017年,余泽民译成的《撒旦探戈》在中国出版,拉斯洛的作品开始进入中文世界。目前,《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世界在前进》等书籍都已经被引进。余泽民曾打趣:“译稿发出去后,我跟责编抱怨:简直就要憋死我了!现在我真想跺脚,喊叫,砸东西,摔书,再也不想看到它!”

而拉斯洛这样回应过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故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境况,人活在什么样的境况里……我只是找到一种神秘的方式告诉读者: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遭到判决、孤独、被抛弃的生活找到位置。”

回归到伟大的、原始意义上的文学

作家鲁敏曾形容《撒旦探戈》一书“难读到可谓声名狼藉”,这可能也说出了很多读者的心声,获奖消息公布后,很多人都在用“晦涩”一词来形容拉斯洛,如果作品真的晦涩难读,又如何为其吸引到包括诺奖在内如此多的重要文学奖项呢?

拉斯洛的英文翻译、诗人乔治·西尔特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道出拉斯洛作品的魅力所在:“他是一位具有催眠般魔力的作家,他把你吸引进去,直到他所创造的世界在你心中不断回响,直到它成为你对秩序与混乱的理解。”

在回答凤凰网读书“为什么诺奖会颁给拉斯洛”这个问题时,著名翻译家、东欧文学学者高兴,首先对于“晦涩”有不太一样的看法——

“说他的作品晦涩,我不完全同意。他的作品虽然考验阅读,但是也经得起阅读,而且我觉得尤其对于那些有大量文学阅读经验的人来讲,没有那么难。因为讲述的是人类的普遍主题,关乎人性、关乎世界,所以几乎每个阅读到其作品的读者都会被触动出某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动人心弦而回味悠长的。”

高兴也注意到拉斯洛作品对于现实的关注,“大家会给拉斯洛贴上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标签,但我觉得他的作品对于现实的处理其实是极为出色的,他从现实的土壤出发,然后把现实提升到一个诗意的、文学的高度,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时刻感受到那种现实性。”

而关于诺奖为什么颁给拉斯洛,高兴觉得,这其中真的有太多偶然和多样的原因了:就在不太遥远的2019年,瑞典学院一下子公布了两位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他们都来自中东欧,好像按理来说中东欧作家得奖概率没那么大了;但是呢,中东欧有些作家尤其是匈牙利的几位作家,又确实是世界水准的,除了拉斯洛,还有《平行故事集》的作者纳道什·彼得。从文本角度来讲,拉斯洛有充分的实力,实至名归。

国内诗人欧阳江河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拉斯洛,是在“回归到伟大的原始意义上的文学”,是在试图树立一种“文学的终极标准”。

他详细补充道:

“文学有一个终极的标准,就是无论时代怎么变、无论某一个时代意识形态或是技术权力所代表的东西怎么变,都影响不了文学的作为一种真理甚至作为一种冒犯。

这是我所理解的拉斯洛这种复杂文学和真正文学建立的标准,它是一种有远见的、根本的、终极的、文学之为文学而且是伟大的文学一种东西——它里边可能包含了一些冒犯、包含了一些错误、包含了一些原罪、甚至包含了一些不合时宜,但这就是伟大文学的一种根本标准。”

而这种冒犯和不合时宜,贯穿于拉斯洛创作的始终。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将拉斯洛的作品描述为“对现实的审视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在他今年初刚发表于《耶鲁评论》的短篇小说《天使从我们头顶飞过》中,他以乌克兰战争为背景,讲述两名垂死的男子在战壕中的故事,将战争中泥泞的战壕与技术全球化幻影般的承诺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耶鲁评论》为此文做的访谈中,拉斯洛谈及他此篇创作缘起,他鲜明直接地指出:“我无法接受人类互相残杀的事实。或许我该去看精神科。就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数字空间里却描绘着未来图景——宣称技术惊人迅猛的进步即将带来美好新世界。这简直是彻头彻尾的疯狂。”

不管文学如何式微、每年诺奖颁完后的争议与喧闹如何,它总能提供一个让我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文学本身的契机,也总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认识到,阅读是重新理解或者重新审视世界的一种方式。

拉斯洛在接受外媒访谈时,对那些尚未阅读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也可成为我们重新认识的一种方式——

“有人尚未读过我的书,我无意推荐任何读物;我只想建议他们出门,找个地方坐下——或许溪畔,无所事事,无所思虑,像石头般静默。终将遇见读过我书的人。”

参考资料:

宫子、余泽民:《不知怎么应对自己的生活,是悲剧也是喜剧》,新京报书评周刊;

南方都市报:《拉斯洛: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就是地狱》;

石剑峰、徐萧:《诺贝尔文学奖丨余泽民:拉斯洛始终沉重悲观,又始终怀抱希望》;

王鹏凯:《2025诺奖前瞻: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德·默南领跑赔率榜》,界面文化;

赵冰:《引进翻译诺奖作品,竟只是他传奇人生中的一件“小事”?!》,出版人杂志;

郑周明:《解读2025诺奖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追寻东方文明,追问破碎时代》,文学报;

朱又可:《专访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拉斯洛:“我不想从任何人手里剥夺希望”》,南方周末;

The Yale Review: László Krasznahorkai, The Nobel laureate insists on the reality of the present;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25: Biobibliography;

FRIDERIKUSZ: INTERJÚ KRASZNAHORKAI LÁSZLÓ ÍRÓVAL, 2015.

编辑 |仿生斯派克 草草 十六 蛋饼

主编 | 魏冰心

原标题:《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他自己的中文名:“好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的观点或立场,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http://news.xdnf.cn/tNtfdJvCJg

    相关文章

    解读2025诺奖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追寻东方文明,追问破碎时代

    解读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25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发布消息,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szl Krasznahorkai)摘得,获奖理由:“他那震撼人心、富有远见的创作,在灾难与恐惧的时代,重申了艺术的力量。”(“for …

    哈马斯称从调解方得到保证“加沙战争已结束”

    当地时间10月9日晚,哈马斯高级官员、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发表声明宣布达成停火协议。这是各方证实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以来,哈马斯谈判代表团首次公开发声。哈利勒哈亚表示,哈马斯已从包括美国在内的调解方那里获得了保证,“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利勒哈亚在声明中…

    以色列总统会见美方官员,讨论加沙停火协议细节

    当地时间9日晚间,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总统府接待了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与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会晤期间,赫尔佐格与两位美国官员讨论了遣返被扣押人员并结束加沙冲突的协议细节。在与以色列总统会面结束后,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与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加入了正在进行…

    巴勒斯坦总统:正与美国协调在加沙停火协议背景下实施改革

    当地时间10月9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接受以色列第12频道采访时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正在与美国协调其在加沙停火协议背景下实施的改革,并认为国际社会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旨在伤害以色列。他透露,巴方已启动了一项改革,涉及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其中一些改革已经…

    以外长:以色列致力于停火协议,无意“重启战争”

    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9日表示,以色列致力于结束加沙战争的计划,无意“重启战争”。萨尔表示,以色列将首先在政府批准该决定后立即停火,然后哈马斯承诺在72小时内释放被扣押人员。当被问及以色列是否会在被扣押人员释放后全面撤出加沙时,萨尔重申,以色列致力于首先完成被扣押…

    美参议院再次否决两党拨款法案,特朗普威胁削减民主党项目

    当地时间9日,美国共和党提出的结束美国政府停摆的法案未能在参议院获得足够票数,法案未获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表示,鉴于美国国会在重启政府问题上似乎仍陷于僵局,他计划削减一些受民主党欢迎的联邦项目。特朗普称,他们“将进行永久性的削减,而且只会削减民主党的项目…

    辽宁葫芦岛绥中县发生刑事案件,警方通报:嫌犯已被抓获归案

    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公安局10月9日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参议院再次否决民主党版本临时拨款法案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0月9日获悉,美国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在国会参议院的投票中再次未获通过。美参议院下一步将对共和党临时拨款法案进行投票,该法案将为政府提供资金直至11月底。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朗普称将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协议签署仪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月9日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应于下周一(10月13日)或周二(10月14日)获释。特朗普表示,他将设法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仪式。埃及稍早前发表声明称,埃及总统塞西邀请特朗普出席在埃及举行的仪式。白宫方面正紧急协…

    文学花边|获得诺奖3小时,拉斯洛四部中译本下单量已破万册

    一旦有“诺奖”加持,书的销量会有怎样的变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LszlKrasznahorkai)成为新晋诺奖得主。对于他的中文译者、读者、研究者、出版方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

    诺贝尔文学奖丨余泽民:拉斯洛始终沉重悲观,又始终怀抱希望

    “本来我们下周三约好一块儿吃午饭,我估计也黄了。”接通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最主要中文译者余泽民电话时,他刚打开手机,已经收到了上百条留言。余泽民在1991年移居匈牙利,从事文学翻译与创作,在拉斯洛之外,还译介有凯尔泰斯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马洛伊山多尔等匈牙利…

    许航宇已任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此前任职退役军人事务部

    近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领导信息”更新显示,许航宇已任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此前,许航宇长期在退役军人事务部任职。公开资料显示,许航宇,男,汉族,1979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他先后担任过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副主任,烈士纪念…

    哈马斯称将讨论停火协议和未来规划相关细节

    当地时间9日,哈马斯高级官员胡萨姆巴德兰发表讲话称,该组织一直与巴勒斯坦各派别沟通,强调采取联合民族行动以达成统一巴勒斯坦立场的风险和必要性,并在过去几天与各派别、领导人举行会议并交换了意见。他表示,哈马斯提出的最终回应是这些磋商的结果,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谈判…

    云冈石窟来上海“出差”了,第20窟西立佛复原像等重磅展品亮相

    10月9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位于上海滨港商业中心的趣看美术馆启幕。作为上海文旅2025年下半年重量级文博大展项目之一,该展览于10月10日面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3月26日。本次艺术特展由云冈研究院主办,来到海派文化中心区、趣看美术馆,创新打造…

    男子路边停车休息遭野猴入车袭击,警方:勿违规停车,勿投喂

    近日,张先生驾车途经昆明市禄劝县皎平渡镇半新公路(金银坳大桥路段),停车开窗略作休息时,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野猴突然跳进车内对他发起了攻击。张先生瞬间被野猴抓伤、咬伤,所幸伤情不重,及时就医治疗并观察数小时后已无大碍。图源:昆明市禄劝县警方10月9日,澎湃新闻从…

    上海工会夜校秋季班开班:劳模工匠授课,还有“日校课程”

    10月9日晚7点,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总校,烘焙教室里飘着蛋糕的香甜,“上海工匠”干文华在此开启《馥郁时光烘焙工坊》第一课;旁边的教室在讲授《历代玺印鉴赏》,讲桌上摆着的大大小小玺印是授课教师姜思远特地带来的;穿过一间间教室,女子防身术、尤克里里、化妆、串珠等课程…

    拉斯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媒体采访:开心、平静又紧张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以表彰其“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力量”的杰出成就。随后不久,瑞典广播电台(SR, Sveriges Radio)便电话采访到了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拉斯洛卡撒…

    现货白银首次升破5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刷新历史纪录

    10月9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50美元/盎司,为历史首次。截至记者发稿时,现货白银涨势不止,涨幅扩大至3.13%,报50.37美元/盎司,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年内累涨逾70%。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投资者纷纷涌入贵金属寻求避险,不仅将黄金推上40…

    夜读|父母的双手为丰收托底

    “土地不会辜负汗水”,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格言”,但是真正庄稼地里的把式活,则要复杂得多,农民不仅要虔诚地付出汗水,而且还得面对各种阴晴不定、暴雨风霰、虫病倒伏等等。这个中秋,对我的家乡——鲁西南的老乡们来说,可能并不轻松、惬意,甚至有一分煎熬。原来,多日不…

    诺贝尔文学奖丨欧阳江河:拉斯洛是建立文学准则的伟大作家

    拉斯洛游长城“啊?拉斯洛?!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拉斯洛了??我太高兴了!”“拉斯洛太伟大了,他是建立文学准则的人,是建立文学标准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干了回正确的事。给拉斯洛,把诺贝尔文学奖近些年所有的平庸,所有所谓政治正确的东西,全都扳过来了。”电话那头…